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第十五届推普周期间(2012年9月14日~2012年9月21日)的《新闻1+1》为例,试析在推普周期间,新闻节目主持人在语言规范方面存在的问题,旨在提高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规范意识,使其在推广普通话工作中起到更好的示范作用。
关键词: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 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新闻1+1
2012年2月24日,教育部召开“当前广播电视语言问题与对策座谈会”。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所长、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主任姚喜双教授认为,当前研究广播电视语言问题与对策非常有意义、有价值。他指出,加强语言文字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需要很好地发挥广播电视等媒体语言的示范作用。本文在此背景下,试析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
一、存在的问题
在第十五届推普周期间,《新闻1+1》栏目共计5个视频,时长为116分钟,转写的文本共计33892字。在该文本中,语音、词汇和语法三方面存在以下不规范现象。
(一)语音方面
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方面的考察以《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第6版)作为参考标准。
1.声母方面
“对于大陆也好,或者说台湾也好的这个渔民来说,捕鱼是他们的生计”(9月18日)中的“捕”,应读作“bǔ”,而主持人误读作“pǔ”。
同样,在“杀人在国外,犯罪在国外,抓捕在国外”(9月19日)中,“捕”也误读为“pǔ”。
2.声调方面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人的爱国热情高涨”(9月17日)中的“涨”是一个多音字。当表示“升高、提高”时读为三声“zhǎng”,如“物价上涨”“水涨船高”;当表示“物体吸收液体体积增大”“超出”“头部充血”时读为四声“zhàng”,如“豆子泡涨了”“钱花涨了”“脸涨得通红”等。这里应读作三声“zhǎng”,而主持人误读为四声“zhàng”。
“看看日本的靖国使馆究竟针对亚洲国家,还是本质上其实针对的是中国”(9月17日)中的“使馆”应读作“shǐ guǎn”,而主持人误读为“shǐ guān”。
(二)词汇方面
词汇的使用很难有统一的标准,个人因语言表达的需要可以选用不同的词汇。因此,我们在是否用词得当这个问题上不做赘述,只指出有明显错误的地方。
“日本在面对这个日子的时候,应该反省自己,不要在右翼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应该悬崖勒马。”(9月18日)中成语“悬崖勒马”的“勒”读作“lè”,而主持人读作了“lēi”。这不是语音方面的错误,而是语言使用者对多音字“勒”的使用情况不明确而造成的失误。当表示“收住缰绳不让骡马等前进”时读作“lè”,如“悬崖勒马”;当表示“用绳子等捆住或套住”时,读作“lēi”,如“绳子没有捆紧,再勒一勒。”
(三)语法方面
(1)曲所长,你如何看待做这件事会取得什么样的效果?(9月14日)
语病在于将两个问句重叠。两个问句分别是“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和“做这件事会取得什么样的效果?”于是造成了语病。要改正语病,把有两个问句意义的句子改为单一句子意思,可以改为“你如何看待做这件事将会取得的效果?”这样,原句“取得什么样的效果”这一含有疑问意义的动宾短语被改成“将会取得的效果”这个没有疑问意义的动宾短语,使得单一句子表示单一的语义内容,从而改正了病句。
(2)其实日本政府现在处在一种尴尬的这种境地之中(两难),它必须得回到一个正确的路上去来。(9月17日)
语病是句尾语义重复。“回到一个正确的路上去来”中的“去来”,把两个句子的内容重叠到一起了。重叠的两个句子分别是“它必须回到正确的路上去”和“它必须回到正确的路上来”。要改正这个病句只需要把句尾的“去”或者“来”删掉任意一个即可。“去”和“来”的不同实际上暗含一个方向性或者指向性的不同,“去”更多含有与说话人相反的方向,而“来”更多地带有与说话人一致的方向,这里,主持人是在客观地陈述,不带有个人倾向性,所以用“去”或者“来”都可以。
(3)对于大陆也好或者台湾也好的这个渔民来说,捕鱼是他们的生计,另外,“主权”二字本来就赋予他们在自己的领海里头去打鱼,这是天经地义的事。(9月18日)
这句话的语病是成分残缺。“赋予”的后面带双宾语,一个间接宾语和一个直接宾语,如“赋予人民权力”。我们将“赋予”一词在语料库中进行检索,检索结果表示“赋予”一词后面的间接宾语可以省略,而直接宾语大多要出现,如“赋予法律地位、赋予历史内涵”等等。因此,这个句子中“赋予”的直接宾语缺失,应改为“‘主权二字本来就赋予他们在自己的领海里头去打鱼的权力。”
(4)其实这个民调也非常地反映,因为它是海峡两岸的媒体进行合作所出现的一个数据。(9月18日)
“非常地反映”不符合语法规范。一般地说,只有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才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而“反映”既不是表心理活动的词也不是能愿动词,不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因此有语病。此外,在语义上,“反映”也缺少宾语。把这句话改为“其实这个民调也能够反映这个问题”则符合语法规范。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语音方面
1.对多音字语音把握不准
多音字在不同词语中读法不一样,容易出现语音读错的问题。大多数情况下,语言的使用者在把握不清具体读音时,会选择自己熟悉的或更为常见的读音,这就可能读错。如“高涨”应读作“zhǎng”,而主持人误读为“zhàng”。
2.字形干扰
把“捕”(bǔ)误读为“pǔ”是受到“捕”的右半结构“甫”的影响。虽然“甫”本身读作“fǔ”,但是由它作为偏旁所构成的许多词的音节都是以声母p加韵母u构成的,如“铺pū、浦pǔ、蒲pú、葡pú、圃pǔ、埔pǔ、莆pú、脯pú、匍pú、酺pú”等等。这是因字形干扰而造成的语音失误。
(二)词汇方面
词汇相较于语音和语法是最灵活的。词汇灵活多变,一个词往往具有多种用法,在句子中使用情况比较灵活,很难有一致的标准。我们没有过多分析,只指出了明显错误:“悬崖勒马”应读作“lè”。这既是语音方面的错误,也是词汇方面的错误,是对成语的理解不够熟识造成的。
(三)语法方面
1.将两个句子形式重叠造成语病
(5)你如何看待做这件事会取得什么样的效果?
(6)它必须回到一个正确的路上去来。
这两个句子错在将句子形式重叠。造成这种现象的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人类思维的连续性与语言符号离散性之间的矛盾。如“你如何看待做这件事会取得什么样的效果”,这其中隐含两个问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将会取得的效果”和“做这件事会取得什么样的效果”。这两个问题在思维上是可以连续的,但语言上却要用两个句子表达。所以,这类问题是人类思维的连续性与语言符号的离散性之间的矛盾造成的。
2.省略造成语病
(7)在为自己能坐多久或者怎么怎么样。
(8)“主权”二字本来就赋予他们在自己的领海里头去打鱼。
三、问题汇总
我们把语音、语法、词汇这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汇总,并对其做出了简要分析。如下图:
把不规范现象姑且叫作错误率,以便描述。如图,在所有的错误中,语法错误占50%,语音错误占42.85%。词汇错误占7.15%。
《新闻1+1》在推普周期间的语言不规范现象主要存在于语法方面,其次是语音方面。虽然语音错误所占比例不是最大,但我们不能忽视规范语音的重要性。因为读错的词可能反复出现,如果不及时地更正就会重复读错。例如,语音部分的“捕鱼”一词,主持人在当天的新闻中将这个词读错4次,都误读为“pǔ”。
四、解决对策
(一)客观上,有短时期的工作要做,也有长期的工作要做。
1.短期工作,主持人应该在节目前对于播报的内容仔细审阅,除了熟悉节目内容之外,对于一些生僻的字词或者把握不准的词语的语音要及时查字典。
2.长期的工作则是平时下意识地多积累一些生字词、容易读错的多音字和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成语等。
此外,也可以关注同类型的新闻电视节目,对比其他主持人的读音,以便发现自己在语音方面的问题。
(二)主观上,主持人应该加强语言规范意识。
这是由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工作性质决定的。主持人除了完成节目内容的播报外,还肩负传播规范语言的责任。所以,相对于其他不具有语言传播性质的行业,主持人的要求是较高、较为严苛的。主持人肩负的确实是“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所以应该加强语言规范意识。
(本文曾在2012年北京市语言学会年会上宣读,文中谬误概由作者本人负责。)
参考文献:
[1]卢迪迪.推普周期间电视语言规范问题研究——以央视新闻类、
专题类、综艺类节目为例[J].语言文字应用, 2012,(1).
[2]刘子琦,桂英,张丁.发挥媒体示范作用规范使用语言文字——
“当前广播电视语言问题与对策座谈会”在京举办[J].语言文字应用,2012,(2).
[3]姚喜双,李桃.试析网络视频主持人语言规范问题[J].语言文字
应用,2012,(2).
[4]有声媒体语言文本语料库.http://ling.cuc.edu.cn/RawPub/.
(高程 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 10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