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樱,崔岩梅,宁丙辰
(中航工业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95)
风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绿色能源,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而随着单机容量的不断增大,双馈风力发电及其控制技术成为研究热点。双馈风电系统由两个背靠背连接的电压型脉宽调制(PWM)变换器构成,靠近电网一侧的网侧变换器是一个功率因数可控的三相PWM 整流器,为电机侧变换器提供恒定的直流电压;而靠近转子的电机侧变换器是一个三相电压源型逆变器,为电机转子提供交流励磁,通过改变转子电流实现对双馈发电机的控制。
双PWM 变换器的控制技术是双馈电机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技术的核心,本文以双馈风电系统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双馈电机侧及网侧变换器的控制算法进行研究,并通过实验测试,证明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交流励磁双馈电机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中,发电机定子绕组直接接入电网,定子电流形成的旋转磁场的频率为电网工频f1;转子绕组由频率、幅值、相位可调的电源供给三相低频励磁电流,转子电流形成的旋转磁场对于转子而言的供电频率为f2。为实现机电能量转换,定子和转子旋转磁场应保持相对静止[1],因此,f1,f2和对应转子转速的频率fm三者之间应该保持如下关系:
式中:fm决定于发电机转子的转速n,即fm=n/60 ;p为电机的极对数。
当发电机的转速n 变化时,即pfm变化时,通过控制f2,可使f1始终与电网频率保持一致,从而实现了双馈电机的变速恒频运行。
电机侧变换器通过改变转子绕组电压和电流的频率、幅值、相位,实现对双馈电机的变速恒频控制。在并网过程中,控制器需要根据实际风速和电网要求,对发电机输出功率进行动态调节,因此,电机侧变换器将定子侧功率作为被控对象,并且根据GB/T25388《风力发电机组双馈式变流器》的要求,要实现双馈电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解耦控制。
由于双馈电机具有非线性、时变性、强耦合的特点,分析和求解比较困难,本文采用矢量控制方法,通过引入坐标变换,把三相坐标系下的各交流量转换成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直流量[2]。双馈电机在(d,q)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电压方程式为
磁链方程式为
定子功率方程式为[3]
式中:usd,usq,isd,isq,ψsd,ψsq分别是定子电压us、电流is和磁链ψs的d,q 轴分量;urd,urq,ird,irq,ψrd,ψrq分别是转子电压ur、电流ir和磁链ψr的d,q 轴分量;Ps,Qs分别为定子有功和无功功率;Lm为激磁电感;Rs,Ls分别为定子的电阻和自感;Rr,Lr分别为转子的电阻和自感;ω1,ω2分别为同步角速度和转差角速度;微分算子用p 表示。
为了简化控制,将同步旋转坐标系的d 轴按电网电压空间矢量定向,即采用电网电压定向矢量控制策略,电网电压在两相同步坐标系中的d,q 分量分别为
式中:Us为电网电压峰值。
在稳态下,由式(2),(6),(7)可以导出定子侧功率与转子电流的关系,有
由式(8)可以看出,定子侧的有功、无功功率是互相解耦的,且可以得出功率控制器为
式中:Psref,Qsref分别为定子有功和无功功率给定值;irdref,irqref为功率环控制器输出参考电流;Kpp,Kpi分别为功率环控制器的比例和积分系数;s 是复变量。
将式(4)代入式(3)并忽略定子电流的动态过程,得到转子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根据式(10),可以得出转子电流环控制器为
式中:urdref,urqref为电流环控制器输出参考电压;Kip,Kii分别为电流环控制器的比例和积分系数。
电机侧变流器采用定子功率为外环、转子电流为内环的双闭环控制策略,系统控制框图如图1所示。其控制过程为:发电机的定子电压us和电流is经过坐标变换得到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电压usd,usq和电流isd,isq,其经过功率计算模块后得到实际功率Ps,Qs,并分别与给定功率Psref,Qsref进行比较,其偏差通过功率环调节器后得到转子电流的参考量irdref,irqref。发电机转子电流ir经过坐标变换得到的旋转坐标系下电流ird,irq作为电流环反馈量,定子功率环输出的电流量irdref,irqref作为参考量,其偏差值经过转子电流环调节器得到转子电压的参考量urdref,urqref,经过坐标变换和空间矢量调制得到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信号驱动三相六路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从而实现发电机的运动控制。
图1 电机侧系统控制框图
为推导网侧变换器的数学模型,通常假设[4]:交流侧输入为三相三线制平衡系统;交流侧进线电感L为线性,不考虑饱和现象;功率器件为理想开关。网侧变换器主电路如图2所示。
图2 网侧变换器主电路
网侧变换器在同步旋转(d,q)坐标系中的数学模型为[5]:
式中:ed,eq分别为电网电压e 的d,q 轴分量;ud,uq分别为网侧变换器交流侧电压u 的d,q 轴分量;id,iq分别为网侧变换器交流侧电流i 的d,q 轴分量;Udc为直流侧母线电压;iL为负载电流;C 为直流母线电容;L 为进线电感;R 为线路总等效电阻;sd,sq为开关函数。
图3 双闭环控制系统结构框图
根据GB/T25388《风力发电机组双馈式变流器》的要求,网侧变换器主要实现变流器直流环节电压控制和网侧功率因数控制,因此,网侧变换器将直流侧电压Udc和交流侧电流i 作为被控对象。双闭环控制系统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控制系统采用双闭环控制,电压外环主要控制直流侧电压Udc,使其稳定在指定值Udcref,电流内环按照电压外环输出的电流指令idref,iqref对有功、无功电流id,iq进行控制,产生的参考电压udref,uqref被转换到两相静止坐标系中,并利用SVPWM技术控制变换器。
对式(12)进行拉普拉斯变换,整理得
可以看出变换器交流侧电流的d,q 分量存在着相互耦合,给控制器设计造成一定困难。为此,采用前馈解耦控制策略,由式(13)可知,当电流调节器采用PI调节器时,变换器输出端的电压给定值udref,uqref为
式中:Kgp,Kgi分别为网侧电流环控制器的比例和积分系数。
PI 调节器的输出补偿了交流侧电感上的电压降,控制器采用电流d,q 分量的解耦项抵消了实际系统中两个分量的交叉耦合项。此时的被控对象简化为交流侧电感,控制量为流过电感的电流,可以采用线性控制理论对其进行设计。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变流器有如下要求[6]:为了追踪最大风能,需要发电机在同步速上、下运行,要求变流器具有能量双向流动的能力;为了确保发电质量,变流器要有优良的输出特性;为了防止变流器对电网的谐波污染,要求变流器有良好的输入特性。
为了测试双馈风电控制系统是否满足上述要求,实验室搭建了一套双馈发电机控制系统试验平台,其实验装置结构如图4所示。该平台主要由双馈发电机组,背靠背型双PWM 功率变换器、上位机监控系统、控制系统和风力机模拟系统组成。其中,控制系统是基本核心,由双定点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组成,将双馈电机侧和网侧变换器的控制算法分别编写到DSP1 和DSP2 后,可以实现电机侧变换器和网侧变换器的实时控制。
图4 双馈风电系统试验平台结构图
实验测试中采用的双馈电机参数为:定子额定电压380 V,定子额定电流35 A,转子额定电压214 V,转子额定电流46 A,发电机额定转速921 r/min,发电机转动惯量为0.39 kgm。电机的定子电阻Rs=0.33 Ω,转子电阻Rr=0.24 Ω,定子自感Ls=41.335 mH,转子自感Lr=41.38 4 mH,激磁电感Lm=39.97 mH。在测试实验中,发电机侧的并网电压为200 V,定子侧有功功率Psref为3 kW,网侧进线电压为160 V,母线电压给定Udcref为420 V。
控制算法中的变量usd和usq,isd和isq,ird和irq,ud和uq,id和iq分别为定子电压us、定子电流is、转子电流ir、网侧变换器交流侧电压u、网侧变换器交流侧电流i 在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分量,试验中,对这些变量及母线电压Udc在三相坐标系下的波形进行测试。首先,对该系统进行了能量双向流动测试,进行发电机由亚同步速向超同步速过渡的动态试验,波形如图5所示。从波形中可以看出,定子侧的电压us和电流is呈正弦曲线,且始终反相,频率保持为50 Hz,系统始终处于工频发电状态,由于实验中双馈电机定子漏感较大,因此定子电流波形较光滑,输出电能质量良好。转子电流的频率随发电机转速的变化而变化,当双馈电机达到同步转速时,转子电流变为直流。发电机由亚同步速向超同步速过渡过程中,网侧变换器由单位功率因数整流状态过渡到单位功率因数逆变状态,实现了能量的双向流动。在过渡过程中,母线电压Udc稍有变化,又很快稳定在给定值,其超调量不超过3%。
图5 亚同步速向超同步速过渡实验波形
其次,在风电机组运行过程中,输出功率也是一个变化量,这里进行了双馈发电机定子侧输出功率变化的动态测试,验证其功率跟踪特性。图6 为超同步速下的实验波形,此时电机转速为1200 r/min,定子有功功率给定Psref由3 kW 到5 kW 阶跃变化。从实验波形中可以看出,系统可以跟踪给定功率变化,在较短时间内重新达到稳定,且电流基本没有超调,定子侧始终保持单位功率因数运行,向电网输送电能。当定子功率变大,机转速不变时,转差功率相应变大,转子电流幅值电也随之增大,而其频率保持不变。
图6 超同步速下功率变化实验波形
本文对双馈风电系统电机侧和网侧变换器的控制算法进行了研究,并在实验室模拟平台上进行了能量双向流动测试、定子侧输出功率变化动态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双馈变流器可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且定子侧输出功率变化的动态性能良好,满足了双馈变流器的要求,证明了系统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1]马洪飞,徐殿国,苗立杰.几种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控制方案的对比分析[J].电工技术杂志,2000(10):1-4.
[2]秦晓平,王克成.感应电动机的双馈调速和串级调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
[3]Peresada S,Tilli A,Tonielli A.Power Control of a Doubly Fed Induction Machine via Output Feedback[J].Control Engineering Practice.2004(12):41-57.
[4]Wu R,Dewan S B,Slemon G R.Analysis of an AC to DC 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Using PWM with Phase and Amplitude Control[J].IEEE Trans.On Industry Applications,1991,27(2):355-364.
[5]张宗巍,张兴.PWM 整流器及其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6]赵仁德,贺益康,黄科元,等.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用交流励磁电源的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04,19(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