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顺珍 邓列华 胡云峰 赵刚 刘赛君 孙乐栋 罗育武 李克俭 徐瑾 李诗娜 陈国瑞
【摘要】目的:观察伊曲康唑胶囊联合2%酮康唑乳膏治疗足癣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足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口服伊曲康唑胶囊200 mg 每天1次,联合外用2%酮康唑乳膏 每天2次);对照组(单纯外用2%酮康唑乳膏 每天2次);两组各47例,用药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2周、4周及停药后2周的临床疗效和真菌学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用药后2周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25.5%、17.0%,真菌清除率分别为25.5%、17.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4周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1.7%、40.4%,真菌清除率分别为68.1%、4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2周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9、55.3%,真菌清除率分别为89.4%、5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口服伊曲康唑胶囊联合外用2%酮康唑乳膏比单纯外用2%酮康唑乳膏治疗足癣近期临床疗效及真菌学疗效好,且副作用少,是临床治疗足癣疗效较好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伊曲康唑胶囊;2%酮康唑乳膏;足癣 T
【中图分类号】R7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9-15-03
足癣是由致病性皮肤癣菌感染足部引起的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发病与密切接触传染源有关,足癣发病率和复发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采用口服伊曲康唑胶囊联合外用2%酮康唑乳膏治疗47例足癣患者,用药疗程为4周,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1.1.1 入选标准:94例患者均来自我科门诊,临床症状和体征及真菌镜检和(或)真菌培养确诊为皮肤癣菌感染所致足癣。
1.1.2 排除标准:孕妇、哺乳期妇女;对伊曲康唑胶囊及酮康唑乳膏基质过敏者;局部合并严重细菌感染者;近3个月内接受过系统抗真菌药物或近1个月内接受过局部抗真菌药物治疗者;长期接受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治疗者,或同时服用利福平、苯妥英等药物可能影响伊曲康唑生物利用度者;患有心、肝、肾疾病、糖尿病、严重胃肠道疾患或伴有可影响胃肠道吸收疾病者[1]。
1.1.3 分组标准:将94例足癣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7例,男28例,女19例,年龄18-63岁,病程2周- 9年,水疱鳞屑型11例、浸渍糜烂型20例、角化过度型16例;对照组47例,男25例,女22例,年龄20-61岁,病程19天- 8年,水疱鳞屑型12例、浸渍糜烂型21例、角化过度型1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病程均经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药品:伊曲康唑胶囊(商品名:斯皮仁诺 Itraconazole Capsules;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0.1g/粒;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20367)。酮康唑乳膏(商品名:金达克宁 ketoconazole Cream;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2%;13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3170;15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3171;20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3172)。
1.2.2 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伊曲康唑胶囊200mg,每天1次,午餐后服用,联合外用2%酮康唑乳膏,每天2次(涂药方法:取适量均匀涂于患处,以药膏完全吸收为宜)总疗程共4周。对照组单纯外用酮康唑乳膏,每天2次(涂药方法:取适量均匀涂于患处,以药膏完全吸收为宜)总疗程共4周。
1.2.3 疗效评价标准:临床观察指标包括瘙痒、疼痛、多汗、异味、红斑、丘疹、水疱、脓疱、浸渍、糜烂、鳞屑、皲裂、色素异常等。临床疗效以患者的自觉症状、皮损面积或皮疹数目减少百分数、真菌镜检和(或)真菌培养进行综合评价。皮损消退百分数=(治疗前皮损面积或皮疹数目-治疗后皮损面积或皮疹数目)/治疗前皮损面积或皮疹数目×100%。临床疗效 治愈为自觉症状完全消失、皮损消退≥95%,真菌镜检和(或)真菌培养阴性;显效为自觉症状明显减轻,皮损消退约60%~94%,真菌镜检和(或)真菌培养阴性;好转为自觉症状稍减轻,皮损消退约20%~59%,真菌镜检和(或)真菌培养阴性或阳性;无效为自觉症状无改善,皮损消退≤19%,真菌镜检和(或)真菌培养阳性。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真菌学疗效 真菌学清除为真菌镜检和(或)培养阴性;未清除者为真菌镜检和(或)培养阳性;真菌清除率=真菌清除例数/总例数×100%[2,3]。
1.2.4 疗效观察:观察用药后2周、 4周及停药后2周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真菌学疗效及不良反应。
1.2.5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将被认为所检验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近期临床疗效及真菌学疗效见表1、2。表1两组足癣患者用药后近期临床疗效的评价 (例)
2.3 不良反应:治疗组中有1例患者在用药后2周出现轻度胃部不适,未经处理症状自动缓解,不影响继续治疗,治疗结束后不适症状消失。
4 讨论
足癣是由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毛癣菌、玫瑰色毛癣菌等致病性皮肤癣菌感染足部引起的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临床上可分为三型:水疱鳞屑型、浸渍糜烂型和角化增厚型。水疱鳞屑型病程为慢性轻症基础上的亚急性过程,临床表现为瘙痒、水疱、脓疱、裂隙,常累及趾间,继发感染时易激发癣菌疹;浸渍糜烂型也称间擦型,慢性病程,临床表现为瘙痒、多汗、趾间的浸渍、糜烂伴渗出、异味;角化增厚型临床表现为在增厚红斑基底上的片状银白色鳞屑、角化过度及皲裂,病程缓慢,可累及整个足底及侧缘[4]。
伊曲康唑为三唑类广谱抗真菌药,主要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的羊毛固醇C-脱甲基酶,从而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最终抑制真菌的生长[5]。伊曲康唑具有高度亲脂性、亲角质性,在皮肤组织浓度甚高,为血浆浓度的5-10倍,且在血浆中排出较快,副作用少,在角质层内的存留可持续1-4周,具有较强的药物后续效应[6]。
2%酮康唑乳膏为人工合成的咪唑类二噁烷衍生物,具有广谱抗真菌作用。主要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形成过程中的羊毛类固醇14a-去甲基化酶,抑制羊毛类固醇向14a-去甲基羊毛类固醇转化,从而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最终抑制真菌的生长[7]。
我们对口服伊曲康唑胶囊联合外用2%酮康唑乳膏与单纯外用2%酮康唑乳膏治疗足癣的近期临床疗效及真菌学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在用药后2周,治疗组总有效率和真菌清除率均略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用药后4周及停药后2周,治疗组总有效率和真菌清除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由于治疗组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的羊毛固醇C-脱甲基酶和羊毛类固醇14a-去甲基化酶,抑制羊毛类固醇向14a-去甲基羊毛类固醇转化,从而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两个环节抑制真菌的生长。而对照组则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形成过程中的羊毛类固醇14a-去甲基化酶,抑制羊毛类固醇向14a-去甲基羊毛类固醇转化,从而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单一环节抑制真菌的生长。伊曲康唑通过口服吸收进入血液后到达足部皮肤真皮层,通过基底膜带渗透至基底层细胞并与其牢固结合,随着表皮细胞的代谢分化逐步演变为富含药物成分的新生角质层细胞,并在角质层中逐渐富集,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的合成,从而抑制真菌的生长,并且发挥良好的药物后续作用[8,9]。因此,我们在用药后4周及停药后2周观察到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及真菌清除率的明显差异。
综上所述,口服伊曲康唑胶囊联合外用2%酮康唑乳膏治疗足癣比单纯外用2%酮康唑乳膏治疗足癣近期临床疗效及真菌学疗效好,副作用少,是临床治疗足癣疗效较好的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 刘赛君,邓列华,赵刚等.短程口服特比萘芬加外用联苯苄唑乳膏治疗中,重度足癣[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08.29(4):409-411.
[2] 刘斌,樊星,杨淑梅等.伊曲康唑治疗足癣疗效观察[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2,35(5):418-418.
[3] 陈信生,范瑞强,杨洁.足癣疗效评价现状及体系探讨[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0,17(04):318-320.
[4] 刘维达,李岷.皮肤癣菌病的诊疗[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2,35(5):414-416.
[5] 何解生.斯皮仁诺的临床应用概况[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7,10(5):304-305.
[6] 邓晓红,韩林,刘文.伊曲康唑治疗足癣 40 例疗效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2,31(10):647-647.
[7] 李春阳,李诚菊,徐永豪等.2% 酮康唑乳膏治疗浅部真菌病开放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1,2:018.
[8] 廖薇,李云鹏,邢飞.伊曲康唑联合奈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足癣的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3):3598-3599.
[9] Ortonne J P,Korting H C,Viguié‐Vallanet C,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a new single‐dose terbinafine 1% form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tinea pedis(athlete's foot):a 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study[J].Journal of the Europe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2006,20(10):1307-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