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文化遗产的主人

2013-04-29 00:44刘魁立
文化产业 2013年7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物质文化

刘魁立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新疆大学客座教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民间文学论坛》杂志主编;全国社科基金评审组成员(1986-1995)等职。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亚洲民间叙事文学学会(AFNS)会长,世界民俗学者组织(FFN)全权通讯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俄罗斯科学院民间文学委员会学术委员会顾问。图为6月14日在国家图书馆公益演讲的刘魁立先生。

每一个民族,是不是善待自己的民族文化,是不是继承和弘扬自己的优秀的民族文化,这不仅仅是我们的事情,同时也是全人类的事情。我们可以在建造自己文化的过程中向全人类提供借鉴,丰富整个人类的文化。

曾经有一段时间,大家不习惯于非物质文化这个词,说是干脆就叫它无形多好。可是,一旦这个词成立,随之就会出现一个问题。

分类的困扰

什么是文化?什么是非物质文化?

从哲学的角度或者是从文化学的角度来讲,文化有非常多的定义。简单来说,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财富成果总和,就是文化。自然存在的比如说山、水等等,尽管人们生活在其中,但如果没有把它们文化化,它们就没有成为我们的生活中的一部分。但是,以自然界的动物为例,一旦经过人类驯化,把它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这样就叫作文化了。比如蜜蜂酿蜜,和人类没有关系,人们养蜂,它的蜜就为人类所用,那么养蜂也就成为文化的一部分。这样的例子很多,人类的许多发明和工艺,都属于文化的范畴。

要分析和研究文化,首先就要对它进行分类。过去,人们习惯于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类。什么是物质文化?比如说摆在桌上的手表,它是物质的,可以归类于物质文化。而表是经过设计、制作而最后形成的。表的设计制作这一实践活动,生产制作表的整个工艺过程是无形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会在人们的行为当中体现出来。那么这一部分就被称之为精神文化。

虽然有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分类,但还是不能涵盖所有的文化类型。于是问题就出现了。比如驾驶汽车,我们开车上路是在右边,而日本人是在左边。这个有什么道理吗?也许没什么道理,就是习惯问题。再比如韩国的年轻人在他的父亲面前是不准抽烟的,可是韩国的年轻人在父亲面前可以喝酒。他们喝酒的时候,还要背过身去稍微的遮挡一下,表示对长辈的尊重。日本人则不同,日本的年轻人在父母亲面前可以抽烟,但是不能喝酒。按照上述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分类,这些习惯,分在物质的范围肯定不合适,如果要往精神方面去分析,它既不是什么发现发明,也没有什么特殊的。于是,研究者们就增加了一种分类,叫条式文化,或者叫制度文化。这样就有了一个所谓“三分法”。但是,这样的话,人们无疑还可以再加上另外的几种分类。于是,文化的分类又一次遇到了麻烦,到底该怎么分?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当中,把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这种分法渐渐被许多人所采纳并习惯。

“非物质”的诞生

曾经有一段时间,大家不习惯于非物质文化这个词,说是干脆就叫它无形多好。日本人是这么叫的,韩国人是这么叫的,到现在为止,许多研究者仍然还用“无形文化”这个词来表达非物质性的文化。

可是,一旦这个词成立,随之就会出现一个问题,无形中的“形”,显然指的是“形态”。试想,跳舞能没有形态吗?唱歌能没有形态吗?形态和内容,外在的表现形式和它自身的内容就形成了一个相对概念。所以当我们说“无形”的时候,已经自我矛盾了。没有形式的文化,这让人很难理解,倒不如使用“非物质文化”这个词。

有了物质和非物质的分类,人们就不会从逻辑学这个角度看文化了。有的物质文化虽然也包含着非物质性的成分,但是可以把它从物质中间提炼出来,把它抽象化。也就是说,人们现在再来分析文化的时候,可以把它分成物质的层面和非物质的层面。这样就没有矛盾了。

有了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分类之后,我们就要对非物质文化来进行研究、保护。当然,可以保护的东西很多,比如说考古发现编钟、鼎,都是物质的。以现在的技术水平我们可以把那些考古发现重新恢复起来。也就是说,其中包含着的非物质性文化,现在是可以重建、重构,重新恢复起来。但是据说,几乎很有些相近性质的铜鼓,我们却恢复不了原来的技术。因为人们有相当长的时间没有做这件事。许多老师傅的技术,被时代忘记了。所以现在所做的铜鼓,壮族同胞和其他的使用铜鼓的少数民族同胞不喜欢。他们宁可花高价买一个旧一点破一点的,也不愿意用新做出来的。因为新做的铜鼓达不到原来的工艺水平。也就是说,铜鼓里所包含的非物质性的技术,在今天没有得到很好的恢复。

物质和非物质是紧密地关联在一起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在于我们希望从中可能获得物质的那些东西。比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里,福建、浙江一带特有的木桥,《清明上河图》画作中有一个拱桥,没有用一根钉子,是编织搭起来的。而且这种桥是经过很长的时间都不坏的。经历过若干次地震,钢铁水泥的建筑在地震中垮下来了,可是木结构建筑安然无恙,依然屹立在大地上。就是它自身的结构可以承受地震的撼动。保护好这种技艺,我们就有了拥有非常宝贵的成品的可能。目前在浙江、福建交界的区域都有很好的木拱桥一直使用着,有的年份已经很久很久了。欣喜的是,在许多地方已经开始采用这种技艺建造一些这样的桥。

人类推进整个文化的发展,靠的是彼此的非物质性文化的共同享有。我们的故宫就只能是我们自己有,美国要盖一座,那是重新盖的,不是我们的这个。

共享和独享

非物质文化和物质文化有什么区别?非物质文化有什么特点?和物质文化有什么不同?

第一个特别明显的特点就在于它是可以为人类所共同享用、共同享有、共同传承的。物质性的文化,是不可以共享的。

人们促膝谈心,虽然两个人都坐在同一张桌子上,但你坐你那一半,我坐我这一半。因为任何物质,都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存在着的,两个人不可能共有一件东西。而非物质的文化,是可以共享的。一个老师教给大家来唱歌,所有的人都可以学。而且说所有人都可以学会,继续唱。经验、技术等等是弥散性的,是可以被大家共同来掌握的。这种可共享性非常重要。人类不可能只有一部分人来发明,而另外一部分完全与发明无关。整个人类中,哪怕某个人再有本事,也不可能从石刀石斧开始发明,一直坚持到发明电子计算机,发明神舟十号。这里有一个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问题。

人类推进整个文化的发展,靠的是彼此对非物质性文化的共同享有。非物质性文化的这种可共享性,是和人类的发展共短长的。从有人类的那一天起,彼此就可以互相借鉴,互相利用彼此的成就,包括文化成就。而这种共享性,一直会在人类存在的整个历史阶段里,不断地重复。

人类整体的文化发展,是有非物质性的,共享性在这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大概是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因为有了这个共享性,我们整个的人类,才有一个文化发展的前景。

第二个特点是,非物质性的文化时时都在变化中。比如说我们年年过年,但是年年都不同。所以说,非物质性的文化是实实在在活着的,是一个动态的生命。不可能停滞在某个时间上。这种动态性特别明显,物质文化要复杂得多。非物质性的文化每一次呈现,都是它这个生命体的一个环节。

除了以上两个特点外,还有第三个特点,就是物质文化一旦被人创造出来后,就和人脱离了关系,成为一个独立的存在。比如说一个茶杯,在创造的过程中间,它是人的一种能量的体现。一旦创造出来之后,它就和人脱离了关系。然而,非物质的文化是以人作为载体的,有人存在,这些技术、思想才会存在。它的主体是人。这一点,和物质文化又有着非常大的区别。

依照个人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这个理念,其设计思想就在于把一少部分人、一个单独的民族群体的发明和创造变成整个人类财富。这种可共享性让大家关注。让人们绝不再用一种文化独占的、霸权的模式,来使人类的文化变得更加狭窄,更加单调。通过非物质文化的共同享用,通过推介各个民族的优秀成果,使整个人类的文化发展,能有多样化的前景。使得整个的世界变得更加丰富,使人类更加有健康持续的发展。

文化多样性与霸权文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十年前通过了一个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今年正值这个公约签约十周年。应该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考虑到几个方面的问题,才制订了这个公约。一是非物质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关联,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遗产的关联,此前,有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中国的故宫、万里长城,还有很多非常有名气的所在,都被列入到名录里去了。在这些物质性的文化得到保护的时候,我们却发现有非常多的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比如说,人类有那么丰富的非物质文化的宝贵遗产,却没有特别给予关注。这些文化的遗产,随着历史时代的发展,也许会有朝一日在地球上消失。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是能够把这非物质性的内涵,那种宝贵技术保存好的话,就还可以重新再做。

由于非物质性的文化遗产实际上凝聚着每一个民族的共同心理。所以它是我们认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据。它可以提升我们的创造欲,提升我们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创造力的推进,就使得我们今后在整个的文化发展过程中间,能够有非常多的新的贡献。这都是他们提出来的一些非常重要的概念。

在这样的一些思想的指导下,经过筹备和多方面的磋商,确立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它的宗旨在于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是尊重各个社群、各个群体和个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

美国人常常会把自己的文化作为一种霸权文化,推行到世界各个角落。今天,美国的生活方式几乎在我们周围天天在演绎着。美国的饮食、美国式的快节奏生活、美国的价值观,不断地在我们的周围表演着,在我们的生活中间充斥着。这种情况,反映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当一个国家的军事、经济各个方面都强势的时候,他就希望自己的文化也变成强势的文化。这就是为什么欧洲的许多国家在抵制美国的生活方式、美国的价值观方面特别的努力。美国民俗学会的会长比尔在回答为什么不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时,他这样解释,在这个公约之外还有一个条约,叫作《文化多样性宣言》,这个宣言说,人类的文化应该是朝着一个多样性文化的前景去发展,而不要用哪个民族的文化来替代整个人类的文化的丰富性。那个条约坏透了,它是针对美国的。这是法国、德国在搞鬼,绝对不能参加。所以我们也同样不能参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各社区、各群体,为了适应他们所处的环境,为应对他们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不断使自己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也为他们自己提供了一个认同感和历史感。由此,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

历史认同感

每一个民族,是不是善待自己的民族文化,是不是继承和弘扬自己的优秀的民族文化?这不仅仅是我们的事情,同时也是全人类的事情。我们可以在建造自己文化的过程中向全人类提供借鉴,丰富整个人类的文化。在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约。公约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被各社区、各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展现、表达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和手工制品和文化空间。各社区、各群体,为了适应他们所处的环境,为应对他们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不断使自己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也为他们自己提供了一个认同感和历史感。由此,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

非物质文化越来越被全人类视为自己的遗产。这里就有个价值判断,就是这些东西对我们是核心的,对我们是珍贵的,对我们来说是有直接关联的,我们把它是看成我们的遗产。

过去的丝绸之路,后来的茶马古道,还有海上丝绸之路,都是中国的非常珍贵的遗产。在新疆库车,那里曾经有一个所谓龟兹国,也曾经产生了龟兹文化。在唐宋时期的石窟里面,有一幅像,内容是汉族的一位公主下嫁到西域,画的是她指着自己的头发。是这位公主把蚕藏在自己的发髻里带出去,同时也把缫丝、丝绸制作技艺,也就是非物质文化,同时带了出去。时间大约是在公元八世纪。此后,外国才学会了怎么做丝绸。中国在这一方面的贡献,对于世界是非常重要的。假定没有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享和流通,没有彼此的借鉴,世界就没有今天这样的丰富多彩。

另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给了我们一个历史认同感。一个民族有没有历史感,有没有历史,是这个民族有没有自信心、如何向前发展的一个基础。有历史感的民族,是有信心的,努力的向前走。而有的民族,虽然有很久的历史,但是已经丧失了历史感,发展的前景就不怎么愉快;而认同感实际上是凝聚力,文化遗产是可以凝聚我们大家的。所以这种认同感、历史感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当然,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我们为整个人类做贡献的一个手段。这样整个人类的创造力就会得到提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实际上是包含了五个重要的内容:一是口头传授,如神话、传说等等。再一个就是表演艺术,如昆曲、京剧、各种地方戏、民族舞蹈等。第三个是社会实践、仪式等等,如节日庆典,到今天已经非常丰富了,许多节日庆典已经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里有所体现。第四个就是关于自然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这一方面中国有非常多的贡献。其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单里,就有我们的中医针灸。中医针灸实际上是我们人体知识的一种体现。我们把人体看成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结构关系中的一部分。同时,我们又把人体看成是一个整体。这种认识和西方的所谓人体的认识,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说,关于脉络的分析、穴位的分析等等,所有的这些都是一种对人类的贡献。这几个方面,仅仅是作为一个非常明确的分类来处理的。但实际上,它是包含了我们整个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

我们国家也有制订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确定了我们自己的一些原则。应该说,我们制订的这些方针、原则和范围,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方针、原则一脉相承,有相对应的关系。

长期的认识偏差

我们国家在非物质文化方面,长期以来在认识上有偏差。所谓有偏差,就是常常把物质的层面看得特别重。而把物质后面的、物质里面的那些非物质性的东西看得很轻。另外,我们关于我们文化的那些宝贵的层面,看得也轻。所以有的时候,我们把一个节日的内涵看得很淡,仅仅看到它表面上的。比如说过年,小孩对客人说我拜年了,然后瞪着眼睛看着客人。他爸爸问,你为什么这样?孩子说,我不知道他接下来要给我多少压岁钱。这实际上是把拜年这个仪式变成了完全物质的追求。把“年”里面的内涵已经都弄混了。

再者,在国外许多欠发达的地区和国家,他们的文化始终没有在整个人类文化的大舞台上占据地位。甚至于像我们这样的一个大国也很难把自己的文化,作为一种宝贵的文化贡献给人类,使之受到相应的重视。

我们的历史,给我们有那么多的,非常重要的发明发现。比如说很好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但现在总是说科学至上、科技至上,所以人几乎就变成一种科技的动物。人还是人吗?是个文化的人吗?我们很多优秀的文化为什么不能够与科技平起平坐呢?为什么只能有一种语言,统治着这个世界,其他的这些民族语言,却得不到发展呢?而民族语言正是我们每一个民族,凝聚在一起的,作为认同感来体现的,一个非常宝贵的对象,一种非常宝贵的财富。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当然要提出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而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刻不容缓。

我们国家也有制订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确定了我们自己的一些原则。应该说,这些方针、原则和范围,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方针、原则一脉相承,有相对应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到今天已经有了3年的历史。2011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也给了一个相应的定义,而这个定义也很明白。它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传,视其为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事物和场所、内容,也大体上和刚才所说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那一个定义和范围,有许多关系。

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要保护它的载体,保护传承它的人。这是我们所确定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原则。可以说,这是我们的一个中国的经验。

保护传承人

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要保护它的载体,保护传承它的人。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原则。

既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作为载体的,以人的观念、人的知识、人的技能、人的行为作为他的表现形态。那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首要的任务,就在于尊重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鼓励和支持它的积极有效的传承活动。

我们过去常常说,谁是什么民族的脊梁,谁是什么文化的创造者等等。实际上文化的历史,可能不全然像过去描述的那样是许多发明家,或者是许多伟人。那些大鼎也好,编钟也好,还有许许多多的非常了不起的发明发现。我们几乎找不到它们背后的创造者。我们觉得这些特别珍贵,但是我们从来没关心它是怎么造出来的,是谁造出来的。而实际上,这背后都有非常多的,无名的传承人。这些传承人为这些宝贵的遗产所付出的那些血泪和辛苦只能在一些神话或传说中去寻找一丝现代人难以理解的端倪。

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日本去访问的时候,带的一个团队进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演,就是完全民间的。表演中有古琴演奏,古琴的传人凤毛麟角,它是体现一种个人的情感相互交流。在这一场表演上,日本的许多权贵、政要都坐在那里,不用那种热闹的节目来开场,而是用古琴开始。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田青教授在现场告诉大家说,下面要听到的古琴,是中国自己的古代乐器。这个乐器是纪元八百年造出来的。各位想一想,那个时候李白是多少岁?白居易是多少岁?你们都熟悉的鉴真和尚,建成大钟寺的前三年这个琴已经存在了,现在拿来向你们表演。你们听到的不是一把古琴,而是历史。现场鸦雀无声,连一根针掉到地上都能够听得出来。因为他们听到的是鉴真和尚来到日本之前盖那个非常有名的寺庙之前的琴的声音。而这把琴是谁做的?不知道!

在北京郊区,有个做琴的人叫王鹏,也是国家级的传承人。他的琴再过五百年,也和刚才我们说的那几把古琴是一样的珍贵。

我们这样的大师多了,在中国江西省有印花布的制作者,有做纸活的,有做雕漆的,有做剪纸的、木刻的。这些传承人都是文化的创造者,他们都是文化的伟人,他们都是历史的英雄。

仅仅以代表作的这种形式不可能保护文化的整体,我们仅仅是圈护他,保护的是一个片段,或者是一个孤岛。这些片段,这些孤岛,并不能成为我们整体的生活方式。

整体性保护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整体性保护。如果没有创造一个很好的社会历史条件,这些项目都可能随着这样那样的一些原因受到干扰,甚至最终受到破坏。所以,仅仅以代表作的这种形式不可能保护文化的整体,我们仅仅是圈护他,保护的是一个片段,或者是一个孤岛。这些片段,这些孤岛,并不能成为我们整体的生活方式。

于是,我们提出要做整体性的保护。我想从这么几个方面,来谈所谓整体性保护的问题。

一个是把它的生存环境和它的背景同样加以保护,这个才有所谓真正的保护,使它的根基不受到破坏。对于具体的保护,如果不把它的生命特点、它的丰富性加以保护的话,也许只保存它的那种外在的形态,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第二个,我们不光是保护它的一个空间、一个角度,同时还要保护它的历史的生命。就是我们不仅对于今天要保护,同时我们也要关注明天的发展趋势和昨天的历史由来。如果从这几方面都考虑的话,我们就会发现,任何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像一种生物那样,它有自己的生命发展的历程。它像一条河,不断的流淌,构成了一个非常充沛的生命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不是一个独立的存在,它一定和生产者、享用者发生关系,是一个群体生活的内容。所以它又有创新、继承和不断延续的一个历程。整体性的原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所以为什么我们今天要提出来,一个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措施,也是我们对于世界其他国家的一种贡献。

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们也要考虑到国家当中的各个民族之间的关系。比如说,若干少数民族,兄弟民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创造,我们互相补充。这样,才有一个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还有就是比如说政府、商家、学者,和持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百姓之间的关系问题。各方面的利益当然要兼顾。但是,一定要以老百姓的福祉、老百姓的非文化遗产的追求作为核心的。人是核心。但是这个人又不只是单个的人,他是针对整个人群、整个民族、甚至于整个人类而言的,所以这一点,也是一个特别关注的问题。

保护与发展

再谈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保护和发展的关系问题。既然要保护,就是按照原来的状态来保护,为什么还要提发展呢?有人认为,发展就不能保护,保护就不能发展。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出现了。就是如何使这种非物质性的文化遗产,能够不同于我们的文物保护。我们文物保护当然很重要,就是要它原样,就是要保持它原来的这种形态。

但是对于非物质来说,可能仅此不能达到目的。这里面又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在于它是活态的。而你想办法,让它只在一定的时间里存在,就保护它在一定的时间结点上的那种状态,它的生命就被掐死了。所以对于活态的,就要进行活态的保护,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基质本真性的保护,也就是真实性的保护。这个真实性的保护有特殊的意义。它与我们一般习惯性所使用的术语真实性不同。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基质本真性,是更侧重历史的一个概念和范畴。因为基质本真性,是一个关系事物自身,在它的发展和演进的过程中间,保持同一性,也就是它还是它。

就像保护你的身体一样,不是要保护你今天的状态,而是要保护你发展的这个最本质的健康。所以当说你保护你自身,你要爱惜自己的时候,不是说在今天。3岁的你是你,20岁的你是你,50岁的你同样是你。所以保持它的同一性,保持它的发展,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什么是时间?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也许时间本身是没有的,有了物质才有时间。这是从哲学的角度去理解,也许费点劲。简而言之,它的发展历程,是用时间来表示的,这个没有问题。假定我们把他抽象出来的话,就好像是一个事物,由一个端点,朝着另外一个端点的发展,而且是直线的发展。这个时间是从来不可能往回走一步,一秒钟都不行,一微秒也不行。谁有办法,能够把时间停住呢?再大的人物,也做不到。

这是一个怎样的发展过程呢?它是忽粗忽细的。一会儿由于它自身的原因,变得可能会胖一点,有的时候它会瘦一点,再胖一点,再瘦一点等等。那么这样看来,这个事物就已经不是一条直线的了,他是一条曲线的了。除了他自身的因素之外,还有别的因素。这就是内在的因素和外在的因素。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事项,从它发生的时候起,经过长时间的历史的进程。一会儿丰富,一会儿弱化,一会儿又有了变异。永远不会停止在完全相同的状态。它在不断的发展中,展示着自己的生命力。之所以不愿意使用“原生态”这个词,是因为这个词会限制我们。什么叫原生态?我觉得原生态可能有三种情况。

一种就是发生的时候最初的那个状态叫做原生态。

第二种原生态,就是我们现在能够重新建构起来的,能够想得出来它的样子的,能够模拟出来的。

再有一种,就是今天在现实中间存在的样子。

以端午节来打比方。什么是端午节?端午节的形成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不妨来设计一个最早的样子,按照农历来说,一二三月是春天,四五六月是夏天。夏天中间的这个月份五月,是阳发展到极致,阴气开始萌生的时候,这个时候叫夏至五月。这个时候人很难度过,所以五本来就是一个阳数,但是我们再加上一个,使它重叠,使它的力量变得更加强大。但是这还不够,我们的祖先就想办法,在这个时候,解决这个过度,帮助顺畅的过度。对于那些萌生起来的所谓邪气,那种困难,他们采取各种办法来抵御,来适应人和自然的这种关系。戴五彩线,防五毒,喝雄黄酒,挂艾蒿,点红痣,戴荷包等等,所有的这些做法都是要度过这个时候。在这个时候,一个所谓的节日,端午节被确定了。有的人说这是一个卫生的节日,是防病的节日,怎么说都可以。但是最初的时候,可能是解决我们人和自然的关联,后来的端午节,渐渐增加了其他方面的内容,有了所谓屈原的传说。在一些地方,还有另外一些传说,是关于曹娥的传说。

曹娥的故事如果说用一个字来概括的话就是孝,是解决家庭伦理关系问题。

假如说屈原的故事是解决社会政治的一个态度问题的话,那么曹娥的故事完全是另外一种概念。所以这里有了所谓忠,有了所谓孝。后者已经是人和人之间的伦理关系,社会关系问题了。所以变化非常多,后来我们又有所谓龙舟赛,又有诗人节了等等。面对这些变化,我们保护哪个对?但无论怎样,我们过的是端午节,本质没有变。

当今时代,“功利”常常会压倒“意义”,这往往会使我们在功利面前,短视地把为文化发展提供助力的传统文化作为追逐功利的手段。在这时候,尤其要特别关注保护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质本真性。

“基质本真性”

这里画一张图(上图),我们假定一个事象,例如端午节,从古代逐渐发展到今天,假定原来是正方形的,那么到现在呢,我们认为正确的所谓“原生态” 应该仍然是正方形。但是我们知道除了它自身发展的规律,就是我刚才在说明那条直线时候所讲的或粗或细的情况。同时还有外部的条件对他的影响,两种力量的折冲交错、相互影响,综合起来使它不断地变形。这样,一开始的方形就变成了菱形或其它不规则的多边形,最后表现为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圆形。这和最初形成时期的原始状态的正方形已经相去很远了,几乎看不到或者不完全能够体现它最初的痕迹了。

这时,我们就会面对一个绝对无法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这个变化了的事物还是它自身吗?究竟是什么“规定”它没有变成与原来事物有本质区别的一个新的事物呢?我们称这一决定性的属性为“基质本真性”。

我这里所说的基质本真性,是指一事物仍然是它自身的那种专有属性,是衡量一种事物不是他种事物或者没有蜕变、转化为他种事物的一种规定性尺度。文化是与特定人群相联系的,因此具有表征这个人群、代表这个人群的作用;反过来说,文化又见证这个人群,成为这个人群的身份标志。

构成基质本真性的基本要素是该事象的基本性质、基本结构、基本功能、基本形态和作为主体的个人、社群、族群对该事象的价值评估。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事象来说,本真性是它的真髓,是它的灵魂,灵魂在,则事象在;灵魂变了,则事这物也随之变了;灵魂的消亡意味着事象生命的结束。

这里,我觉得可以用另外一张图来表示基质本真性的存在(下图)。

一个基质本真性,包含着什么内容?我们原来以为,那一个发展变化,已经不是它自身。但实际上,这是它自身。而我们认为应该有的那个方形,它实际上是莫须有的,它倒不存在。而真正有的,是刚才我们所说的,这样一些不同时代的变化。而这些不同时代的变化,却都存在一个本质的东西,假设在图里表示的话,是一个三角形。而这个三角形,是存在于整个发展的历程当中。包含着基本性质、基本能动、基本形态、基本功能和我们对他的基本评价和基本态度。

人的变化,社群的变化带动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会变化,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才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基质本真性的概念是在承认文化在变化的同时,保证文化的变化保持在一个同质限度之内。基质本真性的概念并不无视尤其并不反对文化的变化、创新,而是在承认社群自身有进行文化调适、文化创新的正当性的情况下,保证文化事象基本的一致性。文化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只要变化不失其基质本真性,只要文化事象的基本性质、基本结构、基本功能、基本形态、该事象对人的价值关系不发生本质改变,就是可以正常看待的。文化的变化和演进,有它自身的规律。在这规律当中,自然也包含着外部影响的因素。但任何人为的违背规律的“催化”都将损害文化事象的正常生命进程。关注事物基质本真性正是将保护和发展这样两个似乎对立,但却完全统一的概念,结合在一起达成辩证的统一。

“功利”压倒“意义”

当今时代,“功利”常常会压倒“意义”,这往往会使我们在功利面前,短视地把为文化发展提供助力的传统文化作为追逐功利的手段。在这时候,尤其要特别关注保护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质本真性。

打个比方,吃饭是我们必须的需求,不吃饭要饿死的,我们自己的生命不存在了。但是抽烟的意义又在哪里?抽烟者普遍有这种感觉,一开始抽的时候挺痛苦,因为又苦又辣,除非你自己非常烦闷,非常苦恼的时候,才用这样一种特别的办法来排解。可是后来形成了习惯之后,你就摆脱不了。这种虚假的需求,一旦得到满足的时候,你就可能有快感,也有幸福感。于是——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那些不抽烟的人,从来就是活神仙,何必非得要用这个虚假的需求去满足呢?

有的时候我们应该想一想,我们常常被许多虚假的需求所控制。我常常在地铁里看到这一幕——所有的年轻人,全都像是囚徒,全都像是在蹲监狱似的,都被一个东西绑架,这个东西叫手机。如果你告诉他,你别玩这个。他会心里不痛快,他只会无所事事。他利用手机得到一种快感,得到一种满足。这种需求是虚假的,我们不知道为什么,很愿意把自己的生命的一部分,贡献给这个绑架我们的手机。究竟我们被绑架的时候,考虑没考虑到,我们生命的意义。

手机的时代也许不会太长,也许过些时候,它会被另外的一些东西来代替,在我们的生活里面,越来越多的人很少谈到生活意义。明明是赌博,我们不叫赌博,给它换一个名字——游戏。在火车上,在候车大厅里面,或者是在机场的候机楼里面,左一拨右一拨的人都在打扑克……做这些事情,不也是一种被绑架?

因此,在这个社会,怎么使自己的生活更有意义?就变得特别特别重要。这也是为什么在提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时候,要特别强调生活本身的意义。每每在这个时候,我们觉得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身性的问题,也许是有价值的。

我们的保护

在我们国家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做了许多工作。其中包括普查, 87万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在我们普查的过程中被一一发现的,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事物,我们如何来把它做好?我们国家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制定了相应的法律。从法律的高度去完善,去要求。

我们有一个四级名录制度——县、市、省、国家四级,国家有相应的资助,包括他们的这种承诺。因此,我说代表作名录,我说这不是商业报道,这不是光荣榜,而是任何的保护群体,他们自觉自愿的一个军令状。要为整个民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他们所掌握的非物质财富。当然,就像一开始我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代表性传承人的名录制度。而这个名录制度,我们有义务,有责任,使我们这个时代的这些能人,把他们的财富,把他们所代表的,这种历史价值,有充分历史价值的财富,加以很好的来保护和传承。

当然还有所谓文化生态保护区域建设,这些是我们中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经验。时间不长,仅仅十年。这十年所做的工作,已经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为我们将来民族文化的发展,为我们将来有一个很好的文化建设的前景,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今年的口号是“人人都是文化遗产的主人”,我们在座的也都是文化遗产的主人,也应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尽一份我们的力量。

(本文根据作者演讲整理,未经作者本人审核。)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物质文化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谁远谁近?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