董文婷 万珊 朱曦等
摘要:热应激是夏季里养猪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文章综合描述了热应激的危害与预防。
关键词:夏季养猪;热应激;危害与预防
中图分类号:S83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9-0050-01
随着养猪科技的不断发展,养猪模式的不断扩大,养猪业的经济效益也逐年攀升。但是进入夏季面临着高温高湿的恶劣养殖环境,会导致热应激发生。如果没有合理的管理防治措施,容易导致猪群大面积暴发疾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应该通过环境控制、加强饲养管理、营养调节的手段降低热应激的危害,提高养殖效益。
1 热应激的概念
热应激就是动物对不利于其生理的热环境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猪皮下脂肪厚,汗腺不发达,体内的热量散发的较慢,因此当产热大于散热时,体温就会升高,易发生热应激反应。
2 热应激的危害
2.1 猪生长缓慢或停滞
在每年的6~9月热应激大的时候,猪的食欲减退,采食量也下降,机体营养成分摄入不足。当猪在应激时会消耗大量能量来应对应激原的刺激,从而使机体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分解代谢增强,合成代谢降低,致使猪的日增重速度变缓。
2.2 免疫机能减弱
天气炎热使猪的血液生化指标发生变化,酸碱平衡破坏,机体的免疫功能受抑制,体内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浓度降低,淋巴细胞数目减少,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下降,从而抗病力减弱。因此猪在热应激时更容易被一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侵袭,甚至影响疫苗的使用,造成疾病的广泛流行。
2.3 繁殖机能衰退
持续的热应激会使母猪的卵巢机能减退,受胎率下降,妊娠末期死胎数也会随之增加,窝重减少,甚至流产,奶水质和量都会下降。公猪的精液浓度下降、精子活性降低,致使公猪的交配欲减弱,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发展。
3 热应激的预防措施
3.1 加强环境控制
猪舍应该建在通风的开阔地带,坐北朝南,以开放式或半开放式为宜。在猪舍外搭建凉棚、种植藤蔓植物。舍内可以吊白色平顶,覆盖隔热层、安装大功率电扇和湿帘,以通风降温。猪舍还可以安装自动喷雾消毒降温装置,增加湿度的同时还可以防治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传播。除此之外,猪舍内外需要经常打扫清理,保持清洁卫生。
3.2 加强饲养管理
夏季里要降低饲养密度,调整喂养时间。早晚凉爽时可正常喂料,中午要少喂或给予少量青绿多汁的饲料。为了使猪体内的余热排出,应供给充足清洁的饮用水,水温为10~15 ℃,加1%的食盐,饮水器的水流保持在1L/min。
3.3 加强营养调节
在猪日粮中添加山楂、苍术、陈皮、黄芩等中草药,开胃健脾,清热解毒;添加适量电解质平衡体内酸碱度,如氯化钾、碳酸氢钠、氯化铵、柠檬酸等;添加维生素来增强机体抵抗力,如维生素A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维生素C增强肝脏解毒功能,维生素E是细胞的抗氧化剂维护细胞膜系统功能;添加矿物质如锌、硒等可提高繁殖潜能。
热应激是我国养猪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给广大养殖户带来了严重危害,在生产实践中,只有精心管理、积极预防,积极创造一个适宜猪生长的环境,才能将热应激的损害降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