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强
(湖北省长阳县公路局 长阳 443500)
318国道是一条连接上海与拉萨的东西向主干国道,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长阳段起点桩号K1268+000、止点桩号K1388+000,全长120km,穿越4 个乡镇,境内山岭陡峻,线路起伏连绵,降水降雪量大,季节性温差明显。
该路自上世纪70年代修通以来,数10年间,经过大大小小若干次改扩建,于本世纪初期基本达到了二级公路技术标准,路面也由最初的泥结碎石、沥青表处发展为水稳基层沥青碎石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沿线主要桥涵构造物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维修或加固。
2004年下半年,随着宜万铁路、沪蓉西高速、忠武天然气管道等国家重点工程的上马,大批工程机械、施工人员沿线进驻,施工便道遍地开花,各种横穿公路的管线、排水设施的建设,给该路造成了重大损失。长阳县公路部门一方面积极支持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无偿加大养护工作力度,确保道路安全畅通;另一方面积极向上呼吁,申请在上述国家重点工程完工后,对该段路面进行重新改造。2008年,适逢国家出台4万亿元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公路部门抢抓战略机遇,将318国道路面改造项目纳入了规划,为长阳公路建设事业快速发展赢得了宝贵的机会。
面对重大发展机遇和落后的建设管理水平,如何运用可持续发展理念,借助项目建设机遇增强部门长远发展能力是一项重大课题。
按照湖北省交通厅规划,318国道长阳段须于2009年正式动工,2010年全面完工,其概算投资1.4亿元。面对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工程现状,结合县级公路部门实际,在系统范围内选调精兵强将组建了项目建设指挥部,制定了项目建设目标,明确提出通过项目建设带动单位长远发展的战略构想。
(1)细化项目设计。通过认真勘查,多方征求意见,结合山区实际,大量运用新工艺和新技术,强调模块式设计,解决山区路面使用环境变化频繁、路面病害多样化的顽症。
(2)贯彻项目四制。与设计、监理单位一起,认真完成标书编制工作,合理划分标段,邀请监理和设计代表一起参加施工合同谈判,提前进行技术交底和质量管控沟通,为后期正式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3)营造施工环境。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支持,成立了国道改造工程协调领导小组,沿线各乡镇、各部门根据协调小组意见,成立了工作专班,明确了专人负责协调该项工程。
(4)凝聚建设合力。将该项目作为当年全局工作重点来抓,要求所有人员、设备尽全力满足改造工程需要。并根据工程建设特点,设立工程建设督查组,从路政执法大队中选调人员负责项目安全工作,安排沿线养护站长负责所辖路段涉农协调工作,选择养护技术骨干参加项目质量监控工作。
(1)采购路面设备。选择QL2000间歇式沥青拌和站,采用布袋除尘,加装成品料仓,使用燃煤、燃油两用燃烧器及导热油加热罐,同时配套一座500t沥青储存罐。可日产混合料1 000t,根据拌和能力,配套750型摊铺机,12t型双钢轮压路机和25t胶轮压路机,其生产和施工能力适应项目规模,还可辐射以拌和站为中心的90km 路网范围,满足长远发展需求。
(2)建设拌和站场。站址选择:①远离居民区,避免噪声和灰尘扰民;②位于全县路网区域中心,减少成品综合运距;③靠近交通干道,方便材料和设备进出。场区布置要求:①生活区跟生产区分离,厂内加强绿化,为职工提供舒适环境;②统筹规划场区水、电、油等管线布置,方便检查与维修;③合理进行厂内分区,保证场内运转设备与运输设备互不影响;④硬化场区地面,提供整体有效支撑;⑤设置材料分隔仓,便于不同材料分区堆放;⑥建设围护院墙,利于安全保卫和防止外部干扰。
沥青路面施工能力的形成在本项目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共计拌和生产了12万t混合料,铺筑面积达80万m2,有力地保证了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而且当期收回了65%的设备及站场建设投资,提高了单位的整体建设实力,为以后参与市场竞争打下了基础。
长期以来,基层公路部门在工程建设养护方面一直重复简单的路基路面工作,少有技术复杂的项目实施,其质量控制模式多以经验为主,缺乏以数据说话的思维定式。为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全面控制质量,建设质量检测中心迫在眉睫。
(1)确定检测项目。根据项目建设实际,结合县级交通公路管理部门技术水平,重点对以下项目进行检测:①路面主要材料检测,包括沥青、水泥、石灰、钢筋、碎石、砂、土;②常规的试验检测,主要包括油石比,马歇尔试验、砂浆强度等检测项目。
(2)选定试验设备。按照设定的检测项目,参考监理和质检部门的意见,配置了标准筛、万能压力机、沥青含量测定仪、马歇尔稳定度仪以及蒸汽养护室等近30万元设备。
(3)培训检测人员。选择年轻专业技术人员,脱产3个月学习检测技术,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并聘请专业人员带班检测,很快就形成了检测能力。
(4)发挥检测效果。检测中心主要服务监理和业主,对工程进行抽检和监督。同时也面向施工方实行有偿服务。据不完全统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累计检测原材料1300多批次,半成品或现场抽检200余次,有力地提高了项目质量控制水平,所有参建人员的质量意识也显著上升。
(1)大力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推动公路建设水平上升,带动公路建设质量提高。①在3个集镇路段推广白加黑技术[1],对部分问题板面实行挖补和压浆处理后,对原路面进行刷毛、涂刷粘层油,再于原面板纵横缝处粘贴土工布,解决了混凝土板与沥青混合料的连接和反射裂缝问题,取得了良好效果;②在破坏较严重的混凝土面板路段,改变传统做法中先挖除旧路面板,再重铺基层的方式,运用专用碎板设备,将旧混凝土板尘碎并压实,在其上用水泥石屑予以找平稳固,将其作为新建面板的基层,既省却了旧板的挖除运输问题,又节约了打基层的费用。经过处置后的碎石化基层整体性强[2],承载力高,避免了反射裂缝,产生了良好的工程效益,同时也显著地加快了施工速度。
(2)开展“旧沥青路面在公路改造项目的应用与研究”课题。根据一般设计原则,旧路面改造一般有2种模式,一种是挖除旧路基层和面层,重做基层面层;另一种是挖除旧路沥青面层后加铺基层和面层。在路况调查中发现,部分路段虽已破损,但其整体强度依然存在,其弯沉检测指标比正常标准仅略低10%左右。全面挖除浪费太大,直接铺面层,强度又弱,同时受道路标高控制影响,继续加高社会阻力较大。经过测算,决定以原路为基础,对局部路段进行补强处理后,在其上加铺4cm 左右的粗粒式沥青碎石,和原先的约8 cm 左右的老沥青路面一起作为柔性基层[3],既保证了基层弯沉值达到设计标准,又通过加铺层解决了反射裂缝的问题。方案经专家评审后,进行了3km 的试验段铺筑,项目完工后顺利通过了专家组验收,课题成果被省科技厅评为“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通过与普通路段对比,每km 可节约6万元投资,节省1 500m3碎石,节省5d施工时间,少产生2 000m3建筑垃圾,又避免了路面加高影响两侧排水的难题,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基本原则。改造工程施工期间,既要保障过往车辆和行人的安全,又要保证施工车辆和施工人员的安全,还要确保正常的施工进度。
(2)广泛宣传。在市县二级政府的报纸、广播、电视及网络等有影响的媒体上发布道路施工广告,在沿线乡镇、厂矿企业、周围居民点张贴施工通告,在可以绕行的交叉路口设置新的交通引导标志,指引绕行路线,尽量减少本项目的车流。
(3)周密部署。业主、施工单位、地方协调部门都成立了有领导负责、专人管理的交通保障专班,施工期间的日常交通组织由施工单位负责,重大活动的交通组织由业主协调地方政府,会同施工单位具体负责实施。
(4)应急处理。一般车辆故障,应及时脱离施工路段进行维修,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封闭交通,通知交警、120等部门进行处理,并积极参与救援。对特殊施工工艺、特殊施工路段可能引起交通障碍的都事先制定应急预案,配备专门的设备和人员,并进行了必要的培训,确保出现紧急情况时能迅速应对。
通过上述措施的落实,在1年左右的施工时间里,长达120km 的施工现场未发生一起因施工引起的交通安全事故,未发生大的长时间的交通拥堵,彻底改变了以前一修路就堵车,小修小堵大修大堵的局面,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良好保障。
318国道长阳段路面改造工程为长阳公路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公路部门认真把握机遇,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整合和调动单位内外一切积极因素,用1年的时间圆满完成了总长120km、总投资1.3亿元的路面改造工程。2010年8月,湖北省公路局在长阳318建设工地召开现场会,对公路部门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就整个项目建设来讲,主要有如下收获:建成了一条生态文明示范路;锻炼了一批工程技术人才;配备了一整套高等级道路施工、检测设备;提升了全员质量意识和科技创新意识;积累了丰富的项目建设管理经验;充实了单位长远发展实力。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未来国家将会启动更大范围的国省干线集中改造,各基层公路部门运用可持续发展理念,统筹项目建设与部门长远发展,对公路事业的整体推进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朱士孟.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方法[J].技术与市场,2011(2):35-35.
[2]谢中友.碎石化技术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建中的应用[J].铜陵学院学报,2011(3):107-108.
[3]詹智勇.浅谈市政道路沥青处治碎石柔性基层施工[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1(8):374-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