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房:实践人与人之间的可能

2013-04-29 00:44
书香两岸 2013年9期
关键词:永和读书会书房

永和隔着新店溪与台北都会区相望,有着绝佳便利的地理位置,是台湾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十多年前,台北捷运顶溪站开通后,更为永和带来大量居住人潮。而隐身在顶溪站后方僻静小巷里的小小书房,堪称台湾经营得最有声有色的独立书店之一,也是喜爱阅读的人不容错过的一个重要聚会场所。

“过去逛书店,是生活中的平常事;现在逛书店,却必须刻意为之。”

小小书房店主刘虹风这一席话说起来看似轻松,但其实隐含了诸多的无奈与感慨。过去的书店遍布街头巷尾,素朴的招牌下总透露着知识的微光,然而此般好景早已不在;这十多年来,那些曾经支持着生活中阅读平常事的传统书店,大体走向两种命运:倒闭或转型文具店,这固然显示出数量锐减的书店日渐凋零,但是我却在小小书房里看到了希望,它为我们摊开另一片风景,展现出另一种可能。

2006年成立的小小书房,在虹风的经营之下,致力从传统定义下的“书店”挣脱出来,试图以承载更多的知识与文化传承为使命。一方面小小书房透过横向的集结,喂养独立书店的阅读社群,再从中区隔出小小书房的独家特色;另一方面,从书店通路端纵向延伸到图书出版,形成图书出版发行的一贯化作业,繁衍出更多、更强大的复合功能,进而扩大“书店”的意义。像小小书房这样的书店,其功能与以往街头巷尾的传统书店截然不同,也更加难能可见。这也是为何现在逛书店,必须刻意为之的原因了。

人际的交流

过去曾经逛过好几次小小书房,由于这里专营当代文学、人文社会、史哲艺术类的书籍,或许阅读品味接近,每每来到这里就仿佛回到家中,逛起数十倍大的房间书柜。书柜的分类逻辑清晰可见,找书并不困难。但是一经虹风的提醒我才赫然发现,小小书房并没有一般书店必备的书籍分类柜标。

虹风说明刻意不设柜标的用意,一来是营造出流动书架的感觉,定期做大幅度的分类更动,可以在小坪数的书店中为读者制造惊喜,每次逛店都会有不同的感觉;二来希望藉此让来店的读者不要被原先的兴趣所囿限,可以藉由阅览书架逛到平常不会逛的分类。

那一反常态的没有清楚分类指示,会不会造成某些读者寻书的困扰呢?他认为,若是读者真的找不到书,也可以直接问店员,这样还可以增加人与人之间沟通和交流的机会。

关于人际交流的设计,他还提到,一般商家的结帐柜台都是高高的,产生距离感。他自豪表示,小小书房的柜台是一张大书桌,目的就是希望放下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让收银的店员和读者更亲近。确实,正是人际之间互动的那份温度感,才使实体书店和网络书店之间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而难以被代换。

不只是书店:分享与累积

虹风不甘只是做一个被动在书店等候顾客的经营者,他结合过去在诚品网络、《诚品好读》、小区大学授课和台北书展策展等丰富的工作经验,发挥超强的营销企划能力,把小小书房经营得“不只是一间书店”。除了例行的文史社科读书会、写作绘画课程和手工创意课程之外,还会不定期举办各式议题座谈、纪录片播映、书友会等分享活动。

例行的读书会、课程等活动旨在累积知识,透过专业的导读人和授课讲师深耕求知若渴的读者,虹风认为:“许多作家、许多思想家的名字如雷贯耳,但在现今高速、讯息窜流的现实生活,一般读者往往没有一个入门的管道,因此,往往是藉由读书会的参与、讨论,慢慢地建立读者自己的阅读花园。”因此这类活动多以“多次性”或“系列性”的教学和讨论,为读者累积丰富的专业知识;而议题座谈、纪录片观影等意在分享经验,透过与出版社、社会团体、非营利组织等单位的合作,举办各式聚谈活动,分享交换彼此阅读、观影、社会议题等人生经验。

书店尽管小,但还是可以有它辽阔的视野。虹风在意的不只是个人的未来、不只是书店的未来,他更关怀台湾的现状与将来。因此在小小书房中持续累积的知识和分享的经验,最终必将导向行动的实践。在他多年来积极投入的社会运动中,尤其关注反核四的议题。近期他为了在众声纷杂的争议声中,回归核四议题的本质面貌:“台湾,要走到哪里去,我们所选择的未来能源是什么”,并从这一提问出发,由小小书房主动发起一场核四说明会。这正是从关怀到实践的最佳典范。

多元化经营

小小书房从社群经营的平台概念起步,进而立足小区、着眼本土,具有十足的独立精神。他们一直致力于小区艺文活动的推广,但直到2009年成立“小小生活文化创意推广协会”,才有能力向政府申请补助案,陆续发行经营永和小区生活的《小小生活》,和推广文学写作的《小小写字》两份刊物。这两份刊物的编辑和作者都是来自小小书房开办的编采班与写作课学员,以开办许久的编采班为例,以往在教学上只能从企划一本杂志开始,进而设定访纲,后续就无法落实了;但是有了经费后,就能接续实际采访、找美术设计、最后印制出版,从教学到实践,小小书房贯彻了一套独有的完整出版训练流程。

小小书房也向外撒播属于自己的生活态度,它们长期以来关注、发掘,并支持鼓励在地、边缘的文艺创作,书店里贩卖的手创商品,举凡衣裤、包袋、卡片、记事本和手创小物等,全都是以本地的创作者为主,丰富多元的商品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呈现出小小生活的概念,如虹风所言这是为了展现“生活中所有喜爱的事物”。 然虹风的企图心不仅于此,2011年正式成立“小写出版”,以出版在地作家的作品为主,以期协助更多坚持理想的优秀创作者,为他们精彩的作品提供一处发声空间。至今出版包含诗集、图文集和短篇小说集,在慢与磨的节奏中,打造质量精良的出版品挑战瞬息万变的主流市场。

反知识垄断

看到一间小小的书店同时进行那么多的活动,我们不禁纳闷其动力难道是为了寻求更大的利润空间,以支撑作为理想的书店生存?

或许收支平衡永远是独立书店必须面对的难题,但我们若是多用点心来观察小小书房五花八门的活动与课程,就会发现其中许多读书会和活动的目的都不是在卖书,例如他们研讨阅读的文本,可能是市面上早已绝版的《常识》、《论特权/何谓第三等级》和《共产党宣言》。虹风就认为,书店作为媒介是一种沟通平台,应该是去散播、去延续,而不是考虑商业利益就把知识垄断或中断。

他愤怒地提起最近正在进行的《卡拉马助夫兄弟们》读书会,市面上所能买到的版本却是最差的,这反映了在某种程度上知识是被垄断的。因此他反对网络书店,并不是因为他们的低价促销破坏了市场行情,而是这样的折扣战消灭了多元书店并存的可能性,也垄断了知识,让读者别无其它选择。

虹风认为唯有在一条街上同时并存各式类型、大小规模的书店,才会让书店蓬勃,让知识流通。过去书店黄金时期,我们曾经有大稻埕,后来有重庆南路,现在书店的集市效应则转移到温罗汀(在台北,由温州街、罗斯福路、汀州街所圈出的区域。由于邻近师大、台大,而形成华文世界少见高密度的书店群聚),而温罗汀也面临困境,岌岌可危。其实在连锁书店和网络书店大打折扣战的过程中,已经消失了好多个温罗汀。如此更加证实了他的想法:“知识的价值”不能交由市场决定。

不能忘记初衷

其实,对于“知识垄断”一事的思考,早在小小书房开设前,虹风就有深刻的体认。当初会选择开在永和,而非台北市的温罗汀,一方面是因为租金的差异(以及多年来在永和小区大学的教课,而对永和产生感情);另一方面则是他意识到,知识的垄断不只展现在年龄、阶级上,更具体展现在地理位置上,为什么城市的边缘就不能有一间像样的书店呢?尽管永和在地理位置上紧邻台北市区,但仅一河之隔就造成人文风景的极大差异,因此反对地理上的知识垄断,也是他实践理念的作为之一。他说,将来如有机会往更边缘的地带移动,他是会毫不犹豫的。

今年初,小小书房开办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出版编辑企划基础训练班,师资邀集出版在线的知名从业人员,开放报名后,名额瞬间被“秒杀”。虹风表示,他常听到出版界的朋友抱怨,出版新生大多不堪用、流动率高;而入门者也说,出版业的进入门坎高,不知从何着手。有鉴于出版社和有心投入者之间的讯息中断已久,双边的期待都有落差,小小书房期许能成为出版社和入门者之间的中介。

虹风坦言,这样的训练班要再开办第二次是非常难的,因为出版从业人员大多被工作绑死,像是这次的师资都是早在两年前就预约好的。小小书房在很多经营方向和理念上都早已确立,许多课程的规划时间都非常早,有时可能长达三四年,但是过去没有能力、也没有人力落实,只能以时间换取条件的成熟。对于这些理想和初衷,在等候时机的这段时间里,最要紧的就是不能忘记,也不能放弃。

在和虹风的深度访谈中,我们不难发现他所在意的,不是在已然式微的书市产业中钻研发展出独到的经营模式,而是在“倡议多元化、反对均质书店”的理念下,透过长期持续的累积与分享,挖掘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可能性,我想这正是小小书房作为一间独立书店的存在价值吧。而作为读者的我们,也越来越知道独立书店这种价值的可贵。

猜你喜欢
永和读书会书房
把自己关进书房
Heredity of clusters in the rapidly cooling processes of Al-doped Zr50Cu50 melts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the glass-forming ability*
童年的小书房
贫困的永和变了乾坤
战火纷飞中的读书会
黑龙江省海伦市永和乡中心小学简介
溧阳市永和小学简介
昆虫读书会
当“读书会”成为一门生意
神奇的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