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粲明
一战结束,钟表匠凯克为了能让战争中失去的孩子重回故乡,享受完整的人生,为新建的火车站制作了一只反转的大钟,于是,那个全欧洲欢庆的夜晚逆生长的本杰明出生了,这个一出世就老如将死之人的孩子,在他的啼哭声中妈妈离世,做纽扣生意的父亲巴顿先生将模样可怕的他丢弃在了老人院门口,被好心的黑人妈妈收养。本杰明耄耋之年般的童年就是和一群日渐衰老的老人共同度过的。他的生活无法自理,和婴孩并无差别。
衰老与死亡在《返老还童》一开始就这样向我们兜头而来。
无可救药的衰老,一个孩子需要去真实的面对,看似残酷,其实,也自然。除了死亡是这里的常客外,这群行动不便的老人跟孩子一样——抛开了所有生命中的矛盾,谈论的是天气、洗澡水的温度还有一天行将结束时的阳光。
人生中的孤独在老人身上总会被放大,但,那个第一个将可以拄着拐杖行走的本杰明带出老人院走上街头的小个子黑人男子告诉他:无论什么肤色,什么体型,人们都是孤独的。但可怕的不是孤独,而是惧怕孤独。其实孤独没什么不好,真的。
一个人要是能独自抵抗孤独,就不会害怕什么吧?一个人,怎样把日子过下去,也许是每一个逐渐衰老的个体都需要直面的。谁最后又不是一个人呢?如何保存更多的回忆,如何让自己的内心变得逐渐强大,也许是对抗孤独的唯一办法。还有,爱。没有爱的人生,是最潦倒的人生。
影片到30多分钟的时候,仍像个小老头的本杰明才遇到改变他一生的那个人——黛西。这个小老头和这个小姑娘一起听奶奶念童话书,分享彼此的秘密。他喜欢那些周末,仅仅因为她要来和奶奶过周末。
某一天,他突然意识到,别人都在变老的时候他却在变得越来越年轻。教他弹钢琴为他修剪稀疏头发的老太太说出了自己的担心:我为你感到难受,你要经历你所爱的人都比你先死。本杰明还从来没有以这种方式考虑过生死问题。而这,却是他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想想,也是我们面临的问题。在深爱的时候,我们也会讨论谁先走。让我先你而去,这样就不用去面对没有你的人间。他总是微笑着答应:好吧,让我来面对没有你的灰烬时间,我想,我不会让这样的时间停留太长的,因为没有你的时间,不值得去过。
很多时候我们也知道,先后并不重要,先后,也不由我们决定。
睿智的老太太安慰本杰明:我们注定要失去我们所爱的人,要不然,我们怎么会知道他们对我们有多重要呢。这大概就是“失去”的意义吧。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面对生面对死?当然,还要面对爱情,否则我们无法确定这世间值得来一次。
黛西在长大,但她还是太小,而本杰明却已经强壮得不能再留在老人院。离开时,她对他说:“给我写明信片。不管到哪里都写。”他做到了,从世界各地写来明信片,只言片语描绘他的近况,包括被一个女人爱上,他却拒绝了。
故事,就这样讲下去。本杰明跟喜欢纹身的迈克船长出海了,成为海员的他走遍了世界各地,甚至参与了“二战”中的一场海战;他的父亲死之前将纽扣厂以及家族的一切都留给了日渐年轻的他;他去纽约看了黛西的演出,但,黛西的舞蹈事业正在鼎盛时期,她有心仪的伙伴全新的生活,他只是欲言又止,黯然离开。
23岁的她,一整个世界在她面前展开。她什么都不关心。只想走得更远。
每一个灿烂过的23岁都是这样带着傲娇昂昂然只顾向前走的。没有时间沉思默想,没有心情回望一下那个安静的爱人。太多的热烈情绪和激动人心的夜晚。甚至不知道爱情。
他们一再的错过。仿佛再无交集。
只要是对的人,即便在错的时间遇上,宿命总有一天会重新安排。虽然,每个人的最后,也不过是轻轻放手。
黛西被撞了,无法再舞。病床上无助的她骄傲而残忍地拒绝了从美国匆匆赶来巴黎要带她回去照顾她的本杰明,这时的他,“哦,看看你多英俊”。
有时候,放手是爱,拒绝也是爱。
其实,这么多年来,不管黛西跟谁在一起睡在谁的身边,最后,她都会对着黑暗中的遥远的那个人说:“晚安,本杰明。”他也是,每个夜晚都对不在身边的她说:“晚安,黛西。”
生命中的变故,有时正是命运安排的契机。
当伤愈却再也不能跳舞的黛西回到老人院,本杰明再次与她相遇。我深深记得那一组镜头:本杰明快步上楼,黑衣的黛西在他身后缓缓的打开房门,他蓦然停住了脚步,仿佛神谕一般,他回头,看见朝思暮想的她。他们都知道,再也没有什么能够阻止一直深埋着爱情种子只等待这一刻肆意生长的两个年龄相当的人在一起了。黛西说:“跟我上床吧。”本杰明说:“那是当然。“
爱情,就是应该落实在上床穿衣做饭数钱上,在我看来“在一起”三个字是生活对相爱的人最高的奖赏。再丰满的精神再富足的物质也敌不过因为爱你而选择和你在一起。
那是他们生命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
但是,快乐幸福的空气中,我们总会看到莫名的如巨翅般的阴影划过,困顿两人的隐隐忧虑从未散去:他,只会更年轻,她,会慢慢老去。
电影里,老天开的玩笑真是够大的。
原来,看似平常的你我相伴慢慢变老,也是上天的恩赐。
孩子的降临让本杰明开始恐惧未来:孩子将没有父亲,而只是一个玩伴;黛西将要照顾他和孩子两个人。于是,在躲不过去的某个清晨,本杰明将父亲留下的所有家产变卖后留给黛西和女儿,只带着几件换洗的衣服毅然离开。我们常狭隘地以为不爱了才离开,有时候,恰恰是因为爱,才选择离去。
在黛西的病榻前,女儿卡洛琳终于读到了本杰明每个纪念日写给她的明信片。这一刻,她才开始认识自己的父亲。其实,任何时候,都不晚。
黛西为孩子找了一个父亲。但,当青春逼人的本杰明突然出现在她的舞蹈教室时,她还是选择了单独去旅馆见他。她抚摸着他光洁的面庞:“我现在已经是个老妇人了。”他说:“但是,我没有一刻不是爱着你的。”
再次相见,他是被送到老人院的任性孩童,她是暮年老人。
他五岁那年,她也住进了老人院。念故事给他听。
2002年,火车站取下了那只倒转的时钟,安上了电子屏幕时钟。婴儿的他在她的怀里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电影,总是以余味定输赢的。
淡淡的哀伤此刻弥漫在身边,艾瑞克说:“我们所有的人都会经历父母的辞世,儿女的生长、成熟,自己的老去。我希望这部电影能够使人们用一种好的方式来化解一生中紧随而至的悲伤;同时,我也希望这部影片能够在青年群体中产生共鸣,希望能与他们通过影片进行对话,让他们能体会时间流逝和韶华不再的真正意味,尽管这也许并非是他们目前必须面对的问题。”
其实这些是所有人都要面对的问题。
你永远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那么,总要有期待,有重新开始的勇气。
孙小宁说虚构固然不等于现实,但往往,太过漫漶而驳杂的现实也让人容易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反而是虚构,更能抵达现实的本质。
这一刻,我已经混淆了虚构与现实的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