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国会 刘冬冰
摘 要:在当代河南方言口语中,至少存在两个用来对请求或建议表示赞同或应允的词汇形式,即“中”和“行”。作为应答语,两者在河南方言中几乎通用,而“中”更带有地方口语色彩。我们运用社会语言学的方法调查了作为应答语的“中”和“行”在河南方言口语中的使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在河南方言口语中,从说“中”到说“行”是一个“进行中的变化”。目前,“中”仍是一个占主导地位的语言变式。
关键词:河南方言 应答语 “中/ 行” 语言变异
一、引言
在《“行∕成”变异一百年》一文里,徐大明和高海洋先生追溯了北京口语中“行”和“成”的百年变异历史,并且分析了在各时期这对语言变项作为应答语①在北京方言作品和口语中的使用情况。笔者对照河南口语发现,在河南方言中至少存在两个用来对请求或建议表示赞同或应允的词汇形式,有“中”“行”“好”等形式,而以“中”和“行”为主要形式。在表示与“可以”义相关的“能干,合格”义时,“中”和“行”也有一致的用法。下面是《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八百词》中的用例,可以显示“行/中”的有关同义现象。
行:⑨可以:~,咱们就照这样办吧︱算了,把事情说明白就~了。⑩能干:他样样都会,真~![……] (《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第5版,第1523页)
中:⑨﹤方﹥成、行、好:~不~?︱这办法~︱饭这就~了。[……](《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第5版:1761页)
行:①能干:老张搞起实验来真~。②可以:馒头~了,可以揭锅了︱走着去也~(《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版,第585页)
中:除了表方位外,还表示“行、可以、好”等,全省通用。(《河南省志·方言志》第163页)
需要说明的是,在《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八百词》中,“行”都有“可以”和“能干、合格”义,只是这两个义项编排顺序不同。“中”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个方言词,相当于“成、行、好”,这时“中”的义项是“可以”义;在《河南省志·方言志》中,“中”除了表示方位外,还表示“行、可以、好”,这时,“中”的义项也是“可以”义。在《现代汉语词典》和《河南省志·方言志》中,“中”都是方言词汇,并且义项都只有“可以”义。在河南方言里,“中”的主要义项除了“可以”义之外还有“能干、合格”义。如:“那小孩儿真中,家务活儿啥都会干。”也就是说,在河南方言口语中,“中”和“行”都有“可以”义和与“可以”义相关的“能干、合格”义,两者在河南方言口语中基本通用,当然作为应答语时,两者也通用。
从词典用例可以看出,应答语“中”具有河南方言色彩,“行”的“可以”及“能干”语义,作为超方言的标准语用法,似乎无人质疑。同时,在绝大多数的北方方言中,也表现出同样用法,所以“当之无愧”地成为“普通话基础方言的基本词汇”(陈章太、李行健,1996:4385)。在河南方言口语应答语中,作为有河南方言色彩的“中”和有普通话色彩的“行”的作为一组语言变项,几乎可以通用。那么在现在的河南方言口语中两者的使用情况究竟如何?什么社会因素在影响着二者的使用?二者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为此,我们需要采用社会语言学的方法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和定量分析。下文就依照这三个问题展开。
二、调查方法
社会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个“有序的异质体”,语言系统在全社会交际不间断的前提下逐渐演变(Labov,1994)。语言中的这些变异现象还可以进行系统性观察和定量分析。因此,社会语言学家常常通过观察语言变异的社会分布来确定“进行中的变化”。所谓“进行中的变化”(change in progress),指的是正在扩展社会分布的语言变异(徐大明,2004)。社会语言学家不仅认为“进行中的变化”是可以观察到的,而且可以使用定量的方法进行研究。他们在选择一个语言变项后,就会统计出该变项的各个变式在不同说话人的言语中出现的频率,把语言变项和社会变项(如性别、年龄、阶层、种族等)联系起来研究。本文将对河南方言口语应答语中的“中”和“行”的使用情况进行这样的定量研究。
在调查之前,我们设计了一个简单的调查问卷,问卷包括5个河南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句子,让调查对象选择自己最常用的应答语。句子分别如下:
1.——咱去吃饭吧?
——中/行。
2.——我回去给你打电话。
——行/中 。
3.——你来了言语一声。
——行/中。
4.——天不早了,那我先回了。
——中/行。
5.这件衣裳便宜点行不行?/中不中?①
在调查了10个人以后,我们发现,虽然总体上来说使用“中”的人比使用“行”的人多,但是被调查对象往往受答句中第一个选项的影响,即如果“中”在前就选“中”,“行”在前就选“行”,并且被调查对象也表示,像这种随意的句式,做问卷和平时说话会有偏差。虽然应答语的使用频率较高,但是应答语的使用也具有随意性和不注意性,即人们往往不会注意自己到底在应答语中使用了“中”还是“行”,因此社会语言学中传统的问卷调查法不适应。社会语言学家拉波夫曾对如何确定语言事实提出了三项原则,其中一项就是“以讲话人的实际表现而不是以讲话人的判断为准”(徐大明,2003:19)。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我们采用了非介入式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即作者在人流量集中的菜市、商场、集市上听取人们在谈话或者接打电话时的预备结束语,简要听取并做记录②。
按照拉波夫的社会语言学理论,把语言变项和社会变项(如性别、年龄、阶层、种族等)联系起来研究才能发现其与语言变项使用情况的关联。关于种族因素,河南省以汉族为主,并且由于汉民族的影响,少数民族朋友在使用应答语时和汉民族几乎无异,因此种族因素暂不考虑。而被调查对象的社会阶层和受教育程度也是笔者难以目测的。在调查之前,我们考虑到是否说普通话对选择应答语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把语言选择也作为一个影响因素。最后共选取了四个社会变项,即:年龄组(0~18岁∕18~35岁∕35~50岁∕50岁以上)、性别组(男∕女)、生活区域(城市∕农村)、语言选择(普通话∕方言)。
我们选取了“郑州、开封、洛阳”这三个城市作为方言调查点,郑州为河南省会所在地,开封在1954年以前是河南省会,洛阳也是河南重要的经济和文化城市。因此,这三地的方言在河南比较有代表性。
笔者共调查了100个对象,因为是非介入式调查,调查数据全部有效。其中在城市调查60例,农村40例(考虑到现在中国城市化率已接近50%,且城市里有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的60例中,男性占32例,女性28例;农村的40例中,男性占20例,女性20例。在城市的四个年龄组中,男性每组调查8人,女性7人;农村的四个年龄组中,男性每组调查5人,女性5人。详见表一:
三、调查结果
我们暂不考虑“年龄、性别、生活区域和语言选择”四个因素,仅从总的方面看,河南人在应答语中使用“中”的有63例,使用“行”的有37例,这说明在河南方言中的应答语中,使用“中”的比例还明显高于使用“行”的比例,“中”这一具有河南特色的应答语在河南还很有市场。至于调查对象为什么选择“中”或“行”,很有可能受性别、年龄、生活区域、语言选择、心理定势等方面的影响。下面我们来考察具体社会制约因素对“中”和“行”的影响。
(一)年龄
通过上图我们不难发现年龄与说“中”和“行”之间的关系:越是年轻的人使用“行”的频率越大。而年纪大的人使用“中”的概率远远超过年轻的人。
如上所述,社会语言学家在研究语言变异的时候,如果发现某种语言形式与年龄存在共变关系,就会研究这种语言形式是否是“进行中的变化”。从图二能清楚地看到年龄与“有+VP”句式存在共变关系,所以,该变异有可能是一项“进行中的变化”,仅从年龄还不能断定它就是“进行中的变化”,我们还需要寻求其他方面的证据。
(二)性别
从上图可以看出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说“行”,在语言变化上,女性稍微领先于男性,因此男性在语言创新上要落后于女子显得较为保守。而这种情况在河南方言中也得到体现,符合“行”是较为领先的语言变式,而“中”是较为保守的语言变式。
(三)生活区域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城市的60例被调查者中,说“中”的有31例,占比例为52%,说“行”的有29例,比例为48%而在农村的40例被调查者中,竟然有32例说“中”,比例高达80%。可见,生活区域对选择应答语影响很大。至于为什么农村人更倾向于说“中”,而城市人使用两者几率相当,或许语言选择会帮助我们解释这个疑问。
(四)语言选择
从上表可以看出,从总的生活区域来看,即不分城市和农村,河南人更倾向于用方言说“中”,这一比例竟然高达97%。相比之下,河南人似乎不太认可用普通话说“中”。在用普通话说“中”的两例中笔者发现一例调查对象为10岁左右女生,一例为35岁左右中年女性,这两名被调查对象均来自城市,这就又印证了女性更容易采用新的语言变式这一规律。在说“行”的37例中,使用普通话的有23例,占62%,这表明河南人有的习惯用普通话说“行”,也有少数人用方言说“行”。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问题,我们来分别看城市里和农村里的语言选择与“中”和“行”的使用情况,见表四和表五:
从上面两表可以看出,河南城市里的被调查者基本用方言说“中”,只有少数人愿意尝试用普通话说“中”。至于用普通话还是用方言说“行”,城市人比较随意,比例相当。而在河南农村,不管是说“中”还是说“行”,多数人习惯用方言。
至于为什么出现这种状况,笔者又对另外一些调查对象进行了访谈。在城市里,当被问及平时应答语会用“中”还是“行”时,他们说“中”和“行”都会说,但用普通话说时更倾向于说“行”,当说方言时觉得说“中”更顺口。当被问及是否认为说“中”更“土气”,说“行”更“洋气”时,他们均表示这个选择与“土气”和“洋气”无关。他们普遍认为“中”就是个河南方言词汇,只有用方言说才地道顺口,而“行”作为普通话和方言都通用的应答语,似乎怎么说都无所谓,并且他们都承认在谈话或接打电话时,“中”和“行”会穿插使用,并不会去刻意区分。看来河南方言中,说“中”还是说“行”也有随意性。而农村的受访者均表示他们更习惯于说“中”。
从表面上看是年龄、性别、生活区域、语言选择等因素决定着河南人选择应答语时是说“中”还是说“行”,但从深层次来看,却是社会定势、个人心理和思维习惯在其作用。
三、结语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中/行”的使用情况与年龄存在共变关系,年龄越小,使用“行”的概率越大;第二,“中/行”的使用情况与性别存在一定的共变关系,女性使用“行”的比率稍微多于男性;第三,“中/行”的使用情况与生活区域也存在一定的共变关系,农村人习惯说“中”,城市人说“中”和“行”的比例相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人进入城市打工,也势必会影响他们选择应答语;第四,“中/行”的使用情况与语言选择存在一定的共变关系,说普通话的人说“中”和“行”比例基本相当,说方言的人更倾向于说“中”,而说“中”不存在“土气”的污名,只是跟说话环境有关。
河南方言应答语中的“中”和“行”作为一组语言变项,近年来发生着由“中”到“行”的“进行中的变化”,但“中”仍然是具有优势的语言变式。因为从深层次看是“社会定势、个人心理和认同”等因素在决定着人们的使用什么应答语。作为极具河南方言特色的应答语“中”已在河南人心目中打下了深深烙印,人们有普遍的心理认同。
注 释:
①陆志韦(1956)称其为“问答词”;这里我们采用单叶骅(2000)
的“应答语”的说法,是从语用功能来界定这个语言变项,避免了“行/成”的词类纠葛(参见单叶骅,2000)。转引自《“行∕成”变异一百年》(徐大明、高海洋)。
②由于如果甲问“行不行”时,乙的回答往往是“行”或者“不
行”,“中”也不例外,因此我们把“行”和“中”的否定和疑问形式也当成是“行”或“中”的应答语。
③我们不仅记录预备结束语,还记录被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目
测)、使用的是普通话还是方言、所在地区是农村还是城市。
参考文献:
[1]徐大明,高海洋.“行/成”变异一百年 载于《南大语言学(第
一编)》[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徐大明.当代社会语言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
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
馆,1999.
[5]崔灿主编.河南省志·方言志[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
[6]陈章太,李行健.普通话基础方言基本词汇集:词汇卷[M].北
京:语文出版杜,1996.
[7]陆志韦.北京话单音词词汇[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
[8]单叶骅.对北京话应答语“成”的描写及用法调查[D].北京:北
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
[9]徐大明.语言研究的科学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1).
[10]徐大明,付义荣.南京“问路”调查[J].中国社会语言学,2006,
(2).
[11]王玲.“有+VP句式的使用情况调查[J].中国社会语言学,2005,
(2).
[12]Labov,W.Principles of Linguistic Change,I:Internal
Factors. Oxford:Basil Blackwell,1994
(姬国会 刘冬冰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院 21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