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的初中地理教学之我见

2013-04-29 22:54丁章聚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2013年9期
关键词:新课程素质教育教学方法

丁章聚

摘要:初中地理新课程的着眼点是学生,这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学”出发,放弃以“教师的教”为主的传统方法,指导学生读书、理解和自悟,指导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注重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不仅重结论,更重过程,把过程方法本身作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本文就新课程下的地理教学及其教学谈下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新课程 素质教育 教学方法

地理课堂教学效益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的成败,且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益是实施地理素质教育的极为重要的环节,是广大地理教学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程中的地理课本图文并重,是进行素质教育的良好依据,在指导学法时,教师要放下架子,既为学生的“良师”,又为学生的“益友”,善于欣赏学生,善于发现学生身心上和学习中的“闪光点”,善于换位思考,提倡“研究性学习”,坚持新旧结合、图文结合、教学结合、读思结合、讲练结合、情智结合、文理结合和学用结合等“八个结合”,给学生的学习提供引路、导航的作用,促进学生形成“我会学”的好局面。正是基于以上认识,笔者以为充分地挖掘地理教材资源、创新教学模式和评价性的反思都能够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地理素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新课程下的地理教材:以基本理念为导向,符合学生学习和认知发展要求

1.体现理念,构建开放式课程。一是体现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二是体现了“构建基本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的理念。三是体现了“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地理课程要充分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从而拓宽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2.依据图式,启发学生的思维。笔者曾对七年级地理(上册)的各类图表做过统计,共计130幅。这些图表体现了以下特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学会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分析和了解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与规律,形成地理知识学习的技能,如教材中关于经纬度的定义、特点、规律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新教材的内容组织方式完全有利于学生从图上获取地理信息,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

3.关注评价,拓展延伸学习能力。新课程地理教学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地理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学生在这样的评价机制中有所收获,有所发展。.

二、教学方法:以提高有效性为准则,激活学生的学习内驱动力

1.营造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应该营造一种富有情趣的学习氛围,使教师与学生成为互动的统一体。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的善思能力,因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对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点出发,研究教材的课程资源,利用创设的问题情境来提出有效问题,促使学生学习理念的转变,让学生“愿学、学好”。

2.利用生活中的地理,培养学生的理解感知。现代教育学告诉我们,学生是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也就是说,走进教室的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的,而是在日常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定的经验和观点。新课程强调教育要“回归生活”,要将教学内容纳入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学生与自我以及学生与文化的关系中。地理学科植根于生活,回归生活是新课改中地理学科追求的目标,也应该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特色。学生在这样的生活情境的刺激下,定会不断的思考探究,从而增强自身的理解感悟能力。

3.构建和谐关系,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对学生心理素养、思想品质和社会能力的形成,对教师工作的心情与成败,对实现预期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等有着很大的影响。新课程改革要求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利用融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的心理气氛来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这也是学生未来学习发展所必不可少的知識。

三、教学感悟:以反思教学效率为动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反思教学观念,促进理论创新。教师应进行新课程理念的系统学习,积极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反思,在较深层次上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与转变,并以此指导教学实践。地理新课标不仅对地理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提出了具体的、符合实际的要求,同时也对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目标。课程标准中有大量的与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有联系的教学内容,应予以利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观。

2.反思教学设计,规范进行实践。教师应积极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是否合适,及时看到实践过程中出现的误差,不断探求教学目的、教学工具、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积极改进,从而优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3.反思教学过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我们知道,新课标所提倡的“探究式学习”模式能提供给学生更多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在了解知识发生和形成的过程中,推动他们去关注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并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使学生获得比较完整的学习经历。同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一种探究性、开放性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教学中,我们不公要注意观察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行为,不要通过学生作业获取教学反馈的信息,在信息反馈中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学习中的情感体验等获取全方位的体察。

猜你喜欢
新课程素质教育教学方法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