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应用

2013-04-29 03:38:15黄锦超
课程教育研究 2013年5期
关键词:最近发展区支架式教学英语写作

黄锦超

【摘要】衍生于皮亚杰建构主义思想和维果斯基的理论的支架式教学理论,以最近发展区为切入点,为教师的教学活动的组织提供了方向。将理论层面应用到实操层面,将支架式教学用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指导高中英语写作的写作过程,探讨支架式教学模式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英语写作 最近发展区 支架式教学 建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96-01

一、引言

写作技能是英语学习四大技能中非常重要而且高难度的一项,是语言学习的重要途径,作为输出型语言技能,在表达个人情感看法和社会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起着具有创新并有表现力的沟通作用(秦晓峰,2009)。

现今高中英语写作仍然存在着以下问题:句法知识不扎实、词不达意、表达力匮乏;缺乏必要的技巧,语法实际运用能力差;表达不得体,无法驾驭长句;缺乏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多维互动交流。

本文从教师的角度出发,采用支架式教学法来设计和指导课堂教学,尝试对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写作过程中做出的帮助做探讨。

二、传统写作法

传统写作教学是以侧重写作技巧和方法以及写作结果的成果写作法为代表。成果写作法关注通过模仿范文、关注词汇、句子语义、语法正确性和句式的运用(鲍勤,2007;张顺梅,2007;)。教学过程就是教师给予刺激,学生做出相应反应的过程。贾爱武(1998)提出,传统的写作路子有效地强化学生对所学写作格式、语法、词汇的等知识的掌握。为了改善写作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后来发展出了任务教学法、过程体裁法、过程体裁法等。

三、支架式教学模式

支架式教学建立在建构主义、最近发展区和支架理论之上:

最近发展区理论衍生于维果斯基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学习者的智力活动中,已经具备的学习能力和潜在的学习能力之间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已经具备的学习能力是指学习者在没有旁人指导帮助下能够达到的认知水平(也被称为第一水平),潜在的学习能力(也称第二水平)则是指在教师以及其他更有能力者的帮助下能够达到的水平,这段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善于发现学习者的最近发展区,并在最近发展区内组织适合学习者的教学活动,才是有效的教学。

支架理论建立于社会建构主义和最近发展区理论,由布鲁纳、伍德和罗斯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提出,主张通过教师或其他更有能力的成人或同伴在学习者的最近发展区内提供的适当的帮助,使学习者能逐步地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普利斯利(Pressley)于1996年将支架定义为:根据学生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帮助,并在他们能力增长时撤去帮助。支架式教学法应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支架理论最广为接受的模式是搭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张顺梅,2007;路世英,2009;尹山鹰,2011等)。支架式教学中,更有能力的人提供给学习者支架或帮助以促进学习者的发展,可以促进学生在原知识的基础上内化新信息的能力(Rachel R. V. D., 2002)。支架于写作教学的种种好处中,最根本的一条是打破了外语教学中的教师“一言堂”,实行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放手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通过交际学习语言(张国荣,2004)。支架理论有利于我们在英语课程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有效、成功的互动必须借助支架,适当的支架可以使互动更具有可操作性,可以为互动创造和谐的环境。通过提供支架—减少支架—撤除支架这样一个教学过程,最终达到在无须教师指导的情况下进行自主学习的目的。支架式教学模式及其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可以降低学生英语写作中的困惑度。支架式教学的应用还可以弥补课堂中的盲目性和松散性,使学生的能力逐步提高,自主性增强,方向感也渐明确,支架设置得越好,学生的再学能力就能得到更大的提高。

然而,在支架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是一味的帮助学生而不加以甄别。在支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支持、引导、协助,而不是代办、代替、灌输。教师是促进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指导者、帮助者,而非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知识传授者;所以我们同时关注教师和学习者在课堂上的角色,在学生能够自主独立学习的时候放手让他们去学习,当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再施以适当的帮助。教师要了解学生知识水平,知识结构和兴趣所在,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相关性,支架设置的难度和引入要适时适当,撤除也要循序渐进,逐步减少。

四、支架式教学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在支架式教学法中,教师的作用是负责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为此, 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为学习者搭建起写作的脚手架, 根据学习者原有的写作水平, 制定出符合最近发展区的写作任务, 确保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可以完成。

(2)引导学生对写作任务作深入的理解, 指导学生明确写作要求, 进行写作前期的准备工作, 帮助学生组织语料。

(3)要善于鼓励协作学习, 在学生写作过程中, 不仅要善于鼓励其独立完成写作任务, 更要鼓励其相互合作,这有利于学生发现他人的优点和缺点, 学会欣赏他人, 相互取长补短。

(4)要注重学习者建构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在评价写作成品时要注意把整个写作过程与成品结合起来考虑,评价要以肯定和表扬为主,激发学生的信心、产生写作的热情,提高写作动机。

结束语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要真正实现英语写作教学的高效率, 就要多给学生实践的机会, 鼓励独立思考与相互协作, 多肯定进步, 以加强学生的写作兴趣与动机。

参考文献:

[1]Jamie Mckenzie. 2000. Beyond Technology: Questioning, Research and the Information Literate School Community, Chapter 19- Scaffolding for Success [M]

[2]Richard Badger & Goodith White. 2000. A process genre approach to teaching writing [J] ELT Journal Volume 54/2 April 2000.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Rachel R. Van Der Stufy. 2002. Scaffolding as a Teaching Strategy [J]. Adolescent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Section 0500A- Fall 2002 November 17

[4]鲍勤.支架式教学模式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J].云南电大学报.2007.(1):53-55

[5]陈萍、陈开顺.支架式教学模式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09.(3):71-74

[6]贾爱武.英语写作的改进:从成果写作法到过程写作法[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8.(5):74-77

[7]路世英.支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基础英语教育.2009.(4): 40-44

[8]秦晓峰.支架理论在英语写作及教学中的作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6):194.211

[9]宋洁琳.“支架式”教学模式下的高校英语专业写作教学[J].怀化学院学报.2008.(10):142-143

[10]张国荣.“支架”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9):37-38

[11]张顺梅.大学英语写作课支架式教学模式探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1):118~119

[12]朱枫.大学英语支架式教学实证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1):129-132

猜你喜欢
最近发展区支架式教学英语写作
大学英语听力中支架式教学模式探索
青春岁月(2016年22期)2016-12-23 23:05:15
结合一堂考核课试论经典小说的品鉴与赏析
成才之路(2016年35期)2016-12-12 11:55:13
基于“最近发展区”的班级内分层教学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91期)2016-12-08 21:55:25
论促进幼儿“最近发展区”的路径选择
科教导刊(2016年27期)2016-11-15 22:17:04
母语负迁移对初中英语写作的影响
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 11:20:21
从高考英语作文评阅看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启示
语境与英语写作研究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50:51
词块策略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高中数学课堂的提问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04:31
“支架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69期)2016-09-21 14:3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