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荣(陕西省岚皋县医院,陕西 岚皋 725400)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解除髋关节疾患患者的病痛、纠正畸形、恢复功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1]。其疗效与手术技术有关外,还与手术前、手术后护理密不可分。现将行髋关节置换手术58例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本组患者58例,男37例,女21例,年龄48~82岁,股骨颈骨折31例,股骨头坏死27例。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本组患者多数为老年,体质较弱、各器官功能衰退,同时患有其他疾病,绝大多数患者对康复信心不足,因失去了行走能力和疼痛而影响生活质量,即渴望手术又担心手术成败,加之对住院环境的不适应等,因此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心理,针对这些情况,护理人员热情接待患者,多与他们沟通,及时了解思想状态,消除陌生感,使患者充分信任医护人员。
2.1.2 一般护理:做好牵引期护理,应注意牵引重量、牵引持续时间。积极预防并发症,给予营养支持护理,进食高营养、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以增强抵抗力。吸烟者劝其戒烟,防止肺部感染。保持床单平整、清洁、干燥,协助及指导家属每2小时托起患者身体按摩受压部位,预防压疮。便后及每晚清洁会阴部,多饮水保证充足尿量,预防泌尿系感染,训练床上排便。
2.1.3 术前1天护理:做好皮肤清洁,严格按照骨科手术要求备皮;做好药物过敏试验。通知按时禁饮食,讲解术前准备的目的及方法,陪同手术室医生术前访视,向患者热情介绍,讲解手术室先进的设备及过硬的技术团队,使患者以积极心态和稳定情绪配合治疗和护理。
2.2 术后护理
2.2.1 严密观察病情:术后回病房专人护理,每15~30分钟测量血压、心率、脉搏、呼吸1次,平稳后每1小时1次,合并心肺疾病者给予心电监护。注意患者意识状态,密切观察切口有无渗出液、肿胀,若切口敷料渗湿,应予更换。观察患肢血运循环、足趾色泽、温度、活动,询问患者的感觉。
2.2.2 体位护理:麻醉未消除前去枕平卧位,切口置沙袋加压8 h,清醒后应保持患肢的功能位,取仰卧位,患肢常规置于髋关节外展30°中立位,防过度屈曲和伸直,在膝关节下垫一软枕,防内旋、内收,两下肢间置一软枕,可健侧卧位,但应注意保持患肢处于上述体位。
2.2.3 引流管的护理:术后应将引流袋妥善固定,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量、性质、色泽并记录,若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每天晨更换引流袋,保持引流装置无菌,严禁引流管及引流袋高于引流口处,以防引流液返流引起感染。
2.2.4 加强营养: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以增强组织修复能力。
2.2.5 预防并发症的护理:预防脱位 保持患者的正确体位,搬动时应将整个臀部及患肢抬起,出现患肢剧烈疼痛,患肢缩短,成过度外旋位,应立即制动,通知医师处理。
经常观察受压部位皮肤色泽变化并按摩,臀部垫气垫,防止压疮的发生,使用便器时,应将臀部抬高,防止硬拉硬塞,便器边沿垫厚软布或毛巾。保持会阴部清洁,鼓励多饮水,防止泌尿系感染,加强晨晚间护理,每1~2小时深呼吸、咳嗽、扩胸扣背,防止肺部感染。
预防深静脉血栓术后早期活动,经常行肢体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术后给予活血化瘀药物。观察肢体色泽、温度、肢端动脉搏动、有无肿胀,询问患者有无胀痛等。
2.2.6 康复训练护理:训练前应做好心理指导,帮助患者消除恐惧心理,树立顽强的意志,使其积极配合康复训练。功能锻炼的原则是:由被动到主动,由易到难,幅度由小到大,循序渐进。术后6 h被动进行趾屈、踝关节的背屈活动,按摩下肢肌肉,指导进行股四头肌的等长训练,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假体为骨水泥固定,术后3d鼓励并协助患者下床,在床边站立。术后5~7 d在床上进行直腿抬高训练,足尖保持向前,防止髋关节内收、内旋。练习髋膝关节的屈伸,逐渐增加屈度,但不能大于90°。术后2周帮助患者扶双拐练习站立,用健腿和双手的支撑力挺髋站立,并保持患肢外展。耐受后扶拐患肢不负重行走,术后6~8周逐渐过渡到持单拐行走,患肢部分负重。3个月后弃拐完全负重行走。在行走训练时,家属应在旁守护以防意外。
2.2.7 出院指导:指导其正确更衣的方法;术后3个月内避免患侧卧位,并保持患肢外展15°~30°;嘱术后6个月内不能坐低凳子及马桶,避免交叉双腿,不要翘二郎腿,不能下蹲及弯腰拾地上的东西;坐位持续时间不能大于1 h,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关节肿胀和疼痛;术后1个月、3个月、1年各复查1次,若有异常情况,及时复查。
髋关节置换术给机体造成的创伤较大,患者多数为老年人,不同程度患有多种疾病,长期受病痛折磨,体质较差,免疫力低下,术后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如脱位、感染等,导致手术失败。我们在护理本组患者时,充分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工作,严密观察病情,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重视心理疏导及舒适的护理,认真指导术后功能康复训练,详细的出院指导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确保手术成功的关建。
[1] 周化香,刘玉香.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08,28(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