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舒蓉 潘乐思
摘要:随着大学新校区选址的郊区化,规划之外的“非正规学生街”开始普遍存在于国内各大高校新校区内外。尽管其最终可能走向消亡,但我们不能忽视这些“非正规学生街”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文章结合华侨大学厦门校区非正规学生街调研的实例,从观察非正规学生街的存在、发展和衰退的现象入手,分析其生成原因和存在的意义,以期为我国大学新校区的规划建设管理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高校;非正规学生街;校园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9-0073-03
1 前言
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教育产业化改革不断推进,高校连年扩招,原有的校园已经无法满足办学的需求,各地高校开始了新校区的建设。由于学校规模的扩张以及市中心土地的稀缺,新校区的选址从城市中心转移到了郊区。“郊区化”转移解决了校舍问题,但高校新校区的建设往往不能一步到位。在郊区,商业服务设施匮乏,仅靠尚未完善的内部后勤商业服务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生活需要,民间自发形成的非正规商业街应运而生。尽管这些“非正规学生街”最终会随着校园的建设完善走向消亡,但我们却无法忽视其在校园建设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通过对“非正规学生街”的研究,我们反思封闭式校园功能分区和规划管理所存在的弊端以及学校和周边关系的问题,以期为我国大学新校区的规划建设管理提供有益的建议。
2
华侨大学厦门校区“非正规学生街”现状调研分析
2.1实例选择与研究方法
本文选取华侨大学厦门校区(见图1)作为研究对像,其原因基于以下几点:
2.1.1华侨大学厦门校区隶属于华侨大学,2004年开工建设,2006年正式投入使用,其学生街发展至今已经规模化并且相对成熟,具有一般高校学生街的普遍性。
2.1.2华大新校区正处于建设阶段,校园规划用地内仍有大量未动迁的房屋,村庄与校园紧密相连的情况还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学校和周边村庄的矛盾尤为突出。
2.1.3华大新校区在校园内部也有尚未拆迁的房屋,这给校园内部的“非正规学生街”提供了生长的沃土。
文章基于对华大新校区“非正规学生街”在校园建设过程中的生成、发展、衰退消亡的现象进行调研分析。
2.2华大厦门校区非正规学生街相关调研
本文研究的对象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校外非正规学生街,一类是校内非正规学生街。
2.2.1校外非正规学生街
校外非正规学生街位于厦门市集美区侨英街道兑山村,隶属华侨大学厦门校区校园规划用地。校外学生街呈线性布局,主要有两条,分别位于凤凰苑和紫荆苑学生公寓附近的校门(见图2)。
(a)凤凰苑学生街调研
自华大厦门校区正式投入使用以来,凤凰苑学生街伴随着校区的建设在不断发展,其商铺为周边未拆迁居民的民房,下层作为店面出租,上层作为居民居住或者日租房出租。道路的宽度约6m,长度约200m,经营的内容以生活服务为主。据统计,共有店面117家(见表1),临时摊位18家,店面规模20m2以下的占77.8%,临时摊位多以小吃为主,摆摊位置相对固定。
(b)紫荆苑学生街调研
紫荆苑学生街是单层临时搭盖的帐篷,随着紫荆苑四号楼的使用而逐步发展成型,目前已经发展成具有十几个摊位的小型学生街,主要经营餐饮小吃、小型便利店。商铺规模小,种类也比较单一,面积均在10m2以下。
2.2.2校内非正规学生街
校内非正规学生街主要位于紫荆苑和刺桐苑学生公寓之间,此区的规划食堂还未建成,学生公寓距离现有建成食堂较远,学生因图方便更愿意选择这些多样化的小摊。校内非正规学生街形态呈散点网状布局,主要有三种模式:
一是固定店面式。校内部分房屋由于多方面因素尚未动迁,屋主把底层作为店面经营(见图3);随着校园建设的推进,校内其他地方的一些临时摊位被取缔,屋主就将房屋附近的场地以摊位的形式出租,形成新的商业节点。
二是临时摊位式。它的位置较为灵活,常位于校园还未开工建设的地段(见图4),但随着校园建设的逐步完善,这些摊贩被迫放弃经营这些地段,一部分将摊位转移到校外,一部分选择在校内未动迁的房屋附近租下摊位继续经营。
三是半固定店面式。这种模式受天气变化影响较小,可以全天候经营,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例如,华大新校区的规划保留了当地一些古树,商贩利用大树这一天然的庇护所,改造成半固定式的店面(见图5)。
在校园建设的过程中,虽然校内非正规学生街辗转迁移,但是都能顽强地生存下去,在上下课高峰期都是有活力的商业热点。
3 华侨大学厦门校区非正规学生街的发展演变
华侨大学厦门校区于2006年开始投入使用,非正规学生街经历了从无到有,校外萌芽、校内外同时生长,此消彼长的的发展过程。以下将对校内外学生街的发展演变过程进行研究:
3.1校外非正规学生街的发展演变
凤凰苑学生学生街于2006年在开始校门外开始萌芽。当时在校学生人仅有五千余人,配套的食堂基本可以满足需求,校外仅有零星的几家店面。2007年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学校围墙边界的扩张,凤凰苑学生街进一步发展外移,经营类型从最初的餐饮业拓展到小商品超市、服装店、理发店等。经过四五年的发展,凤凰苑学生街已逐渐成熟,可满足校内师生多样化的需求。2011年,紫荆苑4号楼投入使用,此举促进了紫荆苑学生街的成长,该区距离学校的商业服务设施较远,主要以满足学生生活基本需求的餐饮、便利店为主。该学生街发展较晚,又有校内非正规学生街的竞争,故该处学生街规模较小,多为临时摊位。
3.2校内非正规学生街的发展演变
随着校园建设的推进,校内非正规学生街经历了生成、发展、衰退,在其发展期间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力,以下分阶段概述(见图6):
3.2.12006年新校区使用初期仅有凤凰苑一处学生公寓,且距离食堂较近,校内尚未出现非正规学生街。
3.2.22007-2008年各个学院完成校区迁移工作,学生人数迅速增长,紫荆苑2号楼、刺桐苑3、4号楼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但该区域规划食堂还未建成,用地内有较多未拆迁房屋,校园内开始出现固定店面和I临时摊位组成的非正规学生街,主要分布在新建学生公寓周围及其通往教学区的道路两侧。
3.2.32009年刺桐苑1号楼2号楼开始施工建设,原来位于此处的学生街被清除,临时摊位一部分迁移至尚未开工的紫荆苑1号楼规划用地,一部分迁移至该区食堂的规划用地的民房周围。
3.2.42010年校园内紫荆苑1号楼规划用地、食堂的规划用地拆迁工作取得较大进展,此处民房全部被拆除,固定店面消失,半固定店面开始出现,商贩利用校园内的大榕树以及小型构筑物经营生意。
3.2.52011年紫荆苑4号楼建成投入使用,临时摊位开始出现。土木实验楼开工建设,原本在其用地内的临时摊位被迁移,但却产生了新的半固定式店面——临时工地房改造成的小卖部。
3.2.62012年紫荆苑3号楼以及该区域配套食堂开始建设,学校采取强硬措施对校内非正规学生街进行清理,摊贩被迫放弃校内经营,部分摊位转移到校外,部分转而在校内唯一未动迁的房屋附近租下摊位继续经营(见图7)。校内非正规学生街开始走向衰落。
3.2.72013年由于学校无法解决校内最后一座房屋的拆迁问题,紫荆苑1号楼只建成一半就已经投入使用。土木实验楼尚未完工,活动工地房内的半固定式店面仍然存在;大榕树下的半固定式店面处于学校绿化用地上,也未受到清理。如今,校内非正规学生街仅剩1个未拆迁的固定店面、5个临时摊位和2个半固定式店面仍顽强生存。
4
非正规学生街主要形成原因及其矛盾分析
4.1校园规划建设的局限性和过程性
超常的速度、超大的规模是当前大学校园建设的特点,设计和施工建设周期短,许多管理者对新校区的定位、容量和运作特点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校园规划建设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往往不能一步到位。资金情况、政策变化以及拆迁问题等不确定因素多,分期的规划以及总体的校园规划设计未必能按时全部实施。规划建设的局限性和过程性带来了部分校园规划功能的暂时性缺失,造成流线的不便利,这些为非正规学生街提供了生存空间。
4.2后勤配套的相对滞后
与市中心的大学校区相比,位于市郊的新校区周边没有完善的商业配套。虽然近几年高校后勤社会化发展迅速,但是仍处在探索前进的阶段,学校对后勤服务配套还没有足够重视,高校后勤服务存在着许多问题,而这些低成本又便捷的非正规学生街与之形成很好的互补。
4.3拆迁村民的生计需求
为了应对社会上日益尖锐的拆迁矛盾,政府出台了一些新的拆迁政策,但是拆迁工作仍有许多困难,导致新校区的规划建设用地很难完全征迁到位。安置补偿等问题更是难以让群众满意。失去耕地和住房的村民亟需解决生计问题,他们期望能在校内未建成的“灰色地带”经营一些低成本的餐饮业,获取相应的利益。
4.4大学生生活的需求
城市郊区商业服务设施匮乏,仅靠还未建设完善的新校区内部后勤商业服务设施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生活需要。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总体提高,大学生除了学习之外还追求更多的物质精神享受,相对于学校内选择单一的食堂、超市,他们更趋向非正规学生街里多元化且低消费的选择,同时,大学生还可以再这里获得创业或者兼职的机会。
5 非正规学生街的启示
正如简·雅各布斯所说:“在改建扩建的规划中,不要急于去消灭这些街道和地区,在那里我们可以尽可能多地学到些东西”(1964)。这些充满活力的街区是可以和学校差异性的共存,与大学一起发展成更为成功的区域。在高校逐步建设完善的过程中,非正规学生街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在共存共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新的问题,但这也给校园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带来了新的启示:
5.1学生参与的社会关系
学校相对单纯的学习环境,大部分学生都生活在学校的圈子里,人际关系单一。在非正规学生街的调研中,我们发现摊贩与学生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非正规学生街的存在,为学生提供了与社会交流的平台,让他们能够切身体会真实的社会生活,积累社会经验。
5.2学校与拆迁户
尽管有政策的支持,但学校与拆迁户的矛盾冲突依然不可避免,新校区征迁工作阻力重重,由于学生人群的特殊性,学校与拆迁户一旦爆发;中突后果将不堪设想。非正规学生街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矛盾。学校聚集了大量消费人群,虽然失去了农田,但是拆迁户通过自主经营或收取租金,都能获得相应的收益补偿或解决就业问题。
5.3资源的优化整合
非正规学生街则弥补了新校区后勤配套的不足,减轻了学校的后勤压力。将非正规学生街纳入校园建设过程的一部分进行规划,将会节约大量的后勤社会成本,同时也能够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5.4高校“文脉嫁接”的思考
异地新建的校区都会面临着某种程度上校园文化的缺失。校内顽强生存的非正规学生街在文脉方面带来了新的启发:在新校区规划的同时可以结合当地文化传统,进行“文脉嫁接”。例如在华大新校区基地内存在的一些闽南大厝,对其加以改造,纳入校内学生街的一个元素进行设计,甚至改造成工作室。在建设用地内保留具有当地特色的民居,不仅能节约建设成本,而且能够传承当地文脉,创立校园文化特色(见图8)。
6 结语
台湾学者黄世孟先生将大学规划范围分为两类或两区,一为“规划地区”,即学校拥有所有权、使用权或管理权的校地范围;一为“研究地区”,即明显受到大学日常生活与活动影响的区域。笔者认为,在我国校园建设使用的实际情况中,学校所拥有的校地范围并非都能一步到位,导致“规划地区”与“研究地区”往往相伴相生,非正规学生街就在两者共同作用下存在发展。针对非正规学生街在我国新校区普遍存在的现象,我们不应仅仅关注最终校园的规划效果,而应更多地去关注校园规划建设的过程性,把这个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非正规的现象纳入整体规划进行考虑,进行动态的校园规划设计。通过对“非正规学生街”的探讨研究,促使我们反思以往机械封闭的校园功能分区和规划管理,无论是对现有新校区校园管理建设的改进,还是对今后大学新校区的规划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