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X+不过”的考察

2013-04-29 06:57:06吴芝欣谭晓平
现代语文 2013年4期
关键词:音节句法语义

吴芝欣 谭晓平

摘 要:本文对“再+X+不过”格式中的“X”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并对“再+X+不过”格式的句法和语义进行了探讨。从音节特征看,“X”主要是单双音节、多音节;从范畴特征看,“X”主要是形容词、心理动词,且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从句法特征来看,“再+X+不过”主要作谓语和定语,作状语和补语的情况不多。“再+X+不过”的语义特征有三方面:陈述性、倾向主观性、极值描写性。

关键词:“再+X+不过” 音节 句法 语义

对“再+X+不过”格式的研究现在还较少,如:李秉震(2006)尝试对能进入这种格式中的成分进行探讨,认为能够进入该格式的是部分形容词和心理动词,但是并没有对这类形容词和心理动词做严格的界定,对该格式的格式义及相关问题未见深入探讨。雷冬平(2011)主要是针对极度构式“最/再+X+不过”的构成的语法化进行研究,认为其最初应是在源构式“N1最/再+A+(也)+A+不过N2”的基础上形成“最/再+A+不过”,然后通过扩展而形成多种形式的构式“最/再+X+不过”,充当X的成分由最初的形容词扩展到心理动词再到一般动词、名词,甚至扩展到短语和句式。

对于“不过”一词的研究,主要针对其连词的词性做了大量的分析,把它单独作为程度副词的分析还是比较少,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在朱林清的《说“不过”》这篇文章中,作者认为,“不过”作副词具有表示范围和语气的双重作用。表示范围时,跟“仅、仅仅、只、只有、只是”等副词的作用近似;表示语气时,往往与句末表示“不过如此”这种语气色彩的助词“而已、罢了”配合着用,其作用更显示出“往小处、少处、轻处”强调的意味。

2.在赵新的《“不过”补语句的历史考察》中,作者认为“不过”作为程度补语的结构分为两种:①用于形容词之后,补充说明行为状态所达到的程度很高;②用于动词之后,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频度很高。用作程度补语的“V不过”用例不多。而“再”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虚词,是一个表示频率的程度副词。

“再+X+不过”的格式在现代汉语中很常见,使用的频率很高,在口语中还有另外几种说法,例如“最+X+不过”。本文主要的考察对象是“再+X+不过”。

一、X的音节特征

通过对本文所收集到的语料进行考察,发现进入“再+X+不过”格式中的“X”有单音节格式,也有双音节格式,还有一些多音节格式。

单音节格式所占的语料比例较少。例如:

(1)芝加哥是他的首选,而芝加哥又拿到了第二选秀权,所以这个结果再好不过了。

(2)“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一代人再熟不过的唱词,我们富了,并不意味着这句话就过时了。

(3)在麦基这位美国海军上将看来,似乎只是“再傻不过”才酿成大错。

(4)当了14年党委书记,对“经济要上去,人口必须降下来”的体会再深不过了。

(5)这其实只是说交媾,“距离”再近不过了。

双音节格式所占的比例最大。例如:

(6)我们对于这进程,要求事实的例证,马克思的《资本论》中是再详明不过了。

(7)这段话,对于体验派的戏剧艺术要给予观众些什么,是说得再精确不过的了。

(8)教育目的之一,是要国民爱国,现在的教育,却使青年怨恨叛离,这是一个再严重不过的问题。

(9)因为我现在还没有一点点名气,而名气对于一个歌手来说,是再重要不过的了。

(10)对漂亮的女孩子来说,凭借某种天生的“资本”来改变“命运”,真是再容易不过的了。

在“再+X+不过”的格式中,多音节词所占有的比例也是少数,主要是四音节的词语。例如:

(11)这个道理再简单明了不过了。

(12)这确是再生动形象不过了。

通过对上述语料的整理,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在“再+X+不过”格式中,能进入X的主要是双音节的词语,占语料的90%以上,其次是单音节词语,最后才是四音节词语。

二、X的范畴特征

通过对语料的整理,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在“再+X+不过”的格式中,X可以分为这样几类:

(一)X为形容词充当,大部分为正向的形容词,负向形容词较少,但表示极端的正向形容词也很少。例如:

(13)对观测天空的科学家来说,是再理想不过的条件了。

(14)一个从苦楝树上走向大学讲台的农家子弟,对苦楝的习性再熟悉不过了。

(15)无疑,碰上这样的场面是再难受不过了。

(16)在一汽铸造厂,用“脏、乱”两字形容昔日景象,再贴切不过了。

(17)道理,已经再清楚不过了。

(18)在麦基这位美国海军上将看来,似乎只是“再傻不过”才酿成大祸。

(19)葡萄牙足协主席马代尔也对若热表示祝贺,并称这是再好不过的了。

在上述的例子中,“X”的主要是正向形容词,表示积极的或是中性的意义,如“理想、熟悉、贴切”等等。“难受、傻”是负向形容词,表示消极的或是不好的意义。

(二)“X”由部分心理动词和一般动词充当。

(20)作为他的结发妻子,我对他是最了解不过的。

(21)日本人的强夺无疑是再侵权不过。

(22)快别说了,真的是再后悔不过了,我这是做的什么事儿啊!

(23)贞子从电视里爬出来的样子再害怕不过了,吓得我一个星期没敢看电视。

在“X”所指代的部分中,主要是心理动词,如“了解、后悔、害怕”等等,另外还有少数是一般动词。

三、“再+X+不过”格式的句法特征

从总体上来看,“再+X+不过”的句法特征与一些程度副词极其相似,如“很、非常、十分”。但“再+X+不过”格式在句法中充当的成份却不能等同一个程度副词,“再+X+不过”格式不仅能同程度副词一样充当句子的状语或是补语,它还能充当谓语、定语等成分。“再+X+不过”作谓语时,陈述、评价功能比较强;作定语、状语时起修饰、限制的作用,具有描写性;作补语时,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

(一)充当状语或是补语

“再+X+不过”格式充当句子中的状语或是补语已经比较少了。例如:

(24)这再清楚不过地表明了他们的共同立场。

(25)此时此际,再深切不过地体会了。

(26)这话说得再好不过了。

(27)如果我们常心存感恩,人生就会过得再快乐不过了,因此请好好经营你那值得经营的人生,让它充满了芬芳。

(24)(25)两例是“再+X+不过”作状语,(26)(27)两例中“再+X+不过”结构作补语。

(二)充当谓语

“再+X+不过”常在谓语位置上出现。例如:

(28)即使今后有人问起,理由再充分不过了:支援当地政府建设,为下一步找工程创造方便条件嘛!

(29)这么做再好不过了。

(30)用“剪不断,理还乱”来形容乱收费现象再恰当不过了。

(31)道理,已经再明白不过了,思路,已经再清楚不过了,关键是如何行动了。

以上例句中的“再充分不过了”“再好不过”“再恰当不过”和“再明白不过”“再清楚不过”都是在句中作谓语的。

(三)充当定语

“再+X+不过”也常在定语的位置上出现。例如:

(32)从那时起,我的心中就埋藏了一个再朴实不过的梦想:长大后一定要去吉安看看。

(33)姑娘见了王永安拔腿就逃走了,这不是再明显不过的证明吗?!

(34)中央戏剧学院一位教师认为,《音乐之声》拥有的是再传统不过的“外壳”。

(35)张士昌,一位再平凡不过的山里农民,终于走完了60年的生命历程。

以上例句中的“再朴实不过”“再明显不过”“再传统不过”和“再平凡不过”都是在句中作定语,修饰后面的名词或名词短语。

在对“再+X+不过”格式句法特征的考察中得出,“再+X+不过”最主要的句法特征是充当谓语和定语,充当状语和补语的不多。其中,由于谓语的作用主要是对主语加以陈述,所以“再+X+不过”格式在充当句子的谓语时,主要是对主语提到的人或物或事进行评价,与此同时,“再+X+不过”经常出现在“是……的(了)”表判断的句式里。例如:

(36)名气对于一个歌手来说,是再重要不过的了。

(37)远离城市喧闹的城乡接合部,这对我这种喜欢清静的人来说,真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现代汉语里句末语气词“了”“呢”等具有很强的成句作用,我们分析语料发现,在有些句子中当“再+X+不过”处于谓语位置时,“了”是不可省去的,如不能说“至于吃饭,耿根喜也是再俭朴不过。”形容词之后加上“极、多、透”组成的述补结构都表示程度,如“好极了/暖和多了/可笑透了”。这一类述补结构之后都带后缀“了”。除此之外,表程度高的“再+X+没有了”“最+X+不过了”也不能少了后缀“了”,“了”不可或缺。

四、“再+X+不过”格式的语义特征

从上述对“再+X+不过”格式中“X”的考察和对“再+X+不过”句法的考察可以看出,“再+X+不过”格式在句中所表达的语义不仅仅相当于程度副词,而且所表达的程度更深,所要表达的效果更为明显。

在“再+X+不过”的格式中,形容词和心理动词进入该格式以后就被赋予程度高到极点的意思。例如:

(38)a.躲开了它们,就是躲开了一种再亲切不过的人文文化。

b.躲开了它们,就是躲开了一种很亲切的人文文化。

例(38)b“很亲切”表明“亲切”的程度比较高,可称之为“高量的表述”;用“再亲切不过”表明“亲切”的程度高到极点,没有其它什么可以超越的了,可称之为“极量的表述”。另外,这种“亲切到了极点”的认识并不只是以客观事物为参照点进行比较得出的结论,而更多的是以说话人的心理为参照得出的一种主观感受,张国宪(1996)称之为“量的主观表述”。试比较:

(39)a.而正是这个再浅白不过的道理,使吉林化纤公司把从严治厂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

b.而正是这个很浅白的道理,使吉林化纤公司把从严治厂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

例句(39)b是对“浅白”的客观表述,因为我们可以给这句话加一个语境,变成“在其他我们所知道的道理中”,“这个再浅白不过的道理”该句表明“再浅白不过”是与“其他道理”比较后的客观表述,因此“很”是表客观的程度副词;而一般我们说“他最聪明不过了”,并不只是以其他同学为参照,而是根据我们心中的标准所作的主观评价和客观上对该事物的比较分析。在这样的比较分析中,人的主观因素是占主要的。因此,“再+X+不过”是一种更倾向于表主观的格式。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再+X+不过”这一格式表示说话人主观上认为以及综合客观分析X的程度达到的极点,没有其他什么可以超越它的了。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再+X+不过”格式的语义特征可以概括为:陈述性、倾向主观性、极值描写性。

五、结语

本文对“再+X+不过”格式中X的音节特征、X的范畴特征、“再+X+不过”格式的句法特征和语义特征等进行了考察。通过对该格式的分析可以看到:“再”是由一个表频率的程度副词变为一个表程度的副词;“X”主要是形容词、心理动词,单双音节、多音节都可以,且“X”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从句法特征来看,“再+X+不过”主要作谓语和定语,作状语和补语的情况不多。语义特征有三方面:陈述性、倾向主观性、极值描写性。

参考文献:

[1]李秉震.什么能“最/再×不过”?[J].语文建设,2006,(1).

[2]雷冬平.极度构式“最/再+X+不过”的构成及语法化研究[J].湘

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3]朱林清.说“不过”[J].汉语学习,1982,(3).

[4]赵新.“不过”补语句的历史考察[J].语言研究,2000,(2).

[5]北大语料库.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

index.jsp?dir=xiandai

[6]张国宪.形容词的记量[J].世界汉语教学,1996,(4).

[7]朱玲君.新邵陈家坊镇话程度副词“不过”比较研究[D].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8]黄春妮.兴山方言中的“X不过”结构分析[J].群文天地(下半

月),2011,(4).

[9]周琳,邹立志.“但是”,“不过”和“只是”的程序意义[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

[10]薛秋宁.连词“不过”、“但是”的异同及教学[J].科教文汇

(下旬刊),2008,(7).

[11]王岩.“不过”论析[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4).

(吴芝欣 谭晓平 湖北宜昌 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443000)

猜你喜欢
音节句法语义
句法与句意(外一篇)
中华诗词(2021年3期)2021-12-31 08:07:22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语言与语义
拼拼 读读 写写
句法二题
中华诗词(2018年3期)2018-08-01 06:40:40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中华诗词(2018年11期)2018-03-26 06:41:32
藏文音节字的频次统计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现代语文(2016年21期)2016-05-25 13:13:44
快乐拼音
认知范畴模糊与语义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