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飞,宋 强
(安阳工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地方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面向大众化进程衍生的产物,是我国实施普通本科教育的一只不可或缺的生力军,已经形成一种特殊的办学群体和办学规模。安阳工学院是一所地处河南省豫北地方的本科院校,由于其办学历史短暂、教育经验和资金支持缺乏、运行管理欠佳等诸多原因,在整个高教体系中的处境并不尽人如意。现在,安阳工学院还面临着如何科学、准确地确定自己的位置,如何选择一套学校量身制作的课程评估体系,加快学校内涵建设以利于实现真正向本科教育转换的问题进行了众多探讨和实践。
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它们的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建立学院内部的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使评估经常化、系统化,并且严格按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折不扣地执行。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提高教学水平与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学校应该重点加强日常检查及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每学期定期或不定期展开课程考核与专项评估,制订评估指标及等级标准,成立由主管教学校长为组长,教务处处长为副组长、专家督导组组成的专项评估领导小组,采取院(系)自评或互评,学校集中评估的方式进行专项评估;2)通过召开师生座谈会、督导组或专家评教、院系之间互相评教、问卷调查、网络评教、院(系)互相交流等多种方式了解考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3)采取教学简报、网络媒体、学校专栏等形式在全校范围内通报评估检查结果,不要隐瞒信息,将评估中出现的问题全部公布于众;4)将各门课程评估意见及存在问题逐一归纳整理,下发各院(系)限期整改,并及时跟踪检查整改落实情况,对于整改不合格的学院给以严格地惩罚;5)引入评估竞争激励机制,开展考核与管理工作评比活动,对考核及管理工作中成绩优异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并与年度岗位津贴挂钩,年度考核优秀者岗位津贴增加20%,对于考核不合格者扣20%津贴。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有效运行,使教学质量意识深入人心,对改进教风、学风,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各教学单位良性竞争的氛围已经形成,广大教师重视教学质量已蔚然成风。
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促使高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也是本科评估的主要目的。安阳工学院以改革发展为动力,不断创新教学形式、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载体,以教学为主体,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创意能力、表现能力与实践能力,建设“实践教学型”高等院校。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当做学院各项工作的核心任务。
1)遵循本科教育教学的规律,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科专业的发展要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加强与课程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的应用性研究,特别是增加与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譬如学校与几十家数控机床企业毗邻,学院与这些企业紧密合作,先后取得了几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基金的支持。
2)提倡理论紧密联系实际,采用新型的教学方式来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互动,促进师生在思想道德、专业知识及社会实践等方面的交流与沟通。鼓励教师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探索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案例式、模块式的教学方法,利用多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进行实验教学的方式改革,加强实验课的研究性和创新性。逐步减少验证性实验,不断加强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以及模拟生产、模拟科研等实验。学生实际动脑、动手实践的机会大大增加,已经实施全面开放性实验,这些举措使学生放开手脚,全面登上实践的舞台。
4)加强产学研基地和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使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践无缝对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从而引导在校生学习,学以致用,学而能用。
5)加强专任教师和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学校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事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和头等大事,大力推进人才战略,坚持引进和培养并举,积极引进和培养优秀师资,形成了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在教师队伍建设中要注意培养“双师型”教师,与企业、科研院所联合进行师资培养。从深化专业知识学习和社会实践能力提升两方面大力培养年轻教师,加大从企业、行业、985高等院校中选聘“双师型和高学历”教师,形成一支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雄厚的教师队伍,充分发挥专职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大力进行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研究和实践改革。以上方式培养教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校制定《安阳工学院关于优质课程、精品课程、教学成果、实验成果的奖励办法》,实行对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精品课程的扶持政策;实行对优秀教学成果、实验成果、科研成果和创作成果奖励政策。设立教学及科研项目立项、教材基金、著作基金。鼓励教师到国内外进修以及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并制定措施引进高层次人才。在职称评聘上,实行低职高聘、科研与教学成果相结合等倾斜政策。在岗位津贴等分配制度上,向教学倾斜。通过以上措施,充分调动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促使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教学工作,确保了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
6)安阳工学院党委行政同样高度重视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工作。长期以来,在学校形成了教学改革的良好氛围。为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积极组织校级教学研究项目的申报和立项评审工作。
结合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特点,提出开展课程评估工作的基本原则和体系策略。结合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建设,研究开展校内专业评估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长效机制建设主要目标,丰富和发展了高等教育评估的理论和实践,为高等院校推进包括课程评估在内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建设和创新完善,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1] 李慧仙.我国高教评估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现代化,2003(3).
[2] 潘懋元.我看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7(8):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