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实践技能课程是培养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一环,本文从企业对高职人才客观要求出发,围绕目前实践技能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职实践技能课程体系的建设原则,并对高职实践技能课程的优化和改进作了进一步探讨,旨在提高实践技能课程在高技能人才中的作用。
【关键词】实践技能课程;思考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客观要求高职院校积极围绕现代化企业培养高技能型人才。企业的需求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目标、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和评价方式。作为承载着技能培养的重要阵地——高职实践技能课程,也应从内容、组织、形式、教法等方面进行优化和调整,以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
一、企业的需求对高职人才提出的客观要求
经对38篇关于企业对高职学生质量需求调查方面的文献进行调查分析,调查文献结论基本呈以下特征:1.企业对高职学生要求主要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素质两个方面,它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和素质等方面。2.各文献关于企业对高职生要求的明细划分各有不同,总结归纳起来,主要可以归结为知识、一般能力、核心能力以及道德素质等方面,即分为科学文化以及专业技术知识,阅读、写作、计算、岗位专业技能、客观自我评价等一般能力,沟通、团队协作、自我管理、解决复杂专业问题等核心能力,以及职业道德素质等方面。
企业对毕业生特别是高职学生质量需求呈现以下特点:
(1)企业普遍对应聘学生技能和学历要求较高。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学历毕业生越来越多,企业在选择具有高学历毕业生同时,对毕业生的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些读完研究生、博士生的高学历人才,也因技能不足也面临着企业招人落选的危险。这预示着我们高职院校要进一步突出技能培养特色,培养学生达到技能资格水平,更好地满足企业需求。
(2)企业要求高职学生能客观认识自己能力和水平,自我发展和企业岗位结合起来。很多高职生在择业过程中以薪水、职位作为自己的从业标准,形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不能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同时,有的入职后频繁跳槽,自身职业定位与企业期望之间存在着差距,企业需要入职高职毕业生安心工作,立足岗位成才。这需要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提高学生客观自我评价、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职业道德素质。
(3)企业要求高职学生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心是企业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是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企业生产和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这需要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注重从小事做起,注重细节培养,培养学生的相关品质。
(4)企业要求高职学生应具备的心理调适能力。在职业成长的过程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会遭遇各种挫折,也会受到各种诱惑,企业要求高职学生学会释放压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勇敢面对挫折,以确保工作质量。这就需要我们在教育教学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特别是心理指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学会辩证地看问题,树立正确的处事方法,形成在顺境或逆境中健康的心态,保持乐观、豁达,使自己始终充满热情和活力,从而更好地面对工作和生活的挑战。
(5)企业要求高职学生的具有独立工作的能力。这不仅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专业文化知识,而且要有获取、分析信息和过硬的技能水平的能力。这需要我们在教授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知识和技能有效地迁移的能力。
(6)企业要求高职学生应具有与人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现在企业需要学生学会与人沟通、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这需要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提高对他人的感受能力,掌握工作中基本的人际关系处理技巧和方法,学会通过恰当的语言和行为维系友谊,消除分歧。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应克服单一讲授形式,创造情境,加大学生交流,让学生协作学习,提高沟通能力。
(7)企业要求高职学生应具备自我统筹管理和自我学习能力,以满足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需求。因此,我们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有目的地锻炼学生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加强自我管理,让他们进入企业后,更有能力立足岗位不断发展,以满足企业新的需求。
二、基于行动导向高职课程体系中的实训课程
许多高职院校学院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根据“知识、技能、素质统筹,就业导向与全面发展统筹,岗位能力与职业能力统筹”的原则,开发了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一般包括公共基础课、一般专业课、专业核心课、实践技能课、素质拓展课。
实践技能课程作为单独一个门类,它既是专业理论知识的验证和运用,又是培养学生技能水平的重要一环,是学生在校学习与到企业顶岗实践对接的桥梁。
但目前部分实训课程也存在着问题:
1.各实践技能课程内容需进一步完善。第一,同一大类实训技能课程训练相关技能缺乏统一的教材,各实训课程内容间相对割裂,整体规划尚显不足。如EDA实训制作的电路板与万用表、石英钟实训无关,而制作出的万用表、石英钟电子产品,在后面的单片机综合应用实训中派不上用场,无法解决学生需要有单片机实验板进行课外学习的需求。第二,讲授重点内容存在着部分重复。例如某专业实训包含万用表实训、石英钟实训、收音机组装与调试实训等课程,识别元件及焊接技术都作为一个重要内容进行重复讲述。第三,实训课程与一般专业课、专业核心课之间缺乏有效地衔接。实训课程教学往往更注重按技能的培养,但如何与已学的专业知识结合,如何有效促进专业知识学习、理解和运用上还有待提高。第四,职业技能鉴定要求虽已贯穿于实践技能课程,但根据学习规律,如何强化学生技能,提升学生的考证通过率值得进一步探讨。
2.实践技能课程教学目标上还需完善。
(1)实践技能课程还没有渗透相应岗位职能,工作要求等企业相关知识,以促进学生对企业岗位的了解,加强职业引导,提高职业定位。
(2)实践技能课程还没有渗透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人际关系的交流、自我统筹管理和自我学习能力的目标。这些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更快适应企业的生产生活。
3.实践技能课程内容上还不丰富。
(1)实训项目单一,基于网络开发虚拟实验实训不足,学生没有进一步选择自我学习和练习的空间。现在校园网、校园WI-FI无线宽带为学生网络学习搭建了良好的网络平台,但实训课程开发虚拟实训内容不足,不能满足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需要。
(2)实践技能课程还没有创设开放性的学习任务。目前,学生学习还局限在课堂的讲、练结合,还没有进一步通过创设具有一定难度的开放性学习任务,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实践技能课堂组织上还没有促进职业的成长。在课堂中,应进一步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通过学生间相互交流、职业角色模拟等学习方式,教授学生学会处理工作矛盾,在矛盾中培养自己良好的职业德道和高度的责任。
5.在教学和学习评价上,还需进一步加强措施,通过教学和学习评价有效引导和促进教学相长,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树立正确的评价标准和准确的自我职业意识。
6.在职业道德素质拓展上,实训课程应通过促进5S等劳动习惯养成教育,促进学生忠于职守、诚实守信的品质,使学生有较强的责任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爱岗敬业精神。
三、基于行动导向实训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
1.坚持能力本位原则
能力高意味着能更好地掌握和灵活应用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意味着能更好地服务于企业。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程度,也最终取决于人才能力水平的高低。我们为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在实训技能课程中,在传授学生基本技能时,也应以突出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本位。
能力包括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专家和新手在解决问题能力上的区别就在于他们掌握的结构化、组成图式的知识、熟练的技能和灵活的解题策略上存在着很大差异,因而,我们在教学中应在传授学生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知识结构框架的搭建,以及学习处理问题的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
2.遵循技能形成的认知过程,使实训课程体系成系统并与专业理论相衔接。
心理学家认为技能的学习必须有认知的参与,技能本身是一系列刺激——反应的联结。而综合技能的学习是建立在单一技能学习为基础之上的。由此可见,技能的学习过程也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学习过程,也需要相关专业理论的指导。因而实训课程体系应本身成系统,并与专业理论知识相结合。
3.实训技能课程发展性原则
根据社会发展和行业发展的需要,在保持专业核心课程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补充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体现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成果,妥善处理好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和人才培养方案相对稳定性的关系。
4.与企业生产实践需求相结合的原则。实训课程是实现高职学生从学校院校到企业实现无缝对接的桥梁。因而在实训课程中,除了传授知识和基本技能外,应加大企业元素的引入,如岗位任务情境、工作要求、企业文化、生产组织形式,生产协作等知识的引入,通过学生互动交流、问题探讨、自我评价,提高学生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团队协作、自我管理、解决问题等方面提高突出职业道德和责任心培养,进一步满足企业需求。
四、基于行动导向实训技能课程的改革探讨
1.完善实训技能课程体系。复杂的技能往往是由多种简单基本技能的综合应用,实训课程体系应该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过程。又由于在对技能的学习中也要经历借助于先前的有关经验、知识对现有任务的知觉和有关线索的编码,因此实训课程体系也应遵循建立相关知识和经验的认知规律。因而在编制实训课程体系的时侯,既要满足实训课程体系从简单到复杂单独成系统,又要考虑与一般专业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的衔接,提高学习者相关知识和经验,按认知规律安排相关实训课程。如:在安排电类实训课程体系时,可以从用电安全和应急处理、元器件的识别、测量、选用到焊接技能等一般技能,到电工中仪表照明电路、电机控制等电路安装,到eda等电路设计与电路板制作,到在线小系统的调试等等,技能学习符合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同时在实训技能课程教学中又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构建该实训技能课程相关联专业理论知识的剖析与讲解,与专业知识系统体系相衔接,有利于学生更好学习和系统掌握。
2.完善实训课程目标。在强化完成基本技能训练目标同时,要将考证,企业相关作业要求和标准,培养学生的5S习惯纳入到实训课程学习目标,并对学生进行考核,促进学生学习企业文化,强化其劳动习惯,注重细节的处理,提高责任意识,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3.统一规划同一大类实训课程教材。同同一大类实训课程教材的统一,能清晰呈现相关技能的联系,也为学习复杂技能奠定基础。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训练,及时查漏补缺,也避免在同类不同实训课程中同一内容不必要的教学重复。
4.丰富实训课程内容。通过丰富开设不同难度层次的实训项目,实现实训项目选择的多元化,增设实训选修项目,开发虚拟实训环境,丰富学习内容,进一步巩固学生的技能;并通过开设具有一定难度的开放式训练项目,提高学生合作的能力,磨练克服困难的意志,提高他们获取的信息的方法和途径,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在教学组织上,引导学生相互协作、自我激励以及学会客观评价,锤炼学生自身的辨别能力,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6.精心布置实训课程的文化氛围。利用相关实训室文化环境、虚拟实训网页,大力宣传相关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让学生在耳闻目染中熟悉相关企业文化,不同岗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要求,以及企业生产出的优秀作品,让学生学会客观认识和评价自身的水平和实力,在职业理想和现实中寻找恰当的结合点,准确职业定位,不断自我发展,提升技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马树超、郭扬.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历史的抉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管理观察.探索中国特色高教改革和管理模式(张尧学司长访研).
[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马树超、范唯.以专业改革与建设践行高职教育科学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9.9.
作者简介:
曾伟(1971-),男,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教育管理和电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