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代美国人来说,他就是电影

2013-04-29 01:39:51DouglasMartin
OV海外文摘 2013年9期
关键词:艾伯特罗杰评论家

Douglas Martin

美国著名电影评论家罗杰·艾伯特(Roger Ebert)于当地时间4月4日在芝加哥去世,享年70岁。奥巴马总统就艾伯特的离世发表了声明,其中说道:“对于一代美国人,特别是芝加哥人来说,艾伯特就是电影。如果他不喜欢某部电影,他会坦诚相告;如果他喜欢,就会向你热情推荐。艾伯特抓住了电影独有的魅力——把平凡生活中的我们,带到神奇之地去。”

艾伯特和搭档吉恩·西斯科尔(Gene Siskel)的大拇指(拇指朝上表示好评,朝下表示差评)可谓美国电影界的指向标,因为它们可能会决定一部电影的命运。有些评论家对他的“拇指表决”表示不屑,说那样做贬低了电影评论的严肃性。艾伯特承认,他主持的“不是有深度的高端影评节目”。但是他认为,该节目向年轻观众传达了这样的讯息:每个人都可以提出电影评判标准,“你可以有自己的看法”。艾伯特认为一部伟大的电影每次看应该都会让人产生新感觉。他评判一部电影的标准很简单:“你的理智可能会迷惑你,但是你的感觉永远不会骗你。”

1975年,艾伯特在《芝加哥太阳报》上发表的影评获得了普利策奖,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电影评论家。他的影评专栏在美国及海外的200多家报纸上同时发表。2005年,他成了第一位获得好莱坞星光大道星形奖章的电影评论家。

“从电影评论诞生以来的一百年里,没有哪个影评家拥有罗杰·艾伯特这样的地位,”影评家米克·拉萨尔(Mick LaSalle)曾写道,“与艾伯特一样有影响力的人又没有他那样的好名声。有好名声的,又没有他那样直接而广泛的影响力。在美国,没有人可以与他比肩。”

可以说,艾伯特和搭档西斯科尔一起普及了电视影评这种节目形式。他们的合作始于1975年。在大多数人眼中,这两个人思维敏捷、口才了得,唇枪舌战起来很带感。胖胖的艾伯特戴着猫头鹰般的圆眼镜;西斯科尔高点儿,头顶有点秃。他们坐在舒适的座椅上,即兴讨论一部电影的优劣。尽管两人一刻不停地打嘴仗,但他们对很多电影的看法是一致的。艾伯特说:“我俩就是又爱又恨的关系。”

罗杰·艾伯特于1942年6月18日出生在伊利诺伊州的乌尔班纳(Urbana),是家中独子。从小就显露出对电影的热爱。在芝加哥大学读博期间,到《芝加哥太阳报》做起了特写作者,一做就是40年。虽然艾伯特并非电影专业出身,但是1967年他就成为该报的首位电影评论员,当时他还不到24岁。艾伯特机智风趣,偶尔古怪——这是他自己的说法,“这种风格反映出我报社记者的出身”。因此,艾伯特能接受各种电影类型,从浓墨重彩的经典电影,到乖张大胆的独立电影,再到可爱的动画片,他都津津乐道。作为评论家,艾伯特很快获得了认可。1970年《时代》周刊称他为“社区的文化资源”;1973年芝加哥报纸联合会称他“为芝加哥的文艺批评开创了新纪元”。

艾伯特说他一年看500部电影,会给其中一半写评论。可他并不是一个只会写影评的人,他大胆抨击过美国电影协会的电影分级制度,说它不是太严格就是太宽松。他也批评好莱坞太依赖数字效果和3D技术这样的“花招”,挤兑了纪录片的生存空间。

艾伯特还是一个作家,写的书包括散文集《伟大的电影》、回忆录《生命本身》、评论集《我非常,非常,非常讨厌这部电影》 ,他还写了一本旅游指南——《伦敦徒步完美攻略》。早在2002年,艾伯特就确诊患有口腔癌症,经过多次口腔手术,他失去了吞咽和说话的能力,多年来都靠导管进食。但他拒绝投降,仍笔耕不辍,甚至出版了一本烹饪书,里面介绍的饭菜只要放进电饭锅里就能做好。

有人曾问艾伯特:“如果在天堂里只能看一部电影和吃一种零食,你希望是什么?”

他眼皮都不抬,说:“《公民凯恩》和哈根达斯香草冰激凌。”

猜你喜欢
艾伯特罗杰评论家
月亮高高掉进水里头
歌海(2023年2期)2023-05-30 05:21:15
音乐评论家的“内功”修炼——论八项追求
中国音乐(2022年3期)2022-06-10 06:28:36
拉长时间的公平
做人与处世(2022年5期)2022-05-26 23:08:30
山那边
歌海(2022年1期)2022-03-29 21:39:55
It Couldn’t Be Done/by Edgar Albert Guest这是不可能的
著名诗人、评论家
鸭绿江(2021年29期)2021-02-28 05:44:26
著名诗人、评论家 吴思敬
鸭绿江(2020年29期)2020-11-15 07:05:52
评论家杨占平
火花(2019年8期)2019-08-28 08:45:06
烤红薯
小马虎兔子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