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炼
【摘要】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良和教师观念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关键。实践证明,让学生合作学习机械制图是转变学习方式的推进器,更是提高机械制图教学质量的法宝。
【关键词】 机械制图学习 合作学习 创设 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1(a)-0024-01
新的课程改革表明:有效的的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效果尤为明显,不仅能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更能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竞争与分享的能力。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进行探索。本文结合机械制图教学实践与大家一起探讨怎样地进行有效的合作。
1 激发合作学习的兴趣与激情
一位名人曾经说过:“兴趣是成功的秘诀”。兴趣是个性的组成部分,也是学习的要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策略,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学习愉悦应该是成正比的。在学生合作学习之前我们教师应该精心创设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意境,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参与合作的意识,促使他们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
例如:在讲“基本几何体及表面上点的求法”时,许多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还比较薄弱,让他们在没有实物的情况下画出三视图、并找出其上点的投影是比较难的一个问题。这时若采用让他们从实践过渡到理论的教学方法,就可能使较难的问题简单化。比如可以动员学生课前带来橡皮泥,让他们捏成各种形状的基本体,这时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就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通过合作快速地完成规定任务。然后再要求大家说出各种基本体的投影特性。教师引导每个小组里的同学提出问题,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解决问题中去。这种浓厚的学习气氛和“引人入理”的情境,为学生的合作做了一次很好的铺垫,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家积极踊跃地动手完成了各种模型,在亲自参与的实践中体会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同时也在他们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基本体形状。接下来再求基本体表面上点的投影,就自然而然地不会是一个难题了,而且通过这种学习方法,教学内容也容易被学生理解。
2 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合作探索空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大脑里有一些特殊的、最积极的、最需创造性的区域,依靠抽象思维与双手精细的、灵巧的动作结合起来,就能激起这些区域积极活跃起来。如果没有这种结合,那么大脑的这些区域就处于沉睡状态。”所以在机械制图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的思维随操作过程而展开,无形中把学生推到主动学习的地位,这就符合了学生“直观操作思维——具体操作思维——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规律。
例如:在讲“组合体的补线”时,可让学生独立思考:“能不能先分清楚组合体的组合类型(叠加、切割、综合)?”,鼓励学生四人一组将想出的组合体画出轴测图,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单独根据集体分析画出的组合体的轴测图去思考所缺的线。在学生手动眼看、口讲脑想的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究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参与从“平面——立体——平面”的全过程,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3 适时引导,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
教师在学生小组合作探讨的过程中始终都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不仅仅是学生讨论之后的“评论员”。当学生被一些问题搞得困惑不解的时候,教师应该作适当的引导让他们从“山穷水复疑无路”走向“柳暗花明又一村”。
例如:在讲“机件的表达方法中的剖视图”时,主要有三种表达方法:全剖、半剖、局部剖。让每小组的学生自己任选一题。通过合作讨论,比较每种的方法和结果有什么相同之处,哪种方法最适合表达这种机件。“三种方法都能使我们想出机件的形状与特征,那么哪种方法最清楚呢?”当学生感到困惑的时候,通过引导学生去发现各种表达方法所适合的应用场合,使他们更加清楚每种方法的优点,然后再回头去看看机件的最恰当的表达方法,经过点拨后,学生就感到抽象的知识掌握起来是如此的轻松。合作、比较、反馈、引导、掌握、由浅入深,水到渠成。合作之后的恰当点拨,胜过长篇大论,能让学生学得轻松,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合作学习的质量。
4 筛选教材,拓宽合作学习的思维空间
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合于合作学习的。有的内容必须依靠学生的独立思维来进行,但是合作学习与独立思维并不是一种矛盾的关系,教师在选择教材时不仅要考虑到以独立思维为前提,而且还要想到这项内容能够让学生之间具有交流与合作的空间。
例如:在讲“组合体的补第三视图”这节时,可以设计一道开放题,答案有两个以上,利用学生的现有知识和未知潜能,把学习任务“下放”给学生,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许多同学在经过了单个思考后,想出了一或两个答案。然后再让他们进行小组讨论,每组代表将讨论后的答案画到黑板上,结果有了几个答案。这种教学内容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共同探索,合作交流的平台,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不讨论研究决不罢休的冲动。教师帮助其制定方法,提出要求,科学引领,落实效果,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适时鼓励,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要让学生在合作中去体会、去感悟、去总结、去收获。
在“机械制图”学习中,学生合作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教学效益,而且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理性思考,以及提升他们的境界,拓宽他们的胸怀。“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求知的过程要提倡个人“资源”互补、优势共享,才能少走弯路,携手共赢。在教学当中,注重培养能力,重视学生的体验性学习,让学生在探究和合作中,把自主、自觉、自信、自强化为永不枯竭的生命动力,这样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机械制图”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