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的古诗教学及其发展趋势

2013-04-29 22:44:36刘淑娟
东方青年·教师 2013年9期
关键词:诗歌教学意境情感

刘淑娟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力。而古诗具有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丰富的特点,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效材料。而古诗欣赏教学则是提高初中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当前的初中古诗欣赏教学中,却依然存在以教师精讲为主、学生感悟为辅的现象,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是不能有效地感知古诗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的。那么如何优化初中古诗欣赏教学呢?

关键词:诗歌教学 语言 意境 情感

我国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学遗产,古诗成就尤为突出。许多优美诗篇流传千古,如秋夜璀璨的群星,闪烁夺目的光芒。利用这些古典文学之精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1 古诗教学现实意义的探讨

我国是诗的国度。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诗可以“兴、观、群、怨”,并且以后逐渐形成“诗教”传统,可见古诗的审美价值和地位。

古诗这种文学样式,通过形象思维,用凝炼、富有节奏韵律的语言,集中反映社会生活,抒发作者思想感情。它是最精练的语言艺术,用最少的字,用最简练的结构传达无尽之意。初中教材中古诗内容丰富,有的热情歌颂祖国河山,如李白《望天门山》;有的表达旷达襟怀,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有的抒发爱国之志,如于谦《石灰吟》;有的揭露丑恶现实,如《桓灵时童谣》……教学这些古诗,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道德情操,使他们明辨真善美和假恶丑,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健康的审美趣味,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审美教化作用。

语文教学可以利用古诗为突破口进行美育,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时限内,引导学生鉴赏古诗。语文课本每册七个单元,每单元后面都有两首古诗,教师可以挑选几首名篇或几句名言进行指导,激发学生审美性的阅读情趣。古诗的语言凝炼而深刻,要使学生真正读懂,不能光停留在诗句的表面,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挖掘隐含在字里行间的深层意蕴。这个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理解分析能力,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引导学生发挥主体的审美创造,见仁见智地进行审美探索,从而使学生阅读和欣赏水平得以提高。怎样利用古诗,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诗的的内涵,体会作者遣词用字的匠心,领略风格各异的美呢

这一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现在的语文教学由于考试的压力,往往注重对学生进行认识性阅读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审美性阅读能力的培养。初中语文教材选入了八十多首古诗,由于在中考分数中所占比重不大,教学大纲对古诗词的基本要求是读读背背,落实背诵默写,所以对古诗鉴赏与教学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2 古诗欣赏的本质是充满人文精神的阅读

古诗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中的奇葩,其内容之丰富深刻,形式之多种多样,风格之争奇斗艳,语言之精粹灵动,使人百读不厌。古诗欣赏有以下四个特征:

2.1 审美性。

一切艺术的本质属性乃是“通过形象审美地把握现实”。古诗是语言的艺术,故而欣赏古诗必定具有审美性。古诗欣赏的审美性是指古诗具有美感色彩的语言,能引发读者的审美情感。所谓“视之则锦绘,听之则丝簧,味之则甘腆,佩之则芬芳。”(《文心雕龙)).大凡优秀的古诗都能达到这种美的境界。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鹉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深到浅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明丽的色彩带给人一种舒朗开阔的美感。

2.2 形象性。

诗人笔下描绘的世界,总是绘形绘影、有声有色,使人如睹其物,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之所以传唱不衰,很大程度上得力于捕捉了典型瞬间,并作了极其形象的艺术表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一个“笑问”便传神地描绘了诗人回到故乡的情景,读诗的人仿佛看到了一群天真的孩童围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笑着间他……此外,骆宾王的《鹅》更让赏读人觉得一只白毛红掌、引颈高唱的鹅跃然纸上。

2.3 情感性。

审美与情感是密不可分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注入真情实感的语言才是无比动人的,而诗的语言正是如此。“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古诗欣赏中,对大自然的赞美,对家乡、亲人的怀念,与朋友的惜别,抒发诗人不愿同流合污的逸怀之志,表达对国破家亡的悲愤、优愁……种种真情在欣赏者心中游荡。如同样与友惜别,读“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时,感受到一片朋友间的深情;读“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则体验到依依别离后的惆怅和牵挂。古诗中的情感有力地叩击着读者的心弦,真可谓“谈欢则字与笑并,论戚则声共泣偕”。

2.4 独创性。

“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古诗欣赏中,不同的人由于生活阅历、情感体验、性格特点、所处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对于同一首诗也有不同的体验和领悟。像“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对于只想到景境的人是一种感受,对于跳出景境更悟出哲理的读者又是一种理解。更何况,有些古诗由于年代久远,写作背景模糊,素来对其含义众说纷纭。

从古诗欣赏的上述四个特性来说,古诗欣赏的本质就是一种充满人文精神的阅读,是一种心灵的唤醒和洗礼。

3 总体趋势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中学语文界越来越意识到引导当代学生鉴赏优秀古典文学作品是多么必要。他们将肩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学遗产的重担。《教育信息报》2002年4月3日第一期上刊登了一篇文章《今年高考语文将有新变化》,文中指出:“在今年高考试题的变化中,难度最大的就是首次出现的古文鉴赏题。古文鉴赏只有一个题目,分值为6分,完全是‘主观试题。命题形式是给考生一段古文,由考生鉴赏。其难度在于,考生不仅要了解一些古文常识,还要能翻译这段古文,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创作风格等,更要以‘鉴赏的语言表达出来。”笔者相信,今后语文教学的方向将不再一味对学生进行认知性阅读能力的培养,而将注重对学生进行审美性阅读能力的培养。这才是语文教学应有的方向。

结语:

总之,古诗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特别是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初中古诗欣赏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比较、品评的方式感受古诗的语言美、意境美与情感美,从而让古诗教学更高效。

参考文献:

[1] 张晶. 政史结合是培育中学生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4.

[2] 刘兆修. 全球化进程中历史教学对中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D]. 山东师范大学 2007.

[3] 施冬梅. 中学生语文口头表达能力的养成[D]. 苏州大学 2008.

[4] 张颖. 中学历史教学中民族精神的培养[D]. 西北师范大学 2007.

猜你喜欢
诗歌教学意境情感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北极光(2019年12期)2020-01-18 06:22:10
情感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中华诗词(2018年5期)2018-11-22 06:46:22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中华诗词(2018年2期)2018-06-26 08:47:34
关于中学诗歌教学陷入困境的思考
人间(2016年30期)2016-12-03 21:11:47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探索
考试周刊(2016年89期)2016-12-01 12:33:25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职业·中旬(2016年10期)2016-11-28 20:2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