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吉同
长期以来,在我的印象里,演戏唱歌、写字画画的,鲜有思想者。站在舞台上倒是光鲜,但卸妆后一开口令人跌破眼镜。但是,当我看了刘桂娟的微博后,却不得不大大修正我的这个看法。这位京剧名家思维之活跃,见解之惊人,令人大吃一惊。不妨读读她微博中的几个片段。
刘桂娟住的小区外面有一个市场,“每到晚上就会有很多的临时摊位,开心的是摊主都是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做点儿小生意,赚些零花钱。我喜欢这样的励志青年,每次路过都会买点儿小玩意儿。”但有一天晚上市场突然不见了——“今晚没看到他们,原来有辆闪着蓝光的执法车在左右寻觅。哎!去钓鱼岛多好,在这儿执法大材小用了。”深深的同情,犀利的语言,辛辣的讽刺,读后过瘾吧?
刘桂娟去美国前夕这样写道:“我心里说:打倒美帝国主义!我恨你们的医疗保险,恨你们的空气质量,恨你们的自由选举,恨你们的护照全世界转悠……恨的事太多了!下个月准备亲自到你们那里痛恨。”她的妹妹在澳大利亚生孩子,她又写道:“医院故意安排住高级单间,不但一分钱不要,还故意提供免费饭菜。出院后,医生护士还故意每个星期上门给她和宝宝进行免费检查。填写出生证后,政府恶意给了5000澳元(相当34,000元人民币)奖励,每个月500元牛奶费给宝宝,你们到底耍什么诡计!”这显然是正话反说,既是讽刺,又有幽默。
“如果把公款吃喝减一半,贫困山区的孩子都能上学了;如果把公车减一半,全国学校都有校车了;如果把贪赃枉法减一半,就没人进京上访了;如果把公务员减一半,机关效率就真提高了;……”关心民生,反对腐败,“我为人民鼓与呼”。
作为京剧名家,刘桂娟对戏剧圈内的那些事知道得倍儿清。“也许有一天写一本书,把现代戏班的丑恶记载下来,让人们了解现代剧团的龌龊。外行领导,演员如何利用权势人物欺上瞒下成为主演,领导如何利用演员爬到自己的官位。拉帮结派互相开战,每排新戏就有百万进了自己人腰包。毕业学生为了进剧团几十万送礼。戏子无义,却是真理。”嫉恶如仇,充满正义。多说一句,祝愿她的书能早日写成和出版。同时也让人期许,“有关部门”能否顺藤摸瓜呀?
刘桂娟的一条微博,曾被转发了3万多次。“一次去台湾,好友陪我上街。走到台北市政府,想去洗手间,她直接带我走进了办公大楼。我很惊讶,在内地,游人不可能随便进入这些机关的。她说:我们是纳税人,是官员的衣食父母,他们为我们服务是应该的。可以在里面用餐休息,如果想见市长,预约即可。我一时无语。”身为名流的艺术家尚大为惊讶,我等草民更感觉犹如太空里的事。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这样的“元素”在刘桂娟的微博里几乎俯拾皆是。请看她写下的几条微博:“官员到非洲访问,有专门训练的非洲美女列队迎宾。他们一到,美女们齐喊:‘欢迎贪官,色情服务。’官员们吓得脸都变了。翻译马上解释说,她们汉语讲得不好,舌头没捋直。她们是在说:‘欢迎参观,热情服务’。”这一条笑话,仅仅是笑话吗?恐怕是借“非洲美女”的“笑话”,来浇作者胸中的块垒。“央视新闻报道,印度出大事了:两辆校车事故死了两个孩子,愤怒的人们推翻校车,质问当局(还好意思报道)。”刚刚“从美帝国主义国家回来,我准备看一周央视的‘新闻联播’,以适应现实情况”。“我怀疑咱们的电视台有国外的股份,怎么关心他国人民的生命报道,比关注自己人民的灾难还多”。这几条微博的“话外音”是什么,我想就不用多说了。
“谈起领导,都是英明的;谈起成绩,都是巨大的;谈起斗争,都是胜利的;谈起决策,都是正确的;谈起问题,都是客观的;谈起涨价,都是接轨的;谈起捐款,都是自愿的;谈起公正,都是逐步的;谈起百姓,都是幸福的;谈起社会,都是和谐的;谈起干部,都是廉洁的;谈起腐败,都是个别的。”这条微博活脱脱地描述出一幅特定境况下的浮世绘。
刘桂娟的职业是唱戏,但她写下的微博能横扫那些所谓的文人和“笔杆子”!我最大的“有感”是:她是京剧名家中的一位“杂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