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

2013-04-29 00:44:03刘泽坤徐昌正田世广
理论与当代 2013年3期
关键词:万山转型建设

刘泽坤 徐昌正 田世广

一、统一思想认识,把心思和精力凝聚在转型发展上

万山曾因汞储量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盛产朱砂、水银而成为中国最大的汞工业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汞都”。本世纪初因汞资源枯竭,万山唯一支柱财源贵州汞矿关闭破产,历届党委政府一直为摆脱困境、突出重围做了很多尝试和探索。2009年3月,万山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后,对如何抓住机遇,提出了转型发展思路,成效不是很明显。2010年,新班子组建后,结合铜仁撤地建市设区的实际,区委通过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和调查研究等方式,认真分析发展中面临的困难,深刻反思发展中的教训,进一步深化区情认识,在党代会、人代会上明确了“产业原地转型、城市异地转型”新的转型发展思路,统一了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凝聚了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力量,全区上下都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上,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增强。

二、实施产业原地转型,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以转型工业园区为龙头,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万山有工业文化的传统优势,几百年的汞矿采冶历史孕育了丰厚的工业文明。历史发展证明,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是近代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必然趋势。万山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要实现产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的出路在工业。

依托资源优势,重点打造转型工业园区。按照“产业集结、工业集聚、企业集群”的发展思路,结合万山实际,在转型工业园区内规划建设了张家湾精细化工产业园、张家山装备及铁合全产业园、老山口至赶场坝新材料产业园等三个工业产业园区。积极引导传统产业的生产技术、生产技艺、生产装备由低端为主向高端迈进,实现跨越式的调整升级。重点改造提升汞及汞化工、铁合金和以锰系合金为主的采掘业等传统产业,关闭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推动和扶持现有汞化工企业走兼并重组、技术升级、产品创新的发展路子,加大汞产品再生循环利用的研发,努力建成全国汞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区。目前,万山7家汞化工企业已经实施“煤改电”热源改造,其中5家已改建完成并投入使用。先后完成了恒兴6300千伏安铁合金矿热炉、斯普铁合金产业的技术升级改造等工作,关闭了吉昌锰业和斯普铁合金等淘汰落后产能。在资源开发上,由汞系列化、锰系列化开发向多元系列化开发迈进。多元系列化就是对钾矿资源开发的突破,加速推进钾矿综合开发进程,氟硅酸循环法低温分解含钾岩石中试已经取得成功,正与哈尔滨北大荒集团对接钾肥生产项目。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升工业化水平。近两年来,万山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推进“产业原地转型、城市异地转型”的第一抓手,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坚持以商招商,以诚招商,以项目招商,诚心诚意对待客商,经常主动与他们加强情感联系,以真情感化他们到万山投资兴业。深入开展“强拉强运、强买强卖、强揽工程”等影响投资环境的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四帮四促”、“五进五问”等活动,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企业投资的信心明显增强,营造了亲商、敬商、安商、富商的最优社会环境。成功引进了银泰铝业、隆鑫新材料、湖北宜化、远盛钾业、兴隆锰业等一批实力较强的企业,一批有实力的企业正在积极洽谈中。初步形成了汞化工、铁合金、锰系加工、铝材加工、镍多金属合金、新型催化剂、钾矿综合开发利用等多种产业齐头并进的良好格局。切实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功能,通过财政资金向园区倾斜、优势项目向园区安排、引进项目向园区布局,现已收储土地2500多亩,平整1500余亩,完成了园区主干道和主要通道建设。力争通过一到两年的努力,把万山转型工业园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园区、省级“511”产业示范园和高新技术开发基地,把万山区建成贵州工业重镇、贵州钾工业基地和中国“钾都”。

以农业产业园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坚持用工业化理念抓农业发展,走规模化、连片化、基地化路子,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加快推进区域性特色农林牧产品基地建设,实施一批重大特色农林牧业项目,建设一批特色农林牧产品标准化良种繁育基地。支持特色农产品“三品”产地认证,培育名、优、特农产品品牌。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扶持农机合作组织,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加强公益性推广、社会化创业及多元化科技服务“三位一体”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发展壮大优势产业,走规模化、特色化路子。以基地建设为中心,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载体,通过土地流转和农户土地出租、八股等多种形式,大力发展枣、油茶、食用菌、商品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壮大发展畜牧业规模养殖和以生猪、野猪、竹鼠、大鲵、绿壳蛋鸡等为主的特色养殖,充分发挥企业上连市场、下连基地和农户的纽带作用,农民参与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农民收入得到较快增长。目前,已完成枣基地2万亩、油茶基地1.6万亩,发展商品蔬菜基地4万亩,养殖小区8个、养殖大户50户。

抓好两个农业产业园建设。以园区建设为载体,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道路,以现代农业代替传统农业。在高楼坪农业扶贫产业园,先后引进了朗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海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中冠油茶产业科技有限公司、龙辉养殖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入驻。我们还通过以商引商形式在谢桥启动建设了梵净山生态农业科技园。园区经济已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大力改善农业产业发展条件。积极抢抓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机遇,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农村水利、危房改造和环境整治投入力度,继续实施通村水泥路建设,抓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石漠化综合治理、土地整理等工程项目建设,农业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三、加快城市异地转型,着力构建一城两区新格局

按照规划先行、拉开路网、建设新区、提升老区、产业支撑、产城一体的思路,加快推进谢桥新区、万山老城区和各乡镇小城镇建设步伐,由工矿型城区向产城一体化的主城区转型,通过5年的努力,实现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

(一)全力推进谢桥新区建设以项目落地为重点,以城市路网建设为核心,全力推进谢桥新区建设。一是抓好规划,确定目标。按照建设“黔东园林新城“目标,编制完成了《谢桥新区概念性规划》、《谢桥新城区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总规划面积10.4平方公里,核心区规划面积4.7平方公里,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将谢桥新区建成面积达10平方公里、人口达10万人的集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城。二是成立专门工作委员会。谢桥街道办事处划转后,区委、区政府及时成立了谢桥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负责谢桥新区的城市建设和管理。目前,示范性高中、规范化医院、商会大厦、公安大楼、残疾人康复中心、拆迁安置区和西南物流园、万和及东太房地产开发、汽车4S店等重点项目已相继开工建设。三是实行领导包项目制度。对梵净山大道二期、万山大道、汽车4S店等6个重点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有效整合管委会、办事处人员,组建了梵净山大道二期项目部、汽车4S店项目部、万山大道项目部、西南现代商贸物流园项目部、恩纬西配套工程项目部、梵净山生态农业科技园项目部6个项目部,并成立了综合协调组、规划建设组、征地拆迁指导组、现场矛盾调处组、严打整治工作组、招商引资组6个工作组为项目部服务,切实加快了各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四是采取BT模式推进工程建设。为了加快新区建设步伐,缓解资金压力,通过招商引资方式与四川天宏集团达成土地整理合作协议,由四川天宏实业集团预计投资12亿元,用4年时间建设梵净山大道(二期)、楚溪大道、万山大道、木杉河景观带、公园、广场等基础设施。其中梵净山大道(二期)、万山大道路基工程已基本完成,年内将启动楚溪大道建设,新区城市骨架基本形成。

(二)不断完善老城区配套服务设施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原则,加强老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提升城市配套服务功能。一是加强环境整治,完善配套服务功能。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相继完成了城区电网、路网、给排水管网改造及城市污水处理系统配套建设,建成城市中心广场、体育馆、农贸市场改造等一批公共设施,完成城区主干道“白改黑”工程和绿化、亮化工程。二是加大老城区的保护和利用。以万山汞矿文化遗存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契机,充分利用工业文化遗产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重新高标准建设“中国汞都博物馆”,丰富展陈内容,突出遗产特色,使其成为科普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夏令营基地,重点打造汞工业发展“时空隧道”、传统产业工人怀旧旅游基地、以朱砂为特征元素的旅游商品生产销售基地、原生态旅游基地,全力争取建立中国汞工业科考研究中心、国家级汞工业生产基地、历史和老工业题材影视拍摄基地,实现了“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三是实施采空区危房搬迁改造工程。积极实施采空区危房改造、生态移民搬迁等利民工程,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累计投入3.91亿元,实施采空危险区搬迁安置房、棚户区改造建设工程,建设廉租房4000套,已完成搬迁安置1000余户。

(三)加快乡镇集镇建设步伐,按照在茶店镇、高楼坪乡、下溪乡建设转型工业园区服务型城镇和在鱼塘乡、大坪乡、黄道乡、敖寨乡建设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的城郊经济服务型城镇的思路,积极编制乡镇发展规划,努力形成以谢桥为中心,各乡镇为重点,辐射带动全区集镇竞相发展的格局。一是实行一城两区接点乡镇开发建设。按照“一城两区”城市格局和建设服务型城镇要求,加大对高楼坪、茶店等接点乡镇小城镇规划建设力度,做大城镇规模,引领农村住宅建设向城镇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二是加大边远贫困乡镇扶持力度。继续加大对鱼塘、大坪、黄道、敖寨等边远贫困乡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做大集镇规模,打造成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的城郊经济服务型城镇。三是打造特色民族乡镇。以建设万山镇、高楼坪乡、黄道乡、敖寨乡等侗族风情街和鱼塘乡、大坪乡苗族文化街为契机,着力打造一批特色民族乡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民族文化旅游。

(作者单位:中共万山区委)

责任编辑:龙菲

猜你喜欢
万山转型建设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团长回村
团长回村
秦直道
岷峨诗稿(2020年2期)2020-11-19 12:59:56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6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电子制作(2018年14期)2018-08-21 01:38:28
转型
童话世界(2018年13期)2018-05-10 10:29:31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人大建设(2017年10期)2018-01-23 03:10:17
流言
湛江文学(2017年1期)2017-11-24 13:3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