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词汇是一个系统,词义也是有系统性的。本文运用词汇语义学的“概念要素分析法”,对《汉语大字典》中的“拔”(bá)字的动词义项进行分析,试图总结出各义项间的联系及其历史演变,在此基础上对《汉语大字典》中“拔”(bá)字的动词义项做更系统性的归纳。
关键词:词义系统 概念要素 《汉语大字典》 拔
《汉语大字典》以《康熙字典》为蓝本,但在《康熙字典》的基础上有了历史性的变革。关于这一点,黄孝德先生已有论述,此不赘述。相对于其他的字典,大字典无疑亦有其优胜之处。如:
《辞源》把“拔”(bá)分为7个义项:①抽取,拔除。②选擢,提拔。③攻克。④移动,改变。⑤超特。⑥迅疾,猝然。⑦括,箭的末端。
《汉语大字典》把“拔”(bá)分为18个义项:①抽拔,连根拽出。②挑选,选取。③超出,高出。④挺。⑤攻取。⑥移易;动摇。⑦吸出(毒气等)。又方言。把东西放在冰(凉)水里,吸出热,使它变凉。⑧脱离,摆脱。⑨裂。⑩解救。?尽。?回,转。?辅助;扶持。?箭的末端。又名括。?猝然;急速。p通“”。舍止。q古邑名。在今山东省兖州市西。r姓。
在动词义项中,《汉语大字典》比《辞源》多出的义项是④、⑦、⑧、⑨、⑩、?、?、?,确实丰富完善了“拔”(bá)的义项。但是《汉语大字典》“拔”的义项设置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即一些原本统一的义位被分割开了。本文拟运用概念要素分析法,对《汉语大字典》中“拔”(bá)字的13个动词义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做些归纳,以便更好地说明这种方法在分析汉语的词义演变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拔”(bá)的基本意义分析
“拔”的基本意义,古今是一致的。《说文·手部》:“拔,擢也。”《小尔雅·广物》:“拔根曰擢。”《现代汉语词典》[4]:“拔,把固定或隐藏在其他物体里的东西往外拉,抽出。”这个基本意义,是我们分析其他意义的出发点。
综合“拔”的古今义,无论是“拔根”的“拔”,还是“把固定或隐藏在其他物体里的东西往外拉,抽出”的“拔”,都是用手移动物体,所以可以将其归入“用手使物运动”这一概念域,进一步属于“用手使物做由里向外的运动”这一下位概念域。同属于这一下位概念域的成员有“擢”“拽”“拉”“拖”“引”等。与之相反的概念域,即“用手使物做由外向里的运动”,它的成员有“按”“塞”“捺”“埋”“掩”“捣”等。
同属于“用手使物运动”这一概念域的成员都有一些共同的概念要素。即核心要素(K),运动的主体(F),运动的驱动着(C),运动的途径(P),运动的方式(M),运动的起点(S),运动的终点(T),运动的目的(O)。与蒋绍愚先生对“投”的分析不同,由于属于“用手使物做由里向外的运动”概念域的“拔”,其核心要素(K)“运动”是“位移性的运动”,强调的是运动的结果,而不是运动的过程,所以在此我们淡化了运动的途径(P)和运动的方式(M)两个概念要素的分析。故就“拔”(用手使物做由里向外的运动)来说,它的概念要素是:
①核心要素(K):运动
②运动的驱动者(C):人
③运动的主体(F):物
④运动的起点(S):处所∕里
⑤运动的终点(T):己方∕外
在这里,“手”是个隐性的概念要素,并没有在显性层面表现出来,它是从运动起点到运动终点的媒介。这些概念要素的综合,就构成了“拔”的基本意义:“用手使物做由里向外的运动”。这是“拔”这个词的中心义位,是它的基本意义。在词义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由这个基本意义演变出其他意义。我们可以以这个基本意义为出发点,把“拔”的其他意义贯穿起来。本文将根据这一原则,将《汉语大字典》中“拔”的13个动词义项贯穿起来。根据其他意义和这个基本意义的远近,我们把“拔”分为两个词,用拔1、拔2表示。每个词下又分若干义位,用拔1A、拔1B、拔2A、拔2B等表示。
二、“拔”(bá)的各种意义的分析
(一)拔1:用手使物做由里向外的运动以及直接由此演变而来的意义
拔1A:抽拔、连根拽出
K:位移;C:人;F:物;S:他处(物里);T:己方(物外)
用手加力于物,使之离开所在地,做由里向外且靠近己方的运动,这是“拔”的基本意义,也就是《汉语大字典》的义项①。典型的例子如《左传·隐公十一年》:“公孙阏与颍考叔争车,颍考叔挟輈以走,子都拔棘以逐之。”《汉语大字典》中的例子《汉书·武帝纪》:“秋七月,大风拔木”,只不过是把运动的驱动者由人变成了自然现象“大风”,这属于语用层面的变动。其实,《汉语大字典》的义项⑦“吸出(毒气等)”也应该属于拔1A,“吸出(毒气等)”之义只不过具体化了“物”,在这里,“物”专指气态、液态的物质。典型的例子如“拔毒”“拔火罐”等。
拔1B:挑选,选取
K:位移;C:人;F:优秀之物;S:他处;T:己方;O:挑选出优秀之物
这就是《汉语大字典》“拔1B”的义项②(F为物)。所不同的是,《汉语大字典》的义项②中F包含“物”和“人”两种要素。本文将其离析开来,因为F为人时,其核心要素发生重要改变,应单独成为一个义项。可以看出,拔1B是拔1A基本意义的进一步引申,拔1B的概念要素与拔1A相比,F具体化为“优秀之物”,并且增加了运动目的(O)。但其基本意义仍是“使物做由里向外的运动”。典型的例子如《论衡·累害》:“夫采石者破石拔玉,选士者弃恶取善。”
拔1C:选拔,提拔
K:地位改变;C:人;F:优秀之人;S:原来的职位;T:较高的职位;O:挑选出优秀之人
“拔”的对象如果是人,那么“拔”的动作就不可能表示运动,而是表示对人的地位的一种改变,即提拔。这也是《汉语大字典》“拔1C”的义项②(F为人)。其基本意义不再是表示物的运动,而是表示人的地位的改变。典型的例子如刘劭《〈人物志〉序》:“汤以拔有莘之贤为名,文王以举渭滨之叟为贵。”
拔1C是“拔1A—拔1B—拔1C”这样演变而来的。和拔1B相比,拔1C的概念要素基本上都发生改变。但二者仍有相似之处:拔1B表示的是物的位移,是物理现象;拔1C表示的是人的地位的转移,是社会现象。所以,拔1C是拔1B的隐喻。
拔1D:回转,调转
K:位移;C:人;F:物;S:原处;T:方向相反处;O:转向相反的方向
这就是《汉语大词典》的义项?。由上可知,拔1D也是拔1A基本意义的进一步引申。拔1D的概念要素与拔1A相比,具体化运动的终点(T)为“方向相反处”,增加运动目的(O)为“转向相反的方向”。典型的例子如杜甫《江涨》:“渔人萦小楫,容易拔船头。”
拔1:攻取,攻伐
K:关系改变;C:人;F:城池;S:原来的所有者;T:新的所有者;O:占为己有
这就是《汉语大字典》的义项⑤。拔1E是由拔1A通过隐喻而形成的。拔1A是使物做由里向外靠近己方的运动,是物体位置的转移。而拔1E是使具体化的“物”即城池从原来的所有者归为新的所有者,是物体所属关系的转移。典型的例子如《韩非子·初见秦》:“大王以诏破之,拔武安。”
拔1F:拯救,解救
K:关系改变;C:人;F:人;S:原来处境;T:新的处境;O:使人摆脱坏的处境
这就是《汉语大字典》的义项⑩。拔1F也是由拔1A通过隐喻而形成的。F由“物”变成“人”,S和T都进一步虚化,增加运动目的(O)为“使人摆脱坏的处境”。而且K所表示的“关系改变”也是一种虚化的关系,即运动的主体人与其处境的关系。典型的例子如《史记·孟尝君列传》:“始孟尝君列此二人於宾客,宾客尽羞之,及孟尝君有秦难,此二人拔之。”其实,《汉语大字典》的义项?“辅助,扶持”也应该属于拔1F。“辅助,扶持”只不过进一步虚化F为“道义”,使其从不明显的地位到明显的地位,这也是一种虚化的关系的改变,如柳宗元《贞符·序》:“使圣王之典不立,无以抑诡类,拔正道,表覈万代。”
综上所述,拔1“用手使物做由里向外的运动以及直接由此演变而来的意义”的词义演变是:拔1B、拔1D是由拔1A直接引申而来的,拔1E、拔1F是由拔1A通过隐喻而形成的。这四个义项都是从拔1A直接演变而来的。拔1C则是拔1B的隐喻,它是经过“拔1A—拔1B—拔1C”这样演变来的。
(二)拔2:自身的运动以及由此演变来的意义
拔2A:超出,突起
K:位移;C:物∕人;F:自身;S:原处;T:他处;O:超出参照系
这就是《汉语大字典》“拔2A”的义项③。C由“人”到指物指人均可,F变成物或人自身。拔2与拔1的关系是:拔2也是由位移造成的变化,是拔1的引申。但由于C与F的关系发生根本的转变,所以拔2另立。“超出,突出”具体来说,就是物或人自身通过位移以超出其参照系。典型的例子如《孟子·公孙丑上》:“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其实,《汉语大字典》的义项④“挺”也应该属于拔2A,“挺”的C为“人”,F具体化为人自身的某一部位。例如《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一回:“走起来大半是扬着个脸儿,拔着个胸脯儿,挺着个腰杆儿走。”此处把“拔”解释为“挺”只是随文解释,实际上属于拔2A这个义项。
拔2B:移易,动摇
K:存在状态改变;C:物∕人;F:自身;S:原来状态;T:新的状态;O:动摇
这就是《汉语大字典》“拔2B”的义项⑥。由此可知,拔2B的概念要素和拔2A相比,S和T都进一步虚化了,所以K也由实际的“位移”变成“存在状态改变”。但是拔2B仍是通过隐性的位移形成的,“存在状态改变”也是一种位移,所以拔2B是拔2A的隐喻。典型的例子如《易·乾》:“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拔2C:脱离,摆脱
K:关系改变;C:人;F:自身;S:原来所属关系;T:独立状态;O:脱离关系
这就是《汉语大字典》“拔2C”的义项⑧。由此可知,拔2C是由拔2B引申而来的。拔2C的概念要素和拔2B相比,C专指“人”,S由“存在状态”变为“所处关系”,所以K也由“存在状态改变”变成“关系改变”。总之,拔2C是拔2B的隐性位移的进一步引申。典型的例子如《梁书·王亮传》:“义师至新林,内外百僚皆道迎,其不能拔者,亦间路送诚款。”
(三)剩余义项
《汉语大字典》“拔”的义项⑨“裂”和义项?“尽”,不应当单独成为义项,因此义项⑨“裂”只用于“拔缝”中,如《红楼梦》第四十六回:“太太的车拔了缝,拿去收拾去了”;义项?“尽”如《尔雅·释诂下》:“拔,尽也。”郝懿行义疏:“陈根悉拔,故为尽。”这些都是随文释义,并且把一个统一的义位拆开了。其实两者都是拔1A的具体化,即“物”得到了具体化。
三、《汉语大字典》“拔”(bá)字动词义项的重新整理
《汉语大字典·凡例》提到,该字典的编排是以基本反映汉字字音历史演变和发展为原则,同时多义字按照本义、引申义、通假义、地名义、姓氏义的顺序分项排列,可见还是以历史性原则为主。但是“《汉语大字典》是一部古今兼收、源流并重的详解性字典,它所提供的义项材料不受时间限制,具有历时和共时两个特征”(汪耀楠,1990:459)。这样庞大的字典难免会顾此失彼,尤其在义项的设置上会存在一些不妥之处。
本文借用概念要素分析法对“拔”字的词义做了简单的分析。我们发现,《汉语大字典》中“拔”字义项设置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存在一些不应当分立的义项,如义项⑦“吸出(毒气等)”应该与义项①“抽拔、连根拽出”合并,因为⑦只是具体化了运动的主体“物”;义项?“辅助,扶持”应该与义项⑩“拯救,解救”合并,因为?只不过进一步虚化F为“道义”,使其从不明显的地位到明显的地位;义项④“挺”应该与义项③“超出,突起”合并,因为④只是进一步具体化了运动的驱动者和运动主体。再如,义项⑨“裂”和义项?“尽”都属于随文释义,更不应当成为独立的义位。其次,应当分立的义位未分立。义项②“挑选,选取”应当由运动的主体为“物”和“人”分成两个义位,因为这两个意义之间一为物理现象,一为社会现象,后者与前者存在隐喻关系。
至此,我们用概念要素分析法,可以清晰地按照词义演变的脉络排列“拔”(bá)字的动词义项,同时也并不违背《汉语大字典》以历史原则为主的编排体例。列表如下:
义位 意义 演变关系
[拔1A] 抽拔,连根拔出 基本义
[拔1B] 挑选,选取 引申自基本义。F具体化,增加O
[拔1C] 选拔,提拔 [拔1B]的隐喻。F由物到人
[拔1D] 回转,调转 引申自基本义。T具体化,增加O
[拔1E] 攻取,攻伐 基本义的隐喻
[拔1F] 拯救,解救 基本义的隐喻
[拔2A] 超出,突起 引申自基本义。F发生根本变化
[拔2B] 移易,动摇 [拔2A]的隐喻
[拔2C] 脱离,摆脱 [拔2B]的隐喻
最后,根据上文的分析,《汉语大字典》原有的13个动词义项,应该重新规整为上文的9个义项。比《辞源》多出的8个义项中,义项⑧、⑩、?的分立是必要的,而义项④、⑦、⑨、?、?的分立则是多余的。
参考文献:
[1]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
社,1986.
[2]黄孝德.从《康熙字典》到《汉语大字典》的历史性变革[A].汉
语大字典论文集[C].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
[3]辞源(修订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
[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5]蒋绍愚.汉语词义和词汇系统的历史演变初探——以“投”为例
[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84~105.
[6]汪耀楠.《汉语大字典》通论[A].汉语大字典论文集[C].武汉:
湖北辞书出版社;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
(张爱云 安徽芜湖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