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试技术中的沟通机制

2013-04-18 11:48:21
警学研究 2013年1期
关键词:涉案人语词口语

王 琳

(甘肃政法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心理测试的测试目的与测试结果实际上是通过主测人与被测人之间的沟通来完成的。 沟通本身是一个社会心理学方面的概念,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人们通过沟通达到相互之间的认识和了解,同样也达到对沟通中涉及的事物或者事件的认识与了解。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主要途径之一,人们通过沟通建立彼此之间相对稳定的关系,获得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从而达到对自己所处环境的认识。在心理测试过程中,主测人与被测人之间展开的测前谈话、测中的读题以及测后访谈与讯问,实际上都是通过沟通来完成的,它们都是心理测试的必要环节。

一、沟通在心理测试技术中的意义

(一)为被测人提供与案件有关的基本信息资源

当接受心理测试的被测人进入测试室之后,主测人需告知被测人此次心理测试具体针对哪一个案件,适当并简短地对案件的一般信息作出说明,这便是对被测人提供了一个基本的信息资源,让其了解测试的原因与目的。

(二)使被测人明确自我在案件中是否承担了相应的角色

当主测人告知测试针对的案件之后,被测人便会在内心中将自己与案件进行匹配,涉案者匹配之后会唤起自己对案件的记忆,明确了自己在案件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作案前、中、后的心理态度与体验,而无辜者却没有相关认知可以被唤醒,因此,沟通可以将无辜者与涉案人很好地分离,从而达到测试的效度。

(三)主测人与被测人之间通过沟通交换信息

通过测前访谈,被测人了解了测试目的与所针对的案件;通过测中读题,涉案人被唤起了与案件有关的情绪和认知;通过测中同步评图,主测人可获得被测人与案件是否相关,进而又是何种相关的具体信息;通过测后谈话与讯问,主测人还可获得涉案人对案件的供述。这些有价值的信息都是通过主测、被测彼此之间的相互沟通交流完成的。因此,沟通是保证心理测试正常进行并维持运转的必要条件。

二、心理测试技术中沟通的类型

社会心理学中沟通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 每一种沟通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是必需的,如词语沟通与非词语沟通、有意沟通与无意沟通、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等。 在心理测试过程中,笔者主要阐述口语沟通与非语词沟通,这些是心理测试中普遍存在的沟通类型。

(一)口语沟通

口语沟通是指借助口头语言实现的沟通。 口语沟通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中非常普遍,使用也很频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人们的信息获得大多是通过口语沟通完成的,同样地,在心理测试中,口语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使用口语沟通进行测试的可操作性很强,灵活多变。测前谈话的套路并不能一成不变,主测人需针对不同气质类型的被测人随时调整谈话策略,并且在面对以女性或者未成年人为主的相对多疑、敏感的被测人时,主测人在口语沟通表达方面更要慎重与恰当,因为此类人很容易被唤起与案件无关的其他情绪,这样会干扰接下来测中图谱的正确反应。 在心理测试测中读题与同步评图阶段,口语沟通更是不可替代的唯一沟通方式,主测人对被测人需口头传递测试问题,这是因为被测人听到问题之后第一时间内出现的内心反应是准确的,这些反应立刻同步记录在图谱上。若使被测人通过书面方式看到问题,无法保证能够及时同步地捕捉其反应,无法保证滞后的反应中是否掺杂了其他的记忆或者情绪,这样便会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程度。 在测试结束主测人认定了被测为作案人之后,需要对其进行测后谈话,必要时需及时展开讯问,以便获得有价值的口供,这些都需要面对面通过口语沟通来完成。

(二)非语词沟通

非语词沟通是较之语词沟通而言的。通过语词符号实现的沟通称为语词沟通,同理可知,借助非语词符号,如目光、表情、体态语、姿势姿态、接触及非语词的声音和空间距离等实现的沟通,便称为非语词沟通。[1]事实上,在人类未发明出语言和文字之前,人与人之间主要是通过非语词沟通完成的,因此它的存在之久、适用范围之广泛不能不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当然也包括心理测试技术的主测操作人员。

非语词沟通中使用的非语词符号主要是指身体语言,在心理测中称为外显表情。 用外显表情进行沟通是每个主被测人都具备的能力,它是一个不间断的沟通过程,只要主测人、被测人处在同一个测试室中并存在于彼此的感觉范围内,以外显表情方式进行的沟通就不会停止,并且极其简单,非常容易被对方所感知,这便是外显表情沟通的特点。主测人通过与被测人进行非语词沟通交流,捕捉对方的反常表情,因此为判断被测人是否涉案起着辅助的作用。捕捉反常外显表情的途径有以下两种:

1. 面部表情

人的情绪变化,首先会自然而然地反映在瞳孔上,瞳孔变化意味着情绪正在发生改变。涉案人在心理测试时眼神会出现特异性,例如在测前谈话中涉案人会用余光观察测试仪器和主测人的行为活动,尤其是对仪器表现出极大的关注,他怀疑仪器是否能测到自己涉案,或者惧怕仪器将自己认定,但大多数涉案人(累犯、惯犯、变态人格除外)却不敢与主测人进行眼神的交流,尤其是当主测人提到案件时,其眼神会飘忽不定,躲躲闪闪。无辜之人在测前会与主测人进行眼神交流,目光坦荡,不卑不亢,他不惧怕仪器会给自己造成威胁,因为自己与案件根本无关。

其次,在实际测试当中有的涉案人在测前谈话时就表现出了极度不自然的面部表情。例如,主测人可以在测前故意逗被测人发笑,以观察其本人面部的僵硬程度,有的涉案人发笑只是裂开嘴唇,笑意并没有深及眼角。笔者对众多涉案人测前访谈的录像进行了观察,发现若遮盖其嘴唇单独观察双眼,他们几乎没有发笑的特征,这便是典型的涉案面部表情之一。涉案人想用轻松或偶尔微笑的表情来掩饰自身的紧张,实际上是弄巧成拙地将其暴露。

2. 身段表情

身段表情较之面部表情更容易引起主测人的注意。每一个特异的身段表情都代表着不同的情绪体验。 例如,有的涉案人在测中手脚会不停地晃动,声称座椅让自己感到不适或者四肢酸痛,主测人多次制止也不凑效;有时涉案人在测中被问完某问题时他的手乃至全身都是僵硬的,就算让他放松也无法使自己身体变得松弛。

三、心理测试中的沟通背景

心理测试中发生的场所便是沟通的物理背景,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测试室。 安静的测试环境、舒适的光线与温度、严肃但无压迫感的测试氛围都可以为沟通提供良好的物理背景,它可缓解被测人的紧张情绪,保证心理测试不会受到无关变量的干扰。

心理测试主测人、被测人的情绪与态度是沟通的心理背景。首先,主测人要注意在测试工作开始前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保持自己的思维处于良好、积极的状态。在测试中遇到典型涉案图谱时,主测人不能喜形于色;在遇到不理想图谱时,主测人也不能加快读题速度或语气中透露出不耐烦的态度。这两种心态都会对被测人的情绪造成干扰。因此,主测人在测中需要对自己的心态进行及时的调节,保证测试过程的成功。 其次,被测人对心理测试的悦纳程度,也会影响沟通的效果和进程。若被测人在心理上是接受测试的,那么沟通便会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其结果也会令人满意;反之,被测人情绪激动,抗拒测试,那么便会得到一个失真的图谱结果。 因此,测前谈话时对抗拒测试的被测人进行心理上的安抚,是非常必要的。

四、如何在心理测试中达到良好的沟通方式

上文已多次提到,沟通不当便会导致心理测试的结果偏差,因此,遵循科学的规律开展沟通是十分必要的。

笔者认为,身为心理测试的主测人员必须用“同理心”对待被测人员,切不可因自己的好恶对被测人存在偏见的看法。无论在测前、测中还是测后,我们都需站在被测人的角度理解其内心的真实感受,用“同理心”与被测人展开交流,使其放下自己的心理防线,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要正确理解对方的身体语言或者外显表情,可用移情或者换位思考的方式辨别对方身体语言所包含的意义,并以恰当的自我身体语言与对方沟通交流,这样便可以在心理测试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沟通的作用,使心理测试朝着正确的趋势发展,进而得到无干扰因素的客观、科学、有效的测试结果。

[1]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19.

猜你喜欢
涉案人语词口语
你是那样美 唐心语词
歌海(2021年3期)2021-07-25 02:30:48
《老子》“自”类语词哲学范畴释要
哲学评论(2018年2期)2019-01-08 02:12:02
酒中的口语诗
文苑(2018年22期)2018-11-19 02:54:18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学生天地(2017年10期)2017-05-17 05:50:44
口语对对碰
从文化理据看英汉语词翻译
“九○後”莊荷串謀玩詐騙超百萬
澳门月刊(2013年9期)2013-04-29 22:18:49
BUM-A-RIDE GUIDE 自助游必备搭车口语
汉语世界(2012年6期)2012-03-25 13:02:00
语词在暗处发光
散文诗(2005年11期)2005-04-29 00: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