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梅
校园暴力是学生暴力行为的反映。在心理学层面上,学生暴力行为被认为是学生攻击性行为的表现,是指学生经常出现的、违反与其年龄相应的道德准则和纪律,与校纪、校规及社会规范相违背的,侵犯他人的具有攻击性和对抗性的行为,对中学生的身心成长影响很大。
一、校园暴力的心理学因素
(一)人口学变量与校园暴力行为
人口学变量是研究人口发展及其规律,人口变量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将人口学变量引入校园暴力形成因素的研究,是基于校园暴力的产生本身就是主客观因素的产物,通过大量文献查阅,笔者归纳出以下因素与校园暴力产生的相关性较高,因此,也确定了与校园暴力的形成有关的人口学变量。
性别。近年来国外有关研究表明,男生的暴力行为比女生多,而且在态度上,男生的暴力倾向也比女生高。在量的方面,男性少年犯远多于女性少年犯;在质的方面,男性少年犯常属于暴力犯。
年级。希尔发现,年级越低的学生越容易发生暴力行为。罗伯特、史蒂夫和李瑟指出,14~15岁的学生发生校园暴力的比率最高。但是夏奥尔罗则认为,年级越高的学生,越有攻击性行为。
家庭结构。我国司法部少年犯罪与改造研究课题组对全国16个省市18个少管所的6 495名少年犯的抽样调查表明,有26.6%的少年犯来自破碎家庭。夏以玲研究指出,暴力及非暴力少年犯,其家庭是单亲家庭或破碎家庭的比例要高于一般少年。
家庭经济状况。马利克和戴维斯发现,低收入家庭的学生较容易产生打架、携带武器的行为。普利斯和阿法里特也指出,在暴力程度高的学校内,低收入家庭的学生人数占有很高的比例。
学业成绩。许多研究均发现,有偏差或暴力行为倾向的少年,其学业成绩较差。
父母婚姻生活。有研究表明,家庭婚姻生活和谐、婚姻状态较好、家庭氛围较好的家庭,其子女发生暴力行为与偏差行为的情况较少,也就是说,父母婚姻状况越和谐,子女越不易产生暴力行为。
(二)影响校园暴力行为的相关因素
1.个人因素
一是暴力认知。格瑞和莱比认为,个人对暴力的态度可能是影响个人会有暴力行为的重要因素,如果改变个人对暴力的相关信念,便可以降低攻击行为。琳达提出,对社会情境的认知错误、认为他人的意图均有敌意,与暴力行为的产生有关。二是情绪控制。赖朝辉研究发现,由情绪所引发的困扰与中学生的偏差行为、与攻击行为成正相关。德芬巴希尔、欧汀、莱希和莫里斯则指出,学生如果是表现出冲动、生气、低自我控制,则较容易有暴力行为。三是自我概念。肖特和夏普耶以及劳希曼和道治提出了如下观点:①不关心受害者的痛苦,甚至以能控制他人而引以自豪;②自我评价是负面的,较少向他人表示自己的意见,把自己的情感隐藏起来,而且会逃避与人接触的机会;③易被他人排斥;④较少用人际线索来诠释他人行为;⑤趋于用敌意对他人行为作出归因;⑥人际情境中,较少恐惧与害怕,较多愤怒;⑦较少用口语的反应解决问题,偏好用动作来应对;⑧反社会倾向;⑨功能性损伤。四是沟通技巧。贝蒂·布莱克和阿里斯研究发现,有忧郁倾向的小孩的沟通能力较差,也较容易受到周围人的拒绝,因此较容易产生攻击行为。吴文琪研究发现,当沟通技巧得分越高时,在口语、物品或肢体暴力行为发生的频率越低。五是偏差行为。杰瑟发现,喝酒、使用大麻、犯罪及性交是青少年的一组症候群。刘玲君研究指出,中学生偏差行为和攻击行为成正相关。
2.校园生活
一是学校管理。研究指出,稳定、公平、一致的领导方式,学生较少产生攻击行为;独裁式的领导与严厉的管教则容易使学生产生攻击行为。贝克研究发现,当学校对暴力学生施以粗暴的训练方式或是体罚时,不但无法抑制学生重演同样的暴力行为,还会使学生对学校产生疏离感。二是师生关系。李煜阳指出,师生互动情形越好,学生的偏差行为越低。郑钧元的研究进一步指出,“老师的负向评价与行为”“老师的关心”“老师的惩罚”与学生的暴力行为有显著相关。三是学习适应。琳达和黄明明都认为,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功课不佳,在学校得不到鼓励,连带促使犯罪及偏差行为的发生。李煜阳研究发现,学业成绩越好的学生,偏差行为越不容易发生。
3.交友与休闲
费根和韦克斯勒研究发现,暴力性少年犯罪人自我报告的暴力行为与家庭中的犯罪和暴力行为有一定关系,但暴力行为与少年犯罪人的同伴友谊相关更显著。青少年同伴关系越差,越容易发生偏差行為;有偏差行为朋友的青少年其同伴关系比无偏差行为朋友的青少年差。
4.家庭互动
一是家庭教育。弗雷瑟指出,父母管教态度不一、使用打的方式、对孩子缺乏约束、或与孩子互动时采用强制的方式,均有助长孩子的攻击行为。游福生等人均指出,父母管教方式与子女暴力行为相关。二是亲情互动。李希曼和巴伦调查发现,父母经常争吵、母子关系差、家庭婚姻状况不良等与儿童异常行为有关。南京师范大学的调查结果也表明,生活在家庭关系和睦家庭中的中学生,品德优良的占39.3%,差的占7.3%;生活在家庭关系紧张家庭中的中学生,品德优良的占33.3%,较差的占33.3%。
大量研究结果证实,中学校园暴力的继发因素多为学生应激行为,因此,采用心理干预的方式缓解心理危机,预防和应对校园暴力的发生应该是有效的方式。
二、心理干预与学校暴力
(一)关于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是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有计划按步骤地对一定对象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心理问题施加影响,使之发生指向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心理干预就是要对处于失衡状态的个体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防止精神崩溃,使之尽快摆脱困境,防止暴力行为的发生。在预防暴力事件的发生中,心理干预的重点在于预防。通过针对性的干预训练和实践,提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校园暴力行为预防机制。通过心理干预,使学生重建安全感和自信心,学会关爱他人,理解他人,珍惜生命。
(二)关于中学校园暴力干预策略的设想
学校建立预防校园暴力的相应政策,能有效地减少校园暴力的发生。学校可以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协助学生学习处理人际问题的技巧、协助教师对社区环境有所了解和接纳、改善校园环境、了解社区文化和生活价值等方面入手,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不断改善育人环境。
教师是学校政策的主要执行者,以工作坊的形式开展教师预防校园暴力的专题训练,有利于增强教师预防校园暴力的意识和处理校园暴力的能力。
不论从学生自评、互评,还是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上看,受训学生的适应行为都有所增加,非适应行为得到减少,尤其是在攻击性行为上明显减少,而且在“主动”和“互惠”的适应行为上都有明显的增加。说明这种训练有利于学生行为的改善,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有积极意义的。
三、心理干预在预防中学校园暴力中的应用
基于对校园暴力行为的调查、分析,笔者认为对校园暴力行为的心理干预要面向学校、教师、学生三管齐下才会有积极的效果,因此,应主要对学校政策、教师训练、学生行为改变等策略,进行校园暴力行为干预。
(一)预防校园暴力的学校政策
学校管理是造成校园暴力的重要因素,对学校的干预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制定相应政策,以减少校园暴力的发生。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对学生的行为具有绝对性的影响。因此,校园暴力的预防策略应将教师的行为列入首要考虑条件。为了帮助教师学习增进师生关系的技巧,学校除了能主动提供训练计划之外,更要在校园里建立咨询网络,以便随时为教师提供协助。而教师能以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学生进行互动,帮助学生学习适当的行为,避免使用其他不良方式去处理个人困扰。
2.协助学生学习处理人际问题的技巧
人际间发生冲突是正常现象,学生必须学习如何应对与他人发生纷争的情形。首先,要敏感地觉察周围环境是否将对他造成不利的后果;其次,能用适当的表达方式来化解纠纷,尤其重要的是要避免无意间挑起他人愤怒的情绪等。同时为了给予学生及时的帮助,还要让学生知道在何处可以找到受援的个人或单位。
3.协助教师对社区环境有所了解和接纳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密切相关。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师必须熟悉学生生活背景,并以此判断学校的行政措施和处理问题的模式是否能取得学生及其家长的了解,形成教育的合力,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4.改善校园活动空间
事实上,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与其生活环境中的物理空间有着相当程度的关联性。都市里的学校往往由于场地狭小,容易造成建筑物设计上的不当,客观上容易造成校园暴力的发生。如学生在楼梯与走廊上因人数众多而发生推挤、学校的扩音器不时对学生发出的呼喊声、有学生在人来人往处受罚、校园里墙壁色彩过度强烈等,都容易使人的情绪处于紧张状态。在校园里,制造视觉上、心理上愉悦的感受或许可以提高学生对其他事物的忍受程度,从而降低暴力的发生。
5.为教师和家长提供学生行为专业咨询服务
协助教师与家长建立合作关系,一方面可以增加彼此的信任和了解,另一方面也将为家长在亲子关系方面提供咨询服务。学校教师可以从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入手,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了使学生的良好行为得到长久的维持,学校可以将家长纳入教育团队,帮助家长具备处理问题的能力,这样,不仅可以共同处理已发生的问题事件,更可以达到预防暴力的目标。
6.了解社区文化和生活价值
社区和学校关系密切,彼此的关系可分为以下三种。
一是整合双方资源。学校工作者要确认社区的可用教育资源,善加利用,以利达成学校教育的目的;而对于社区工作者而言,则要了解并利用学校资源,协助社区整体发展。二是视对方为工作伙伴。社区与学校工作者具有共同的工作目标,即确认社区、学校共同关注的重点、焦点问题。例如学校学生发生恐吓勒索事件,势必牵涉到学生在校外游荡的行为,牵涉到不良书刊或场所等方面的问题,社区和学校应该共同商议解决的办法,一起制定校园内外防范的措施和事后的处理策略。三是视对方为服务对象。学校和社区都将对方视为服务的对象,加强协作,形成合力,解决共同关心的问题。加强学校和社区的沟通,主动参加社区活动,甚至提供资源来帮助社区居民建立有利于发展亲子关系的教育理念;主动发掘社区优秀居民或优秀校友,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结合社区力量消除诱导学生产生不良行为的社区因素,协助家长处理学生的行为问题;运用公益社团及相关机构,加强校园安全建设;通过家长会或地区性活动,开展亲职教育,强化家庭功能;利用社区的人力和财力,为困难家庭提供服务,如课后学业辅导、休闲辅導和心理辅导等。
(二)关于教师预防技能培训策略
教师在校园暴力的预防和处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如果能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行为,并予以及时的制止,就可以减少校园暴力的发生。而且,当校园暴力一旦发生时,如果教师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和妥善的处理,就能及时化解冲突,减少校园暴力的危害。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教师的工作量长期处于超负荷的状态,教师无法用充分的耐心去接纳学生,在处理问题的方式上也缺乏有效的策略,对学生难以提供有效的援助。因此,加强教师处理暴力行为事件能力的训练,是减少校园暴力负面影响的重要策略。为此,可以采用教师工作坊的形式,通过角色扮演、练习、反馈、讨论、案例分析等,对教师进行专门的训练,以提高教师处理校园暴力的能力。
(三)关于学生行为改变策略
将有攻击倾向或已有攻击行为的学生集中起来,进行团体辅导,帮助学生找到努力的方向。之后,再由接受过训练的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维持适当的行为信念,对自己的行为加以控制,最终达到行为改变的目的。进行团体训练前,要与受训学生的班主任交谈,了解学生违反校规等背景资料,以提高训练的效果。
经过近一年多的训练和尝试,干预效果明显。从学校管理层面上看,本研究有利于提高人们,尤其是教育系统内部对校园暴力问题的关注度,有利于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联动主动干预的预警机制,从而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更加有利的环境。
(作者单位:甘肃酒泉师范学校,甘肃 酒泉,73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