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学成为家庭教育的清道夫

2013-04-29 20:47王玉环张鹏
家教世界·下半月 2013年9期

王玉环 张鹏

摘 要:家庭在教育中的作用并没有因教育社会性的深化而削弱,家庭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更加凸显了教育学在家庭教育中的指导作用,因此,要解决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是认识到教育学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价值,并把教育学知识融入家庭教育之中,而这些可以通过对家长、各高校学生普及教育学知识,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思想来实现。

关键词:教育学知识普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中的问题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它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成长、基本道德品质的塑造、事业发展等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为帮助家长走出误区,提升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必须充分认识并发挥教育学知识在家庭教育中的巨大作用。

一、家庭教育对个人成长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最为亲密,也最容易受到来自父母的家庭教育的影响,对孩子来说这种影响往往是深远的。可以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怎样的父母就在孩子中反映出来,正如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家庭教育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影响深远,具有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

孩子一出生就存在于家庭中,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驿站,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自然是不可缺席的。一个人思想健康、品行端正、志向远大与否,对待人生、社会的态度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在家庭里所受到的教育与影响。一个人大约1/3的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尤其是在幼年时期,孩子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都离不开家长的正确指导。家长可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灵活的引导孩子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鼓励孩子立志成才。同时,应以开放的心态、开阔的视野培养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与精神世界,帮助孩子个性的形成。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础,会对人的一生产生久远的影响。

家庭教育除了对个人发展至关重要以外,它还通过提升个人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政治素质,进而对传播道德行为规范,培养社会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维护社会稳定也起到深刻的推动作用。家庭教育对个人、社会的促进作用是以家长良好的教育科学知识素养、正确的教育方法、和谐的家庭氛围为前提的,这是理想状态的家庭教育。事实上,现实中的家庭教育并不完美,而是存在着一定的缺点。

二、当今家庭教育所出现的问题

进入新世纪,社会、科学迅速发展,家庭教育作为一种十分广泛的、与千家万户的家庭生活、子女健康成长、社会的人才培养密切相关的社会活动,必须有科学的教育理论作指导。无论是个人发展还是社会的发展都得益于良好的家庭教育,而当今的家庭教育中却存在不少困扰。

㈠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机制

家庭教育在建国后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受到忽视,直到改革开放后,我国有关家庭教育的研究才逐步活跃。近年来,尽管家庭教育学的研究不断成熟,由于其兼具婚姻家庭社会学和教育学的性质、特点,在学科广度、深度、研究视角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此外,家庭教育缺乏有效的执行力。对家长而言,教育孩子如雕琢玉佩般艰难,不是每个家长都能胜任的。家长们又忽视了家庭教育的科学价值,认识不到家庭教育对子女成长的重要性,没有对家庭教育给予应有的关注和实践。另外,由于外在的生活压力,很多家长不得不把大量时间花在工作上,因而忽视了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最近几年农村地区出现大量留守儿童正是对此观点的有力论证。政府和家长都没有把家庭教育工作看作孩子整个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那么与此相关的各种机构、规定、措施也就不覆存在。

㈡教育内容、方法具有片面性

家庭教育在具备灵活性的同时也决定了家长在教导孩子时往往具有主观性、盲目性。

在教育内容上,家长教育孩子随意性大,他们把自己认为有用的知识和技能教给孩子,无形中也把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复制”给了孩子。大多数家长把家庭教育的内容当成学校的继续,只是单一的给孩子额外的作业;有些家长不顾孩子的身心发展阶段和特点,明明是好动、爱玩耍的年龄,偏要他安静地待在室内弹钢琴;还有些父母总想让自己的孩子多才多艺,对孩子期望过高,除了要求孩子學习文化知识外,还要求他们去各种辅导班,孩子的时间被父母排的满满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远远超过了孩子的承受力,这给孩子的身心都带来很大压力,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

在教育方法上,如今很多家长对孩子娇生惯养,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中,家长溺爱孩子,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殊不知,这种溺爱已经是变异了的爱,它极易使孩子养成独立性差、依赖性强、好逸恶劳、蛮横无理等缺陷。这些缺点又会影响孩子人生观、社会观、价值观的形成,甚至会扭曲三观,走上歪路。至此,溺爱完全等价于伤害,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的:“人们时常说,我是母亲,我是父亲,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就是父母所能送给儿童的最可怕的礼物了。这种可怕的礼物,可以这样来比方:如果你想毒死你的孩子,你就给他饱喝一剂足量的使他个人幸福的药,于是他就被毒死了” ②百般呵护,包办一切,并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还有部分“专制型”家长对孩子管教过严,要求过高,孩子成绩稍有不好便是又打又骂。专制的教育扼杀孩子的创造性,不恰当的教育方法只能适得其反。

㈢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脱节,缺乏有效沟通

脱节主要是指学校与家长联系少,在共同促进孩子发展方面缺乏必要的沟通。学校和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两个主要场所,如果教育内容不一致,孩子就会产生矛盾,矛盾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很可能会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例如在德育方面,学校教育儿童要学习雷锋,大公无私,而在家里,父母却私下教导:可不能让自己吃亏。这两股德育思想力量就会在孩子心灵上“打架”,造成孩子迷茫、不知所措。

在我国,学校老师联系家长往往是因孩子犯了错误而向父母抱怨,极少有专门为孩子的学习与家长及时沟通的。有些家长错误的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教师的责任,把孩子送到学校就可以了,平时对孩子的学习、成长漠不关心,更不要说主动与老师沟通、联系、学习经验了。

近年来,我国学校与家长通过家长会沟通虽比以前有所加强,但事实上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学校不仅没有专门的联系家长的机构,而且许多农村地区连家长会也未能如期进行,很多家长只有通过学期末时的一张成绩单才能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三、让教育学融入家庭教育

为什么我国家庭教育中出现这么多问题呢?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家长普遍缺乏教育学以及相关的教育理论知识的指导,致使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全面、深刻,对孩子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不当。应该让教育学知识普及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位家长。或许有人认为搞好家庭教育,只要提高家长的知识文化水平就可以了,其实不然,教育学知识是每一个合格的家长必备的基础知识。

1.教育学的价值

自从1776年哲学家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之后,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学的重要性,教育学逐渐成为师范教育的必修科目。到19世纪,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倡导了教育学的价值,他认为,教育学科知识是人类的五类生命活动之一——抚养子女的活动所必需的,也是父母教养好自己的子女,谋求家庭幸福所需要的知识。有了教育学科的相关知识,就可以正确的对孩子实施智育、德育、体育,如果父母缺乏正确的指导,子女就会在发展上出现问题。斯宾塞深刻的阐述了教育学的价值,并将其引向更广阔的空间。此后,随着师范教育的发展,教育学的价值不断凸显和扩大。因此,教育学应成为所有人都懂得的一门科学,不仅是教师,家长也应当懂得它。

2.普及教育学知识,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家庭教育是一种潜力巨大的教育资源,要解决家庭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提升家庭教育质量,就必须重视向家长以及潜在家长普及教育学知识,充分发挥教育学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一方面,从理论上给已为人父母的家长们补上如何教育子女的课,即对家长进行师范课程的培训,开设教育学相关知识,如教育心理学、智育、德育、美育等理论课程。这些课程培训可以结合成人教育展开,可以利用家长会、家长手册进行宣传推广,也可以通过借鉴别国的学校——家庭沟通机构:“家庭学校联盟”、“家长、教师联合会”、“家长学校”等,建立学校——家长有效沟通机制,定期对家长进行培训。

在具体培训实践中,尽量使用情景、案例进行教学,案例剖析有利于家长形成科学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并自觉的融合到家庭教育中。让家长们积极参与其中,互相讨论自身教育孩子时遇到的问题,互相解答,共同提高。努力使每一位家长都能掌握最低限度的教育学知识,力争让每一位父亲、每一位母亲把学到的教育学理论知识,能够跟自己的孩子的精神生活、学习情况、健康成长联系起来。

另一方面,要在各高校﹙包括综合性大学、专科大学﹚中推广教育学课程,普及教育学知识,正如对待英语、计算机课程一样把教育学当成各个专业的必修课。高校的学生既是接近成熟的孩子又是未来的家长,授课可结合他们自身成长时的典型家庭教育案例,对他们普及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知识,帮助他们正确的认识家庭教育,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以便将来为人父母后科学的养育子女。

教育学是人生的必修课,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它的价值,尤其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家长。通过各种途径普及教育学,让家长及未来家长具备必要的科学教育知识,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自觉将学到的科学的知识与方法运用到对孩子的实践教育中,才能避开家庭教育的许多误区,与孩子一起成长,引导孩子走向美好的未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注释:

①此处指作为一门课程的教育学。

②马卡连柯,《家庭与学校的儿童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年版,第370页。

参考文献

[1]马卡连柯. 家庭与学校的儿童教育[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62

[2]范树成. 国外学校与家庭协作的途径及方法[J]. 教育评论, 1990, (6)

[3]彭立荣. 家庭教育学[M].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5

[4]邓佐君主编. 家庭教育学[M]. 福建: 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5

[5]B.A.苏霍姆林斯基著, 杜殿坤编译. 给教师的建議[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6]赵忠心. 家庭教育学——教育子女的科学与艺术[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7]陈鹤琴. 家庭教育[M]. 上海: 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1

[8]刘彦文、董岩. 教育的世纪需重估教育学的价值——兼论充分认识和发挥教育学价值, 提高家庭教育质量[J]. 教育评论, 2008, (8)

[9]范永丽. 我国当代家庭教育的突出问题[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 第24卷, (3)

[10]黄小芮.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J]. 科技创业, 2012,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