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编辑出版非物质文化系列丛书要有政府支持、专业性极高的采编队伍,还要照顾到丛书的多维性和可塑性。在编辑过程中,要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两面性,既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分清良莠,对历史负责、对当代负责。
关键词 编辑出版 非物质文化遗产 多维性 可塑性
尚连山,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副研究员。
山西不仅是我国重点文物省份,也是非物质文化被重点关注的省份,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23项。这些宝贵资源,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从科学发展的角度讲,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山西省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整理、抢救一批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处于濒危状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深厚的三晋文化底蕴和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编辑出版三晋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必然具有历史和现实的双重意义。[1]
一、编辑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当属政府行为
编辑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是一项非常艰巨而繁杂的系统工程。首先,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的大量投入作为保障,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撑,寻访、采写、挖掘、整理、编辑出版等一系列工作将无法顺利展开。其次,需要一支专业性极高的采编队伍。其三,需要政府的充分激励。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的采编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如发现《杨家将传说》的作者,用了两年时间才录制完成了说唱经典资料搜集。《杨家将传说》说唱本约30万行,可说唱600个小时,它的发现填补了我国汉民族史诗的空白,同时也是汉、契丹和西夏民族文化沉淀的长篇史诗。作者为保持晋域杨家将文化作出了贡献。其四,需要职能部门的统一安排部署,诸如丛书名称格式、丛书整体设计风格、单册特色,图文形态——具体要求、遵守的原则,文体风格、书写规范、书籍规模、分工情况等等都需要统一安排和计划。而以上一系列行为的产生与实施,都需政府支持,遵循注重调查研究、尊重地方实情、尊重遗产特色、围绕创新发展的原则。
二、编辑出版非物质文化系列丛书应确立传承人和研究专家的核心地位
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强调:首先对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予以保存。其次,要抢救濒危项目,扶持困难项目。避免“人走歌息”“人亡艺绝”现象的发生。再次,要加强对“人”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人”为本,讲究“活”性。突显“人”在文化活动和文化形态构成上的核心职能与重要作用。这说明,离开了认知与肯定对“人”的核心地位与中心作用,就无法把握“非物质文化”属性及其特点,也就无法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理路与有效途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须保护传承人和研究专家,编辑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须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口语语言、身体语言、观念、心理积淀等编进去,同时也要把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专家及其研究成果编进去。
另一层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方面具有极高的权威性、代表性与影响力。而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专家,由于长期以来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深研究,堪称历史传统文化的守护神,理应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保护。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的编辑出版,应突显传承人和研究专家的核心地位和中心作用。只有这样,才会有更广更深的历史内涵和全新闪光的现实生命,才会起到秉承历史、泽被当代、开启未来的作用。
三、编辑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要照顾其多维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厚重的、广泛的、具有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团及个人视为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活动、表演、表现形式、技能和知识体系及其有关的实物、工艺品、工具和文化场所。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多维性——传承方式的多样性、复杂性、动态性,与人的思维、理念、意绪、情感、习俗、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
在编辑出版此类图书过程中,不仅要把握作品的基本信息、历史渊源、基本特征、主要价值、分布区域、传承情况(传承范围、传承谱系、传承人的技艺水平、传承活动的社会影响)、传承意义,且要把握其保护要求(包括保护应达到的目标和应采取的措施、步骤、管理制度)、研究开发利用情况以及发展前景。
近些年,国内有不少省市编辑出版了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其大都记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信息、起源、内容、表现方式、艺术形态、传承意义、发展现状等,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求、研发利用和发展前景触及甚少。这是不全面的。
编辑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应从大的文化背景、从多元视角出发,既着眼于保护、传承,又着眼于创新发展,最后的落脚点是为当地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服务。
四、编辑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应注重其可塑性
因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口头传承性,故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所谓可塑性,就是可以改变,是“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塑性”,主要体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传播过程中的变异、创新。或者说它是通过人的智慧创造出来的,对于上一代的技艺、方式可凭借个人及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加以创新改造,进行再发展。
编辑出版非物质文化系列丛书时,应注重其传承性,有传承才会有历史,有传承才会有未来。以高亢泼辣、憨直朴素的河曲民歌为例。河曲是个“一鸡鸣三省”的特殊地区,地处黄河弯道,过去交通阻隔,土地贫瘠,旱涝无收,百姓灾难深重。当地老百姓每年春去冬回“走西口”,到内蒙古大青山、河套一带打短工。这种年复一年的妻离子别的悲惨人生,自然产生了咏叹人间别绪、思念、离苦、期盼的“走西口”民歌。“户有弦歌新治谱,儿童父老尽歌讴”, 河曲民歌源远流长,明代业已繁荣。近年来自编自导自演,为传承和保护河曲民歌二人台艺术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再如,简洁优美、情深感人的“左权开花调”,构思精巧,语词新颖,为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在歌唱中,植物可以开花,其他东西也可以开花。[3]如《苦相思》:“山药蛋开花结疙瘩,圪蛋亲是俺知心人。”左权开花调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式微,生态失衡,近年来在有关部门的努力下,传统歌风逐步恢复,新的传人相继涌现,为开花调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晋中学院的“非遗”进校园搞得很有特色。自2007年起,晋中学院开设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本土课程——以左权民歌小花戏为研究对象的“晋中音乐文化”课程,还排演了七幕小花戏《樱桃树》。
编纂丛书时,应把这些新编新创、富有时代气息、富有教育意义的作品原汁原味地收进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塑性,决定了其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存在两面性,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既有先进的东西诞生,也有落后的东西渗透。所以在编纂过程中需慧眼识珠,分清良莠,对历史负责,对当代负责,对后世负责。
由于非物质遗产具有可塑性,所以在编纂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协调、解决各种利益的矛盾。诸如政府的功利行为、企业家的商业动机、专家学者的研究视角,这些都应与民族文化保护的长远利益相协调。
总之,编辑出版非物质文化系列丛书是历史赋予的使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只有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丰富挖掘,科学编排”的原则,才能不辱使命,编写出光耀万代的宏伟篇章。
参考文献:
[1] 杨子荣. 三晋文明之最[M]. 太原:三晋出版社,2011:06.
[2] 董文远. 翼城花鼓走出了非遗保护的好路子[N]. 临汾日报,2011-07-07.
[3] 宁瑞明. 试论左权民歌的艺术特色[J]. 山西煤炭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