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打击网络造谣与高校思政教育

2013-04-29 20:11:58梁乐耕
西江月·中旬 2013年9期
关键词:言论自由思政教育

梁乐耕

【摘 要】2013年8月“打击网络造谣”行动对于推动网络文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绝大部分的网民对此给予了大力的理解和支持。大学生是网民的主力军,思想活跃,部分思想尚未成熟的大学生网民认为此举伤害了网民的言论自由,本文分析了打击网络造谣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启示,并对如何将其引入课堂,引导学生正确思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网络造谣;言论自由;思政教育

2013年8月中旬,随着一系列网络红人涉嫌造谣被刑拘的消息曝光,一场轰轰烈烈的全国范围内打击网络造谣的运动随之展开,也使“网络谣言”成为热点。对此,大多数网民认为网络谣言有百害而无一利,应该严惩;同时,部分网民,特别是思想活跃的大学生群体,担心打击网络造谣会侵犯公民的言论自由,甚至认为这是政府对一年多来网络反腐愈演愈烈的报复。在官方不断的宣传下,在网络舆论环境确实改善的现实中,反对的声音逐渐减少。作为一名高校思政教师,笔者认为有责任在三尺讲台上向大学生灌输网络文明的理念,让更多大学生认清现实,及早预防走上造谣传谣的不归路,做一个有意愿、有能力传播正能量的好青年。

一、网络谣言的危害

网络谣言是对特定人物的诽谤和真相的扭曲。这里的人物可以是当代人物,也可以是历史人物。例如,已被抓捕的傅学胜曾爆料称:“安捷伦公司在中石化武汉乙烯项目中,利用非洲‘牛郎色诱招标公司中石化国际事业公司的一位女处长,进行暗箱操作,……最终,安捷伦不仅非法中标,还多赚了40万美元。”秦火火则在微博中造谣雷锋称:“这是雷锋1959年为自己添置的皮夹克、毛料裤、黑皮鞋等全套高档行头,皮夹克、毛料裤、皮鞋加起来当时在90元左右,而当时雷锋一个月才6块钱。” 据造谣者讲,他們对中石化女处长和雷锋均无敌意,仅仅因为经济利益,需要编造大量吸引眼球的内容来聚集人气,而对侵害结果产生了放任的态度。被诽谤的女处长称,自从谣言缠身,她的生意就一落千丈,自身身心也受到了很大打击。对历史人物而言,谣言使得雷锋的形象受到严重扭曲,进而对社会风气、以及党和国家的宣传体系产生了长远的负面影响。

网络谣言是对和谐社会的蓄意破坏。网络谣言之所以有市场,根本原因在于造谣者善于利用当前社会矛盾挑起公众对于政府的不满。例如,针对李天一事件,秦火火微博称:“1990年,梦鸽与李双江结婚,因两人年龄相差27岁,……梦鸽若是1990年怀孕,最迟1991年生下李天一,李天一今年该是22岁,是成年人。”由于网民没有自觉查证言论的习惯,加上长期以来对“富二代”、“官二代”的不满,很容易轻信这类谣言。在一面倒的舆论氛围中,一些别有用心的团体,乃至境外反动势力,趁机煽风点火,将具体矛盾上升为中国体制的弊端,激化官民矛盾,企图颠覆人民政权和共产党的领导。虽然这种力量尚不成气候,然而对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蓝图仍旧会产生巨大的破坏。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九部分明确提出“高度关注海洋、太空、网络空间安全”,这里的“网络空间安全”,不仅包括技术层面的数据安全,也包括内容层面的舆论安全。这说明党早已意识到了舆论失控必然导致的危害,长此以往,任何可怕的结果恐怕都不是危言耸听。

二、言论自由的内涵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不少学生抱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中国是一个讲究意识形态的国家,因此在言论方面不如西方国家自由。事实上,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言论自由发展相当迅猛,无论是三次思想大解放,还是2013年伊始带有明显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宪政”思潮,当局都本着“有理说理”的原则,给予了极大的包容。而在英国,著名的海德公园是英国言论自由的发源地,在此无论谈论什么问题都不受追究,换言之,除此之外的地方,言论是受到限制的。最著名的案例当属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一个小孩子仅仅因为在网上评论本国跳水运动员戴利“你让你父亲失望了,我想你应该知道这一点”遭到逮捕,而这样的言论在中国连道德都不算违反。两相比较,中国的言论不但自由,而且正因为自由过头,导致了网络上的地域攻击、谩骂、造谣现象无法无天,使得网络可以自由发言的地方几乎都成为藏污纳垢、乌烟瘴气之聚集地,如不及时遏制,会继续上升为极端自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

那么,言论自由究竟内涵何在?边界又在哪里?在当代中国,它意味着在有序、合法的前提下充分表达意见的权利。但自由发表意见,要合法、合乎道德,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和发展进步,至少,在行使言论自由时不应侵犯他人的权利,更不能损害社会、国家的公序良俗。网络仅仅是发言的一个渠道,不能因为其虚拟性而例外,反而因为网络传播的快速和广泛,负面言论造成的危害更大。

基于此,中国互联网协会在2013年9月初向全体网民发布了“七条底线”倡议,包括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信息真实性底线等。这“七条底线”为我国网络言论自由的边界作了最好的注脚。

三、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启示

首先,树立学生正确的三观。当前就业压力巨大、物价飞涨,许多学生在迷茫的人生中将挫折归咎于外部环境,认为自身是体制的受害者,因此对于带有煽动性的谣言不但没有免疫力,反而因为找到认同感而主动传谣。对于这类学生,要着力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大量正反案例让他们知道,抱怨带不来幸福的人生,只会日益强化自身的弱者心态。一个成功的人,必须多从自身找原因,改变了自己,创造了价值,才会得到对等的价值回报。应当利用课外实践带领学生外出进行公益活动,学会分享和奉献,体会到幸福的来源是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最后,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俗话说“谣言止于智者”,只要大学生具备“两课”的理论基础和正常的思辨思维,许多谣言便会不攻自破。需要让学生认识到,中国虽然发展很快,然而人口多底子薄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社会矛盾的消除无法一蹴而就,但是党通过多年的实践,已经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增强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可以使学生明白我国当前取得的成就多么来之不易,有了珍惜的心态,自然就会将造谣传谣的歪风邪气拒之门外。

猜你喜欢
言论自由思政教育
“网络暴力”
浅论公民言论自由的尺度
浅析我国网络言论自由的边界及其法律保障
网络发展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研究
商情(2016年39期)2016-11-21 09:37:33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二十世纪初日本报业新闻模式分析
今传媒(2016年4期)2016-05-16 0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