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对指称结构“本X”做了历时检视,通过对“本文”这一典型的词汇化案例的考察,探讨“本X”族词语的词汇化趋势。韵律机制、频率机制、心理认知机制等因素共同制约着“本X”族词语的词汇化进程。文章还分析了“本X”族词语模的成因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本X”结构 指称构式 词汇化
“本”作指示代词后接名词性成分组成定中式“本X”结构的用法,是汉语里比较有规律和特点的一类现象。如“本书、本刊、本年、本日”等,这里的“本”大体上表示“与自己方面相关的”或“现今”的意思。以往的研究对“本”的意义和使用虽已有一些认识,但大都只是对其某一方面进行一定的分析,关注度还不够,特别是对于这种指称结构的词汇化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拟从历时层面检视“本X”结构的词汇化进程。
本文语料主要来自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人民日报图文电子版语料库(1946~2006)以及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语料库资源;还有部分取自中国期刊网文章篇名和百度搜索结果。
“本X”是定中式结构,其语法构成为“指示代词+名词性成分”,属于“后空型词语模”。“本X”结构中,前面固定不变的“本”是模标,其后可变的“X”是模槽。“本X”词语模构造了大量“本X”族词语,而这些词语内部的词感并不均衡,呈现出了不一致的情形。
姚小鹏(2008)曾对“本人”做过专篇考察,指出“代词‘本人经历了由短语凝结为单词、由他指到自指的语法化和主观化过程。”笔者拟选取同样经历了较明显的语法化和词汇化过程的“本X”词语“本文”进行历时考察,从而对共时层面的“本X”词语的分化进行解释。
一、“本X”词汇化的个案分析——“本文”的词汇化
“本文”最早大概出现在东汉时期,表示“正文”或“原文”义。例如:
(1)故《古文孝经》初出于孔氏,而今文十八章,诸儒各任意巧说,分为数家之谊。……吾愍其如此,发愤精思,为之训传。悉载本文,万有余言,朱以发经,墨以起传,庶后学者睹正谊之有在也。(严可均《全汉文》)
(2)故一言而成者,其本文也;再转言而止者,乃成章句也。(《太平经》)
(3)今所以失天道意者,夫贤者一人之言,知适达一面,明不尽睹,不能用流六方,洽究达内外七处,未能源万物之精,故各异说,令使天书失本文,乱迷惑者,正此也。(《太平经》)
上述例句中的“本文”均为“原文”或“正文”义。
唐宋时期,“本文”开始出现了“此文”义,用于指代前面出现的对象。“本文”中的“本”由较实的“原来的、本来的”义发展为表示指代的较虚的“此”义。“本”的字义发生了虚化,“本”“文”二者的结合更加紧密,于是有了词汇化的动力,由表无定指的“正文”“原文”渐渐发展为表有定指的“此文”,意义表达更为专门化。例如:
(4)王氏误以唐僧统和尚即都僧统和尚。……王氏做出错误可笑的结论说:“按此文(规案:指四兽因缘)前之字所云,可见本文是僧统和尚讲经。”(《敦煌变文集新书》)
(5)《左传》及五经本文以大小夏侯尚书教授自为儿童常在太学不通人事诸儒为之语曰:问事不休贾长头明帝时为郎与班固并校秘书李育为博士章帝诏与诸儒论五经于虎观育以公羊义难贾逵往返皆有理证最为通儒也。(《册府元龟》)
例(5)中的“本文”即回指前面出现的《左传》及五经。“本文”与前面的成分构成同位结构,可见“本文”有了词汇化倾向。
(6)安卿对曰:“非礼勿视听言动底是於天理人欲之几,既晓然判别得了,便行从天理上去。‘克伐怨欲不行底,只是禁止不行这个人欲,却不知于天理上用功,所以不同。”曰:“它本文不曾有此意。公何据辄如此说?”(黎靖德《朱子语类》)
(7)曰:“不必如此又生枝节。且就此本文上看一段,须反覆看来看去,要烂熟,方见意味快乐,令人都不欲看别段,始得。”(黎靖德《朱子语类》)
例(6)中的“本文”紧跟在代词“它”之后,词的特征愈发明显。例(7)中的“本文”前有“此”修饰,可见“本”的意义已经虚化,“本文”已被作为一个整体来使用,可以将其视为一个词了。
“本文”发展至今,其“原文”和“正文”之义已基本消失,表此义的用法已为“原文”“正文”或其他表达方式所取代。现代汉语中,“本文”多有明确的专门指代对象。例如:
(8)本文仅是对中欧做一客观的介绍,无意将中欧与任何国内的商学院作任何形式的比较,以免引起纷争。(《MBA宝典》)
(9)本文从上古经典名著《论语》和《孟子》中广泛撷取论据,充分地证明了它使用的普遍性,探索了它的规律性,并为其建立了鉴别的标准。(张永胜《从〈论语〉〈孟子〉谈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几个问题》,《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
上例中的“本文”均是专指作者所论述的文章,指代意义明确,结构凝固。由此可见,现代汉语中的“本文”已经发展成词了。
“本文”中的“本”的语义先有虚化倾向,有时“本文”指的就是“文章”;句法结构上,“本”和“文”的结合从松散变得更加紧密,这使得“本文”有了进一步词汇化的可能。语义上的固定化和专指化使得“本文”进一步演变为词。
二、“本X”词汇化的机制
以传统的词与短语的区分手段为切入点,按结构、意义、音节三方面的标准可对“本X”族词语进行如下分析:第一,“本X”结构紧凑,除了某些词语中间可以插入量词外,如“本教室”可以扩展为“本间教室”,其他词语不能任意拆分,例如:“本文、本人、本校”。第二,“本X”族词语的词义大致等于“本”和“X”两者之义的叠加,少数词语的词义发生了一定的融合,“本”的字义有虚化的趋势——向着词缀的方向发展。第三,“本X”族词语大部分是双音节,也有三音节及以上的。从以上三方面的标准来看,“本X”族词语有词汇化的趋势,而且其内部词语呈现出了词感不一的现象:“本X”族词语的内部就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连续统”,有的更接近于词,有的更接近于短语,有的处在短语向词的演变过程中,即有一些“本X”词语处在词与短语的中间状态,类似“短语词”。接下来笔者将分析制约“本X”族词语词汇化的几个主要因素。
(一)韵律机制
冯胜利(2001)指出:“如果一个短语正好是一个韵律词(一个音步),那么它就跟一般的短语不同,因为它代表了语言韵律层面中的一个独立的单位。这样的‘短语韵律词自然会给人一种‘单位感,而人们通常所说的‘词感正是这种‘韵律单位感。”“本X”族词语中的双音节词语正好符合一个音步的韵律词的要求,属于“标准韵律词”;而且因为“本X”词语多出现在句首位置,“汉语的自然音步是右向音步,句首的前两个音节会被牢固地组织在第一个自然音步里”(冯胜利,1998)。例如“本文、本校、本院、本人、本页、本面、本月、本年、本日、本期、本山”等,这些双音节“韵律词”就比多音节词语的词感要强些。又如“本刊”和“本刊物”二者均是指说话人所讨论的“这本刊物”,但“本刊”比“本刊物”的词感要强,这就是韵律音节因素在起作用。“本校”与“本学校”,“本品”与“本产品”亦是如此。“本X”双音节词语也正好符合了现代汉语词汇双音节化的趋势。
(二)频率机制
频率是制约词感的一个重要因素。词语使用频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词语的词感强弱——使用频率高的词语词感明显要强,使用频率低的词语词感相对较弱。笔者通过《人民日报》(1946~2006)图文电子版数据库对“本人、本文、本地、本月、本日、本校、本国、本刊、本品、本商品、本局、本书、本教室、本教授”等词语的使用情况作了以下统计:
词语 本国 本人 本地 本月 本文 本校
出现篇数 22106 20041 10191 6261 3271 1001
词语 本刊 本品 本局 本教授 本商品 本教室
出现篇数 680 131 80 14 9 0
可以得知,处于中间状态的“本X”族词语的使用频率越高,其结构的凝固性就越高,其词汇化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刘云、李晋霞(2009)也曾指出“词与短语之间存在着不同类型的中间状态,频率是决定这些中间状态能否转化为词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韵律机制角度来看,有些“本X”词语虽然是三音节的,但是词感却明显比有些双音节的“本X”词语要强,例如“本部门”的词感就要高于“本床”,这就与其使用频率有关了。
有些词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其使用频率也就相对高些。例如“本人、本文、本地、本月、本校、本国、本刊”等词语的所指对象都是人们平时活动所涉及的最寻常的事物,其使用频率自然要高于其他一些不常用到的词语。人们对其使用得越频繁,越倾向于将其看作一个整体,其词感也就越明显高于其他词语。董秀芳(2002)也曾指出频率对双音节结构成词的作用:“在线性序列上邻接的两个词由于某种原因经常在一起出现时,语言使用者就有可能把它们看作一体来加以整体处理,而不再对其内部结构作分析,这样就使得二者之间原有的语法距离缩短或消失,最终导致双音词从旧有的句法构造中脱胎出来。由此可见,高的使用频率是句法结构演变为双音词的一个先决条件。”
(三)心理认知机制
两个联系紧密经常在一起出现的单位成分,人们在心理上倾向于将其看作一个整体。邻近性原则(相邻原则)是人们认知的一个重要原则。典型的邻近关系是空间领域的一种位置关系。从我们对汉语语言现象的观察来看,汉语中存在着理解时的邻近性原则。“本X”结构凝固紧凑,中间不能插入其他成分,一般不能进行扩展和拆分,而且其在线性序列上相邻出现,从心理认知的角度看,人们更易于将其视为一体来理解。“本X”的成词是与人们的心理认知习惯密不可分的。
(四)语义更迭机制
“本X”结构中“本”的意义的逐渐虚化以及“本X”意义的逐渐专指化也是“本X”词语词汇化的动因之一。“本X”中“本”的字义由最先表示实义到意义脱落,成为表指示意义的“类词缀”。“本”的意义的变化对“本X”结构的凝固起了推动作用——正是因为“本”的词义虚化和词缀化,“本”和主体部分“X”黏合得越发紧密,从而使“本X”词语有了词化的可能。
当然,以上几方面的机制是共同作用于“本X”词语的词汇化过程的,而不是孤立地起作用——可能针对单独的词语来说某一机制会起主导作用,但总的来说,以上几个主要因素仍是相辅相成,并驾齐驱的。
三、“本X”词语模的成因探析
根据相关词汇化理论,通过词汇化的方式形成的词语一般是句法结构的“遗迹”,因而不具有能产性和普遍性。比如从上一节的“本X”词汇化考察中可以看出,历史上通过词汇化的方式形成的“本X”只能是个案现象。那么共时层面上存在的众多的“本X”是如何而来的则需要进行进一步探究。
李宇明(1999)的词语模理论,为上述问题提供了合理的解释。他在《词语模》一文中阐述了词语模形成的机制:“首先需要一簇词语成为‘基式,作为‘基式的词语有两个特点:一是含有共同词语(包括语素);二是所含共同词语同其他词语(包括语素)之间有相同的语义关系。”根据这一理论可以猜想,“本X”族词语在大量生成之前肯定也有一些作为基式的“本X”,词语模从这些基式中归纳出来,随后依照人们的类推心理机制生成许多新词。
毫无疑问,上一节所研究的词汇化个案,为词语模“本X”的形成提供了基式。基式形成之后,诸多“本X”便在共时层面上通过词法造词产生。这一点可以通过北京大学CCL语料库来证明:在北京大学CCL古代汉语语料库中检索“本刊”“本校”等双音节词语,可以发现这些词语的出现频率极低;双音节词语如此,更不用说三音节、四音节等多音节词语了。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人类的类推心理是“本X”形成的心理基础,共时层面上大量的“本X”族词语是通过有限的基式类推形成的。
四、“本X”族词语的发展趋势
“本X”结构形成了一个稳定的词语模,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一定的能产性。语言是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一部分“本X”族词语随着客观事物的消失而消失,从而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如“本铺、本朝、本府、本治(本辖区)、本官(旧时官吏的自称)、本妇”等。这些“本X”旧词已经不再为人们所使用,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10)他又生出个巧计,哄骗那些愚人:他刊了招帖,说“本铺打造一应器皿首饰,俱系足色纹银,不搀分文低假,恐致后世子孙女娼男盗。(《醒世姻缘传(下)》)
例(10)中的“本铺”是指古时候的那种做买卖的小铺子,现在一般都叫作“本店”。
另外,有一部分“本X”词语则保留了下来,流传沿用至今。例如“本文、本人、本国、本地、本县、本埠”等。这部分词语属于“本X”词族中的“中坚力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有些新兴“本X”词语伴随着一系列新现象和新的语用需求而出现在人们生活中,如网络语言中的“本斑竹”“本灌水区”“本团购”等。这种新造的词语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和临时性,其中有的词语昙花一现,有的词语还在继续使用中,并在整个社会流行开来,上升到“本X”词族的“中坚力量”层。总的说来,“本X”族词语的发展演变可以用以下表表示:
“本X”族词语 演变趋势
旧词 渐趋消亡
固有词 稳固
新词 上升或消亡
在“本X”词语选用上,会出现标准不一致的情况。“本X”词语的使用还比较混乱,不是很规范,例如:有时候使用“本刊”,有时候使用“本刊物”;可以说“本校”,也可以说“本学校”:两者意思一致。“本校”除了“本学校”的意思外,还有与“分校”相对的意思。还有“本报”和“本报纸”,“本店”和“本商店”,“本品”和“本商品”等同义“本+NP”表达大量存在。“本+量+名”和“本+名”也在交替使用,例如有时说“本比赛”,有时说“本次比赛”,然而在具体语境中两者的侧重点还是有所不同的。
(11)本比赛由MSI微星科技赞助,由DuskBin俱乐部主办。(《MSI微星杯英雄星际战队锦标赛开赛公告》,万丰星际网2010年6月23日)
(12)本次比赛总决赛将于今年10月在英国举行,届时,中国赛区前两名与英国赛区的前两名将角逐最终优胜,获得国际风险投资支持。(《欧洲时报:中英创业计划大赛启动 优胜者将获国际风投》,中新网·重庆新闻网2011年4月12日)
以上两例虽然都是在谈比赛这一对象,但“本次比赛”更强调次数,“本比赛”则更强调比赛本身。
除了说“本次比赛”,还可以表达为“本届比赛”,“本届比赛”相对而言更正式。例如:
(13)据市体育局副局长刘洁透露:“本届比赛约有2.5万名运动员参赛,其中包括来自近40个国家的约230名外国选手,参赛高校约100所、社会团体约240个。”(《扬州今年冲刺金标赛事》,《扬州晚报》2011年4月1日)
“本X”的能产性和丰富性同时也带来了使用混乱和不规范的现象。语言自身有净化能力,随着语言的发展变化,有些重复无用的词语必会消逝;与此同时,我们语言使用者也应规范使用“本X”这一词语模,而不是随意造词。
五、结语
“本X”词族内部存在着词感不一的现象。通过对“本文”这一比较典型的词汇化案例的历时检视,得知“本X”中的词语有着词汇化的趋势,韵律机制、频率机制、心理认知机制等因素共同制约着“本X”族词语的词汇化进程。“本X”族词语处于变动之中,其使用显得有些混乱,需要进一步规范。
参考文献:
[1]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
[2]冯胜利.论汉语的自然音步[J].中国语文,1998,(1).
[3]刘云,李晋霞.论定中V双+N双词汇化的制约因素[J].当代语言学,2003,(4).
[4]李宇明.语法研究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5]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4).
[6]邢福义.汉语法特点面面观[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7]姚小鹏.“本人”的语法化与主观化[J].语言科学,2008,(4).
(曾李 湖北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