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登科考卷夹冤状

2013-04-29 00:44王树人
龙门阵 2013年9期
关键词:西太后钦差登科

王树人

晚清光绪二年(1876年),张之洞任主考官,在成都主持四川乡试。考试结束后,他阅卷时意外发现考生孟登科的考卷中竟夹着一纸冤状。事情原委还得从孟登科的家乡巴山说起。

由于连年干旱,巴山的黎民百姓食不果腹,便恳求县衙开仓赈粮。知县孙雨田吞占了朝廷拨发的赈粮,饥民求赈不得,筹划上告,欲请老秀才孟登科代写状子。孟登科一介书生,有些迂腐,找知县理论,误信了孙雨田的巧言。孙雨田为掩盖贪污罪行,谎称到成都去“为民请命”,抢先赴成都向四川总督恒宝诬告“巴山民变”。恒宝这个凶狠残忍的八旗子弟,不查虚实,下札剿办,令提督李有恒率兵血洗巴山。

孟登科目睹惨案,逐步觉醒,从明哲保身变为仗义鸣冤。但他书生气十足,告状时得罪了“巴山惨案”的始作俑者恒宝。恒宝以刁民诬告为由,要将孟登科斩首。当时恒宝府上有一个歌妓叫霓裳,她深得恒宝喜爱,却对恒宝欺压百姓的做法十分不满,一直想找机会伸张正义。见孟登科蒙冤,她便冒认其为舅舅,才使他没有人头落地。令人忍俊不禁的是,在这之前,孟登科被推出去砍头时,仍然义正词严地指正总督读了别字,把“负隅顽抗”读成了“负偶頑抗”,甚至高呼:“头可断、血可流,错别字不可不纠。”孟登科被释放后,痛定思痛,毅然抛弃功名,痛改迂腐习气。在官官相护的官场,要按正常程序告状基本不可能,孟登科就决定利用参加乡试的机会,在考卷中夹带一纸状词,陈述冤情。

张之洞与恒宝之间积怨甚深,他看了孟登科的冤状,趁势借题发挥,上奏朝廷。此事引起了满朝文武大臣的震惊,也使东西宫内讧。西太后慈禧迫不得已派遣亲王为钦差,入川查办冤狱,平息民愤。

恒宝闻讯,惊恐万分。孙雨田又献策,伪称当初总督令李有恒赈粮“抚办”,而他违令“剿办”,冤杀巴山三千良民。为使阴谋得逞,孙雨田设计灌醉李有恒,以“抚办”札子替换“剿办”札子。歌妓霓裳发现此事,机智地取走“剿办”札子,并交给孟登科。钦差升堂,审理巴山冤案时,李有恒拿出证据,却是“抚办”札子。钦差正欲处决李有恒,孟登科当众出示了“剿办”札子,无情地揭露了恒宝、孙雨田的罪恶勾当。钦差见此大怒,遂下令斩了李有恒,绑了孙雨田,罢了恒宝,并代表西太后慈禧破格加封孟登科为“告状的状元”,亲赐御酒三杯。

忠厚老实的孟登科满心欢喜地痛饮三杯御酒后,忽然腹痛难忍,倒地身亡。原来这三杯御酒,竟是毒酒。钦差一语道破天机:“若是这样的料多几个,大清的江山不就砸了吗?”

孟登科死后,他的妻子也疯了。虽然巴山冤案被慈禧、恒宝之流一手掩盖,但巴山冤案的真相在民间广为流传。20世纪80年代初,著名剧作家魏明伦以这一桩史实为素材,创作了川剧《巴山秀才》。该剧上演后,受到广泛好评。

(压题图:川剧《巴山秀才》剧照)(责编:王容)

猜你喜欢
西太后钦差登科
Design optimization of a silicon-germanium heterojunction negative capacitance gate-all-around tunneling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based on a simulation study
竞技足球比赛技术制胜因素研究
Optical scheme to demonstrate state-independent quantum contextuality
清代缘何热衷派遣钦差大臣
尹福智骗西太后
清末日本《西太后传》一书所塑造的慈禧太后形象及其影响
赵树理“折磨”年轻人
清代缘何热衷派遣钦差大臣
天思
曾国藩的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