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智慧分享愉快合作学习

2013-04-29 00:44陈莉
学生之友(小学版)上半月 2013年9期
关键词:分工组员评价

陈莉

现在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正在各大学校推行,这就是分享式教学。在观看了网上一些分享式教学的视频后,发现这样的课堂真的很让一线教师羡慕: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有事情做,学习效率很高。学习任务通过学习纸发给学生后,大约学习10分钟左右,就进行小组交流。组长和组员之间能很快达成共识,并快速分配好每个组员汇报的内容。上台汇报小组学习成果时,台下的学生能认真倾听,并在汇报结束后质疑或进行评价。老师在课堂上的语言很少,课堂基本是学生说了算,老师只在孩子们为某个知识点争论不休的时候、在学生跑偏了题的时候、发现学生忽略了的数学本质事实的时候,才会出声将孩子们引回正题。

分享式教学的基点就是要放大学生的自学、讨论、质疑和展示,教师的作用就是补充、纠偏和追问,通过补充,让学生达到对知识的全面把握;通过纠偏,让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正确认识;通过追问,让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从而实现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最终形成良好智力结构的目的!分享式教学,可以让学生真正的做学习的主人。

然而细看分享式教学,我发现其根本仍然是小组合作学习,只是学习目标更明确,学习任务更具体,学习成果展示更有自主性。因此,如何让我们原本的小组合作学习走向更深层次的分享式教学,成为我这个一线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要学会智慧分享,其实应该让学生先学会“小组分工”、“认真倾听”、“成果展示”、“评价总结”,这四点做好了,那么我们的课堂其实已经与分享式教学很接近了。

一、学会“小组分工”

【现象】老师在巡视小组合作学习时,通常会接到这些举报:老师他不跟我们一起合作,老师他想出来了不告诉我们,老师他不肯说……尤其在低年级这样的现象更为频繁。

【反思】小组分工看似简单,但是现在的孩子很爱计较,都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小组分工,那么小组合作就如同一个摆设,并没有起到小组合作的效果。

【对策】具体的小组分工最好是由小组成员自主决定,一般情况下每个小组有4个同学,一人担任组长,任务是统筹安排组员的讨论顺序;一人担任记录,任务是将每次组内的讨论记录下来,一般记录成某某同学的发言是……;其余两人可以具体操作;根据每次的小组合作内容不同,组长要对分工适当进行调整。

小组分工如果固定不变的话,组员的积极性会受到打击,对于小组内各个职务没有综合体验,最后会导致什么事情都会扔给组长做,缺乏小组合作的积极主动性。因此在刚开始的时候可以选一些活泼外向的学生担任组长一职,当小组学习模式相对稳定后就要根据组员的情况定期更换组长。

二、学会“认真倾听”

【现象】在我们的课堂上,经常会发现:我们提了一个问题,很多学生会思考,但是当我们请学生起来发言时,发现经常会有学生重复前面学生的发言,自己却不知道。

【反思】这是因为当一个学生起来发言时,不是所有人在听他的发言,更多的是在思考自己的想法,他的第一反应不是对前面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而是只想发表自己的观点,只想把自己的观点讲给老师听,而不是讲给所有的学生听。于是就会出现有很多学生举手要发言说给老师一个人听,这与全体同学听的课堂效率肯定是无法相比,当下,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一起听。

【策略】让学生知道倾听的同学如何做到眼看,耳听,心想;如何针对别人的发言进行补充,评价,质疑。重点是培养孩子对每一个人的发言进行补充、评价和质疑。课堂问题让孩子发现,课堂规则让孩子建立,规则建立后,孩子是敬畏规则,而不是敬畏一个人。进行分组评价,用集体的荣誉感来管理大家。另外,课堂上当一个孩子要发言的时候,老师先提醒:请认真倾听,并对他的发言进行评价。适当的对会进行倾听和评价的孩子进行大力表扬,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尽量让每一个孩子至少学会评价一次别人的发言,同时也感受一次被别人评价。把课堂的评价权让给孩子,就是教会了学生学会倾听。

三、学会“成果展示”

【现象】在小组合作学习后,请小组成员到台上进行成果展示的时候,会出现组内一个发言较好的学生,将小组内的讨论结果快速而干脆的讲完,其余学生则在一旁也仅仅是听众。小组分享变成了一人分享,没有体现小组的智慧共享,没有让大部分学生得到锻炼,还是优等生一人的天下。

【反思】既然是小组合作的智慧分享式教学,就不能还停留在以前的优秀学生一言堂的现象。要充分利用之前的小组分工,让每一个学生至少有一次在台上发言的机会,根据每个学生的能力,适当将题目中容易表达,简单一些的题分给平时发言少或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让口头表达能力好的学生进行总结或补充,这样可以优化小组合作的结构,有效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对策】到台上分享之前,指导每位组长先进行适当分工:其中3个组员轮流讲解方法,1名组员管理纪律,我们建议组长最后做总结和补充。到大家都能倾听,课堂秩序井然时,管理纪律的也就不需要了。另外,还要安排学生回答下面学生的提问。另外,小组交流的时候,可以打破座位界限,让学生在大组内自主决定交流对象,也是一个好辦法,学生交流的参与度很高。

四、学会“评价总结”

【现象】在我们的课堂中小组汇报时,也会让学生上台说一说小组的交流结果,但说完后就会发现所有孩子的眼睛会齐刷刷地看向老师,等着老师给他们评价,台上的学生也像是在等着老师的审判。即使台下有些学生想发言,当他们高举手的时候,眼睛是在向老师示意,是想将自己的想法讲给老师听,而不是在与台上的同学进行对话。评价的权利始终在老师手中,学生不敢也不愿意代替老师去评价。

【反思】这是由于传统的课堂一直是老师说了算,所有的内容必须得到老师的认可。也就养成了学生喜欢与老师对话,而不是与所有学生对话,这样的课堂效率当然不高。

【策略】首先要树立上台分享的小组成员的威信,用某某老师来称呼他们,让台上的学生自己感觉像一个小老师。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台下的学生还不适应,老师要适当让他们感受到这种氛围,当孩子的眼光不由自主看向老师时,老师可以适时提醒,现在谁才是老师,你可以请教他们。在每次小组分享结束时,老师要对台上的小老师进行鼓励,同时对台下尊重台上小老师的以及能够准确提问和评价的进行大幅度的表扬,让台上的同学感受到做小老师的成功,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上台分享的积极性。例如:学生分享完毕,老师点评:“这组孩子在分享时站姿漂亮,面向全班,声音洪亮,发言有序,掌声送给他们。”分享者不但会感受分享的快乐,也会感受到被肯定的快乐,同时也为后面的分享有一个指引。当孩子们在分享中不断地得到肯定,他的参与意识会越来越强。

分享式教学的课堂上教师语言并不多,而是以自己丰厚的专业素养,去促成孩子有意义的学习。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如何激发学生围绕问题独立思考、如何引导学生小组交流、如何指导学生全班分享。师生角色互换,学生站在讲台上分享,老师站在教室的最后面。把课堂还给学生后,台上的学生不仅关注自己讲,还要关注下面的学生是否参与,因此台上的学生不能仅采取讲评式(台上讲、台下评)、还要采用问答式(台上问、台下答)、答辩式(台下质疑、台上应答)。这样营造自由、民主、平等的文化氛围。老师在后面观看学生辩论,老师也可以平等参与进来,但是必须征得台上同学的同意。等辩论结束,老师站到台前点评。这样老师让位于学生,学生更加自信、更能放开胆子说,增强学生心理安全感。我相信这样的课堂是每一位老师所期盼的,也是每一位学生乐于参与的,愿通过大家的努力,让这样的课堂越来越多地走入我们的校园。

猜你喜欢
分工组员评价
你的不开心,让园艺温柔治愈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家庭的幸福需要彼此分工共同努力”
小组落幕
传销案件查处认定存在部门分工
还是不错的
成长加油站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