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及其有效应对

2013-04-29 14:45张琼
新校园·上旬刊 2013年9期
关键词:网络信息化高校党建思想教育

张琼

摘 要:面對大学生思想日益复杂化、多样化,大学生党员流动性大以及网络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等各方面问题的挑战,要做好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必须坚持以培养政治立场坚定的高素质人才为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根本,并逐步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生活的效针对性和吸引力,努力实现高校党建工作的网络化,使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不断与时俱进,从而不断推进和开创高校大学生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关键词:高校党建;网络信息化;党员流动性;思想教育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世情、国情、党情都在经历着一定的发展变化,学生思想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同时,随着高校大学生党员人数的不断增加,加上大学生流动性较大、就业压力大,使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出现许多新的问题,面临很多新的挑战。因此,新时期大学生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将更加突出。进一步做好并加强高校大学生基层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

一、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

1.网络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对高校大学生基层党建工作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计算机等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为学生党建工作提供了新途径、新手段,另一方面也对高校大学生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有力挑战。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逐步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及思想各方面都带来了深远影响。网络的虚拟性和开放性能有效打破党员教育及党员组织活动的时空和地域限制,其广泛性和及时性则有效拓宽了党建工作覆盖面及工作时效。因此,网络的快速发展给高校党建工作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广阔空间,努力构建高校党建工作的网络化信息平台,积极开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渠道、新阵地,是当前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举措。

但是,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使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网络具有的虚拟性、开放性等特点,使利用网络开展的大学生党员组织活动及教育活动的真实性及有效性在党建工作现实中难于进行监督及有效评估。另一方面,网络等新兴媒体的高速发展及其对社会负面新闻的快速传播和放大效应,使大学生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发生变化,迫切需要高校基层党组织树立典型,扎实做好工作,不断提升大学生对党的信心、信任和信念,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2.由于高校及大学生党员流动性大,这对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提出另一挑战

高等教育学府为了培养符合时代进步和需求的高层次人才,除了要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理论知识外,还必须为广大学生提供出国深造、社会实习及挂职锻炼等实践交流的机会。为此,高校当中很多学科专业在课程设置上要求该专业学生要成功获得该专业学位,必须到对口单位实习3至6个月。这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了这部分外出实习交流的大学生党员组织生活落实困难的现实难题。高校大学生作为一个流动的知识群体,随着大学生党员的数量不断增大,将给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带来一定的管理困难。

3.由于当前世界形势的快速发展,一些大学生受市场化、功利化影响,思想呈现多面化、复杂化特点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意识形态领域多种思想文化交融在高校表现得日趋激烈,经济利益、社会组织形式、社会生活方式及就业方式的多样化,都会影响到大学生以及大学生党员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社会中个人本位、利益本位、权利本位等观念在大学生思想中日渐凸显,加上来自生活、感情、学业及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使大学生对自我认识不足,角色定位模糊,并由此带来大学生的各种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进而导致部分大学生党员组织认同淡漠、先锋模范作用弱化,未能充分体现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积极应对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所面临的各种挑战

1.努力实现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时代化、信息化,充分发挥党建网络化的有效作用

(1)转变党建工作观念,创新党建工作方式。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如果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工作方式还停留在传统的工作模式上,工作制度不健全,工作方法不创新,被“传统观念”及“经验主义”所牵绊,必然会给高校党建工作带来很大影响。因此,为适应网络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需要基层党组织积极适应新形势、新发展,努力探索新的工作方式、制定新措施,将传统党建工作推到一个新高度。党建工作者要重视高科技和计算机手段的应用,逐步扩大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领域和阵地,并进而加强对广大学生的正确引领。

(2)积极利用网络平台,整合各级党组织资源。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并通过有效整合校院两级党委、学生党总支及基层各党支部,实现各级党组织的有效融合,并最终实现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高效及一体化运转。利用专题论坛、党建QQ群、主题微博等各种新兴网络平台,开创党员教育的新阵地,扩大党员教育的覆盖面,并充分利用网络互动平台,实现各级党组织之间、党员与党员之间的跨时空的有效沟通与交流。

2.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生活的有效针对性和吸引力

传统的党组织管理及运行模式,容易导致大学生民主生活形式单一,缺乏时效性和针对性,并最终导致高校大学生基层党建工作缺乏实效。因此,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应该密切结合高校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及学习实际,开展有效的、针对性的党组织生活。

(1)结合社会时事热点开展有效的党员主题教育活动。面对社会发展及改革进程中各种社会时事热点问题的产生,做好大学生正确的思想引导及思想稳定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随着高校大学生党员人数不断增加,其作为高级知识群体及其本身所具有的高速流动性决定了其对社会群体的思想具有很大引导性。因此,面对各种社会时事热点问题,做好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要适时开展一系列有效的党员主题活动,这将对整个大学生群体及社会起到有效的思想引领作用。

(2)针对各专业学习培养实际,视情况、分阶段开展有针对性的党组织生活。要使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取得良好的的效果,必须在传统的党员基础理论教育的方式方法上,针对各专业学习培养实际,在大学生党员在校学习、外出实习及找工作各阶段,开展有针对性的党员组织生活,增强党员教育活动的趣味性及大学生党员参与的有效性,这样才能使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活动落到实处。

3.以培养政治立场坚定的高素质人才为高校党建工作的根本导向

面对不断变化的世界形势,在大学生心中构筑起一道拒腐防变、自觉抵制不良影响的防线,无疑成为高校党组织亟待解决的、刻不容缓的一个新课题。面对各种信息的冲击,当今大学生思想随之具有多面性、复杂性、易变性等特点,思想容易产生偏差,容易迷失方向。在这种新形势下,以往单纯的政治观念说教和思想意识灌输,单向的、缺乏有效沟通交流的教育与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引起广大学生参与的兴趣,也就难以取得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实效。

因此,面对新时期大学生党建工作所面临的一系列新问题和新挑战,高校必须始终坚守办学性质与使命,立足于培养和输送政治立场坚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高校科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有效开展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

参考文献:

[1]胡乃永.大学生党建工作要“下基层”[N].光明日报,2012-06

-11.

[2]宁曼荣.高校党组织的功能定位及实现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01).

[3]林蓉.浅谈新时期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问题[J].福建党史月刊,2008,(03).

[4]周芳.与时俱进 提高大学生党建工作吸引力[N].光明日报,2009-12-18.

猜你喜欢
网络信息化高校党建思想教育
新媒体成为高校党建“新武器”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运用QQ群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党员教育管理路径探析
网络信息环境下的图书资料管理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关于高中班主任思想教育的创新方式摭谈
网络信息化对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的影响
小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