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敏
【关键词】腕管综合征; 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9-149-01
腕管综合征又称为迟发性正中神经麻痹,是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引起以手指麻痛、乏力为主的综合症。凡是挤压或缩小腕管容量的任何原因都可压迫正中神经而引起腕管综合征,可分为局部和全身性因素。一般为中年女性,40-60岁好发,桡侧三指半麻木、疼痛,夜间加重可有麻醒史,醒后行甩手或搓手等活动后好转,病变严重者可发生大鱼际肌萎缩,拇对掌功能受限。常用手术方法为腕管切开减压。我科自2011-2013年共收治腕管综合征患者60例,经手术治疗取得较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60例。男30例,女30例。年龄四十岁至六十岁.。其中四十岁至五十岁40例,五十岁至六十岁20例。
1.2 手术方法
1.2.1手术切口:平行鱼际纹的斜切口是腕管综合征的经典切口。该切口较长,暴露清楚,易于止血,但术后瘢痕较大。腕部短横切口多于内镜治疗时应用。切口于腕横纹中部。短小而隐蔽,术后疼痛少,瘢痕小,握力、捏力受损小。但术中视野小,不易止血,尤其在出现解剖变异时更难处理,且该切口容易损伤掌皮支,容易出现痛性疤痕。故该切口的应用应慎重。
1.2.2切开皮肤皮下脂肪至掌腱膜,切开掌腱膜即见腕横韧带。由远端向近端切断腕横纹韧带保护正中神经,切断腕横韧带并向近端潜行分离切断腕横纹近端2-3厘米的前臂深筋膜,此时可见受压的正中神经段。
1.2.3 在放大3-4倍的头镜下做正中神经松解,在正中神经背侧完整外膜下注入复方倍他米松7毫克每毫升与百分之二利多卡因2毫升的混合液。
1.2.4 松止血带后彻底止血,逐层缝合切口。1.3 术后固定:术后敷料包扎后,掌侧石膏托固定。夜间抬高患肢,24小时后鼓励早期进行手指的屈伸运动,72小时后,可更换敷料及石膏托,改用支架。术后7-10天拆线拆石膏或支架,术后3个月轻体力运动,6-9个月完全恢复原工作。
2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患者由于病程长,术前接受过保守治疗,但效果不佳,因此对手术治疗信心不大。应消除患者顾虑,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介绍成功病例,鼓励其配合治疗。
2.1.2术前准备:术前常规检查x线胸片、肌电图、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等,做好皮肤准备及禁饮食准备。
2.2术后护理
2.2.1根据麻醉方式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
2.2.2抬高患肢,软枕垫高,高于心脏水平面10-20厘米。
2.2.3观察石膏固定是否适宜,松紧以伸进1指为宜,石膏保持清洁干燥。
2.2.4观察伤口敷料是否渗血渗液。
2.2.5观察患肢末梢血运情况,是否肿胀,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2.2.6密切观察患者伤口疼痛程度,遵医嘱给予相应处理。
2.2.7遵医嘱给予抗生素及营养神经药物,并观察药物反应。
2.3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2.3.1切口血肿形成:密切观察敷料渗血情况,渗血多时及时处理。观察腕部肿胀、疼痛情况和末梢血运情况,套高患肢10-20度,促进静脉回流,减轻组织水肿。
2.3.2 肌腱粘连:术后2天拆除石膏,对手指及关节进行活动。防止肌腱粘连,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腕管内压力。
2.3.3神经损伤:密切观察拇指对掌功能,观察手指是否麻木,观察疼痛性质及程度,指导患者禁用热水袋,以免烫伤。
2.4 功能锻炼
2.4.1 指导患者建立信心,做好长期运动的准备。
2.4.2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运动方案。训练患者联系拇指伸屈、内收、及对指、对掌 等精细动作。
2.4.3 术后48小时可进行手指活动,3天后指导患者肩肘活动,1周后鼓励手部正常活动,2周后伤口拆线后指导患者用力握拳、伸指,用力抓捏橡皮球,揉转橡皮球等;训练拇指与其余四指指腹相对,捏拿各种物品,每天3次,每次15-30分钟,每分钟30-50次。循序渐进。2-3周后进行拇指抗阻力运动训练,运动强度由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
2.5 康复指导
2.5.1 用药指导:营养神经类药物长期服用对肝脏有损,应定期监测肝肾功能情况。
2.5.2饮食指导: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肉类、鱼类等。
2.5.3定期复查,定期门诊,坚持功能锻炼。
3 小结
由于神经功能恢复缓慢,其中运动功能比感觉功能恢复更漫长,要鼓励患者坚持不懈进行腕关节、手指关节的功能锻炼直至完全康复。
参考文献
[1] 陈德松 周围神经卡亚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
[2] 刘伟萍 手外科围手术期护理,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