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二重性

2013-04-29 00:50胡剑慧
家教世界·下半月 2013年9期
关键词:政治社会化消极影响积极影响

摘 要:(本文原刊于《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5月刊P128-P131)动漫文化对大學生政治社会化具有二重效性,动漫文化有助于开阔大学生的政治视野,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知,使大学生的政治意识更为清晰,使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更加容易等;但也带来了消极影响,动漫文化使大学生的政治倾向,变得复杂,使高校对大学生群体政治意识难以掌控,使大学生的政治追求淡漠政治理想缺失,削弱了政治权威引导作用,弱化了大学生的政治实践能力等。高校应采取相应策略推进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

关键词:动漫;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基金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狂欢理论视域下的网络草根文化研究(12YS132)。

(本文原刊于《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5月刊P128-P131)

一、动漫文化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关系

政治社会化是指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将其政治文化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式传播给社会成员,使社会成员在政治实践活动中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政治意识和政治立场,成为统治阶级需要的政治人和合格的社会公民的过程。通常我们认为政治社会化可以分为三个层面:认知层面,包括政治知识和政治理论;心理层面,包括政治情感、政治态度、政治取向和政治理想等;参与层面,包括政治行为与政治参与等。

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的佼佼者,又身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他们的政治社会化不仅影响其个人的成长成才,而且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社会的稳定和谐,所以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显得尤为重要。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他们逐渐学会从价值标准、行为规范、理想信念等方面采用已确立的政治标准来衡量、约束自己,实现内化并与社会保持一致,形成一定的政治人格、政治态度、政治情感并外化为政治行为模式,成为社会主流政治意识形态与政治制度的传播者和继承者的能动过程。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主要通过家庭、社会共同体、大众传媒等一整套机制协同作用得以实现。

动漫是大众传媒的重要内容。“动漫”是动画(cartoon)和漫画(comic)两种相似艺术形式的简称。尽管早年我国的《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等动画片曾吸引了无数国民,但20世纪八、九十年代,日美韩动漫大规模涌入中国,迅速占领中国的文化娱乐市场。随着互联网和flash技术的普及,今天所说的“动漫”,已经成为一个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视频网络游戏、手机游戏、多媒体产品等相关的娱乐和艺术,以及其他各种衍生物的多重内涵的文化概念[1]。

漫画书、动画片、网络虚拟游戏等等,这些动漫面广量大,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画面精美,所用技术日新月异,极大地吸引了各个年龄段的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群体。调查显示,中国有80%的青少年接触过动漫产品[2],其中有10%左右对动漫达到痴迷的程度,动漫文化在青少年中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文化。当代大学生中的大多数是看漫画书和动画片长大的,动漫作品伴随着他们的成长;而近年来随着动漫文化发展成为一种时尚文化,以及大量针对青少年和成人的动漫作品的开发,喜爱动漫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作为“读图时代的快餐”,耳濡目染,日夜相伴,动漫文化对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具有双重效应。

二、动漫文化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二重性

(一)动漫文化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积极作用

1、动漫文化有助于开阔大学生的政治视野

大学生大多是高中直接步入大学,参加政治理论学习、接受大众传媒是其政治社会化的主要表现之一,调查中显示,63.1%的学生对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热情,认为“说大道理”,他更能接受的是自己从课堂以外获得的政治文化信息。而现如今,有99.2%的大学生每天上网,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上网极其便捷,学生甚至人在课堂,手指轻点已让心游于网络。上网除了看新闻、关注好友动态,更多的是与动漫相关,玩游戏、看动画片等。调查中,曾用电脑或手机看动漫、玩游戏达到100%。即使不上网,手机里装着多款游戏软件,或者动漫图书,做到随时随地沉浸在动漫中。动漫蕴含着多元政治文化信息,大学生在游戏、欣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了大量多元的政治信息、政治观点和政治知识,政治视野得以拓宽,政治认识空间得以拓展,大学生会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所学的政治知识、政治观点与之相比较、鉴别,在一次次的比较鉴别中,会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所倡导的政治观念、政治理论和主流政治意识形态的理解和认同,从而有效促进自身政治社会化的良性发展。

2、动漫文化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知

政治认知是政治主体在政治实践中对政治客体,即对于政治生活中各种人物、事件、活动及其规律等方面的认识、理解和评价,也就是对政治权力、政治功能和政治规范等方面的认识、判断和把握。其中的理解,不是简单的理解,而是一种领会、领悟和判断。遵循心理学上知、情、意、行的逻辑发展过程,个体的政治社会化过程也是以认知为起点、实践为终点的发展过程。个体主观上有获得政治文化信息,了解政治活动动态的愿望和行动,而一定的社会阶级为了让社会成员形成自己所期望的政治知识、政治意识、政治立场,会千方百计地运用各种途径和手段,将其政治文化理念作传播和扩散。动漫正是在大学生非常轻松的情况下将动漫作品所承载的政治信息和政治知识等传递给大学生,实现了大学生对各种政治人物、事件、活动及其规律的了解和掌握,对各种政治观点的判断和评价,有利于形成政治理性,实现悦纳。

3、动漫文化使大学生的政治意识更为清晰

政治意识是指主体所具有的政治认知、政治态度和政治信仰,即主体的政治思想、政治观点,以及对政治现象的态度和评价。大学生是青年中的精英群体,他们思维活跃,可塑性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和新奇观点,他们关注的政治信息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调查显示,有96.6%的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他们具有较强的政治意识,较高的政治热情,并乐于追求较高的政治理想。但他们从高中到大学,社会经历、阅历相对不丰富,政治实践机会、途径相对较少,传统的传播途径下,政治意识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动漫,无论是游戏、动画片还是其他动漫形式所创设的情境,通过其虚拟的参与、实践使得大学生的政治意识逐步从模糊、不确定走向较清晰、较确定。特别是大学生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较高的悦纳度,身临其中便是学习、吸收政治知识和信息的过程,所以动漫文化能使大学生的政治意识更为清晰。

4、动漫文化使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更加容易

传统环境而言,社会成员的政治参与大多是采用现实的人与人交往的方式,是一种现实的体验和实践。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进入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社会成员学习政治知识,参与政治活动,表达政治愿望,都可以采取人机交往的模式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大学生作为拥有高科技知识的一代,在虚拟环境中实施政治参与更是如鱼得水。网络领袖、优秀斑竹往往都气场强大,人气极高,一呼百应,他们的网站也成为大学生交流心声的驿站。

动漫文化中,特别是游戏中,都有一个具体的情境,这使得参与其中的大学生都具真实感。而在动漫游戏和cosplay 中,大学生可以尝试随意扮演现实社会中向往已久却无法实现的社会角色,他可以不必顾及自己的真实身份仅根据自己的政治理想而自由选择角色、自由参与,可以毫不掩饰自己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而自由抒发。从这一点上看,动漫文化为大学生行使政治民主权力、提升政治社会化水平创设了一个平台。

(二)动漫文化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消极作用

1、动漫文化使大学生的政治倾向变得复杂

政治认知不完整。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接受力强,但他们社会阅历较浅,社会经验不足,政治认知简单化、浅表化,容易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特别是互联网普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动漫文化中所蕴含的多元政治思想、政治观点、政治立场等对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形成了重大冲击,部分大学生滋生出向往西方的自由、民主的思想倾向,对能有效提升政治认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持无所谓态度,认为可有可无,甚至认为多此一举。调查中,对“资本主义最终会为社会主义所取代”这一问题表示“不同意”或“说不清”的学生占37.2%。政治取向功利化。经济全球化时代,我国经济体制快速转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动漫影视、游戏中时时充斥着西方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潮,在耳濡目染中,大学生“自我意识”、“主体意识”进一步被唤醒,于是乎,“有用与否”成为部分大学生政治价值判断的标准,成为他们政治行为的决定因素。思政课经常被大学生归为“无用”的课。而入党动机也被刻上了实用主义的烙印,80.1%的大学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其中39.1%的学生承认“别人交了我也交”,20.3%的学生明确表示相信入党能够为自己将来就业找好单位增加砝码。动漫传播的信息多元、量大、面广,与传统媒体相比,其中呈现的政治思想、政治观点等也必定是多元的,这必然对大学生的政治倾向产生影响,“这使得一些大学生在传统教育环境中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政治观点产生了冲击,使得他们其中的人群可能发生政治倾向的失衡。”[3]

2、动漫文化使高校对大学生群体政治意识难以掌控

小学、中学直至大学,学生一直在校园里沐浴着传统教育,受外界影响较小,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政治意识成为了大学生的主流政治意识,所以,大学生的政治意识是比较容易掌控的。但是,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接受海量信息,特别像动漫活动中,丰富的内容、清新的画面、引人入胜的情节、激发斗志显示强大的游戏情境,让大学生一有时间就沉浸其中。而这些活动中所蕴含的政治意识多元、良莠不齐、莫衷一是,对大学生的政治意识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有效监管的缺失,大学生群体人生观与价值观的不稳定、不成熟,使他们缺乏深刻的鉴别能力,在难辨是非真伪或受不良信息诱导的情况下不易把握正确的方向。”[4]动漫文化中,虚拟的环境使大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地扮演自己希望的角色,放纵自己的行为,这可能导致部分大学生有时难分现实与虚拟,而将这种情绪化的、非理性的、迷失方向的行为迁移到现实生活中,而发生社会责任缺失的行为;大学生年轻气盛,血气方刚又热血沸腾,在动漫游戏等活动中情绪忽儿激动、热情、兴奋、激进,忽儿低落、泄气、绝望、愤怒,由此影响到政治情感在两极间大幅波动或迅速转化,政治观念上会摇摆不定。凡此种种,无疑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增加了思想政治工作者对大学生政治意识把握的难度,使大学生群体政治意识变得难以掌控。

3、动漫文化使大学生的政治追求淡漠政治信仰淡化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为“90后”,“90后”的一個特点,就是对事情都抱 “无所谓”的态度。调查显示,67.5%的学生参加过学生会、社团组织领导职务的竞选,但有30.5%的学生认为“谁当选无所谓,与我无关”。深究原因,虚拟交往、虚拟社区对他们更有吸引力,在动漫游戏中,他们可以充满热情地施展抱负,充满豪情地拯救世界,他们课余时间更多的是徜徉在动漫中、网络交往中,这冲淡了他们对政治生活的追求,学生会活动、社团活动他们无暇顾及,政治追求较为淡漠。经济全球化,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意识形态伴随着文化产品悄无声息地来到中国,青年大学生无疑是这些文化产品最热情的消费者、接受者,加上西方各类别有用心的反华势力的舆论渗透,使得部分大学生在政治思想上产生困惑,动摇了他们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政治认同和政治信仰,却对西方资本主义、资产阶级自由民主人权思想心生好感。调查显示,69.1%的大学生对共产主义将信将疑,只有8.0%的大学生坚信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80.3%的大学生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可以较快发展经济”、73.1%的大学生认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各有利弊,没有优劣之分”。美日等国文化产业远比我们发达,文化产品丰富,自80年代开始大举进入我国,而动漫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类,大学生的共产主义信仰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重大考验。

4、动漫文化削弱了政治权威引导作用

整个成长过程中,学生一直受着正统的主流政治的宣传和灌输,当他们进入大学,有着宽裕的课余时间,能够轻而易举地从各渠道获得大量的政治信息和观点,他们从西方文化产品中接受的更多的是个人英雄主义、享乐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想,加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化过程中,社会上一些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存在,这种反差令他们有一种被蒙蔽、欺骗的感觉,这对学校长期以来倡导的正统的主流政治的权威引导功能具有特别明显的削弱作用。在这种困惑和不信任中,部分大学生会选择远离政治,放纵自己纯粹地玩,沉迷于动漫游戏、网络畅聊等活动中,却在不知不觉中中了文化霸权主义的招,接受了外来文化产品中充斥的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多元价值观,迷失了自我,与主流社会的轨道渐行渐远,传统主流政治的权威引导功能被进一步弱化。

5、动漫文化弱化了大学生的政治实践能力

表面上看,动漫文化活动中,大学生可以在虚拟社会中扮演不同的政治角色,体验不同的政治活动。通过各种不同的角色扮演和情境体验,逐步了解并把握担任各类政治角色的尺度和差异,政治实践能力能够有效地得到锻炼和提升,待到自己真实地实施政治角色行为时能够有的放矢。但事实是,由于动漫游戏等都是虚拟环境,是大学生或独自或与其他参与者共同编织的虚拟世界,它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不具有人性世界的社会属性,现实社会的政治现象会更为复杂、微妙、多因素,大学生在这种虚拟的人机交往中是很少考虑到现实政治生态环境的道德、人伦关系,大学生如果只是一味地沉浸在虚拟的人机交往的政治经验、政治技术中,缺乏与现实人的接触和交流,缺少现实政治实践行为的调整,他们真实的政治实践能力会退化,他的政治思维能力的发展也会受到阻碍。

三、动漫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应对策略

培养大学生的政治品质,重视并合理引导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使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倡导的政治意识形态与政治制度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1、加强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认识

政治教育无论在血雨腥风的战争岁月,还是在热火朝天的建设时期,都发挥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人心的巨大政治功能。但在互联网急剧扩张和动漫文化火爆的今天,简单重复过去的老办法、老方式、老调子的政治教育方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转型期的新情况、新变化,这就要在继承的同时进一步做好主题、内容的创新,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迅速、高效、生动地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向纵深发展。充分利用动漫等手段,开辟传统与现代的无缝对接,增强时代感、时效性,始终走在大学生需要的前面是高校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方式。

2、加强引导,培育大学生良好的政治情感

大学生关心政治,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前途,对政治文明进程期望值过高,而没有认识到理想政治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政治发展“应然”与“实然”状态存在着差距,过高的理想化与现实政治发展的渐进性会挫伤大学生的政治热情,导致政治冷漠。因此,针对大学生受到动漫文化中一些虚拟和理想主义的因素影响,要提倡 “了解国情”和对现实的冷静思考,防止过高期望的产生,弱化高期望与现实的评价之间的矛盾,提高青年理性政治判断和理解能力,以有效调适大学生的政治情感。这样,才能有助于大学生真正把政治理论转化成坚定的政治信仰和一种面对现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加强校园政治文化建设,发挥隐性教育作用

经济全球化、经济体制转型,众多因素使得大学校园内的政治氛围愈发淡薄。以传授知识和技能、科技创新、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第一要务的高校,校园政治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过去式”,鲜有提及。事实上,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高校责无旁贷义不容辞。重视完善校园政治文化建设,可以以校园各种媒体为载体将政治信息传递给学生,可以有计划地开展与政治相关的校园活动,可以充分采用隐性教育手段,在校园环境布置中加载主流政治信息,以动漫等新颖、形象的方式发挥“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提高对大学生的影响、感染和教育。

4、倡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坚定政治信念

政治水平的高低,不能单纯看理论水平,更重要的是要看实际能力,看处理社会事务的实际水平,这不仅是分析、决策等思维和理性的能力,更是一种实际操作的能力,一种动脑动手去操作社会事务的能力。受动漫文化影响的部分大学生,存在着知而不行、知此行彼的现象,有许多道理,大学生不是不知,而是不为。因此,应积极倡导知行统一,通过实践把学过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化、升华、外化为自觉的行为,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成为塑造健康人格的重要方面。并且重视学生实践活动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切實推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发展。(原载于《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5月刊)

参考文献

[1] 周霞,王朝晖.动漫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35:74-75.

[2] 赵路平.国内动漫衍生品市场的现状与前景[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9.

[3] 张龙.新媒体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双重效应及对策[J].中国报业,2011,10:121-122.

[4] 金万成,郭刚.大学生网络政治社会化的特征[J].人民论坛,2011,7:178-179.

作者简介:

胡剑慧(1969-),女,上海市人,讲师,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政治社会化消极影响积极影响
网络民粹主义对高校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网络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问题探论
长征时期工农红军革命政治文化传播实践的多维分析
对晚清儒学政治社会化危机的概论及思考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我国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及对策
商业银行受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分析
英美原声电影对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的积极影响
自媒体传播的文本特征及其消极影响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对高职学生学习影响与优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