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后现代主义小说以打破文学惯例、挑战读者的“期待视野”见长,文本中充斥着形形色色的实验性表述方式。此类作品迥异于传统文学的文本特征,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主体性的发挥提供了契机。本文拟以乔纳森·萨福兰·弗尔的《了了》为例,就其中文译本里译者主体性的具体表现展开探讨,以期对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翻译理论和实践有所启示。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小说 文本特征 翻译 译者主体性 创造性
一、引言
乔纳森·萨福兰·弗尔(Jonathan Safran Foer)是当代美国文坛的后起之秀。他的第一部小说《了了》(Everything Is Illuminated,2002)一出版便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受到了乔伊斯·卡罗尔·欧茨(Joyce Carol Oates)、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等著名作家的一致好评,并获得了英国《卫报》设立的“最佳处女作奖”和美国“国家犹太图书奖”。此书经台湾译者杨雅婷翻译为中文,由于“译者对于不同风格的语言在忠于原著的同时又巧妙地使译文很好地对应了原文的表现力”[1](见中译本封底),广为译文读者认可,并荣获诚品“2004好读回顾之年度最佳翻译奖”。本文拟采用译者主体性理论视角,结合英文原著的文本特征分析,对中译本里译者表现出的能动性、创造性进行探讨。
二、译者主体性的定义
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往备受忽视和冷落的译者开始受到理论界的关注,“译者主体性”也成为译学研究的一大重要课题。査明建、田雨(2003)把“译者主体性”定义为:“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2](P22)屠国元、朱献珑(2003)则提出,译者主体性就是“译者在受到边缘主体或外部环境及自身视域的影响制约下,为满足译入语文化需要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主观能动性,它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目的性、创造性等特点。”[3](P9)尽管措辞不尽相同,但两个定义本质上是相同的:译者的主体性应该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辩证统一,译者的创造性应在受动性的制约下发挥。受动性是能动性的前提,“而真正代表译者主体性的特征仍应是能动性”[4](P89)。
三、后现代主义小说《了了》的文本特征
后现代主义文学是自20世纪下半叶开始活跃于欧美文坛的一种新兴的文学潮流,以其晦涩难懂和颠覆传统的叙事技巧而著称。后现代主义文学主张“思维方式、表现方法、艺术体裁和语言游戏的彻底多元化”[5](P90)。其文本经常呈现出碎片性、混乱性、复义性、不确定性、反阐释性等特征。后现代主义作家往往将小说看作文字游戏,刻意模糊文体的界限、打破雅俗文化之间的隔阂,语言通俗化,叙述策略多样化。与传统的文学作品相比,后现代主义作品更强调读者的参与性,期待读者自己发现文本中的“未定点”和“空白点”,积极参与到文本意义构建的活动中来。
作为一部后现代主义小说,弗尔的《了了》讲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寻根故事:美国犹太小伙子乔纳森·萨福兰·弗尔远赴乌克兰,在一位不谙英语的当地翻译兼导游亚历克斯的陪同下,寻找外祖父当年居住过的犹太小镇和在纳粹屠杀中救了外祖父一命的女人奥格思婷。全书共三十四章,分为三大叙述板块:第一是英语蹩脚但不吝于“劳累”[1](P29)乔纳森“呈交”同义词典的对象亚历克斯对于乔纳森乌克兰寻根之旅的记述;第二是主角乔纳森以旅途中的见闻为素材,运用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重构的查钦布洛德小镇近150年的历史;第三是亚历克斯写给乔纳森的信件——他在读过乔纳森所写的内容之后,就乔纳森和自己的写作发表评论。这三大板块的叙述相互穿插,交替出现在文本之中,打破了传统文学中的线性叙述模式,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各式文本的拼贴(如:打油诗、墓志铭、戏剧片段等),各类文字游戏,猜谜似的表达,在《了了》中屡见不鲜。
四、译者主体性在《了了》中译本里的体现
后现代主义作品标新立异、迥异于传统文学作品的文本特征向译者提出了新的挑战,但也为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虞建华(2001)指出,后现代主义小说在给译者带来困难的同时,“也留出了更大的创造发挥的余地”[6](P38),因而,在其翻译过程中会包含“更大程度的再创作”[6](P38)。在文学翻译中,译者“不仅是原作的读者,还是原作生命的外延形式——译本的创造者”[7](P109)。作为原作的读者,译者需要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发挥自己的文学鉴赏和批评能力来完成对原作的阐释。译者不仅要传达出原作的基本信息,还要积极主动地克服语言、文化上的重重障碍,最大限度地再现原作的语言风格、思维方式、核心价值和审美意蕴。后现代文本的多义性、开放性、不确定性,强调读者参与性和反阐释性,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翻译难度。而审美信息、文化意蕴越丰富的作品,翻译的难度就越大,“就更需发挥译者的创造性。”[2] (P22)
(一)小说标题的翻译
后现代主义小说的标题往往表现出开放性、多元性和复义性,小说《了了》的标题也不例外。原作的标题是“Everything Is Illuminated”, 在原作中也多次出现“illuminate”和它的名词形式“illumination”。就不同的语境而言,“illuminate”的意思可以分为两种。以亚历克斯的理解,“illuminate”是“解释、阐明、使清楚、使明白”的意思,如:第十章中,亚历克斯说道:“As I illuminated before, he would very often come to our house when he could not repose.”[8](P68)译本中译者将其译为“就像我之前阐释的,他经常在无法安歇时到我们家来。”[1](P87)在第二十九章中,“illumination”被用作本章的标题,根据亚历克斯的讲述,祖父终于吐露了藏在心底深处多年的秘密:他曾经在纳粹大屠杀中,为了保住自己妻儿的性命而亲手指认了犹太好友,导致他为德国纳粹所杀。对于亚历克斯来说,这是一种真相的揭露,使他了解了事实的真相,因此,译者将其译为“真相大白”。而在乔纳森对查钦布洛德小镇历史的魔幻现实主义记述中,“illuminate”往往可以被解释成“照亮”,如在“pairs of women who illuminate for hours with soft multiple glows”[8](P95)和“A wink of lightning illuminated the Kolker at the window”[8](P97)中都是这一含义。
作为统领整部小说的标题,“illuminate”发人深思,无论将其翻译成“一切皆被照亮”,还是“真相大白”,似乎都有失偏颇。而在简体中译本里,杨雅婷创造性地把它翻译为“了了”。在笔者看来,此译一语双关,既可以被理解为“明白、明了”,也可以解读为“结束、完毕”,虽舍弃了英语原文中“照亮”这层意思,却较好地传达了原作标题开放性、多义性的特点。一方面,在乌克兰之旅后,亚历克斯和主角乔纳森明白了纳粹大屠杀的历史,自己的责任,亚历克斯的祖父埋藏心中最阴暗的创伤记忆;另一方面,基于原作的开放性结局,如:小说的最后一章是亚历克斯的祖父在自杀前写给主角乔纳森的一封信,全文以“and I will”结束,没有句号,除此之外,奥格思婷究竟是谁,主角乔纳森的外祖父和她到底是何关系,小说都没有作出解答。从这种意义上看,也许“了了”是对读者们在读完全书之后那种茫然若有所失的疑惑感受的一种归纳,可以被理解为“一切都结束啦?”透露出译者对“历史、记忆、宽恕”等话题的深层思考。
(二)人物个性化语言的处理
小说中亚历克斯的语言是一大亮点,他粗识英文,借助主角乔纳森送给他的一本同义词典肆无忌惮地误用英文词语、句法,读来令人忍俊不禁。他的语言中充满了各色各样的错误,如:词不达意(多表现为浮夸华丽、大词小用)、拼写错误、误用成语、俚语和俗语等等。如何在译文中忠实地再现这种幽默的语言风格,既要保持原作不通顺、错误百出的特色,又要像原作一样易于让读者捕捉到这些错误背后的真实意义,对于译者而言不能不说是一大挑战。词不达意、拼写错误的问题相对比较容易处理,词不达意基本都可通过直译来保留原文的幽默效果,而拼写错误也多可用汉语中的同音错别字来翻译,达到功能上的对等。如:
(1)But first I am burdened to recite my good appearance. I am unequivocally tall. (用词不当)
译文:首先我得承担起复诵自己俊美外貌的重担。我长得毫不含糊地高。
(2)……and how if you have a good and meaningful dream you are oblongated to search for it. (拼写错误;亚历克斯把“obligated”(必须)错拼成“oblongated”)
译文:……以及如果你做了一个有意义的好梦,你如何避虚去追寻它。
相较之下,误用成语、俗语的翻译难度较高,为了保证译本在译入语环境中能产生与原作最为相似的效果,需要译者发挥更大的创造性。读过原文的读者想必不会忘记亚历克斯非常喜欢用“eat humble pie”这个成语,该成语的原意是“低声下气、忍气吞声、忍受侮辱、被迫认罪”;而亚历克斯显然误会了这个成语的意思,总会把它用在自己主动向主角乔纳森表示诚挚歉意的场合。例如:
(3)I must eat a slice of humble pie for what occurred to you on the train.
译文:我必须为你在火车上的遭遇负一根荆请罪。
(4)I feel oblongated to again eat a slice of humble pie (my stomach is becoming chock-full)……
译文:我感到避虚再负一根荆请罪(背好痛)。
译者用对成语“负荆负罪”的误用来模拟原作,再现了原作的神韵。例(4)中,由于原文中的意象是“吃派”,所以亚历克斯夸张地加上了“肚子饱得顶到喉咙口”的表达,由于译者用的是“负荆”的意象,所以创造性地将原句改译为“背好痛”。在后面的章节里,亚历克斯一再用到这个成语,如:“eating humble pie”“I licked the last crumb of humble pie from the plate ”,因为亚历克斯用在“humble pie”前面加上量词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抱歉的程度,译者为了忠实地体现这个特点,分别翻译成“正在负全森林的荆”和“我把所有的嫩荆都负上去了”。
除了亚历山大的语言,在小说的第十三章里,主角乔纳森的外祖母带着浓重乡音的英语也令读者费解。看到电视上播出人类首次登陆月球的新闻,外祖母兴奋地对乔纳森的母亲说道,“Yer fadder vood hef luffed ta see diz”,“Etz vunderrful”,原作读者需要经过仔细地辨认方可推测出前一句应该是“Your father would have laughed to see this”,后一句则是“Its wonderful”。在译文里,译者把这两句话分别译为“你抚亲假是看到继葛,也会萧呢”和“诊是太梅妙了”,在明白传达原文意义之余,让译文读者也照样去琢磨一番,保留了原作的趣味性。
(三)文字游戏的再现
在小说《了了》中,文字游戏主要表现在英文单词的拆解上。第二十四章中记录了布洛德关于“悲伤”的日记的内容。由于日记被水浸湿后又印在布洛德的身上,有些部分字迹模糊,难以辨认。例如:
(5)SADNESSES OF THE INTELLECT: Sadness of being misunderstood [sic]; Humor sadness; Sadness of love wit[hou]t release; Sadne[ss of be]ing smart; Sadness of not knowing enough words to [express what you mean]; Sadness of having options; Sadness of wanting sadness; Sadness of confusion; Sadness of domes[tic]ated birds; Sadness of fini[shi]ng a book; Sadness of remembering; Sadness of forgetting; Anxiety sadness ……
译文:智者的悲伤:受到误解的悲伤 [原文如此];幽默之悲;无[法]释放的爱的悲伤;聪日[月]的[非]心伤;没有认识足够的字以便[表达自己的意思]的悲伤,拥有选择的悲伤;缺乏悲伤的悲伤;困惑的悲伤;宀[豕]禽的悲伤;读宀[元]一本书的悲伤;记得的悲伤;忘记的悲伤;焦虑之悲……
译者通过对汉字的拆解灵活地重现了原文的神韵,可谓形神兼备。小说的第二十七章描述了乔纳森的外祖父与一位吉普赛女孩的地下恋情。外祖父利用从报纸上剪下来的字母,拼贴成词句粘在小纸条上,再扔进女孩耍蛇用的编篮里来传递消息。譬如:
(6)Meet me under the wooden bridge, and I will show you things you have never, ever seen. The “M” was taken from the army that would take his mothers life: GERMAN FRONT ADVANCES ON SOVIET BORDER; the “eet” from their approaching warships: NAZI FLEET DEFEATS FRENCH AT LESACS; the “me” from the peninsula they were blue-eyeing: GERMANS SURROUND CRIMEA; the “und” from too little, too late: AMERICAN WAR FUNDS REACH ENGLAND; the “er” from the dog of dogs: HITLER RENDERS NONAGGRESSION PACT INOPERATIVE ……
译文:在木头桥那里跟我碰面,我希望给你看一些你从来、从来没见过的东西。“那”字的“阝”取自那个将取他母亲性命的军队:德国部队逼近苏维埃边界;“给”字的“纟”来自他们逐渐迫近的战船:纳粹舰队在勒萨克斯击溃法军;“里”来自他们的蓝眼珠所觊觎的半岛:德军包围克里米亚;“辶”来自于太少的、太迟的:美国战争基金抵达英格兰;“希”则来自那条狗中之狗:希特勒废止互不侵犯条约……
基于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一些借助原语言内部符号反映各自语言特色的表达形式历来是翻译中的一大难点。此处译者巧妙地运用汉语中的偏旁部首来翻译英语当中的字母、音节,既得原文之形,又具原文之神,可谓匠心独具,值得借鉴。
(五)结语
在翻译实践中,译者的主体性主要通过译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表现出来。以颠覆传统、解构中心为己任的后现代主义小说呈现出复义性、多元性、文类混杂、指涉无定等文本特征,使得传统的翻译策略、技巧难以招架,呼唤译者在充分尊重原作的基础上,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在译文中最大程度地传递出原作的艺术价值和精神风貌。后现代小说《了了》中译本的译者,凭借深厚的双语功底、良好的文学修养,成功地在译文中再现了原作的核心价值和审美意蕴。本文通过对译文中小说标题、个性化语言、文字游戏三方面的实例进行分析,探讨了译者创造性的发挥,希望为广大译者后现代主义作品的翻译实践提供些许启发。诚然,如虞建华教授(2001)所言,面对后现代主义小说,“译者常常需要求助临时应对的突发灵感”[6](P38),然而,以优秀的译本作为参照,一定会有助于译者更好地拿捏创造性发挥的尺度,更好地平衡对原文的忠实性与发挥译者的主观创造性的关系。
(本文为江苏大学重点教改项目(项目批号[2011JGZD030])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乔纳森·萨福兰·弗尔.了了[M].杨雅婷译.上海: 上海人民出
版社, 2009.
[2]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
[J].中国翻译, 2003,(1).
[3]屠国元,朱献珑.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J].中国翻译,
2003,(6).
[4]阮玉慧.论译者的主体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6).
[5]陈世丹,鲁显生.论冯内古特的后现代主义解构叙事策略[J].外
语研究, 2009,(6).
[6]虞建华.关于后现代主义小说翻译的一些思考[J].中国翻译,
2001,(1).
[7]马风华.从译者角度谈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J].江苏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 2003,(3).
[8]Foer,Jonathan Safran.Everything Is Illuminated[M].
London:Penguin Books, 2002.
[9]孙海运,方如玉.英语成语来龙去脉[Z].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
版公司, 1998.
(马风华 江苏镇江 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 21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