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课程设置研究

2013-04-29 09:17:53董丽丽刘美凤马晓玲
现代教育技术 2013年4期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哥伦比亚大学课程设置

董丽丽 刘美凤 马晓玲

【摘要】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作为世界一流大学,在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均有着成功的经验。该研究旨在系统地调查和了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生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的情况,通过深入分析与比较,为我国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技术学;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4—0044—06

一 背景与方法

教育技术学在我国作为一个新兴学科,近年来发展迅猛。2010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有近224所高等院校有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点,约83个教育技术学硕士点,有9所高校可以授予教育技术学博士学位。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尽管开设了近30年,但是其课程设置还不够成熟,各校的课程内容差异大,开设层次不一,并且专业课程设置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课程内容陈旧,不能及时反映社会需求的变化;实践课程少,方式单一;课程设置缺乏灵活性;各门课程内容之间重叠等。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作为世界一流大学,在教育技术领域,经过长期的发展历程逐步探索形成了独特的、不断发展的课程体系。深入分析哥伦比亚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硕士课程设置特点,将对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提供一些借鉴。

秉持这一理念,笔者采用调查法,从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层次与课程设置、课程实施与评价和学生就业五个方面对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生的课程设置情况进行了深入剖析。

二 研究发现

在哥伦比亚大学,教育技术学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专业。在该校的师范学院(Teachers College)数学、科学和技术系中有两个与教育技术学专业相关的方向;(1)教学技術与媒体方向,(2)K—12教育技术专家初始认证方向Technology Specialist K-12 Initial Certification(TETS-INIT)。其中,教学技术与媒体方向有两个培养层次:硕士(文科硕士,教育学硕士)和博士(教育学博士),K-12教育技术专家初始认证方向设有文科硕士。如图1所示。

通过网站调研和专家访谈,本文主要研究上述两个方向的硕士层次的课程设置特点。

1 培养理念

开设这样两个专业培养相关人才的培养理念主要是:包括学校在内的教育领域将会随着信息和新兴通信技术的运用而发生深刻的改变,社会对高技能的教育人员的需求将会增加,这对教师的教学技术能力也提出了挑战,因此培养具备教育技术与媒体能力的人才以及在学校教育中能够使用新技术促进教育变革的人才至关重要。

以上两个专业的最终培养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应对目前和将来新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并且要让创新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改革中发挥建设性的作用。

2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是人才培养理念的具体化,是选择和确定课程内容的依据。教学技术和媒体方向、K-12教育技术专家初始认证方向主要关注新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一方面,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提出新技术在教育和生活中的作用;另一方面,有目的地选择新技术,并在各层次和各学科的教育实践中运用这些新技术。

(1)教学技术和媒体方向硕士的培养目标

该专业方向的主要培养目标是:学生掌握教育技术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并掌握新技术,使学生能够在教育中灵活有效地应用这些技术。该专业的应用领域广泛,其最终目标是通过运用技术改进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教师以及从事培训的企业职工服务。可以看出,教学技术和媒体方向注重培养理论和实践并重的人才,使学生在相关知识和理论的指导下,在学校教育或企业培训中灵活使用新技术。

该专业方向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什么样的新兴技术将来更有可能通过教育事业来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设计者应该把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包含在教材(包括基于多媒体的教学材料和反映在游戏中的材料)中?为了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教育者应该怎样配置、管理和评价信息和通信技术在教室中的运用?教育者应该将什么样的设计和实践原理整合到分布式教育课程和项目中?

(2)K-12教育技术专家初始认证方向文科硕士的培养目标

K-12教育技术专家初始认证方向文科硕士的培养目标是:使该方向的学生能够学会利用技术帮助教师有效工作,使他们学会使用技术并有效地设计教学,最终实现课程与技术的最佳整合。

可以看出,初始认证方向主要紧紧围绕学校对技术的需要和应用,为学校教育培养技术应用型和设计类人员,为学校教育发展和改革服务。

3 培养层次与课程设置

(1)培养层次

教学技术与媒体方向有两个培养层次:硕士(文科硕士,教育学硕士)和教育学博士。其中,文科硕士Master of Arts至少要修32学分、教育学硕士Master of Education至少要修60学分,教育学博士Doctor of Education完成学位至少要修90学分。

K-12教育技术专家初始认证方向只有文科硕士Master ofArts(M.A.)一个层次,最少要修满38个学分的师范学院课程,其中包括一百小时的实地调查和40天的教学实习。关于两个方向的培养层次及所要求的学分数,如表1所示:

(2)课程设置

课程内容是课程的核心要素,它包括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以及课程的结构与类型。课程内容的合理程度,制约着教育目标和课程目标的实施,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

①教学技术与媒体方向

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教学技术与媒体方向文科硕士和教育学硕士设定了不同的课程。文科硕士和教育学硕士的必修学分相同,都要修17个必修学分,总学分差别主要体现在选修课上。另外,学生还要满足6学分的硕士生课程广度要求,即所有的学生(包括文科硕士、教育学硕士等)除了学习本系的课程外,还必须至少选修师范学院其他系的三门课程,每门课程至少2学分。学生先前修的、非师范学院的课程所获得的学分,经过评价后可以转移累加在本学位所要求的学分上。比如教育学硕士最多可以累加30个学分。这里对可累加的课程有要求,只有那些与本专业相关且成绩达到“B”或者以上的课程才能转移累加。在满足硕士生课程广度要求的前提下,学生还要修一定数量的选修学分,选修课没有专业限制,但是在选修技术类的课程时有总学分限制,即选修的技术课程的总学分不能超过限制,文科硕士不超过3学分,教育学硕士不超过6学分。关于文科硕士和教育学硕士课程学分的比较见表2。

教学技术与媒体方向强调技术、媒体与教育的融合。开设的课程包括:面向对象的理论和程序设计Ⅰ;理论和程序设计;交互式媒体Ⅰ;教育技术中的教学设计;技术和学校改革:文化、媒体和教育等。从网站调研发现,教学技术与媒体方向的文科硕士和教育学硕士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完全相同,只有选修课不同。教学技术与媒体方向必修课程具体如表3所示。

通过表3我们可以看出,在17个学分的必修课程里,关于程序设计的课程有占的比例较大(7~8个学分),如面向对象的理论和程序设计I、理论和程序设计:交互式媒体I(Theory andProgramming:Interactive Media I)。这说明该方向及时关注一些当前流行的媒体和技术,如:Java、C++编程语言和交互式媒体的使用,注重培养学生一定的技术开发的能力。

有3学分的教学设计课程,如教育技术中的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课程内容包括教学技术的性质,进行科学规划、管理和评价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系统方法,其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教学设计能力。在教学设计的整体规划下开发技术并应用技术。

在必修课程中,还要求从“认知问题和技术”、“社会问题和技术”、“文化问题和技术”以及“教育实践和设计”四类课程中任选三类,且要求所选课程必须来自三个不同的类别,累积学分为9学分。让学生充分认识技术设计与开发的认知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并通晓技术应用中将会受到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核心研讨课和综合项目也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研讨课有1个学分,而综合项目没有学分要求。文科硕士的综合项目可以是一个单独的课题,也可以是几位学生共同做的大课题的一部分。相比较而言,教育学硕士的综合项目一般是一个研究或者是开发项目,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学生也可以修一门3学分的课程来代替。和文科硕士一样,学生所选的综合项目一般和自己的职业目标相关,并且能够真正体现他们的能力和优势,展示出他们的专业技能。

与文科硕士相比,教育学硕士有更多的选修课程,以至总学分比文科硕士多了近30个学分。Budin Howie说“教育学硕士更多会继续攻读教育学博士学位”。较多的选修课程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了解更多其他专业的知识,发现自己的研究兴趣,为以后做准备。

②K-12教育技术专家初始认证方向

K-12教育技术专家初始认证方向文科硕士课程方向要求至少38学分的课程,包括19学分的必修课程,3~4学分的选修课程,且不能选修技术类课程。这个学位是为获得纽约州基础教育(K-12)技术专家教师资格证书做准备的。要想获得纽约州基础教育(K-12)技术专家的教师资格证书,除了获得该学位外,还要进行纽约州教师资格考试(New YorkState Teacher Certification Exams)。表4列出了基础教育技术专家初始认证方向文科硕士的必修课程。

通过表4我们发现,该方向有六门必修核心课程。包括技术和学校改革,公平、伦理和社会问题,教育技術资源管理,面向对象的理论和程序设计Ⅰ,计算机,问题解决和协作学习和一百个小时的学校实地调查。这些课程包括调查实践、技术的操作、社会和伦理问题、教学与学习、资源管理等方面,大多是基础的实践类课程,属于技术专家认证基础课程,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基础教育(K-12)技术专家的专业需求而设置的。

除了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外,还包括其他专业的课程,如儿童发展心理学、认知和学习是人类发展学系的课程,还有一些政策及管理方面的课程。这些课程都与基础教学实践密切相关,涉及教育教学中的方方面面,如特殊教育中的问题、儿童教育中的问题等。可以看出,这些课程注重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学生还有一百个小时的学校实地调查和6学分的教学实践课程。实地调查先于教学实习进行。调查任务根据某些核心课程的要求而定,一般包括:观察学生利用技术学习的过程,在班级里和单个学生或者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研究和检查软件等。教学实习主要在中小学进行,共40天。实践课程的设计紧紧围绕“让学生学会利用技术和使用教学设计,最终实现课程和技术的整合”这一目标,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学习,更具有针对性和教育性。

研究能力的培养不是该方向的重点,其侧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最终服务于实践。该方向没有论文研讨课程,也不需要做论文。只需做一个综合项目。关于综合项目有四个要求:①综合项目必须建立在对该专业进行广泛的阅读和研究的基础上,②必须建立在对专业经验(关于学生学习技术和利用技术学习的经验)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③项目必须集中在未来规划的某方面,能够通过改进技术在学校中的应用来推动该领域的发展,④项目必须关注技术使用中的问题,以促进技术公平合理地运用,最终能够促进所有孩子的学习。综合项目将根据以上四个标准进行评估(事实上不进行等级A、B、C和D评分,仅给予学生反馈)。综合项目的要求体现了该方向课程“通过技术的合理使用,来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最终目标。

可见,相对于教学技术与媒体方向,K-12教育技术专家初始认证方向更针对学校的实际问题和需要,更具实用性和实践性,其中教育实习和社会实践占很大一部分的学习时间。

4 课程实施和评价

“教育技术与媒体”方向的课程一般都会采用面对面授课的形式。小组协作、基于问题的教学都是课程上常用的教学形式。学校高度重视实地调查和实习等实践类课程的实施,非常支持学生的自主创新项目。学校、计算机公司、企业和其他机构是创新项目的常见合作伙伴,为项目的实施提供环境、资源、人员等方面的支持。另外,哥伦比亚大学的学习技术中心、技术与学校改革中心和哥伦比亚新媒体教学与学习中心等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实习机会,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

“K-12教育技术专家初始认证”方向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针对性很强,可以采用灵活的远程学习方式。例如,“K-12教育技术专家初始认证”方向的学校实地调查中的一些课程可以在线学习。有很多不同的在线学习平台,如Sakai,Moodle,Blackboard等,不同的教师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平台,有时也会有在线会议。学校对在线学习和面对面学习进行不做比较评价,而是认为两者是相同的。所有的在线课程由学生自己进行评价,教师只是严格监督。

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评价主要是过程性评价,根据教师的不同,评价策略也不同。常见的是个人评价、小组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在硕士毕业时,学生会有一个毕业考试,只有通过毕业考试、修完学分并且完成综合项目的学生才能毕业。

5 学生就业

获得“教学技术和媒体”方向学位的学生就业渠道比较广泛。硕士毕业生一般从事技术教师或者技术协调员工作。越来越多的学生作为专家在多种行业中工作,如教育服務、产品咨询和出版社等。也有一些人自己创立多媒体项目,成了研究者、设计者和制作人。教务管理秘书Matos Chaney说:

“我们的学生在教育部门、政府部门及企业都有任职。一些学生继续在正式的教育中工作,如当教师、研究员或者在中小学或者大学中从事行政工作。也有一些人在企业或政府机构的培训和发展部门从事工作。”

“K-12教育技术专家初始认证”方向主要培养学校中的技术协调员,取得该学位的人有资格申请纽约州基础教育(K-12)技术专家教师资格证书。

三 讨论

综合分析哥伦比亚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两个方向(教学技术与媒体方向和K-12教育技术专家初始认证方向)的硕士课程设置,我们发现该校该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具有以下方面的特点:

1 偏重培养学生新技术的教育应用

这个特点是由该校该专业培养目标“专注于新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以期让新的媒体成为教学和学习的强大工具,培养学生在教育中灵活使用技术的能力”决定的。硕士层次主要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主要培养的是技术的设计、利用和管理人员,课程设置更注重把课程与未来的职业相结合,强调把技术和教学结合起来,重视应用而不是学术研究。

2 强调技术应用并不是技术开发

课程设置中有一些计算机编程的课程,但是在选修课中特别限制了技术类课程的学分,这是为了让学生更集中到了解技术并应用技术解决问题方面,而不是培养专门的技术开发人员。

3 课程内容与学生职业目标相匹配,有层次性和针对性

哥伦比亚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把证书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相结合。而且根据不同的职业目标,侧重点不同,从而使教育技术学的培养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结构。“K-12教育技术专家初始认证”方向主要培养学校中的技术协调员,是获取教师资格证书的前提,因此其课程包括教学与学习(认知和学习等)、资源管理等方面,大多是面向学校的基础课程。而其硕士层次的就业领域相对证书层次更加广泛,所以课程设计中包括了编程开发类课程、教学设计类以及其他相关领域,满足教育技术设计、开发及管理等领域的人才需求。

4 强调考虑教学设计和技术应用的影响因素

从课程设置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特别强调要从“认知问题和技术”、“社会问题和技术”、“文化问题和技术”以及“教育实践和设计”四类课程选三类课程学习。让学生充分认识技术设计与开发的认知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并通晓技术应用中将会受到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他们把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置于教学设计的整体规划之内,为了解决学校和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技术开发和应用,而不是为了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同时,将技术置于社会与文化等系统当中,而不是孤立起来考虑,这样更能促进发挥技术的应有作用。

5 强调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以便更好地应用技术解决问题

选修课中强调学生选择其他的院系课程,开设认知心理等,以便让学生了解更多其他方面的知识,这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时也体现出教育技术所需宽广的知识背景。

6 课程设计重视学生实践

在哥伦比亚大学教育技术专业的课程要求中,除了完成实地调研、教育实习等课程外,硕士毕业还要求必须完成一个综合实践项目,让他们应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而且学校鼓励学生到公司或学校实习,经常为学生提供一些实习信息。

7 课程实施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在研究生入学后选题方哥伦比亚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更强调让学生与导师讨论选题,而不是导师选题,导师会给出几个题目供学生选择。有时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选题,只要条件允许,导师也会同意。学生在有了新的实验结果或者实验现象时才找导师讨论,而不是有了问题去找导师,更强调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8 课程评价强调竞争精神

在哥伦比亚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有一个令人满意的进步的说明。特别是在硕博衔接上更加严格,学校只会向学生提供一个建议性的计划和时间表。如果学生不能保持令人满意的进步,将没有资格攻读博士学位。在学习环境里,市场经济体制依然适用,强调竞争意识。

四 总结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这两个教育技术方向的硕士课程设置,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当然有美国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但还是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思考借鉴。比如,如何根据学生的职业目标,对希望从事教师行业或者其他行业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课程?在硕博衔接上,如何分类分层培养,对于不准备读博士的学生是否可以选择性地做毕业论文?在课程内容上,可以增加一些学生实践的机会,可以通过项目和实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等。此外,在课程实施上,可以加大考核力度,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性、竞争精神,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猜你喜欢
教育技术学哥伦比亚大学课程设置
镜头(6)
祖国(2024年8期)2024-06-30 05:37:19
哥伦比亚大学 客户是上帝,学生是王道
留美生与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施吹耳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近代史学刊(2018年1期)2018-12-06 09:21:24
网络平台支持《教育技术学》公共课实验教学模式构建
教育技术学本科生就业问题调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8期)2016-10-31 18:19:34
曲靖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羽毛球课程设置的思考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基于教育技术学的教学APP现状及其发展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