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巴
在小学作文指导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活动的环境不同、感受不同、思维的差异、表达事情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指导学生真实地写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变作文内容的千篇一律为五彩缤纷,充分地体现出学生在作文方面的个性来。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指出:“小学生练习作文之要求,惟在理真情切而意达”。“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撰作”。我在多年小学作文指导教学中,对此深有感受,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写出好作文,除了教给学生各种文体的写作方法外,更主要的是必须在教学中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写真人真事,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有真情实感。
一、重视开篇教学,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充分利用教材,重视开篇教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取得学习成果的重要途径之一。每个学期的开篇教学,重视教材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首先要求学生看图说图;其次要求学生明确:我们小学生到了中高年级要养成读书做笔记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无论是摘抄好词佳句和相关的知识,还是编写读物提纲,或者是写读后感,都可以锻炼我们动手动脑能力。摘抄可以增加我们的积累、丰富我们的知识,编写提纲可以加深我们对读物的理解、锻炼分析和概括能力,写读后感可以提高理解和表达能力,然后要求学生坚持做。要求他们每学期坚持,定期检查,给予评价,积累多了,作文成绩自然就会好起来。
二、充分发挥教师“指”和“导”的作用
学生作文质量的高低与教师的指导是密切相关的。教师指导不是简单的包办代替,而是要真正起到“指点”和“疏导“的作用。教师相对于学生来说,写作水平要比学生高得多,那么,教师怎样把自己的高水平通过学生的作文体现出来呢?
这关键取决于教师的“指”和“导”。任何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文都是按搀、扶、放这三个步骤来实现的。当学生手拿作文题目不知所措时,教师就应该“搀”着学生,把自己丰富的写作经验过渡给学生,为学生指明一条写作道路;当然,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学生还会遇到一些困难,这时,教师要“扶”着学生,为学生排除困难,疏通道路;在“搀”和“扶”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充分放手让学生动脑筋自己去想去写,使之思维得以训练。综合搀、扶、放的过程其实也就是教师指导写作的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挥了“指”和“导”的作用,把学生搀稳了,扶正了,放开了,才能使他们走上自己的写作轨道,发挥最佳的写作水平。
三、指导学生学会积累语言材料
一篇好的习作源于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没有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的积累,就不可能实现有创意的表达。所以,指导学生学会积累语言材料,是进行习作的关键。首先指导学生做个有心人,从现实生活中取材。作文离不开生活的观察,多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就不缺乏素材,不愁无话可说,生活中的一棵小草、一只小虫,一片树叶、一件小事,只要是看在眼里,想在心里,就能激起他们的写作波澜。我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根据习作要求,常常带领学生走进生活,捕捉生活中的点滴。例如:春天来了,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花草树木,山川田野的变化,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打开了写作思路。又如,记一次活动,同学们参加活动次数少,这样可以带领学生组织开展各项喜闻乐见的活动,然后趁热打铁,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有了生活中的素材,再写作时就会一挥而就。其次,在语文阅读中积累语言材料。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我们在指导学生习作时会发现,即使学生有了丰富的生活素材,但无法表达出来,表达出来也是不够准确,思路不清,这就是因为他们缺乏足够的阅读积累。所以我们在平时教学中,要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为学生提供广泛阅读源泉,鼓励他们多读书、读好书,并且能把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或感想记录下来,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事物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训练学生作文的批改技能
小学生修改文章方面存在的问题有:第一,眼高手低,即识别能力差,因而修改能力差。第二,修改意识不强。根据我们的调查和观察,当前的小学生作文,几乎都是一稿“定音”,不修改,应试作文也没有时间修改,这从某个角度上是明智的,但无论如何也是一种无奈。第三,对自己的作文,有先入为主的偏见。对已写好的作文有一种思维定式,学生往往突破不了这种定式,对作文不能做实质性的改动。
1、读改结合,以读促改。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它是我们培养学生作文修改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教材中的文章,都是作者潜心构思、字斟句酌过的。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了解作者谋篇布局、遣字造句的方法,让学生把这些方法运用到修改作文中来,提高修改作文能力。
2、面批面评。在学生写完作文时,当面批示,在遇到学生表达不够完美的地方,即时启发学生自我修改,虽然费时费力,但效果明显,也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当学生的面批改作文时可采用两种方法:㈠一对一,即一个教师对一个学生,可以对某一学生作文中出现的毛病——大至篇章结构,小到词句标点全面进行诊治,在批改中师生可以直接对话。教师可以从中了解学生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原始动机,批改就可以更有针对性,更为恰当。㈡一对几,即一个教师对几个学生,事先把全体学生写作中表现出来的毛病进行分类,然后分批集中进行批改。
3、自写自改。要求学生写作文时完成后自己即时修改,在批改栏内写出修改的理由,以此引发学生深思,使之知其所以然,让学生有效地避免了犯同类失误。
4、互批互改。让学生自己寻找合作伙伴,互批互改,并备注批改说明和简要评语,把作文的修改权让给学生。这种方法有新鲜感,易于吸引学生注意。教师如果加以检查指导,则更能激发学生的审慎态度,从而进一步深化了撰写和自改作文的技能。
5、揣摩深究。作文的学习要注重循序渐进,再说文章贵在“精炼”。为此,我常要求学生同一篇作文要多次修改,反复揣摩,集体探讨,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审题立意、篇幅构思、遣词造句等方面进行反复推敲的习惯。
总之,作文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挥之即成的问题,而是在长期的精读、多思、勤练相交融的潜移默化中实现的,只有巧妙地诱导学生,轻装上阵,身心融入,持之以恒地坚持一段较长时间的读练结合。这样,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必然会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