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经济的结合点上做文章

2013-04-29 00:44孙鲁威
文化产业 2013年4期
关键词:工业化文化产业现代化

孙鲁威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社会发展的主线,也应该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金融如何支持文化?这需要有观念与技术的明确定位。在传统文化与新型业态交织,传统体制与新兴主体同步的繁荣快速发展中,加强引导是文化产业发展最需要的。政府的政策引导是我国的主导力量,而金融投资的引导将是发展的重要途径。由于文化产业的特点决定,对于文化产业的投资比对于经济产业的投资更为复杂,其直接效益可能是影响力而不是购买力。尤其是当前政府财政支持以外的领域,当前发展受制约较多的领域,更应该是金融运作的热点。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在“四化”同步推进的过程中,文化产业的发展既是“同步”的标志,也应该是“同步”的结果。“新型”的四化,没有文化的建设是违背初衷的,而文化建设从何入手?目前争议很多,关键要把握主线。“四化”是社会发展的主线,也就应该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首先看看我们的企业。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企业文化将逐步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目前的大型国企或者是民营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但大多数企业文化都类似“家训”,并不被社会所了解,无法与社会形成互动,从而得到认可与支持,形不成文化力量。因此如何使企业文化“走出去”,与社会发展相融合,这是我们新型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大问题。前几年,从公务员跳楼到企业员工跳楼“屡禁不止”,年轻一代面对压力没有精神支撑,缺乏信念保护,更找不到文化维护。改革开放30多年,工业题材的文艺作品有多少?人物形象有几个?应该说极度匮乏。这是什么问题?难道不说明问题吗?

再看看我们的农村。城镇化是大趋势,农民逐渐能够接受这个现实。但是这种巨大的社会变革应该说不是自然形成的,是外力推动的。人们的精神是恍惚的,是最需要安慰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知道的除了持续与媒体上的农民打官司告状,有多少文化产品是用来安慰人心的?是鼓舞人心的?许多人希望在这个过程中保留传统文化,那么传统文化是怎么来的?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是一部民歌集。年轻人在山水间劳动,由爱情而歌唱,由歌唱而文化。

一名西藏女歌手获奖后曾说,我不能到北京来,应为我只有每天看到蓝天白云,才能唱得出来。可见,要想保留传统文化,因该先保留的是“传统”本身。而问题是,年轻人不进城又去哪里能得到发展?

农业现代化过程更是传统“劳动”消亡的过程。这是一个机器唱歌的时代。人类文化是从农业起源的,今天的农业现代化绝不应该是没有文化的农业。其实,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是伴随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而实现的。它更是一个全新的综合体。诗歌没有了,出现了;地方戏渐行渐远,电视剧扑面而来。客家文化、畲族文化、闽都文化、朱子文化越来越成为字面上的遗产。饮食文化也随着机械化的普及、转基因作物的种植、设施农业的兴起而改变着味道。波兰的国菜“红菜头”十分畅销,但波兰人不因此而搞设施农业多产多赚,而是继续传统种植方式,保留传统味道;欧洲一个小镇,每年有一天是小龙虾节,上万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会准时为吃龙虾而来到这里。这就是文化。2013年阳春三月,本应是江浙文人墨客吟诗作赋的时节,黄浦江上万头死猪令本来要做文人的人改行了。这个春天失去了颜色。

可见,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是需要智慧的,最根本的原则是要与经济相结合。文章要做在结合点上。比如对于企业贷款的资格审查,是否要将企业文化的创造与建设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目标?是否应该参与对企业文化产品的认定与推广?文化软实力是否可以作为贷款“抵押”?文化贡献率是否可以作为再贷款优惠条件?还有,对于人才体系建设能否给予更大的扶持力度?凡此种种,形成一个全社会关注、参与、经营文化产业的氛围,进而调动所有公民的文化文明意识,促进文化消费,把十八大提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工业化文化产业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