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
摘 要: 文章采用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方式对举重训练进行分析,并对举重训练的教学方法提出建议,以期为举重运动员能力的提高提供帮助。
关键词: 举重训练 教学方法 需注意问题
在国家综合国力快速提升的今天,在各大世界级和国家级的体育活动日益繁多的当前,举重作为体育的活动之一,我们已经看到它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而事物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举重训练也不例外,要在激烈的体育竞争中取得优势,获得成功,就要有良好的教学方法。可以说,新时期的教学方法是适应时代的发展及所教对象的特点的。
1.举重训练教学方法的采用
1.1观察法和讲解法合并使用
在各项体育活动训练中都可以对所要学的知识进行步骤分解。提拎发力是这项训练中的关键环节,它的动作比较复杂,重点考查运动员的训练程度高低。在教学训练中可以采用观察法观察抓举动作与挺举杠铃至胸的快慢动作。在模拟演示中,教练员可以在示范中加带讲解环节,分析各种起举方式的优劣,并让训练员仔细观察。例如,对于躯干短而伸髋力量强的运动员,他们适合的方法是高臀位,如此有两点优势:第一点是增大上体的前倾角度,发挥伸髋肌与躯干伸肌的力量[1],同时加快提起杠铃的速度;第二点是将杠铃的中心更接近与支撑面中心,以保持平衡和稳定。反过来,对于躯干较长且伸膝力量强的运动员可以采用低臀位的方式进行教学训练,原因是若受训者臀位低,所形成的上体前倾角度比较小,将减轻腰部的负担,并且能够更有效地发挥伸膝的力量。
1.2心理训练的方法
举重运动是速度力量性的项目,它的生理特点是在最短的时间内使用最大力。这对于举重者尤其是初学者来说比较困难,如果处理不好,则可能出现恐惧的心理。因此,教练员应根据举重运动员的实际情况,采用有针对性的心理策略。例如在讲解示范完分解动作后,引导受训者闭上眼睛,重复思考和想象教练员示范的动作表象。此后,应用语言提示及训练口诀或者为学生量身定做的专门性语言,要求学生用各自默读的方法将自己融入正确的动作表象中。[2]
1.3实训法与探究法的结合
体育运动是一项身体力行的活动,需要经过训练才能有所提高。结合上述的生理特点及举重的特点,进行分类或者是分步骤地进行练习。在赛前训练中,重点进行基本功的稳固训练。俗话说:熟能生巧。举重运动员在学习完基本理论后,需要各自进行训练及在训练员的指导下进行活动,分析错误的原因及探究这种错误方式可能导致的后果。另外,反复训练及纠错的过程,使受训者形成固定的姿势和习惯性的动作,在赛场上节约时间,以最快的速度进入状态。需要注意的是,要注意间歇休息。根据举重运动的特点,速度与力量的最大化消耗需要不低于30秒的休息时间缓冲,一般是两至三分钟,但不能超过五分钟,这一休息间隙可以让受训者补充适当的氧气,恢复身体上的生理功能。
2.举重训练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举重训练中,应当注意科学的方法,必要时,需要将几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不仅要具有理论性的知识,而且要有实际的训练;不仅需要教练员的讲授和亲身示范,而且需要举重运动员的正确心理暗示与反复训练。目前存在一些不良的举重状况需要予以警惕:一是急功近利,一味地追求成绩,而忽视一系列问题。如不重视受训者的适龄问题和身体速度发展问题,过早或者太晚进行训练,又或者投机取巧以实现短期的目标,而长期的效果无法体现;二是不合理的训练计划。教学方法只是一种引导性的指导。训练要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进行,当所采用的教学计划不适用时,应灵活变通,及时弥补不足;三是忽视思想教育。由于国家越来越重视体育方面的发展,对于体育锻炼从小抓起,让举重运动员长期接触活动训练,而对运动员文化课不重视,从而影响他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知识的程度决定了所站的高度。在国际赛事中,一名举重运动员的素质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形象、一个民族的习惯及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四是方法缺乏针对性。同一种方法可能适用于不同的人,这是普适的方法,但是某些方法只对部分或个别运动员有效,所以在采用教学方法时还应当采用特殊的方法,对于不同情况的受训者给予不同的训练,让其潜能都发挥出来。
3.结语
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体育活动,在对举重水平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的各赛事中,运动员除了要具备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外,还要具备准确全面的抓举与挺举技术。在这些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中,科学的教学方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良好的教学方法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科学的方法则可能事倍功半,甚至危害身体健康。因此,对于举重训练教学方法的研究是当前应当重视的重要课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研究。
参考文献:
[1]黄梓进.对举重训练科学性及青少年身体生长发育规律的思考[J].广东科技,2013(08):239.
[2]郑开积.举重训练提铃发力技术优势的探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05):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