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海南琼海智能电网的电力通信网络规划

2013-04-23 02:56林才就
科技致富向导 2013年6期
关键词:通信技术智能电网

林才就

【摘 要】伴随着琼海地区电网的进一步发展,随着调度点数量的增加,为适应智能调度的管理和控制信息的传输与交换,电力调度通信网需要在速率、实时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方面进一步提升,以满足继保、安稳、PMU等系统控制信号或数据采集的传输需求。本文介绍了智能电网营销依托坚强电网和现代管理理念,利用高级量测、高效控制、高速通信、快速储能等技术,实现市场响应迅速、计量公正准确、数据采集实时、收费方式多样、服务高效便捷,构建电网与客户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实时互动的新型供电关系,同时也指出了一些电力通信网络规划的新发展方向。

【关键词】通信技术;智能电网;网络规划

0.概述

通信网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网企业管理现代化、信息化和电网自动化的基础,是现代电网生产指挥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基本条件。为了满足琼海市电网发展对通信的要求,进一步优化琼海供电局通信网的结构,不断提升通信网的装备水平和运行水平,力争把琼海供电局通信网建设成为一个结构完整、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的先进数字通信网络,实现本地区电力通信网运行灵活可靠、满足需求的基本目标,结合琼海通信网的实际状况,编制本规划。

1.琼海电力网络现状与应用需求分析

1.1琼海地区电网骨干通信网现状

随电网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琼海供电局骨干通信网取得了长足发展。一是传输网经不断建设和优化,已形成“分层接入”的网架结构,传输网的保护和业务接入能力大幅提升;二是支撑网建设已初具备规模,基本实现全网传输设备的时钟同步,通信电源系统可靠性得到大幅提高;三是业务网络不断完善,已基本实现我局所辖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各基层单位的全方位覆盖。

琼海供电局现运行光纤通信网络结构有4张网:分别为泰科网、南京普天网、华为B网及阿尔卡特网。其中泰科网、南京普天网、华为B网分别承担了现阶段对调度大楼的通信及自动化业务,省骨干传输华为B网承载琼海地区部分变电站(110kV北坡、乘坡站)业务的同时,其主要业务为局办公OA、营销及财务网络。

图2-1 琼海局光通信网络示意图

根据琼海35kV防雷接地系统改造工程及调度自动化搬迁工程中的通信改造已完成部分,目前琼海地区阿尔卡特网络的网管及各网元节点业务最终将汇聚到新调度大楼通信机房内。如下图所示:

图2-2 琼海局阿尔卡特光网络覆盖示意图

现阶段光传输网络覆盖指标:

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光网络覆盖率:100%

35kV电压等级变电站光网络覆盖率:60%

各供电所光网络覆盖率:70%

1.2存在的主要问题

琼海地区电网通信网与坚强智能电网所需的通信信息化支撑相比,还存在以下几方面为题问题。

1.2.1 通信专业重视度不高

在电网规划和建设阶段对通信网考虑不够充分,难以做到通信网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从而造成通信网在骨干通信网在部分区域组网不合理,无法实现自愈保护等功能。

1.2.2 骨干传输网络较为脆弱,对电网的安全保障能力有待提高

琼海地区电网“一个中心,两级汇聚”的骨干网架的光纤资源已明显不足,多条主干层光缆线路满负荷运行,无法提供新的光纤路由,尤其是北部地区回局中心目前2根ADSS光缆承载大量重要业务,并已无备用纤芯,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部分区域光缆线路资源枯竭,未构成环网,制约通信网络的发展;早期建设架空GYF光缆线路老旧,多处已出现纤芯中断的情况,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保障不足。

1.2.3骨干通信网传送能力不足,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对通信网络的需求

随着电力系统的基础建设和技术改造,各种继电保护信息、自动化信息、调度信息对传输通道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南北独立,分层接入”的传输网架通道资源已被大量使用:主干层传输环网的容量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上世纪90年代末建设的几个城区接入环网设备老化严重、扩展能力差、与新型通信设备不兼容,无法提供新的通道资源;采用无保护链方式接入的部分PDH通信站点设备老旧,运行方式薄弱。

1.2.4 骨干通信网光纤覆盖率相对较低

截止2011年底,琼海供电局所辖35千伏变电站光纤通信覆盖率低。

1.2.5 骨干支撑网络的发展不能满足对通信网智能化、自动化管理的要求

琼海供电局骨干通信网未建立统一的可检测重要光缆线路的在线测试系统;传输网管理系统硬件运行速度缓慢、软件操作复杂,不利于运行人员对通信站点的维护;通信机房动力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110千伏通信站点覆盖率低;110千伏通信站点电源系统薄弱,运行可靠性差。

1.2.6 调度交换网整体设备装备水平不高

琼海供电局220千伏变电站调度交换设备存在设备老化、容量不足等问题,安全性低,并且难以实现2M数字中继方式组网,尤其是官塘变调度交换机厂方已停止该设备的生产,无法提供足够的备品备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调度系统录音设备类型不统一,部分设备瘫痪,且配套电源部分薄弱。

1.2.7 行政交换网覆盖不足

截止2011年底,琼海供电局所辖部分基层单位仍未实现电力系统行政交换系统的全网覆盖。

各基层单位交换设备联网均采用低速率、可靠性差的PDH设备,无法进行统一管理和提供保护功能;部分基层单位设备服役时间较长,厂方已停止生产,无法提供备品备件。

1.2.8 配用电通信网发展停滞不前

琼海供电局配用电网络在规划和建设方面停滞不前,从而造成配用电通信网络规模小,覆盖范围不足,严重影响了智能电网的发展。

1.2.9 应急保障体系的建设不够完善

为了应对电力通信网的突发事故,需要在系统发生重大事故时组织临时运行方式,例如其它通信方式,各种应急物资等。而目前骨干通信网以无可用通信资源,微波电路均已超期服役,可靠性得不到保证,从而使得突发通信事故时系统运行方式的改变和调整比较困难。

1.3 智能电网对通信的需求分析

1.3.1 通信网的建设应满足建设现代化电网的要求

骨干通信网要达到35千伏以上变电站“站站通光纤”的目标。满足语音、调度自动化信息、继电保护、MIS联网、图像监控及电视电话会议的业务要求。

1.3.2 骨干通信网核心汇聚层的传输速率和容量要大幅提高

骨干通信网要具备大容量和高速率的基础条件,以满足电网运行设备及周边环境的远方自动化监控,并提供种业务的备用路由。

1.3.3 配用电通信网需要得到大力发展

配用电网的自动化、智能化要求通信网实现对配电网设备(包括开关、配变、故障指示器、分布式电源/储能/微网设备等)的开关分合、保护动作和异常信号、故障信息、配电终端状态自动化信息的传送。

2.通信技术选型原则

2.1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城市电力系统通信网络的规划应满足近期和远期电网发展的需求,以及不断提高的继电保护信号、调度信号以及自动化信息对通信网络的需求。

2.2协调发展的原则

既将电力系统通信网络规划纳入电网发展的整体规划,做到通信网络的总体规划,做到与电网发展相协调。

2.3超前发展的原则

准确预测业务增长需求,提高规划设计标准,保证通信网络承载能力适度超前。认真研究、科学分析骨干通信节点的分布,合理规划和布局通信网架结构。

2.4安全可靠的原则

积极采用运行可靠、技术先进、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和装置,应用智能组网、网络自愈等先进适用技术,保障电力系统通信网络的安全。同时,淘汰落后、运行稳定性差、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

2.5标准统一的原则

采用标准化典型设计以及接口标准统一的通信设备,既有利于建设、改造和管理,也有利于节约投资和成本。

2.6分层、分级的原则

电力系统通信网络的组网应贯彻分层、分级原则,根据电网变电站的布点,组织骨干通信网络和配用电通信网络。

3.优化重点

3.1配网调控一体化通信系统

配网调控一体化是在确保配电网安全运行的前提下,以配网自动化为基础,实现配网调度、监视和控制的统一集中管理。

配网调控一体化包含配网调度中心、区域配电通信核心节点(与10千伏开关站相关的上一电压等级110千伏变电站、作为核心通信节点的10千伏开关站)、10千伏开关站、环网柜等各种配电自动化终端所构成的通信网络。

3.1.1 配网调控一体化通信组网原则

(1)配网调度中心、区域配电通信核心节点间,采用EPON无源光网络设备组建1000M光纤网,合理利用骨干通信网光纤线路资源构建坚强的具有自愈保护功能光纤网络。

(2)10千伏开关站、环网柜等各种配电自动化终端信在满足光缆敷设条件的情况下,就近接入区域配电核心通信节点。

(3)在多个终端串接、具有光纤资源时,采用EPON(无源光网络技术),点对点提供多种业务。

(4)在不具备光缆敷设的条件下,可利用多种通信方式进行自动化信号的传输。

3.1.2 配网调控一体化通信系统光缆的建设和通信方式的选择

各配网调控一体化通信节点间按照就近接入,资源共享的原则,在光缆路由设计中根据地理分布情况尽量组成环路,以便将来链路故障时有冗余光缆可以迅速变更线路继续运行。各站点区域组网,集中汇接。

各配网调控一体化通信节点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光纤通信方式连接:站点的通信方式,采用EPON无源光网络技术,优点是节约光缆,故障率低,维护容易。可根据实际地理位置及光源的衰减情况,配置相应的分光器。每个站点配置一台ONU设备,2个千兆EPON光口上行,4个100M接口下行,距离20KM内,满足开关站、配电自动化终端接入的实际需求,其中需要RS232和RS485接口的,可提供协议转换设备完成正常的接入功能。

3.1.3 配电调控一体化通信系统光纤组网方案

(1)配网调度中心-区域通信核心节点。

配网调度中心与琼海市重要的110千伏变电站、35千伏变电站集结点,其中包括110千伏嘉积变、110千伏泮水变、110千伏潭门变、110千伏培兰变、110千伏城区变、35千伏阳江变、35千伏博鳌变、35千伏东平变、35千伏大路变、35千伏长坡变、35千伏九曲变11个站组成光纤网状网,利用EPON技术组成具备保护功能的1000M光纤环网。

(2)区域通信核心节点-琼海市八个供电区域。

按照琼海市地理范围,划分为嘉积供电所、博鳌供电所、中原供电所、大路供电所、万泉供电所、阳江供电所、潭门供电所、长坡供电所八个区域范围,通过网线路通道建立具备业务功能的100M光纤环网。

(3)区域通信核心节点-嘉积城区供电区域。

按照嘉积城区地理范围,划分为城南、城北、城西三个区域范围,根据四级通信和信息网络的覆盖情况,建设配用电通信网骨干层光纤通信系统,采用EPON无源光网络技术。

图5-7 配网调控一体化通信系统组网方式示意图

3.2用电信息采集通信系统

琼海供电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将建成一个大型的数据采集系统,管理多种通讯信道,同时接入负荷管理系统(终端)、集中抄表终端、计量装置监测终端等多种终端,自动采集所有电力用户的用电信息,实现客户用电信息管理、负荷控制、预付费控制等应用功能,通过集抄终端或配变状态监测终端接入公网配变用电信息,完成配变数据采集。

图7-1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结构示意图

3.2.1用电信息采集通信系统组网原则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通信通道的优化上采用节约资源、就近接入的目标,通信通道可利用骨干通信网、配网调控一体化通信系统资源,将采集数据汇接至省公司用电信息采集主台。

3.2.2 用电信息采集通信系统组网方式

(1)台区变。

随琼海供电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开展覆盖台区的光纤通信网络建设,根据用电采集系统项目安排,分阶段逐步实现通信网至台区变的光纤覆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方式可采用EPON光纤通信技术,利用ONU实现对10千伏线路上台区集中器和配变监测终端的覆;在不具备布放光缆条件的区域,采用与无线公网运营商合作的方式,利用GPRS/CDMA等无线通信方式,实现采集点的通信覆盖。

(2)台区变-用户。

在台区变集中器与采集器、电能表组成数据采集网络。根据琼海供电局现有户表的接口方式,在琼海地区可采用以下两种通信方式:

A、集中器+载波表

集中器与具有载波通信模块的电能表直接交换数据,集中器与电能表的抄表数传通信采用窄带电力线载波。

图7-2 集中器+载波表模式

B、集中器+窄带/宽带电力线载波采集器+RS-485表

集中器、采集器和电能表组成二级数据传输网络,采集器采集多个电能表电能信息,集中器与多个采集器交换数据。

集中器与采集器的本地数传通信采用窄带/宽带电力线载波方式;采集器与电能表之间的抄表数传通信采用RS-485总线方式。

图7-3 集中器+采集器+RS-485表

图7-4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组网示意图

3.2.3 八个供电所营业站点通信系统

琼海供电局营业站点光纤通信网络的规划遵循资源共享的原则,依托现有琼海供电局光纤通信网络的平台,充分利用已有光纤系统资源。营业所光纤通信系统优化根据营业站点地理分布情况,按照就近、分片原则进行。

琼海供电局所辖的营业站点区域组网,集中汇接,并通过现有220千伏变电站、110千伏变电站和35千伏变电站光缆资源统一接入骨干通信网。

琼海供电局所辖的营业站点的光纤通信可利用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等先进适用的通信技术进行组网。

4.骨干通信网的优化

骨干通信网优化包括琼海供电局所辖的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直管供电分公司以及直调发电厂,优化的内容涉及传输网、业务网、支撑网。综合考虑琼海地区通信网络的发展及适应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需要和通信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以下技术优化:

4.1传输网技术

4.1.1大力发展光纤通信,完善和丰富基础资源

基础网络的建设应以光纤通信方式为主,新建或改建的35千伏及以上输配电线路原则上同期敷设架空地线复合光缆(OPGW)或非金属自承式光缆(ADSS)。纤芯类型的选择充分考虑琼海智能化电网发展的需要,本着既要适度超前又要经济适用的原则,220千伏线路光缆芯数选择48芯及以上,110千伏骨干光纤通信网光缆芯数选择32芯及以上,110千伏末端光缆芯数选择24芯及以上,35千伏线路光缆芯数选择16芯及以上。

4.1.2坚持“光缆共享、电路互补”的技术路线

骨干通信网的光路由琼海供电局统一优化,并与海南电网光缆资源共享,电路层独立,形成相互补充和备用。

4.1.3全面提高通信网的承载能力,核心站点具备智能组网能力

按照通信全程全网的特点,新增光传输设备与现有骨干通信网传输设备应型号相同。作为核心站点的220千伏变电站配置智能光传输设备,容量为40Gbit/s,采用10Gbit/s速率光接口板,并配备以太网业务接口板;110千伏变电站光纤通信设备容量不小于2.5Gbit/s,采用622Mbit/s速率光接口板,并配备以太网业务接口板;35千伏变电站光纤通信设备容量不小于622Mbit/s,采用155Mbit/s速率光接口板,并配备以太网业务接口板。

4.1.4发展环形网和网状网结构的通信基础网架

骨干通信网网架结构应以网状网和环网为发展的方向,实现为业务应用提供N-2或N-1保护。积极探讨智能光设备的最佳应用,各级网络架构应层次清晰。局中心与220千伏变电站建成光纤网状网结构,110千伏变电站建成光纤环网或两点接入光纤通信网络结构,35千伏变电站以支链组网方式就近接入现有光纤通信网。

4.1.5积极跟踪通信技术的发展,不断探索新技术的应用

随着通信业务的快速增长及新的通信产品的成熟,适时引入先进的通信技术与智能技术、智能设备相结合,提高智能网应用水平,从根本上提升骨干通信网的业务接入能力、网络容量和可靠性。

4.2 业务网技术

4.2.1继电保护业务

220千伏线路配备两套光纤保护或安全自动装置,采用不同的路由的光缆纤芯进行传输。新上110千伏线路光纤保护通道具备独立纤芯,需要迂回组织通道的,线路跳接点不得超过两个;安全自动装置通道采用传输设备复用2M方式。

4.2.2调度数据网

地调、配调与核心通信设备采用各种容量的光口对接方式(根据业务需求),220千伏变电站调度数网业务通道采用复用2M方式,110千伏变电站调度数据网业务通道采用复用2M方式。

4.2.3信息四级网

110千伏、35千伏变电站信息四级网业务传输通道采用N*2M方式,辖区内各基层单位采用裸纤芯、10M/100M以太网方式。

4.2.4调度交换网

220千伏变电站、集控站、县调配置独立调度交换系统,与琼海供电局本部调度交换机通过光纤2M进行联网。35千伏变电站和110千伏变电站不配置独立调度交换系统,调度电话由琼海供电局本部调度交换机通过通信网络小号延长至变电站。所有调度交换机配备调度录音系统,实现对调度电话的录音和储存。

4.2.5行政交换网

琼海供电局本部和辖区县电力局配置独立行政交换系统,行政交换系统通过电力光纤2M与局本部交换机联网,并可与当地电信运营商进行联网,局本部行政交换机通过不同路由与当地电信运营商进行不少于2个光纤2M联网,与海南电网公司交换机通过不同路由的2个2M联网。全网推广采用共路信令组网,逐步淘汰随路信令,新入网及改造的交换设备必须以共路信令方式接入行政交换网。

4.3支撑网技术

4.3.1同步网技术政策

依托已有同步时钟系统,继续完善和优化地面基准时钟传输电路,确立天地互备的电力系统同步时钟系统和时间同步系统建设模式,积极推进频率和时间同步应用。

4.3.2网络管理系统

鉴于传输网管系统的重要性,应当加强传输网管服务器的管理,新建网管采用服务器+工作站的模式,从技术上、管理上确保传输网管系统运行平稳。

4.3.3通信电源系统

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和重要通信站配置专用通信电源系统(含免维护蓄电池)和DC/DC模块。

琼海供电局本部通信中心站和220千伏变电站配置两套独立通信电源系统(每套通信电源系统至少配置1组不小于300Ah免维护蓄电池),110千伏变电站和35千伏变电站配置一套独立通信电源系统(110千伏变电站配置1组不小于200Ah免维护蓄电池,35千伏变电站配置1组不小于100Ah免维护蓄电池)。

4.3.4动力环境监控系统

通信电源配装电源监控系统,并经过独立光纤2M传至局本部监控中心,220千伏变电站、集控站、地调独立通信机房安装视频监控系统。

4.4 其他技术

4.4.1琼海供电局辖区内光纤通信设备类型不超过2种,以保证维护、检修质量及备品备件的储备。

4.4.2用户变电站建设光纤通信电路,光缆纤芯和设备容量参考琼海供电局骨干光纤通信网。用户光纤通信网与琼海供电局光纤通信网光口物理上隔离,业务传输采用2M背靠背转接方式。

4.4.3充分发挥数字微波、数字载波的作用,发挥备用通信电路作用。

5.配电通信网优化

配用电通信网是琼海供电局骨干通信网的延伸。网络优化范围是以琼海供电局骨干通信网的相关变电站(如220千伏/110千伏/35千伏)为通信接入点,向下覆盖到配电网开关站、配电室、环网柜、柱上开关、公用配电变压器、线路等以及网内专用变压器、供用电营业站点、工商业及居民用户表计、智能交互终端站点等相关设备。琼海供电局配用电通信网应形成配电通信网、用户接入网和用户室内网的分层式网络结构。

图5-1 配用电通信网网络层次结构示意图

5.1配用电网业务分析及通信新技术比较

配电通信网目前承载的业务主要包括:配电自动化业务、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业务的远程通信部分。今后将承载的业务包括:视频通信业务、双向营销互动业务等。

表5-1 配电通信网组网技术比较

目前推荐适合配电通信网的组网技术有光纤专网(MSTP/SDH、EPON、工业以太网)、中压电力线通信、无线宽带专网等。

图5-2 配电通信网网络架构

5.2配电通信网技术优化

(1)配电主站与子站之间的传输通道宜采用MSTP/SDH技术组网。配电子站与配电终端之间传输通道宜采用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技术组网,光纤无法覆盖的区域可采用电力线载波(PLC)技术组网,无线公网在满足信息安全且无遥控要求的前提下也可作为补充。

(2)配电通信网的建设随电力线路同期建设ADSS光缆、普通光缆\电缆附合光缆等,光缆芯数应考虑智能电网发展所需要通信信息化的需要,并留有一定余量,核心层10千伏线路光缆芯数不小于36芯,骨干层10千伏线路光缆芯数不小于24芯,末端站点光缆芯数不小于16芯。

(3)城市配电通信网应加强光缆沟道的设计和建设,随入地电缆同期建设光缆通道。

(4)10千伏开关站等重要配电通信网站点配置DC/DC模块或UPS电源。新建开关站DC/DC模块安装在站用直流系统屏内。

5.2.1用户接入网技术优化

(1)对于新建或改建办公室、供电所应优先采用PFTTH光纤专网通信技术。

(2)仅需要实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业务的站点,用电通信网暂时无法覆盖的区域可采用通信运营商的无线公网通信方式作为过渡补充。

5.2.2用户室内网技术优化

用户室内网宜采用PFTTH技术(皮线光缆入户)或以太网组建局域网。

【参考文献】

[1]Q/CSG10012-2005,中国南方电网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S].

[2]GB 50059-92,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S].

[3]琼海城区10kV配电网“十一五”规划.

[4]DLQY/T -2008,海南电网建设与改造若干技术规定[S].

[5]GB 50053-94,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S].

[6]GL/T5118-2000,农村电力网规划导则[S].

[7]海南电网规划技术原则[S].

[8]曾慧玲, 陈杰义.网络规划与设计[M].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

[9]刘韵洁,张云勇,张智江.下一代网络服务质量技术[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10]兰少华,杨余旺,吕建勇.TCP/IP网络与协议[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1]陈建亚,余浩.软交换与下一代网络.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3.

[12]糜正馄.软交换组网与业务.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13]穆维新,靳婷.现代通信交换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14]罗国庆等.软交换的工程实现.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15]韦乐平等.SDH及其新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16]胡先志等.光纤通信系统工程应用[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17]张成良.MSTP技术新发展和3G传输[J].通信世界,2004.

[18]马力等.电信规划方法[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1.

[19]唐雄燕,左鹏.智能光网络—技术与应用实践[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20]龚涌涛.自动光交换(ASON)网络的结构及其控制平面[M].通讯世界,2002.

[21]ITU-TG.8031”Ethernet Protection Switching”.

[22]ITU-TG.8021/Y.1341”Characteristics of Ethernet Transport Net-work Equipment Functional Block”.

[23]ITU-TRecommendationG.8080.Arehitecture for the automatically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ASON),Geneva2001.11.

[24]ITU-TRecommendationG.7713.Distributed call and connection management (DCM),Geneva2001.12.

[25]ITU-TRecommendationG.7714.Generalized automatic discovery technique[S], Geneva2001.11.

[26]Khurram Hussain Zuberi. Powerline Carrier(PLC)Communication Systems[M]. Department of Micro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03.

[27]B.A.Mork,D.Ishchenko,X.Wang,R.P.Quest,C.P.Kinney.Simulation of Power Line Carrier Communications Systems[C].EEUG Meeting, Trondheim, Norway,2004.

[28]Eugen COCA,Alin POTORAC.POWER-LINE CARRIER EQUIPMENTS LINE INTERFACE PROTECTION[J].Advances in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2003.

[29]H.Meng,Y.L.Guan,S.Chen.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Noise Effects on Broadband Power-Line Communications[J].IEEE Transaction on Power Delivery, 2005.

[30]Girbig,Bernon, Chaussecourte,Le Gac.OPPC Solutions for 63kV,90kVand225 kVPower Lines[J].International Wire and Cable Symposium Proceedings,2005.

[31]Jicong BAO,Xinxia QIAO,Ziming QIAN.The application of Optical Fiber Composite Low-Voltage Cable (OPLC)in smart grid of China[C].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sulated Power Cables,2011.

[32]陈洁.PON技术及应用分析[J].通信管理与技术,2007.

[33]王琴.基于PON的FTTx的实现[J].电力系统通信,2008.

[34]余伟华.PON技术在FTTH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新通信,2008.

猜你喜欢
通信技术智能电网
关于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的融合探究
通信技术对宽带无线网络的应用
高可靠的电网虚拟化云资源调度技术
IODN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对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研究
智能电网中光纤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智能电网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