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
在亚洲,“科技艺术”、“多媒体艺术”这样的名称更为人所知,但这样的分类并不全面。国际上,对于数字、多媒体、录像、艺术等,采用视频录像、电影、声响、音频、电脑技术、光、网络、机械动力等媒介创作的艺术有一个更广泛的定义,即“以时间为基准创作的媒体艺术”,简称时基新媒体艺术。
纽约举办过录像艺术节、电子艺术节,没有综合类的时基新媒体艺术节,更不会专门聚焦亚洲。今年8月,第一届聚焦亚洲新媒体的艺术节——“亚洲时基:新媒体艺术节”由纽约inCube Arts艺术中心举办。以“微型城市”为主题,邀请来自日本、韩国、台湾、香港、中国大陆、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的33位艺术家,于纽约皇后区美术馆、NARS艺术基金会,Stephan Stoyanov画廊和Residency Unlimited艺术中心等四个展场同时举行,展览作品包括视频录像、动画、机械动力装置、即时声音表演等媒介。艺术家结合自己特殊的亚洲背景,关联世界范围内发生的社会现象,透过“微观”的个体经历,折射出“宏观”的社会文化变迁。
这次新媒体艺术节也是主办方inCube Arts艺术中心自创立以来最大规模的艺术项目。inCube Arts艺术中心成立于2012年,由台北艺术博览会前任总监陈韦晴,在台湾文化单位任职超过13年的赖丽惠以及曾任职于中国美术馆和瑞士文化基金会的杨玉梅联合创办。这三位策展人在对话中共同探讨了亚洲时基艺术的现状和机遇。
ARTY:亚洲时基新媒体艺术有什么特点?
inCube Arts:最明显是艺术家个人历史背景不同产生的影响。亚洲的历史和西方国家的历史是截然不同的,所以艺术家呈现的内容是在西方艺术家中无法看到的。比如黄海昌受到殖民历史启发创作的作品“狗洞”,以半历史、半魔幻写实的手法再现一位二战时期日本集中营幸存者的回忆。此外,还有表达语言的不同。比如崔广宇的录像作品“城市按摩:美丽脏泡泡”,偷偷在公其汽车的排气管道上装上泡泡机,在城市里撒播美丽梦幻的泡泡,但里面包裹的都是废气。胡向前在荒野里搭帐篷,依靠一本纸上谈兵的“生存手册”试图在野外求生,但徒劳无功。这种有点无厘头的幽默感是亚洲艺术家特有的。
ARTY:这次艺术节在四个不同的地点举行,每个地点在作品的选择和呈现上有什么侧重吗?
inCube Arts:四个地点分别位于曼哈顿新兴艺术区下东区,布鲁克林区,皇后区和长岛市,就是希望尽可能覆盖到纽约的各个区域。每个空间呈现的作品媒介不太一样。皇后区美术馆是两天的展映,展出的都是录像和动画作品,主题是殖民历史和城市混血。位于布鲁克林的Residency Unlimited是专门的声音艺术单元,呈现四个现场声音演出。曼哈顿下东区Stephan Stoyanov画廊和长岛市的NARS基金会是主要展览,有录像、声音、装置等作品,布展时考虑把属性比较接近的作品放在一起,几个艺术家的作品可以对话。
ARTY:请谈谈策展过程中遇到的挑战。
inCube Arts:大陆艺术家是最大的挑战。因为他们很少有网站,即使有作品也没有经常更新,录像也不会放在自己的网站上,一般来说只有一个截屏,甚至连预览的简短影像也无,这样很难挑选作品。我们只能凭借之前的看展经验,选了胡向前和田晓磊两位艺术家,如果能看到更多作品,可能会挑选出来更多。和大陆艺术家联系也是一个问题,很少用email,只用微信、微博,沟通起来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可能也是因为大陆艺术家在国内的展览已经很多了,就没有特别需求在国外展出。
ARTY:请三位策展人各推荐一件参展作品。
陈韦晴:方琛宇的行为录像作品“贩卖偷来的时间”。他在居民楼乘坐电梯时以乱按楼层按键这样儿童恶作剧般的行为“窃取”电梯乘客的时间,每段影片根据电梯门关闭的描述,电梯内的人数和乘客反应定价,而且他规定只有艺术家在场时才能出售录像片段,因为也是在与藏家交换时间。这件作品在台北艺术博览会展出时我本来想买,但最后一天艺术家已经走了。
杨玉梅:Gitaniali Rao的“Printed Rainbow”,描述一个独居公寓的寂寞老人,神游于各种充满异国风情的火柴盒世界。
赖丽惠:郑然斗的“纪录式乡愁”,用电影布景的方式人工搭建了6个记忆中的景色,包括父母的老家,街上的药店,乡村里的稻田,迷雾森林和高山云海,充满了怀旧和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