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学习语文的好帮手

2013-04-29 17:40陈芹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好帮手文学作品课外

陈芹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此话道出语文学习的真谛——多读书。然而七至九年级的人教版的语文教材每册书只编有30篇课文,这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量。而且每一种文体的课文在教材中也只编有少数几课,这也无法给学生提供更多写作参考。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加强课外阅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加强课外阅读对学生积累丰富的词汇发挥着重要作用。优秀的文学作品大都语言精练、妙语连珠、词汇量丰富。例如,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就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大师,学生多拜读他的作品,就会潜移默化地被其语言的魅力所感染、熏陶,久而久之就丰富了自己的语言词汇。我曾在我所带的一个班级中开展过阅读课外优秀作品的活动。具体做法是:每周我会利用一节语文课专门让学生阅读课外作品,并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将自己喜欢的词句摘抄下来。一个学期坚持下来,学生们在上课发言,回答问题时明显有了改变,他们大都能做到表达准确、用词丰富、言简意赅。我曾在班级中开展过演讲活动,要求学生当堂即兴演讲,一节课中有50%的学生参与活动,每个学生在演讲时都能做到流畅表达,最让我惊讶的是他们的演讲内容没有重复,没有雷同,词汇量之丰富让我欣喜不已。这些成果得益于学生们在阅读课外书籍中的日积月累。而我带的另一个班的学生未采用这种方法,情况就没那么理想了,学生们不敢演讲不敢发言,即便有几人上台演讲,也是讲上几句之后就没词了。

加强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阅读领悟能力,解答课外阅读题发挥着重要作用。阅读文学作品,不仅只是读,学生们在读的过程中还有思考,这一思考的过程就锻炼了学生的领悟能力。许多作品是情理相融的,优美的语句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动人高尚的美好情感。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可获得情感共鸣。学生会对这些理解印象深刻,因为这是他们的个性体验,长此以往,他们就从阅读中获得了乐趣。当他们面对试卷上那长长的课外阅读文章时就不会再感到枯燥、厌烦、排斥,再加之读完思考已成习惯,此时完成阅读试题又有何难呢?我所带的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在每周的一堂课外阅读课上,不仅安静地在书海中畅读,而且还能按照要求在读到精彩之处写下批注,久而久之,学生们感悟作品的能力就提高了,在解答阅读理解的试题时也就轻松了许多。两年前,我带的一个班的学生坚持了一个学期课外阅读,之后他们在语文期末考试中,课外阅读理解题拿满分的学生很多。而我带的另一个班的学生未开展过阅读课外优秀作品的活动,其考试情况就差很多了。

加强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写作是学生最头疼的事,不会写或者无话可写是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在于学生头脑空空,想说却无准确、精彩的词语表达。那么,多读课外书籍可以解决这一难题。“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大量的课外书籍蕴含着无止境的“活水”,它就是学生习作的资源。另外,写文章无论是如何谋篇布局,还是如何选材立意都非常的抽象,不像理科只要告诉学生解题的来龙去脉或者硬套公式便可以解决,它要靠学生的悟。从哪唔?还是书籍中,书籍中许许多多的文章就是学习写作的例子。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自然就会从这些文章中渐渐发现其中的奥妙。在我强抓阅读的一个班中,学生们的习作水平普遍较高。2012年这个班参加了“为学杯”作文竞赛、“校讯通杯”作文竞赛以及学校组织的种种作文竞赛,学生都能获奖,并且稳拿一等奖和二等奖。

语文学习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提高这些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大量的阅读课外书籍。中学六册教材中的课文只是起到一个引领示范的作用,引领学生怎样阅读,怎样鉴赏文章,它们只是一个例子。而阅读课外书籍中的文学作品就是反复的练习。只有通过这样反复的练习,学生才有积累,这些积累就是听说读写的基石,基石打牢了,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还难吗?语文学习的目的不也就达到了吗?所以说课外阅读是学习语文的好帮手。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应把目光只停留在教材上,而应带着学生读更多的文学作品,带着学生走进更广阔的文学天地中,只有这样,才能锻造出他们的文学的才能。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到: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所以说加强课外阅读对语文学习而言是一举多得的事情,加强课外阅读是学习语文的好帮手,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引领学生走进教材以外的文学典籍中去呢?

(责任编辑 韦淑红)

猜你喜欢
好帮手文学作品课外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我是“巧算好帮手”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我是好帮手
摩擦是个好帮手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