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性在徐渭艺术创作中的体现

2013-04-29 12:13任寰
美术界 2013年9期
关键词:徐渭心性艺术创作

心性在中国的佛教与道教中都有提及,其核心范畴“心”是建构其宗教美学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中国哲学是围绕天人之际展开的,天人之际的核心是人,人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心性问题。心性在艺术中的体现则是将艺术家的思想情感注入艺术品中,使欣赏者产生共鸣。

明代的奇才徐渭可以说把“心性”表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绘画、书法、诗文都是心性的流淌。徐渭可谓是一名表现主义者,他的书画皆为心形,诗文皆从心出,是一种地道的注重内心表现。徐渭的大写意水墨画,笔墨纵横驰骋,风格狂放奇峭。画中的题诗书法开阔奔放,气势雄健。他以个性化的方式把自己的创作作为发泄怀才不遇的精神枢纽,以恣肆宣泄的方式,使自己的创作成为自我受到压抑的情感喷涌而出的出口。因此,心性在徐渭的艺术创作中尤为突出。

一、徐渭坎坷的人生经历对心性的影响

徐渭是奇才,他的人生经历也可称“奇”。徐渭一生坎坷而悲惨的经历以及由此形成的独特而复杂的性格,是产生其绘画风格的最主要原因。

徐渭(1521-1593),字文长,天池山人,晚又号青藤道人,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嘉靖、万历间书画家、文学家。徐渭出身宦官家庭。25岁以后,徐渭家庭遭到诸多变故,逐渐败落。28岁离开潘家,以教书谋生,生活十分落魄。直至37岁,他四次应考乡试,均未录取。期间结交了不少当时有名人物,包括谢时臣、刘世儒等画家,开始学画,奠定了他绘画风格的基础。也正是37岁这年才被浙江总督胡宗宪招为幕僚。他41岁第八次应试时,虽经胡宗宪关照,依然名落孙山,从此放弃了登第求仕的念头。在胡宗宪幕府好景不长,嘉靖四十一年(1562)奸相严嵩被免职,胡宗宪作为同党被逮,自杀狱中,徐渭恐祸及自己遂由佯狂变为真疯。徐渭的一生是坎坷的,充满了痛苦和焦虑,从落榜到幕客再到狱囚,生活波动十分激烈,思想情绪变化也极大,正是因为这不幸的遭遇在内心深处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才刺激了他的创作热情并反映在他的书画艺术创作中。通过他的书画创作抒发自己的痛苦情感和愤世嫉俗,不拘礼法的心理,追求自由的灵魂。他的坎坷经历和个性影响到书画艺术中有一种兀傲不群之气,借客体的自然秉性来寄托主题的情感思绪,令世俗骇目。

二、“心学”对徐渭艺术创作中“心性”表达的影响

除了徐渭自身的坎坷经历外,兴盛于明朝中晚期之际的王阳明心学,无疑是他狂狷人格形成的思想基础。因此,徐渭更注重内心,在书写心性的认识基础上强调个性的解放,故而他提出:“心为上,手次之,目口末矣。”徐渭的书画创作,不仅是狂放不羁心性的流露,也是晚明狂狷文人的真实写照和当时社会思潮的折射。

晚明尖锐的社会矛盾和急剧的政局变化,使思想文化领域也呈现出复杂的状况。思想文化领域冲破程朱理学和封建文化的束缚,“心学”应运而生。徐渭27岁始师事季本先生,接受阳明心学。

王阳明心学强调以心为本,“心”、“良知”成了“性”、“理”的依据和基础,“心理合一”、“心即理”、“心外无理”构成了阳明心学的理论核心。徐渭继承了“心学”思想,并将其理论运用到艺术创作中。他在艺术创作提倡书写“真性情”,主张“诗本乎情”,艺术应“从人心流出”、“真率写情”等观点,都是“心性”在艺术中得以体现的理论基础。晚明公安派领袖袁宏道赞叹徐渭书画道:“强心铁骨,与夫一种磊落不平之气,字画之中宛宛可见,意甚骇之。”可知,徐渭的确是将“真性情”、“心性”注入字画中,才使欣赏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三、以《墨葡萄图》《牡丹蕉石图》为例阐述徐渭书画中“心性”的流露

徐渭是继陈淳以后,从根本上完成水墨写意花鸟画变革的一代大家。他笔下的题材是四君子、荷花、葡萄、牡丹等寻常植物,塑造的形象追求“舍形而悦影”、“不求形似求生韵”,通过他奔放的笔墨描述,酣畅淋漓的用墨技法,并注入自己的情感,浑然天成地传达出物象的神韵,每一件作品都是智性的显露和心性的物化。

1、《墨葡萄图》

《墨葡萄图》是徐渭的晚年作品,此作纵165.7厘米,横64.5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画面构图奇特,从右上部斜出一杆老枝至画面左部而出,接着由老枝生出欹侧藤蔓,藤条上长满叶和葡萄。从用笔可感受到徐渭心性的宣泄,无论是画枝干、勾藤蔓、画叶、点葡萄,行笔都狂放不羁,挥洒自如。以狂草笔法入画,从线条的粗细、运笔的快慢、水分的干湿,再到墨色的浓淡都控制的恰到好处,变化丰富,墨的五彩发挥到了极致。枝干行笔如写草书,提按轻重使葡萄枝干气韵相通。藤条低垂,错落纷杂,刚柔相济,有些笔触笔断意连,一气呵成。枝干藤蔓自上倾下,犹如徐渭情感的倾泻。葡萄叶更是泼墨自如,寥寥几笔泼出一组叶子,叶片墨彩斑驳,不勾叶脉,达到了“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的境界,透出一股冷清凄惨的气息,倾泻了徐渭心中悲愤痛苦的感情。层层叶子之下,一串串葡萄晶莹欲滴,惹人喜爱,与纷乱的枝叶形成对比。葡萄用淡墨加浓墨墨点提醒画面,徐渭作品中的墨点,有的似高山坠石,有的如蜻蜓点水,聚散开合,苍润相间,这墨点融进了他坎坷的一生和悲凉的心境。

画面左上方题诗日:“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这首诗以草书写成,字形大小错落,线条提按顿挫适意为之,字的重心左右摇摆,数行向左倾斜的字使整幅画极具形式感。此外,在诗意上也给这幅画增添了一份伤感的色彩。此幅作品将诗、书、画三者融为一体,激情地倾吐心性,令人似乎感受到了徐渭晚年生活的凄苦情景。透过徐渭的笔墨我们感受到他的精神特征和对生活的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徐渭的笔墨是他自身精神气质的自画像。

2、《牡丹蕉石图》

《牡丹蕉石图》也是徐渭水墨写意花卉的代表作,整幅作品由石头、芭蕉、牡丹构成,皆以水墨一气呵成。图画中一块浓墨泼出的山石从左下角奋力倾出,积墨浓重浑厚不见笔触,给人以压抑之感,似徐渭心中沉积已久的悲苦郁愤。靠左边几棵芭蕉从石后生出打破了浑沌的墨块,略微扭曲的芭蕉干上冲天际,轻松自如,数笔飞白笔断意连,芭蕉中的留白像打开了一扇窗,顿时透气,似多年的压抑得以释怀。水墨湿润的芭蕉叶开合有度,用笔恣肆狂放,浓墨淡墨相互融合与焦墨积成的石头形成鲜明的对比,芭蕉苍劲挺拔,有“倔强不屈”的情趣。石头的右边悄悄伸出的牡丹有聚有散,有藏有露,意境更为深邃,而且三者相互衬托,彼此呼应而各有意趣。徐渭笔下的水墨牡丹远离了雍容华贵之态,而呈现出一种高洁冷峻,悲愤伤感之情,与他穷困潦倒的身世个性相合,这便是徐渭的“心性”在笔下的吐露。

艺术创作不是单纯的形式问题,他总是和艺术家的思想、心性、生活经历融为一体。生活中的悲惨经历强烈地刺激着徐渭的神经,迫使他用笔触去诉说他的内心情感。徐渭的绘画精心而不刻板,随心散性而气韵相连,横涂竖抹而不草率,杂象横生而又融会贯通。潘天寿先生在《论画残稿》中云:“笔墨取于物,发于心,为物之象,心之迹。”笔墨不仅是表现痕迹,更是精神文化的显现,是笔性与心性的统一。徐渭则对笔墨生成一种特殊的感觉重在心性的流露,他的一条线、一个点、一片墨都蕴涵这情理与性情上的意义,通过毛笔留下的痕迹传递一种情趣、一种心性。所以,徐渭的艺术创作是笔性与心性相融合的产物。

【任寰,广西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徐渭心性艺术创作
一世哲布尊丹巴艺术创作考叙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风莺图诗
心性与现实
『四声猿』唤文长痛——徐渭的一生
SUMMARIES OF ARTICLES
艺术创作全面繁荣
丰富艺术创作
徐渭南腔北调
胡宏心性观中的“儒佛之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