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旅游

2013-04-29 00:44舒容
八小时以外 2013年9期
关键词:徐霞客太守古人

舒容

古人的游资

我在读大学的时候,读到“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被李白的浩然之气感染的同时,就想,他坐的轻舟贵不贵?

后来我发现,有我这样疑问的人还不少。

李白一生漂泊,诗酒人生。我们可以根据他的诗篇,追随他的脚步,在大半个中国勾勒出他的行踪。

25岁前,李白没怎么出过四川,诗作也不多。25岁后,他辞亲远游,就再没停过。从湖北的江陵、广西的苍梧一直到浙江的剡中、山西的太原、东南沿海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虽然他42岁时曾逗留京城,做过“翰林院供奉”这样的虚职,但他在京城待了不到三年,就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样的感慨,再次踏上旅途。

那么,李白一生遍游名山大川,住宿、吃饭、偶尔坐坐轻舟,所需盘缠也不会太少吧?

郭沫若在他的《李白与杜甫》一书中,认为李白是一位成功的商人。还有人认为李白是一个与商业有密切关系的中小地主。学者余冠英认为李白有钱,一是因为婚姻致富,李白前后娶了两位宰相的孙女。第二是名人效应。李白名气大,邀他写文写诗的人不少,会给他一大笔报酬,加上皇帝的赏赐,李白过悠闲生活绰绰有余。他在游名山大川时,还在沿途得到不少朋友及崇拜者的馈赠,李白当然不会为差旅费而发愁了。

这些都是根据李白诗文中的只言片语推断出来的。事实上,古人山河壮美,天大地大,想去哪去哪,不会有人占地为王收门票。所以古人的旅游花费很少。

那些跋涉数月赴京赶考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访友的,千山万水也挡不住。不但所有景点不收门票,甚至吃住也不用花钱,一般寺院都同情云游在外的清贫士子,往往给予免费食宿的优待。清静安宁的寺院,还有经史可供借阅,读书旅游两不误。

由于俗家女子经常入寺院游览上香,古籍中时常记录着寺院中的旅途传奇。“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去年今日此山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不少都是桃色的。《聊斋》中有好多故事,书生们在寺里都遇到美丽的狐狸精。

“唐贞元中,有张生者,游于蒲,蒲之东十余里有僧舍曰普救寺,张生寓焉。适有崔氏孀妇,将归长安,路出于蒲,亦止兹寺。崔氏之家财甚厚,多奴仆。是岁,军人因丧而扰,郑(崔夫人)厚张生之德甚,因饰馔以命张,中堂宴之……”这是唐人元稹所撰《莺莺传》,也是此后家喻户晓的《西厢记》的源头。

古人最省钱也最常见的旅游,发生在近郊。史载,盛唐时西安郊外的曲江,风光旖旎,景色宜人,皇家为修建这一景点花费大量资金。每年上巳、重阳之节,这里便游人如织,士女如云。皇帝赐新科进士游宴曲江之日,更是才俊齐聚,吟诗作赋,雁塔题名。百姓平时踏青访友,登高怀远,聚会宴饮,也常在此进行。唐诗中因此出现一个类别“曲江诗”。曲水悠悠,亭台楼阁,盛唐时那么好的国家公园,也是免费的。

“路上”风光

古代中国属农耕社会,没有旅游的概念。父母在,不远游。普通百姓追求衣食丰足、守家在地。但耕之上,还有读。古人多以读书取士。读书人出门求功名、做官后的升迁或贬谪,都要走很长时间的路,几十天甚至几个月都是常事。也算是旅游吧。

宋代大文豪苏轼,一生“在路上”。他是四川人,自从父子三人一同进京赶考,便开始了一生的跋涉。苏轼官场十分坎坷,他不断被贬,被迫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去世前不久,好友李公麟给他画了一幅像。苏轼亲自在画上题了一首诗。其中两句“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三州都是他被贬谪的地方,苏轼还担任过密州太守、徐州太守、湖州太守、登州太守、颍州太守、扬州太守、定州太守、杭州太守……时人总结,称他“历典八州,行程万里”。

旅途是发现世界的过程,更是发现自己的过程。天人合一,是旅游之大境界。在大自然面前,人是那么地渺小,人群中的是非恩怨是那么地微不足道。而大自然中的一切——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是那么地美好,像琴弦一样拔动旅人的情思。官场的大起大落,给了苏轼不同寻常的人生体会,他眼中的风光,自是和别人不同。在黄州,苏轼写下了著名的《赤壁赋》;在杭州,他以《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传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在惠州,他在《惠州一绝》诗中留下著名诗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无论得意还是失意,中国文人喜欢寄情山水。魏晋南北朝时,谢灵运开创山水诗派,他酷爱旅游,还发明了被李白称为“谢公屐”的木鞋。

鞋在古人旅行中十分重要——古人旅行,以步行为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多远的路,也基本走着去。

明末人徐霞客就是最伟大的徒步旅行家。他一走就是30多年,去过北京、河北、山东、河南、江苏、浙江、福建、山西、江西、湖南、广西、云南、贵州等16省,即使在今天,很多人也没有到过如此多的地方。

由于交通和信息都不发达,古人的旅行充满艰险,连豪华游——皇帝的旅行也不例外。皇帝出行称之为巡狩。连续长时间长距离地大巡狩,惟秦始皇一人。历史上秦始皇五次大巡狩,虽每次都带着众多的文武官僚和庞大的车马仪仗队,大规模地整修了道路,然而还是惊险重重:去陇西北,差点被匈奴袭击;去泰山,为避大雨,险些被雷电击中;过江,“逢大风,几不得渡”,随身玉璧颠簸沉入江底,人几乎被淹死……蛮荒边陲,连绵大山,人迹罕至的海滨碣石……很恐怖,但秦始皇乐此不疲。

徐霞客也是。他不畏艰险,去过许多人迹罕至的地方。在一篇游记中他写到游黄山的细节:“从左上,石峰环夹,其中石级为积雪所平,一望如玉。蔬木茸茸中,仰见群峰盘结,天都独巍然上挺。数里,级愈峻,雪愈深,其阴处冻雪成冰,坚滑不容着趾。余独前,持杖凿冰,得一孔置前趾,再凿一孔,以移后趾……”在石阶都被雪掩盖、冻雪成冰、脚着不了地、四顾无人的情况下,徐霞客用拐杖在冰上凿坑,脚踩着坑一步一步地缓慢攀登,终于爬了上去。山上的僧人看到他都十分惊奇,因为他们被大雪困在山上很长时间了,想不到还能有人爬上来。

徐霞客在游记中,多次写到这样的历险:下山寻路不得,就用手抓住攀悬的荆棘,“乱坠而下”;经常“从绝顶上顺着山峡悬溜下来”;旅行途中多次遇到强盗,行李、旅费被洗劫一空……九死一生,徐霞客仍然坚定前行,没有盘缠了,他就用随身带的衣物去换几竹筒米、几个住店的钱。

旅游的目的应该是发现——越远越刺激越冒险,收获越大,得到的快乐越多。据史书记载,徐霞客五十多岁时,依然身材修长,精力旺盛,行动敏捷,一次在湖南夜宿客船,强盗挥刀杀上来,他飞身跳入水中,逆流而行,躲进了别的船里。旅行不仅让他写出《徐霞客游记》这本名垂青史的著作,还给了他强健的体魄。

安身立命的理想

更多古人把旅行当作掌握知识的必要手段,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种理念一直延续至今。以司马迁为代表。

司马迁是我国历史上著名史学家、 文学家。他祖辈世代为史官,父亲司马谈是汉王朝的太史令,立志写一部中国通史,对儿子的培养目标明确。少年时代,司马迁注重读万卷书,20岁时,他踏上旅途,准备走万里路:到全国各地,访名山大川,察人文地理、风土人情,搜奇闻轶事和珍贵史料——为撰写中国通史作准备。他到浪涛汹涌的汨罗江畔,凭吊屈原;到风景秀丽的九嶷山上,瞻仰舜的葬地;登会稽山 ,探寻著名的 “禹穴”;在吴地,参观了战国时期楚国春申君的故城和宫室;来到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都城,搜集有关孔子的传说……

入仕后,司马迁常随皇帝出游,有了更便利的出行条件。他曾东游江西、 浙江、 江苏、 山东;南历云南、 贵州、 湖南、 湖北;西至四川、 甘肃;北上内蒙古、长城内外,足迹遍布全国。

父亲去世后,司马迁继承父业,做了太史令,也开始撰写《史记》。即使被下大狱,受 “宫刑”,他也忍辱负重,没放下著史之笔,最终完成这项千秋大业。《史记》是我国历史文化中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笔珍贵的财富。苏辙认为《史记》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行万里路”。他说:“太史公(司马迁)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中国古人的理想,也是他们安身立命、出世入世的指南。今天,旅游盛行,成为产业,交通信息无比发达,可我们从旅游中得到的快乐幸福却大打折扣,究其原因,是我们的旅游变了味:古人旅游把人放在山水里,人很小;今人旅游把人放在照片中,人很大。

猜你喜欢
徐霞客太守古人
“官念”
好玩的古人
让子弹飞
古人怎么洗澡?
徐霞客在这棵树下说再见
古人到底姓什么?
徐霞客访谈录
古人如何睡眠养生?
徐霞客志在四方
“太守”是怎样的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