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雅
摘 要: 本文对汉语比喻的传统分类和现当代分类方式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它们在跨文化认知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汉语比喻分类法,总体上分为形相喻、属性喻、综合喻三类,同时运用认知语言学概念合成理论论证了汉语比喻新分类法在比喻认知引导过程中的效用。
关键词: 比喻 分类 跨文化认知
比喻是修辞手段中使用頻率最高,最具有普遍性的辞格。在长期的语言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丰富的比喻句。钱钟书说:“比喻是文学语言的根本。”比喻是汉民族具象性、比附性思维方式的重要手段,也是汉民族创造力的重要体现,它是汉语言中的花朵,使语言艺术更加绮丽多姿。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使比喻从多个研究角度得到更深刻和广泛的探讨,人们发现它绝不仅仅存在于语言层面的修辞格群体中,而是人类最古老的原始思维方式,也是延续至今的一种普遍运用的认知方式,认知隐喻在国内外认知学者眼中已成为一门重要的学问。当然,我们这里讨论的比喻,仍是单纯作为语言修辞格类型的比喻,就是将两种有类似特征的事物进行对比联系,使得描绘对象更加形象具体,易于理解,富有美感的修辞方法。但是,我们又反过来从有利于跨文化认知的角度,对传统比喻的分类方式进行反思,对新的分类方法进行探讨。
一、汉语比喻的传统分类及不足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最早对比喻做了分类,他根据本体的性质把比喻分为“比义”和“比类”两类:“且何谓为比?盖写物以附意,扬言以切事者也。故金锡以喻明德,珪璋以譬秀民,螟蛉以类教诲,蜩螗以写号呼,澣衣以拟心忧,卷席以方志固,凡斯切象,皆比义也。至如麻衣如雪,两骖如舞,若斯之类,皆比类者也。”(《文心雕龙·比兴》)
也就是以具体喻具体的比喻为比类,以具体喻抽象的比喻是“比义”,这种分类显然概括力是有限的,是一种粗线条的分类。
代表古代比喻分类研究最高水平的是宋代陈骙的修辞学专著《文则》。陈骙的分类标准是比喻的形式结构和语义内容,如根据喻词的有无,喻体的多寡、类别、语气,本体的虚实等,他把比喻分为十类,“取喻之法,大概有十”:
“一曰直喻,或言‘犹,或言‘若,或言‘如,或言‘似,灼然可见。二曰隐喻。其文虽晦,义则可寻。三曰类喻。取其一类,依次喻之。四曰诘喻。虽为喻文,似成诘难。五曰对喻。先比后证,上下相符。六曰博喻。取一为喻,不一而足。七曰简喻。其文虽短,其意甚明。八曰详喻。须假多辞,然后义显。九曰引喻。援取前言,以证其事。十曰虚喻。既不言物,也不指事。《论语》曰‘其言似不足者。此类是也。”(宋·陈骙《文则》)
陈骙的分类法影响深远,形式结构的不同成为划分比喻类型的一个重要标准,但他本身使用的多重标准使比喻类别间形成一些交叉与混乱。陈望道《修辞学发凡》抛弃多重标准的分类方法,单纯以本体、喻体和喻词的异同和隐现为标准,分出“明喻、隐喻和借喻”三种类型,廓清了比喻类目,却也漏失了一些其他较有特点和价值的比喻类型。
二、汉语比喻的现代分类缺憾犹存
现当代比喻分类研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加上对西方修辞理论的借鉴与吸收,研究成果丰富,但也导致对比喻类别的划分越来越细,缺乏统一标准和完整体系,名目交错,术语杂糅,我们能看到的比喻类别名称除了前面出现过的明喻、暗喻、借喻、直喻、隐喻、类喻、诘喻、对喻、博喻、简喻、详喻、引喻、虚喻之外,还有潜喻、缩喻、扩喻、属喻、曲喻、联喻、回喻、择喻、反喻、逆喻、疑喻、物喻、事喻、互喻、合喻、顶喻、较喻、进喻、倒喻、提喻、连喻、补喻、不喻、派生喻、兼喻、约喻、是喻、非喻、正喻、讽喻、复喻、换喻、提喻、单喻、强喻、弱喻、显比、隐比、正喻、直比、象喻、质喻、假喻、等喻、逆喻、迂喻、环喻、饰喻、联合式比喻、解析式比喻、对照式比喻、低级比喻、高级比喻、对等式比喻、不对等式比喻、综合式比喻、没有喻词的比喻、程度不等的比喻、否定方面的比喻,等等[1]。
如此繁杂的比喻分类显然不利于我们开展对比喻的认知与教学。随着认知科学的兴起和发展,一些学者开始关注比喻(隐喻)这一特殊又普遍的语言现象,开始对比喻的认知与计算化研究,其中包括对比喻进行认知计算角度的分类,试图形成一个统一的,具有内在一致性的,科学的比喻分类体系。如有学者讲比喻分为明确比喻、特性隐喻、相关隐喻、事件隐喻、关系隐喻、位移式隐喻、比拟、借喻、夸喻等九种类别[2]。这是从本体、喻体和相似性关系三者的认知结构分析进行的分类,是对比喻分类研究的新尝试,他们希望通过机器程序的开发,能尽可能自动完成汉语比喻分类体系的辅助构建,也有助于汉语信息处理的研究工作,为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奠定新基础。
但他们的分类体系的科学性依然值得商榷,由于未能找到一个单一的标准,他们的九大比喻类型之间依然存在交叉与重复,如“明确隐喻”必然包含一部分的特性隐喻、事件隐喻和比拟等。他们在命名和定义上也表现得含糊,不够明确和准确。
三、跨文化认知角度下的比喻新分类
我们将对比喻再作一次认知角度的分类,分类的目的是有利于人脑对比喻的认知解读,而非服务与机器计算。我们撇开比喻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回到比喻的本质:类比。比喻的目的是让我们在有象似性的事物之间找到相似点,增加与丰富对事物的认识,那么我们对比喻的分类即可立足于相似点的分解上,至于令两事物之间建立类比关系的多种形式,则可置于相似点分类下的次类,而认知的关键在于对相似点的把握,结构形式的次分类只起认知上的辅助作用。
基于此,我们根据比喻本体、喻体间相似点的性质,将比喻分为形相喻、属性喻和综合喻三类。
(一)形相喻
形相喻是句子中本体和喻体之间具有外在形态上的相似性或某种动作行为或状态变化的相似,包括形态和动相上的相似,所以合为“形相”,注意不是简单的“形象”。这类比喻类型产生最早,较易被认知,在比喻中占绝大部分。
例:“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鲁迅《故乡》)
根据认知语言学概念合成理论[3],“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作为心理空间Ⅰ和“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作为心理空间Ⅱ先后输入,两空间共同的形态特征“两条腿的、细瘦的、干瘪的、直线型的”在类属空间提炼完成,进入合成空间,结合文章的时代与社会背景,形成层创结构,在鲁迅原文中即是完成对“豆腐西施”人物形象的认识与深化。
形相喻的主要特征在于类属空间中提炼的心理空间共同元素均是形态性的,是事物的外在形貌。在认知过程中重要的是认知主体对本喻体指向事物的形貌有清楚的了解,尤其是喻体的形貌。如果对喻体形貌一无所知,比喻的认知就只能流于失败。
(二)属性喻
属性喻是句子中本体与喻体之间有特点、性质、成分、风格上的相似。属性喻语义跨度较大,是较有创造性的比喻类型。
例:“上善若水”(《老子》)
全句是“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爭”。仅看比喻句“上善若水”。输入空间Ⅰ为“上善”,即至善至仁,尽善尽美,输入空间Ⅱ是“水”,“上善”相对抽象,“水”具体,人们需要分析挖掘“水”的内在蕴含,才能更好地理解“上善”。类属空间解析并抽象提炼出人性中的至善和水的优质特性共同之处,都是“牺牲自我,造福于人,容纳万物,柔韧执著”等。空间合成后,形成层创结构,人们认识到做至仁至德、自我完善之人,就是要像水一样,安于卑下,造福万物,知道滴水能穿石,以柔能克刚,并且海纳百川,谦虚容让。
属性喻的主要特征在于类属空间中概括的共同元素一般属于本喻体的根本属性或本质特征,而不像形态喻和动相喻一样关注于外在的形态和行为动作。这类比喻对认知者的文化、智识等各种能力水平要求较高。
(三)综合喻
综合喻是句子中本体和喻体都较复杂,可以是一个事件,一种情境,一个道理,一种现象,事件与事件之间、情境与情境之间、道理与道理之间、现象与现象之间存在相似性,相似点具有多重性,其中可能综合包含形态、属性、动相等方面的相似。
例:“记得中国先前,有过一种风气,遇见外国——大抵是日本——有一部书要出版,想来当为中国人所要看的,便往往有人在报上登出广告来,说‘已在开译,请万勿重译为幸。他看得译书好像订婚,自己首先套上约婚戒指了,别人便莫作非分之想。自然,译本是未必一定出版的,到是暗中解约的居多,不过别人却也因此不敢译,新妇就在闺中老掉。”(鲁迅《非有复译不可》)
此例的输入空间Ⅰ为“译书,刊登译书声明防止他人复译”,输入空间Ⅱ为“订婚”,两空间映射到类属空间中的共同元素是过程和结果,即确定所有权、产生排他性的宣告和双方解约的可能,解约后无人问津导致浪费与牺牲的结局。空间合成后形成的层创结构是人们更深刻认识到过去翻译界不当行为的危害,肯定复译的必要性。
综合喻认知过程的主要特点在于类属空间所反映输入空间共有的抽象结构和关键组织具有复杂性,可以同时包含共同的形态、共同的属性、共同的行为方式等内容,还可以含有共同的过程路线,共同的结构形式,共同的节奏顺序,共同的开始和结局,等等。需要条分缕析,一一对应,互相映射,最终真正理解。
除了形相喻、属性喻和综合喻外,还有一些句子采用形态、动相与属性交叉作喻的形式,如将视觉形态上的印象比喻为听觉或心理上的感受印象,这类句子似乎也是比喻,但准确分析,应归为通感修辞,所以对此类句子不另作归类。
总之,根据比喻本体、喻体间相似点的性质,将比喻分为形相喻、属性喻和综合喻三类的这种分类方法,采用单一的划分标准,不同类型之间不再出现交错重复的现象,我们所接触的任何一个比喻,都可以分配到相应的类型。跨文化修辞教学时,这种分类法可以帮助学习者直击锁钥,尽快完成语义认知和意蕴感知。
参考文献:
[1]谭学纯,濮侃,沈孟璎.汉语修辞格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2]杨芸,周昌乐,等.基于理解的汉语隐喻分类研究初步[J].中文信息学报,2004(3).
[3]Fauconnier,G.Mental Spaces[M].Massachusetts:The MIT Press,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