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侃,黄 珊,卢苏梅,汤瑜斌,衡晓湘,裘佳颖,夏莉莉
近年来糖尿病的患病率日益增高,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又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1]。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因起病隐匿、早期受累、甚少自动缓解而引起关注,累及身体各系统,如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分泌汗腺的运动神经及视觉系统。糖尿病神经病变复杂多变,临床缺乏统一的量化诊断标准,容易漏诊。且糖尿病早期大多无特异症状,具有较长的潜伏期,因此及时发现、尽早诊断和治疗糖尿病,对于延缓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
经典实验是现在临床普遍应用的糖尿病早期风险评估方法,而人体生物刺激反馈仪(Ezscan)糖尿病风险评估系统通过反向离子法检测汗腺功能,进而评估糖尿病的发病风险[3-4]。本研究通过比较经典实验和Ezscan检测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的检出情况,探讨Ezscan检测的可行性,并分析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
1.1研究对象选择2011年11月—2012年6月纳入门诊及病房的己确诊的98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50例,女48例;平均年龄(59.4±8.8)岁。排除标准:脑血管病史、腰椎病史、中毒性末梢神经炎、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慢性酒精中毒、脉管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尿毒症、足溃疡、抑郁症、心律失常等。
1.2方法记录98例患者的一般资料,检测其血糖、血脂、肌酐水平等,应用经典实验和Ezscan对患者的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病变进行评估并比较评估结果。
1.2.1经典实验[5]用心电图仪肢体导联记录以下过程的心率变化:(1)Valsalva动作(乏氏动作)反应指数:患者平卧位,嘱患者深呼吸后掩鼻闭口用力作呼气动作,即乏氏动作15 s。放松后自然呼吸10 s,均同时记录心电图,测定在乏氏动作后最大的R-R期间与乏氏动作时最小的R-R间期的比值为乏氏动作反应指数。比值≥1.21为正常,1.11~1.20为临界值,≤1.10为异常;(2)深呼吸心率差:患者平卧位,嘱患者深呼吸,要求吸气时间5 s,呼气时间5 s,重复6次,耗时1 min,计算每次深呼吸过程中最快与最慢心率差值,取6次的平均值为最终结果。差值≥15为正常,11~14为临界值,≤10为异常;(3)卧立位心率变化:患者由平卧位迅速变为立位,站立时间为1 min,计算立位时第30次心跳前后R-R间期与第15次心跳前后R-R间期的比值。比值≥1.04为正常,1.01~1.03为临界值,≤1.00为异常;(4)卧立位血压差:分别测量患者平卧位及立位时左上肢血压,计算卧位收缩压与立位收缩压的差值。差值≤10为正常,11~29为临界值,≥30为异常;(5)连续握力血压变化:患者取坐位,平静状态下测量左上肢血压,嘱患者右手用力握住电子握力器,握力器显示右手握力最大值,再嘱患者用最大握力1/3的力量持续握住握力器5 min,期间在1 min、3 min、5 min记录患者左上肢血压,计算5 min和平静状态下舒张压的差值。差值≥16为正常,11~15为临界值,≤10异常。
1.2.2Ezscan检测受测者的双脚直接接触手、脚电极,将两只头电极芯贴在前额两侧。在输入受测者的信息(姓名、年龄、性别、身高和体质量)后,操作人员操作驱动软件启用计时电流测量分析器的电子电路。该分析器逐个对两个电极施加直流基准电压,并测量电流通过电极时的变化情况。连续测量自动进行,所有测量值都被记录在硬盘上,然后进行数据处理。测量时间约为2 min。结束时,仪器可以自动处理数据,并显示受测者检测结果。
1.3经典实验检测标准[6](1)正常(normal):所有检测正常或一项为临界值;(2)早期病变(early involvement):一项心率测定为异常或两项心率测定为临界值;(3)确诊(definite involvement):两项以上心率测试异常;(4)严重(severe involvement):两项以上心率测试异常合并其他一项或两项血压测试异常或两项血压测试临界值;(5)非典型(atypical pattern):其他异常的组合。当诊断结果为(1)和(2)时,定义为正常;诊断结果为(3)、(4)、(5)时,定义为异常。
1.4Ezscan检测标准Ezscan检测相关标准:p[IGT]:检测分析葡萄糖耐量受损风险;p[IR]:检测分析胰岛素抵抗风险;p[Dc]:综合分析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病风险;p[Fsi]:检测分析糖尿病下肢病变发病风险;p[Cn]:检测分析糖尿病心血管病变发病风险;mdrd:检测分析糖尿病肾病发病风险;当风险值>≥40%则默认为异常。
1.5诊断标准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南标准:根据75 g葡萄糖耐量(OGTT)结果将研究对象诊断为正常糖耐量(空腹血糖<6.1 mmol/L,且OGTT 2 h<7.8 mmol/L)、糖调节受损(空腹血糖6.1~6.9 mmol/L,或OGTT 2 h 7.8~11.0 mmol/L)和糖尿病(空腹血糖≥7.0 mmol/L,或OGTT 2 h≥11.1 mmol/L)。
2.1异常率检测结果比较(1)经典实验的检测结果:98例患者中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正常者为54例,异常者为44例,异常率为45%;(2)Ezscan检测结果:98例患者中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正常者为49例,异常者为49例,异常率为50%,两种方法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2,P>0.05)。
2.2Ezscan检测中各项检测指标比较与正常者相比,年龄、病程、体质指数(BMI)、体脂、收缩压、肌酐、三酰甘油、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及高血压患病率均更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Ezscan检测中正常和异常者各项检测指标的比较
注:BMI=体质指数,SBP=收缩压,DBP=舒张压,HbA1c=糖化血红蛋白,FBG=空腹血糖,TG=三酰甘油,HDL=高密度脂蛋白,LDL=低密度脂蛋白,baPWV=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GFR=肾小球滤过率,ABI=踝臂指数;与正常者比较,*P<0.05
2.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年龄、病程、收缩压、BMI、体脂、肌酐、三酰甘油、baPWV为自变量,Ezscan诊断的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为应变量,进行两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BMI进入回归模型,见表2。
表2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的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Table2Results of Logistic analysis on related factors of cardiac autonomic neuropathy
变量βSEP值OR值年龄023502900001265BMI0744065900002104
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于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的筛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同时对其相关因素的研究更有利于预防、诊断及预后的评估。
经典实验是临床普遍采用的检测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的方法,而Ezscan是一种新型评估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仪器,其机制基于反向离子原理和电化学原理,用计时电流法收集生理数据,并利用相关软件进行进一步处理来获取信息。在诊断是否患有糖尿病的同时,还可以对糖尿病所引起的并发症做总体和单独的评估[4]。相对于经典实验的诊断方法,Ezscan的操作更加简单易行且对患者配合度及自身条件要求较低;2 min之内即可以完成相关检查;与此同时Ezscan诊断异常的患者临床特征更加明显。所以Ezscan可以作为一种快速简便的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的筛查手段。
本研究中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的Ezscan异常检出率为50%,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为年龄和BMI。随着年龄的增大,神经退行性病变也随之增多。脂肪组织已被证明是一种巨大的内分泌器官,它可以分泌和合成许多生物活性物质,如抵抗素、瘦素等,通过这些活性因子及其炎症通路与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前炎症、前血栓状态相关联,从而导致血管、神经的损伤[7]。
综上所述,Ezscan提供了一种无创性可定量早期诊断及评估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程度的一种手段,为临床上的诊治提供了新的依据。考虑到本次研究的病例数相对较小,如何进一步验证相关因素的危害性,是接下去工作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1Yang WY,Lu JM,Weng JP,et 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N Engl J Med,2010,362(12):1090-1101.
2宁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7):487-489.
3Quinton PM.Cystic fibrosis:lessons from the sweat gland[J].Physiology,2007,22:212-225.
4Ramachandran A,Moses A,Shetly S,et al.A new non-invasive technology to screen for dysglycaemia including diabetes[J].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10,88(3):302-306.
5Ewing DJ,Martyn CN,Young RJ,et al.The value of cardiovascular autonomic function tests:10 years′ experience in diabetes[J].Diabetes Care,1985,8(5):491-498.
6廖二元,莫朝晖.内分泌学[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493.
7Boulton AJ,Vinik AI,Arezzo JC,et al.Diabetic neuropathies:a statement by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J].Diabetes Care,2005,28(4):956-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