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贞山 姚 萍
(1.南昌大学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中心,江西南昌 330031; 2.江西省公路开发总公司信息中心,江西南昌 330009)
论“社会生态人”的生态之维
钟贞山1姚 萍2
(1.南昌大学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中心,江西南昌 330031; 2.江西省公路开发总公司信息中心,江西南昌 330009)
社会生态人是指为顺应生态发展规律,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和谐共生并协同进化的人,社会生态人的生态之维根植于人性之中,主要表现为人的生态品质,凸显社会生态人的生态之维,有助于缓解和消除人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生态危机”和“心态危机”。
社会生态人;人性;人性假设;生态之维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和工业化的推进,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生存观念发生了显著变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形态发生了重大变革,形成了新型的关系形态,这种关系形态呈现出复杂、开放、多元的态势。一方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对峙愈加突出;另一方面,人类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和谐的愿望也愈加强烈。总体来看,人的新型关系形态的主题是“和谐”,和谐的旋律浸润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之中,折射出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看,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对共时性的同代人来说,就是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增强人自身的幸福感;对代际的人来说,就是保持未来人同等地享有自然资源的权利,使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具有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能力,提高人类的生存能力。从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看,就是人类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相辅相承,相得益彰,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是社会发展的成果能够惠及全体人民;二是人能够不断创造全体人的能力得以充分发挥的社会环境。从人与自身的关系上看,人的自身发展实现从人格依附到人格独立的自主性,再到主观能动的创造性,促进人的身心与个性的和谐发展,不断战胜人自身面临的“心态危机”。主要表现为:一是人的自我认知能力和人的智力发展状态保持协调平衡;二是人的需要发展水平和人的心理调适能力相统一。社会生态人以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身心环境和谐为精神旨归,以协同进化为价值目标,以社会责任和代内、代际公平为根本规范,不仅顺应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也遵循着自然生态发展规律,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中,体现着人类这种新型关系的发展主题,也反映了人对新型关系模态的期待,社会生态人能够成为承载现阶段人的新型关系的对象。而基于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关系而构建“社会生态人”人性模式,能够反映出“生态之维”的基本特征,也是对现实人性期待解读的有力尝试。
1.社会生态人的生态之维根植于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之中
马克思认为,“人作为对象性的、感性的存在物,是一个受动的存生物;因为它感到自己是受动的,所以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3]人的自然性就是生命有机体存在的生物特性。马克思也同时认为,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人的社会性揭示了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殊本质,是人类特有的属性。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人的存在具有双重含义,它既是自然的存在,又是社会的存在,即人具有自然属性,同时又有社会属性,因此,人性既由生物性决定,又由社会性决定。人的自然性是社会性的基础,人的社会性又制约着人的自然性。
人的自然性蕴含着人的生态特性,揭示了人在生态系统的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主要表现为顺应生态规律和自然法则。一方面,人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份子,并在系统中发挥人的类价值;另一方面,人又是生态系统中能动性最强,最具主动性、创造性的类存在。
人的社会性蕴含着人的生态思维,具有按照生态法则行事的义务,这不仅是思维意识,更是道德规则、行为准则。人可以把自身的生存之道上升为一种思想哲学,并以此来指导自身的社会生存,以维持自身持续的生存力。在人的社会化进程中,人不仅把生态平衡的规律应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一方面通过改造自然获得自身发展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也不断反思改造自然过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对峙问题,力图寻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进化的关系法则,以不断保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此外,人还从生态系统永不停歇,生生不息的生态规律中汲取生态智慧,把生态智慧应用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之中,试想构建一种类似生态平衡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和身心关系,以维持人的和谐发展。
2.人的生存发展蕴含着生态之维,人的生存与发展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也是自然与社会的统一
从人的生存发展与自然的关系来看,一是人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水乳交融的关系,自然界为人的生存发展提供物质保障,表现为一种实体性关系;二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自然规律的关系,直接表现为人的生态之维,从而形成源于自然性,但又高于自然性的生态性,它是维系人与自然实体性关系的根本保证。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老子》提出:“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5]老子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没有任何特权为满足自己过度欲求而掠夺自然界。孔子在突出人的主体思想同时,提倡主客交融的关系形式和人境和谐、天人合一的人性要求。在《老子》一书中处处蕴含着“道生万物”、“道法自然”、“自然无为”的思想,人和自然界的万物共同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遵循“道”的规律,由生态规律和自然法则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人的生存发展必须要遵循“道”的自然本质,以维护生态系统的和谐完美,这种和谐完美是人的生存与发展得以可持续的基础,也是人的生存发展的不懈追求。
从人的生存发展与社会的关系来看,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社会系统,社会的良性发展是以社会生态的平衡协调为基础,建设和谐社会就是要建立和营造和谐共生、平衡协调、公平正义的社会生态,为人的生存发展提供社会条件。同时,和谐的社会生态需要每一个人追求一种生态性的生存发展,即每个人的生存发展在其自身内部的关系是和谐平衡,在其与外部的环境也是协调发展。就是说,人的发展既要追求身心的和谐平衡,又要使人的社会关系保持协调发展,才能使人的个性、能力和社会关系得到充分发展,保证人的生存发展朝着全面自由发展的目标前进。
人的生态性蕴育了人的生态品质,促进了人的生态品质的形成,人的生态品质是人的精神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对自身生存价值和生存环境的认识不断深入,人类对建设生态文明的渴求愈来愈紧迫,生态意识已逐渐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主体意识。人类生态主体意识的觉醒是人对自身生存与进化发展过程辩证认识的理性升华。生态意识是自然生态系统辩证发展过程在人脑中的综合反映,是人从生态系统的整体优化来理解和追求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观念,是生态规律的调节作用和生态环境反作用在人的思想意识上的反映,是生态文明形成的思想基础。人的生态意识的觉醒预示着人正在用一种新的态度和新的思维来审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推动着人认识自然、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这三大认识的升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6]要落实这一要求首先要培养以持续发展、和谐生存为主要特征的生态意识。人的生态意识的长期内化将形成人的生态品质,人的生态品质通过外化的生态思维、生态观念、生态行为等表现出来。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人的生态品质也是人重要的素质品质,是社会生态人的生态之维内在体现,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人的素质基础。人的生态品质有助于优化人的心理品质和社会品质,培养健全人格,提升人的整体素质。
人的生态品质塑造要以学习生态知识、构建生态伦理和提升生态审美为主要内容,以树立生态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根本要求。1992年全国第一次环境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因此,加强人的生态品质塑造必须从教育入手;1994年颁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指出:“加强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灌输……,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于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整个过程。”这说明人的生态意识教育和生态品质塑造要从娃娃抓起,以普及生态科学知识为基础,提升人对生态系统和生态规律的认识水平和能力,加强生态哲学、生态伦理、生态审美等教育,大力推进生态实践,着力形成生态人格。由此,我们认为,生态知识是人的生态品质养成的“发动机”,为人的生态素养提供智力支持;生态哲学是人的生态品质培育的“方向盘”,为人的生态价值观、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方向指引;生态伦理、生态审美是人的生态品质提升的“助力器”,为人的生态知识与生态哲学的内化提供支持和帮助;生态实践是人的生态品质形成的“传动带”,把人的生态知识、生态哲学、生态伦理、生态审美有机的连接在一起,并深入内化成人的生态品质,同时反作用于人的生态品质塑造的全过程,也是人的生态品质的外化表现。人的生态品质塑造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对形成生态文明理念起着决定性作用,生态文明理念是社会生态人的生态之维对象化的反映。生态文明建设观呼唤“社会生态人”对人的重新塑造,同时也反作用于人性的完善与发展。
恩格斯早在19世纪就说过:“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7]重温恩格斯对人类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必然造成生态危机的警告,让我们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价值关系。当前,“癌症村”、“雾霾天气”、“毒奶粉”、“吃珍稀野味”等重复上演,生态恶化的严酷现实昭示我们,一场人与自然环境的危机,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人们开始感觉到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带来的种种生态危机和生存挑战,人类发展面临着两大现实问题。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问题,当前,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冲突与对峙日益凸显,这甚至能摧毁人类发展过程长期积淀形成的人类文明;二是人与社会及自身的发展问题,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挤压着人的心灵空间,人的心理压力增大,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人与社会关系的对峙和心理调适的难题。这两大现实问题产生了“生态危机”和“心态危机”,根源自于人对自然的认识和人对人类社会与自身的认识,包括方法、手段和参照物等因素。一方面,人是站在把自己作为自然界的唯一主体,还是站在生态系统的角度来认识自我;另一方面,人如何站在社会大系统中来认识自身。这两方面决定着人认识自然、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指导思想和方法途径。所以,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价值问题。
社会生态人以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身心环境和谐为精神旨归,把人的生存发展融入到自然有序循环之中,把自然的循环不止、生生不息的生态智慧内化为自己思维方式和精神境界,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保持与自然的和谐相依、协同发展。“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互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8]一是社会生态人能全面地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方面,既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开发利用关系;另一方面,又能自觉遵循人与自然之间、自然生态之间所体现的自然规律和生态法则,着眼于可持续发展,自觉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化自然和人被自然化的和谐统一。这种和谐对象化到自然界之中,就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二是社会生态人的生态之维能够重新树立人对自然的思维态度和行为方式,展示人之于自然的本真形象,能够扭转人对自然过渡开发而加深“生态危机”的趋势。以此同时,随着社会生态人的人性范式被愈来愈多的人们接受,现实的人将不断地成为社会生态人,生态良好、绿色家园将把人的发展从一个阶段推向更高的目标,社会生态人也将从自然汲取更多的生态智慧指导自身的社会生活和自身发展,正确处理当前社会竞争和社会生存面临的诸多压力和苦恼,实现身心的和谐发展,促进人的个性的生态化发展。
注释:
[1]钟贞山、黄平槐:《社会生态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发展目标》,《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1期。
[2]钟贞山、詹世友:《社会生态人:人性内涵的新维度——基于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考察》,《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10期。
[3][4][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11,505,560页。
[5]《老子》,饶尚宽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63页。
[6]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9页。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95页。
[责任编辑:余 言]
C912.1
A
1002-3321(2013)04-0062-04
人应该是什么样的人?这不仅是一个哲学问题,更是人的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中,为实现人与社会、自然、自身的和谐发展,人应该发展成为“社会生态人”。“社会生态人是指为顺应生态发展规律,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和谐共生并协同进化的人。”[1]自然的生生不息,协调平衡,向人类展示出生态之维的基本特征,以自然为师,就是要从自然生态的永续变化中学习循环不止、和谐平衡的生态之维。“社会生态人”的生态之维根植于人的本性之中,主要表现为人的生态品质,它是人的生态精神和生态能力的内在基础。挖掘社会生态人的生态之维,有助于树立社会生态人形象,缓解和消除人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由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自身的关系问题而产生的“生态危机”和“心态危机”。
一、社会生态人是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和谐发展的人性范式
人性假设是研究人性的方法论,为我们研究人性提供共同的世界观、认识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揭示了人性在实践中生成,人的实践存在决定了人性处于动态生成与发展之中。“社会生态人”的人性范式是对人性问题探讨的深化和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人性观。“社会生态人以人—境(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身心环境)和谐为精神旨归,以协同进化为价值目标,以社会责任和代内、代际公平为根本规范。”[2]社会生态人是人的关系能力、内在素质与人格和谐发展的人性模态,其现实价值在于处理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的关系能力的应用与发挥。社会生态人的生态品质、心理品质和社会品质的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决定其内在价值的生成,孕育着社会生态人的和谐生态伦理观、和谐社会观、生态文明观和生命价值观四大伦理价值维度,建构这些维度,能使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和谐共生、协同进化获得现实的基础,成为走出道德困境的思想动力和扭转人性危机的时代力量,“社会生态人”能够担当人—境和谐的社会责任,是对传统人性假设的扬弃。
2013-03-1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3YJA710062);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2011年)规划项目(11ZX06);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ZX1209)
钟贞山,男,江西上犹人,南昌大学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法学博士;
姚 萍,女,江西赣州人,江西省公路开发总公司信息中心政工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