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服人,以爱育人

2013-04-29 18:32朱春洁
考试周刊 2013年95期
关键词:跑步树木学会

朱春洁

从古至今,教育一直是一项神圣的事业。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从传统的“传道授业”发展到现如今的教学育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教学做出相应的改革,教学重心逐渐向德育过渡,即从原本注重学生的知识积累、成绩的提高逐渐过渡到注重学生品性德行的培养。陶行知先生曾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究竟如何才能培养出品德兼修的学生呢?多蒙茜洛诺尔特说:“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学会了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可见爱的力量是多么巨大。有爱就有感动,有爱就有希望,有爱就一切都有可能。因此,在教育问题上,在如何培养孩子品性德行的问题上,我们要以德服人,以爱育人。我就这一问题提出了见解。

一、其身正,不令则行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你自己必须成为那样的人。我们希望学生变成有良好品德的人,自己必须首先具有良好的德行。小学生的可塑性非常高,他们往往会模仿大人的言谈举止,尤其是教师,因为他们对教师有一种崇拜感,觉得老师是特别厉害的人。教师尤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这不是靠嘴上说说就可以的,要用实践证明。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希望学生在体育课上能够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我必须做好榜样。每次上课的第一项运动就是让学生绕着操场慢跑两圈,每次我都会陪着学生一起跑,这样才能让他们信服。冬天天气冷,许多学生喜欢把手插在口袋里跑步,这样其实会发生危险,因为把手插在口袋里会导致身体失去平衡,遇到紧急情况不能及时做出反应,所以冬天在跑步前,我会带着学生把手搓搓热,然后和学生以最标准的姿势跑步。开始学生都不太喜欢跑步,可是跟我一起跑的时间长了,慢慢地喜欢上了这种热身方式,我一直陪着他们,对于跑在最后一名的学生,我会在他身边一直鼓励他,让他知道坚持就是胜利。我用行动感染学生,让他们喜欢锻炼,热爱体育。

二、学会欣赏每一个孩子

每一棵树都有它存在的价值:高大的树木可以用来建造房屋;名贵的树木可以用来入药;矮小的树木可以用来做饰品;即使是老朽的树木也可以用来烧柴做饭,抑或用来生火,给人以温暖。人正如树木一样,但凡你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存在的价值、存在的意义。小学生刚刚系统接触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等多门学科正式进入生活,学校、家长往往会以分数评价一个学生,觉得成绩好的就是好学生,成绩差的就是后进生。小学阶段是孩子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每个孩子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思维发展,我国心理学工作者通过多年研究分析得出,一般来说,孩子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的关键年龄在10~11岁,但其中也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提前或推后,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学习成绩的好坏不能代表一个孩子品性的好坏,教师不能单单以成绩衡量一个孩子,况且小学生年龄还小,以后怎样无人得知。法国启蒙思想家爱尔维修说:“即使是普通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由此可见,教师的作用是多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欣赏每一个孩子,发掘他们身上美好的,有才能的一面。詹姆斯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激励至关重要。“赏识教育”重在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是一种行之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教育。

三、严中亦有爱

“没有爱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教师只有爱学生,才能塑造学生,才能培养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犯了错,教师进行批评时要注意方法,要让学生感受到批评是真心实意的,是为了他好。洛克认为:“举止应温和,即使惩罚他们,态度还是要镇定,要使他们觉得你的作为是合理的,对于他们是有益的,而且是必要的。”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也是必要的。这种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责任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人格,能培养学生抵制引诱和战胜引诱的能力。”怎样才能体现出严中的爱呢?

首先要严而有理。教师对学生的批评要切实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学生的学业进步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时候教师会因为恨铁不成钢而做出体罚学生的行为,这是错误的。尽管这样做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严格要求学生,但实际上往往会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需要“以理服人”,用不损害学生生理和心理健康的正确做法去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和品行,让学生心服口服,心甘情愿地接受教育。家庭背景、生长环境、个体差别等多种因素导致学生的思想、认知水平和对同一事物的理解能力都不会完全相同。教师要严而有度,对学生要因材施教,对他们提出符合实际情况的严格要求。如果离实际太远,要求过高,学生无法达到,这样的严格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是否能够收到显著成效,关键在于方法。一味地向学生提出要求,却不管学生心理感受如何,只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久而久之,学生与教师的心灵距离会愈来愈大。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需要采取耐心疏导的方法,让他们感受到你对他们的爱护,这样才能奏效,才会培养出出色的人才。

总之,要想培养学生的品德,教师就要以身作则,用心教育,学会欣赏每个孩子,对他们严格要求,让他们感受到你的用心与爱心。

参考文献:

[1]小学德育纲要.

猜你喜欢
跑步树木学会
做到七点跑步不伤膝
跑步穿什么
树木之最
学会分享
辨认树木
树木也睡觉
带表跑步
跑步为何让人如此痴迷?跑了就懂!
树木之最
学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