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翻译是语言的转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本文探讨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翻译的策略,有助于译者跨越文化障碍,更好地达到交流目的。
关键词:文化 差异 翻译
一、文化与翻译的关系
何谓文化?翻译与文化的关系如何? 这是我们首先需要澄清的问题。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也是人类在其历史经验中创造的观念和事物的总和。不同国家的文化具有多样性,这便是文化差异的渊源。翻译是语言化的跨文化交际。语言是通过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来传递信息的。一种语言的文字是语言符号,而附着于这种语言文字之上的非语言符号便是文化。语言符号加非语言符号就等于文字加相应的文化。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化转换为另一种语言文化的过程,任何翻译都离不开文化,语言的翻译实质上是文化的翻译。所以,要想搞好翻译,必须注重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注意两种文化的差异。汉语和英语是建立在不同文化基础上的两种语言,它们各自反映着自己特殊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帕默尔曾说:“语言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地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这一点是非常清楚的。”语言和文化是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的。汉语和英语源于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体系,具有各自的文化特色。
二、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英汉文化的差异在各自语言的不同方面都有反映,对翻译过程中的语义理解和传达均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英汉翻译中,不仅要考虑语言差异,还要考虑文化差异。
(一)词汇内涵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在中国文化中,龙是“吉祥、权势”的象征,中国人历来以龙的传人为骄傲,龙的形象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而在《圣经》中,则把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称为“the great dragon”。再如“狗”在中国通常是一种“可恶、可卑”的贬义象征,汉语中有“走狗”“狗东西”“狗奴才”等词汇。而“dog”在西方人的眼中却是可爱、讨人喜爱的宠物,是人类忠实的朋友,代表着“幸运、忠贞”。如“lucky dog”指幸运儿,“Every dog has its day.”义为“人人都有得意之时。”
在英汉语言中,有些词语虽然指称不同,但却具有相同的内涵。中国人重农耕,对“牛”情有独钟,有“孺子牛”“老黄牛”等比喻。而在西方社会,马是主要的使用工具,因此英美人更多地用“horse”来表达与牛相似的感情色彩和形象色彩,如“horse power(牛劲)”“to talk horse(吹牛皮)”等。
(二) 社会习俗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汉英民族风俗习惯上的差异在语言表达上尤为突出。中国人见面时常用“吃过了吗?”“准备上哪儿啊?”等互相问好。其实,这只是一种礼貌的问候,因此我们绝不能把它们直译为“Have you had your meal?”或“Where are you going?”否则,英美人会认为你在干涉他们的生活和隐私。曾有一篇文章,说的是中方一位领导在与美国的老客户见面时,一时忘记了对方国家的习俗,为了表示热心和亲切,马上迎上去问“你们去哪儿啦?可把你们盼来了。”这句话如果直译,易引起对方的误解,于是译员灵机一动,按照西方的习惯译为“Its a lovely day today,isnt it? And its a pleasure to see you again.”这样就使双方感到自然亲切,同时又营造了良好的交际氛围。
(三)历史文化背景对翻译的影响
普通的地名、年代、人物一旦与某一历史时期产生特殊的联系,就具有了特殊的含义。人们常把“one's hair stands on end”与“怒发冲冠”联系在一起,好像后者就是前者在汉语中的对应物,其实二者迥然不同。英文是用来表达一个人的表情的。这是因为1825年英国一个叫普罗泼特的偷马犯被判处死刑,目击者说,当犯人被送上绞刑架时由于恐惧害怕而毛发竖立,所以这个词组指恐慌。汉语“怒发冲冠”则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国大臣蔺相如带和氏璧去秦国交换15座城池。当他献和氏璧时,请求秦王拿城交换,秦王却拒绝给城。“相如持和氏璧,立依柱,怒发上冲冠。”在这个典故里,头发竖立是表示非常愤怒。因此,这两个词组虽然字面意义相同,但内涵却完全不同。
(四)价值观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文化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的,它是生活的沉淀物。中西方在价值观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由于西方文化受古希腊、古罗马和希伯来文化的影响,崇尚个人主义、平等、独立和创新;而中国文化因为受儒、道、佛的影响,讲究集体主义、和谐、孝道、团结和谦虚。一般认为特定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核心,主要表现在语言上。不同的价值观会对语言理解和翻译造成很多的困难,要特别引起翻译者的重视。英语民族崇尚个性化,如:“You look beautiful today!”西方人会回答:“Thank you very much.”而中国人则回答:“No,no.”西方人的价值观还表现在,“Tell money after your own father.(亲父子明算账。)”“Even reckoning makes long friends.(明算账,友谊长。)”等。
(五)宗教信仰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宗教信仰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人们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体现在语言中。英国是深受基督教文化影响的国家,而中国文化却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宗教信仰上的差异在语言上也有明显的反映。例如:“as old as Adam”直译是“与亚当一样老”,因为亚当是最早的人类,这一习语应译为“很久以前的、极古老的”;“not to know someone from Adam”从字面意义上来看是“不知道某人与亚当有什么区别”,由于亚当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位,没有什么人见过他, 所以,这个习语的意思就成了“完全不知道(他是什么人)”。西方人把《红楼梦》中的“阿弥陀佛”译成“God bless my soul”,把西方的上帝拿来替代中国的佛,这很有可能使西方人认为中国人也信奉上帝。这样的翻译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六)现代社会生活对翻译的影响
现代社会受政治、法律、经济、科技等活动的影响。新现象、新事物、新词语层出不穷,这些都为翻译提出了新的难题。例如:“市政府拨款300万元安排搬迁户”,句中“搬迁户”本应译为“units or houses holds have to move”,但在翻译这一类词语时,要采用意译法,所以整句应译为“The city government appropriated 3 million Yuan as a special fund to help settle down those who have to move.”又如“一刀切”可译为“treat people or things of diffident kinds without discrimination”。在英译汉过程中,同样会用到意译法。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要留心这些变化,不断学习,才会有助于翻译。
(七)东西文化渊源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东西文化渊源的差异导致了两种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使汉英两种语言有了浓郁的民族色彩。下面以典故分析来看文化渊源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between Scylla and Carbides”译为“进退维谷”,出自荷马史诗;“Pandora?s box”直译为“潘多拉的盒子”,意为“无穷的灾难”。汉语中的习语和成语主要来源于典籍、寓言和神话传说,例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叶公好龙”“愚公移山”等。这些成语、习语充分体现了汉民族独特的文化特征,很难在英语中找到对等的习语,表现了与英语民族文化的巨大差异。这些文化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八)思维方式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世界上存在着众多的民族,他们的思维活动以及与之有密切关系的语言文字,存在着许多相同之处,表现出人类的共性。但是,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理解和思维方式,构成不同的文化类型。汉英民族在观察事物与思维方式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对同一事物,往往因为思维方式的不同,便产生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如对颜色的理解和使用,汉语“红糖”,英语“brown sugar(棕色的糖)”;汉语“红茶”,英语“black tea(黑色的茶)”,英语的“black coffee”,汉语为“浓咖啡”。此外,英汉民族在逻辑思维上也存在着差异,例如“Nobody could be too foolish this day.”不能直译为“今天谁也不会太愚蠢。”它是一个双重否定句,是一种逆向思维,应译为“今天无论你出洋相到什么程度,都不为过。”
三、如何在汉英翻译中处理中西文化差异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外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准确而完整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用另一种语言重新表达出来也是可能的。下面就汉英翻译中如何处理文化差异,提出几种方法以供参考。
(一)意译法
为了使译文读者得到和原文读者基本相同的文化信息,在翻译中遇到两种文化差异特别大时,直译不能准确地传递原文信息,译者就要仔细寻找对应的表达方式并做出必要的转换,进行意译。因受不同文化习俗的影响,中西方民族表达相同概念的说法是不同的,在互译中,要注意转换表达方式以符合译文习惯。例如汉语的“天生有福”,到了英国人的嘴里就成了“生来嘴里就含着一把银勺(born with a silver spoon in ones mouth)”,再如汉语成语“一箭双雕”用英语说是“一石打死二鸟(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同一客观事物,在不同的文化里可以包含不同的价值,引起不同的联想,具有不同的内涵。
(二) 变通法
所谓变通法,其实是“艺术创造法”,它是在直译或意译均无法准确地把原文的思想表达出来的情况下而采取的一种“迂回补救法”。这种方法涵盖直译与意译外的所有其他方法,如“直译加意译,直译解释法”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典故,若直译为英语,会使英语读者迷惑不解,达不到沟通的目的;如果采取变通法,效果就大不一样了。例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是指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surpass Zhuge Liang the master mind-the wisdom of the masses exceeds that of the wises individual.”还有“世外桃源”“The land of Peach Blossoms—a fictitious land of peace,away from the turmoil of the world.”典故是一种常见的文化现象,这样的翻译使译文与原文实现了圆满的对应,也使译文读者得到了与原文读者相同的感受。
(三)反串法
在古英语里,人们常常使用定语从句,因为定语从句有时以原因、目的或条件对所修饰的词加以限定。为了更确切地表明这种逻辑关系,可译成相应的状语从句,这样反倒更恰当,更易使人理解。例如:The difficulties that would have to be encountered by anyone who attempted to explore the moon would be incomparably greater than those that have to be faced in the endeavor to reach the summit of Mount Everest.(参考译文:任何人如果打算登上月球探险的话,他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困难之大,是努力攀登珠穆朗玛峰时面临的困难也无法比拟的。)这句话中(1)difficulties that would have to be encountered和(2)anyone who attempted…都是定语从句。实际上定语从句是用来表达假设(原因、目的、转折)的虚拟法,这种反串的交替显现,就跨越了古英语中的差异现象。
E.A.Nida曾说过:“就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译者的双文化功底比双语功底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起作用的文化语境中才富有意义。”翻译和文化是息息相关的,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此,在汉英翻译实践中,应从文化角度看待翻译。在学习一种语言的过程中应当认真研究相关文化,以达到正确传递不同文化信息的目的。
(本文为湖南省教改项目“跨文化交际与大学英语教学”阶段性成果[2005]280(86);中南大学研培办项目[41218000]。)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2]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1.
[3]帕默尔.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4]张培基,喻云根,李宗杰等.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教育
出版社,1983.
[5]胡壮麟,刘润清,李延福.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1988.
[6]关世杰.跨文化交际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刘丰玲 湖南长沙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41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