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巍,赵佳,张旭东
(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加速,近年来,哈尔滨市园林绿化建设得到了较大幅度的发展。从2006年到2010年,哈尔滨市市区内绿化覆盖率由28.35%增长为34.0%;绿地率由25.49%上升到30.5%;人均公共绿地由6.4m2增加到8.2m2[1,2]。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与45%的绿化覆盖率、38%的绿地率以及大于12m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这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相比较,哈尔滨市的园林绿化建设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随着哈尔滨市城市园林绿化的加快,适宜栽培的绿化植物品种较少已经成为制约哈尔滨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要因素。
哈尔滨市城市绿化的现状要从2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城市的现状;二是绿化现状。对于城市现状,研究者间的差异不大,即哈尔滨市地处黑龙江省南部、松嫩平原东部,45°N、126°E,海拔200m以下。哈尔滨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温暖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降水量600mm,集中于6、7、8三个月;年积温2 556℃,最高温度41℃,最低温度-41℃;年无霜期136d[2-4]。
对于目前城市绿化的现状,不同研究者之间的结论既有相同点,同时也有一定差异。如姚帅男和刘晓东通过调查研究认为目前哈尔滨市可应用绿化树种主要有99种[1],郭丽娟等的研究也认为适宜哈尔滨城市绿化的树种,乔、灌木共有近百种[2]。唐亚森和张铮认为哈尔滨市的主干道路绿化树种共有12种[3],但郭丽娟等的研究则显示常用的道路绿化乔灌木不超过20种,其中行道树种不超过6种[2]。不同学者对城市绿化的现状研究固然有城市发展、取样覆盖率等客观原因,但也表现出对哈尔滨市城市绿化的现状缺少准确的、统一的、客观的认识。
对城市绿化现状正确认识是园林绿化建设的基础,结合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和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哈尔滨市可应用绿化树种主要近百种,但应用于实际绿化中的约有30余种,其中银中杨、旱柳、榆树、糖槭等为主要的行道树种。
在哈尔滨市绿化植物的选择上,我们认为应该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作为全国最北方的省会城市,哈尔滨市冬季气候寒冷干燥。由于气温较低,许多绿化植物在冬季不能存活或叶片脱落。因此要构建哈尔滨市冬季的植物景观,就必须适当增加常绿树种的数量。黑皮油松、红皮云杉、青杄云杉、樟子松、东北红豆杉等物种有较强抗低温能力,在选择绿化植物时可以优先加以考虑。
落叶乔木枝繁叶茂、树姿优美,通过落叶乔木与其他绿化树种的配置可以营造了良好出的城市园林景观,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首选。哈尔滨市夏季温暖多雨,适合落叶乔木生长,适当选用落叶乔木,能够提升哈尔滨市夏季园林绿化景观品质;但是由于哈尔滨市冬季气温较低,因此选择落叶乔木作为绿化植物时应考虑物种的抗寒性。
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除考虑园林绿化的景观外还要考虑到绿化植物所能带来的生态效益,例如除尘、防风、降噪音、缓解热岛效应等等。因此,合理配置绿化植物,发挥其最大生态效益是城市绿化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5]。
无论生态功能还是生态效益,草坪都不如乔木和灌木,因此,哈尔滨市在绿化植物的选择上应选用叶片面积较大、光合效率较高的物种;在具体物种的选择上应当以乔木为主,辅之以灌木、地被植物、草坪以及适当的藤本植物,以充分发挥城市园林绿化设施的生态效益。
研究表明,在适宜哈尔滨市的近百种绿化植物中,已经应用于城市绿化的物种少而单调。这在造成城市景观的单调的同时也造成生物多样性下降。生物多样性下降的结果是绿化植物抵抗病虫害能力的下降。以哈尔滨市为例,1999年和2003—2005年发生了杨、柳烂皮病;2003年发生的糖槭叶枯病;2004、2007年发生光肩星天牛[2,6]等。病虫害的发生,一方面造成了财产损失;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城市景观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而这些都是城市绿化植物生物多样性下降造成的恶果。由此可见,多样性原则也是城市绿化植物选择中一条必须遵守的原则。
目前,哈尔滨应用于城市绿化的植物种类比较单一。我们应该在充分了解哈尔滨市绿化现状的基础上,遵循景观性、生态性、多样性等绿化植物选样的原则,构建整洁优美的生态园林城市。
[1]姚帅男,刘晓东.哈尔滨市可应用绿化树种的探讨[J].林业科技,2006,31(6):57-59
[2]郭丽娟,孙洪庆,李书亭.哈尔滨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对策研究[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4(4):12-14
[3]唐亚森,张铮.哈尔滨市主干道路绿化树种组成及结构分析[J].林业勘察设计2010,(3):56-59
[4]聂绍荃,杨福林.关于哈尔滨市引种绿化树种雏议[J].东北林学院学报,1983,11(3):20-24
[5]金莹杉,何兴元,陈玮,等.沈阳市建成区行道树的结构与功能研究[J].生态学,2002,21(6):24-28
[6]郭峰.哈尔滨市香坊区道路绿化现状调查及发展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