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伏平
(宁夏社会科学院 回族伊斯兰教研究所,宁夏 银川 750021)
地区伊斯兰教研究,既是对中国伊斯兰教研究范围的扩大,又是内容的丰富和深化。没有地区伊斯兰教研究成果和资料的充实,整体的中国伊斯兰教研究是难以提高的。由于我国穆斯林居住的分散,因而有穆斯林居住的地方就有伊斯兰教的历史。如果地方伊斯兰教史研究的成果多了,伊斯兰教史的资料就丰富了,一部全国性的伊斯兰教史就可以写得更好些了。目前,宁夏有220多万穆斯林,中国伊斯兰教的格迪目、依赫瓦尼、赛莱菲耶、虎夫耶、哲合忍耶和尕德忍耶等三大教派、四大苏非学派在宁夏都有分布,且与甘肃、青海、新疆、云南、吉林等地伊斯兰教和穆斯林联系密切。伊斯兰教在宁夏有着丰富内容以及丰厚的研究土壤,不研究宁夏的伊斯兰教,就写不出完满的中国回族史和中国伊斯兰教史。因此,研究宁夏伊斯兰教是研究中国回族史和伊斯兰教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术意义上的宁夏伊斯兰教研究始于民国时期。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些著名学者、专家,撰写了不少论述宁夏伊斯兰教的有价值的学术著述。新中国成立以来,宁夏伊斯兰教研究进入新阶段,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宁夏伊斯兰教研究,如同整个中国回族和伊斯兰教研究一样,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成为中国伊斯兰教研究的百花园中引人注目的一葩。本文拟就宁夏伊斯兰教研究的情况作一概述,以便人们比较系统地了解宁夏伊斯兰教研究的历史。如有不妥之处,敬请专家学者指正、赐教。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发西北,建设西北”口号的提出,促使许多学者深入西北地区,对西北地区回族、伊斯兰教历史、社会经济、民俗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深入的研究。1937年7月,我国已故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回族)参加了以顾颉刚先生为团长的西北考察团,先后赴绥远(绥远省于1954年并入内蒙古自治区)、宁夏、甘肃和青海等地进行学术考察,历时3个多月,白先生写成《绥宁行纪》《甘青行纪》《西北回教谭》等著述,详细记述了西北历史地理、风土人情,尤其对回族穆斯林教育状况、伊斯兰教、清真寺历史及建筑的记述颇为详细,其中有许多关于宁夏回族和伊斯兰教的资料,是研究宁夏回族和伊斯兰教历史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例如白先生从内蒙古磴口(民国时属宁夏省管辖)进入宁夏石嘴山(当时称石嘴子)考察,他记述道:“石嘴子有礼拜寺一所,甚雄伟。大殿前后30间,飞檐画栋,备极壮丽,30年前之旧物也。附近穆斯林约200余户。”[1](P518)还记述中卫有“礼拜寺一,去年新建。城内共有穆斯林两家而已”,为人们提供了中卫东关清真寺建寺的准确年代即1936年,对研究中卫伊斯兰教及东关清真寺历史有着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
白先生还对宁夏伊斯兰教哲赫忍耶板桥门宦的状况进行了记述,对我们了解和研究民国时期宁夏伊斯兰教哲赫忍耶教派及其支系门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史料。“板桥为者黑里耶老人家马进西所居处。进西为马化隆之孙。……乱定后,人稍稍忘当年事。进西为河州一大官萧某所庇,嫁以亲女,予以田产,进西得有根据地,在河州教中渐得势。久之,进西潜回金积,暗中传教,得徒渐众。庚子之乱,西太后光绪帝西奔,进西迎之于西安。西太后赏一游击衔,光绪帝赏以红顶子。进西回金积,遂明白公开传教,而势力日盛矣。进西今年70岁,阴七月廿一日为其寿诞。予等往谒,适往崇兴寨未得见。其宅第宏阔,围墙如城墙。远来其势力所及之远也。”[1](P530)又述:“西北著名道堂有三大处。宁夏则有三桥二府之称。三大处者,甘肃河州之沙沟及张家川,与宁夏之板桥也。沙沟陷于地震。张家川即进西最先之根据地。进西既得板桥,往来二者之间,而张家川之势力亦日盛。现进西因年老,已不复至河州,张家川教务有其子理之。板桥为三桥之一,余则为马家桥、理化桥,亦均在金积附近。二府之一,为红罗府(鸿乐府——笔者注),又一不详。……以上各处道堂,其最要之点在以‘老人家’为主之代理人。所谓‘有明显的主,有不明显的主’,老人家即以前者自居也。其对教生之主要宣传,所谓一般教生无能力直接真主,须由老人家代求之。……现进西已渐有觉悟,教下人也须礼拜,亦可朝觐。以前教人见老人家须跪,现可以不跪矣。板桥最盛时,灵武金积一带几全受其支配……闻板桥本部有24万,马家桥24万。……金积灵武田野间俱闻高大之赞主赞圣声,此他处所未见也。”[1](P530-531)白先生还分析了宁夏伊斯兰教哲赫忍耶板桥门宦影响颇大,教众很多的原因,“进西等以亡命之余,数十年间,以传教方式制造势力如此之厚,决非幸致。进西等本人之能干,自居重要原因之一,而马化隆之惨死要亦极有关系。化隆生前原为善人,不爱生是非。徒以势之所迫,为众所推,不得不事兵戈。及其势去,愿以己之性命求代群众一死,而清将杀之。教人于生死流离之际,对此惨酷之印象永不能忘。故一旦得其孙若外孙,爱戴悲痛之情乃为所集,而易于得众也”[1](P531)。
1936年天津大公报社出版范长江著《中国的西北角》一书,该书是范长江先生1935年秋至1936年春赴西北考察,根据自己耳闻目见写成。虽是见闻记录,不是学术专著,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它“不仅是记述三十年代西北回族伊斯兰教的优秀著作,也是记述三十年代西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多方面情况的著作”[2]。该书也对宁夏回族伊斯兰教进行了记述。记述道:“宁夏河东之金积灵武为回民最多的地方,尤以金积为回民最密之区,他们处处表现不一样的精神。……马化隆的孙子马进西,至今仍然是金积回教一派中的教主,马进西所主持的礼拜寺,在金积北数里的板桥地方,记者拜访他时,他的精神仍非常矍铄,年纪已经69岁了,还象五十左右的人,他属下的回民对他仍有不可揣摩的神秘信仰。金积西北二十里为吴忠堡,乡村间充满一种殷实气象,树林村落皆甚稠密。现为宁夏全省首富之区。吴忠堡虽属一小小集镇,但其商业之盛,甲于全省,回人刻苦善经商,故此间经济大权,仍操在回人手中。”[3](P193-195)该书还就宁马回族军阀对回教(伊斯兰教)的认识进行了评述。“关系‘回教’与‘回族’问题,宁夏的态度,和其他地方不一样。马鸿逵及其大多数之干部,皆为回教徒,但是他们认为中国回教,是一种宗教,不是一个民族,认为和汉人皆是‘黄帝子孙’,而信奉的宗教不同而已。和中国人之信仰天主教、基督教,没有什么分别的地方。所以,他们不赞成以‘回教’为单位,在国内去作政治活动。他这种理论,从学术上的见地看,是否可以存在,尚是值得研究的问题,而他的主张,是有一种消除西北汉回成见的用心,我们可以从政治见地上得到了解。”[3](P188-189)
马福龙的《伊斯兰教在宁夏》一文,对伊斯兰教在宁夏的传播与发展、宁夏穆斯林的分布和宗教生活、穆斯林教育和伊斯兰教教派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宁夏穆斯林的分布,在过去,以宁夏、平罗两城为最多。宁夏城内有大礼拜寺四所,而穆斯林户口,超过半数。目前以同心为最多,穆民占百分之九十以上。其次为金积、灵武、惠农三县,约占全县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贺兰、永宁、盐池三县,则占百分之四十。银川市和平罗,则占百分之三十五。中宁、中卫、磴口、陶乐、宁朔及阿拉善旗则占百分之二十至三十。此外磴口附近克伯滩有‘蒙古回回’,约五百余户,他们在政治上虽属阿拉善旗政府所辖,但在宗教的感情上,则与宁夏境内的穆民,是取得密切的联系的。总之宁夏的穆民,占全省人口二分之一弱,为数三十万,分布于全省各县乡,甚至于河边山崖,都有他们的足迹。”[4]金绪尧的《宁夏同心城穆民概况》一文,对同心县城的清真寺、穆斯林教育和生活以及阿洪的待遇等进行了论述,列举了同心城的6座清真寺,即位于城内的清真大寺、下关中街的清真中寺、东街口的东寺、北南关的南寺、上坦的小东寺、西关的西寺。称清真中寺建于1912年,小东寺建于1913年,西寺建于1923年,其余3座则建于民国之前。又称小东寺乃东寺的分坊,西寺乃大寺的分坊[5]。苏盛华的《宁夏全省清真教育之一斑》(《月华》第5卷(1933年)第20期)和《宁夏省立回民师范学校概况》(《月华》第8卷(1936年)第32期)两文,叙述了民国宁夏省如何在回族中小学生中进行穆斯林教育的情况,详细介绍了宁夏省立回民师范学校的始末及其状况。孙幼真的《宁夏“者海雷”道堂之一瞥》(《晨熹》第2卷第2期,1936年2月15日出版)和《宁夏乡间一座极壮丽的建筑——台子寺》(《晨熹》第3卷第6期,1937年6月15日出版),对民国时期宁夏伊斯兰教哲赫忍耶板桥道堂和灵武台子清真大寺作了介绍。
1942年宁夏省政府秘书处编印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全书共8册,有民政、财政、教育、建设、地政、保安、粮政等篇,总的调子是为马鸿逵统治宁夏颂德,但收录了许多资料,记录了许多史实。其第八册附录篇第二章《本省回教之状况》,对宁夏伊斯兰教之源流、教义、礼俗、文化、经济、派别等进行了论述,对我们了解研究当时的宁夏伊斯兰教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例如记述宁夏伊斯兰教之派别,“宁夏省全境,皆为孩乃飞派。道派有四:即哲海口雷叶、胡飞叶、嗄得口雷叶、库布口雷叶是也。该四派为道派正宗,宁夏省惟余积两桥(板桥、马家桥)遵行哲海口雷叶,其余各县,大都遵行胡飞叶。”[6](P84)又如记述宁夏回族穆斯林教育:“民国二十一年,前主席马子寅,设立中阿大学校,招收年长失学之阿洪,教授以简易之常识,给以专门研究教义之机会,以便造成健全之阿洪,而教化一般教民,亦不失为一优良设施也。”[6](P62)
1946年天津民国日报社铅印的郝遇林著《回回》一书,是作者亲历之作,是“纪实性的历史材料,我们应该用批判的态度来阅读它,并从中寻找有价值的资料”[7]。该书主要介绍了回回之教派、风俗习惯、特性、回汉问题,以及如何在回回区域工作。在第二章“回回之教派”,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宁夏西海固地区伊斯兰教教派门宦格迪目、哲合忍耶、虎夫耶、嘎德忍耶和伊赫瓦尼等的历史、代表人物、信仰特点及分布区域等等,对我们了解近现代甘肃、宁夏地区回族穆斯林经济社会以及伊斯兰教等情况有一定参考价值。书中记述,伊赫瓦尼“分布于宁夏、陕西、河南及甘肃海原县之县城李旺镇红古村、闾芳乡等处者甚多。”[8](P9)虎夫耶“分布于甘肃之临夏、海原、河西及青海等处,现海原县之南山堡、徐家堡、正气镇(郑旗镇)、龙池湾、徐家套等处此派最多,约占全县教胞三分之二。”[8](P7)哲合忍耶“除云南外,以甘肃为最多。甘肃以化平县(今泾源县)之黄花川、北面河,海原县之大寨乡,固原县之沙沟,隆德县之西吉滩为最多,其次则为宁夏之金积。”[8](P6)该书还介绍了西海固地区清真寺、阿洪的情况。阿洪“清真寺之主持人,有人译曰‘长教’,有译之曰‘教长’,俗称之曰‘阿洪’。彼一方面负传授回回可兰经之责,一方面又执行教律,故阿洪在回教中,系博学者,地位十分隆重。”“阿洪之产生,有由教主指派者,有由社头或富户商请者,视教派之不同而异。”[8](P24-25)
此外,民国时期的地方志书《甘宁青史略》《朔方道志》《民国固原县志》《民国化平县志》《宁夏纪要》等也对宁夏伊斯兰教教派门宦、清真寺、回族穆斯林礼俗等进行了记述,为我们研究和了解当时宁夏伊斯兰教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民国固原县志》载:“回教以认主独一为宗旨,化己归真为究竟。”及“信仰回教者则有四派:一呼飞耶,二哈吉勒耶,三哲海令耶,四库布冷耶。”[9](P192-193)“其敬奉者为上帝,不祀他神。称上帝为‘呼达’。尊崇者为穆罕默德。其支派有四:曰虎飞耶。曰苦布冷耶。曰尕的冷耶。曰哲海冷耶。是各得心传之四大弟子也。各派各有信徒,不信从各派者曰‘格的目’。每一日皆礼拜五次。每七日午时,大聚礼拜寺,是谓‘主默’。其最主要之信条有五:曰认、礼、斋、课、朝。认即认主念主。礼即每日五次礼拜。斋即大尔德前百日斋戒或一月。课即如有十四金之余款者,每年必须舍施贫寒者7.2钱。有一斗之余粮者,必须舍施贫寒者七合。依数累计,积之朝,如有三万金以上之积蓄,必朝天方一次。贫穷者则每年七十二次之主默毋缺,亦可谓之朝矣,是谓五章天命。”[9](P210-211)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宁夏伊斯兰教研究,如同整个中国回族和伊斯兰教研究一样,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成为中国伊斯兰教研究的百花园中引人注目的一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丰硕成果集中地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总体和地区性研究。宁夏伊斯兰教研究,既包括总体研究,也存在各市、县、区的伊斯兰教研究。宁夏区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宁夏回族与伊斯兰教》(宁夏文史资料第十八辑、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一书,介绍了宁夏回族与伊斯兰教的来源、发展和变化情况,其中着重介绍了宁夏伊斯兰教主要教派与其代表人物的若干史实,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宁夏回族与伊斯兰教提供了参考资料。马宗保主编的《伊斯兰教在西海固》(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一书,运用民族社会学的方法,对西海固地区伊斯兰教制度本体进行了探讨,对各教派门宦的宗教思想、实践模式、宗教活动空间和宗教器物等作了专门介绍,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关于西海固穆斯林宗教生活的真实画景。马汉雄编《固原伊斯兰教简史》(2001年10月内部铅印)一书,论述了伊斯兰教传入固原的历史与发展,固原伊斯兰教教派门宦的状况以及固原穆斯林的习俗等,对我们了解和研究固原伊斯兰教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另外,《宁夏回族》《固原回族》《宁夏回族历史与文化》《吴忠回族》《一个回族村的当代变迁》《宁夏吴忠宗教文化与当代社会发展研究》《厚土——西海固的回回们》等著述也对宁夏伊斯兰教的情况进行了介绍,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还有一些文章,对宁夏伊斯兰教进行了论述。丁国勇的《回回入居宁夏及其发展演变概况》(《宁夏社会科学》1983年第4期)一文,对伊斯兰教在宁夏的传播年代进行了考证。王伏平的《宁夏伊斯兰教的历史与现状》(《回族研究》2004年第4期)和《宁夏的伊斯兰教》(《宗教与民族(第四辑)》,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两文,在前人研究、实地调查以及尽可能多的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宁夏伊斯兰教的历史与现状、宁夏伊斯兰教教派门宦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余振贵的《宁夏穆斯林的变迁与宗教生活》(《阿拉伯世界》1982年第3期)一文,对宁夏穆斯林的变迁史、伊斯兰教在宁夏的传播与发展进行了论述。马宗保的《西海固伊斯兰教现状调查与研究》(《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第2期和《伊斯兰教在西海固地区的传播与发展》(《宁夏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周传斌的《西海固伊斯兰教的宗教群体和宗教组织》(《宁夏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等文,对西海固伊斯兰教的传播与发展、现状及宗教群体和宗教组织进行了论述。李兴华的《同心伊斯兰教研究》(《回族研究》2008年第1期)和《韦州伊斯兰教研究》(《回族研究》2008年第2期)、《银川伊斯兰教研究》(《回族研究》2008年第3期)等文,分别对同心、韦州、银川三地的伊斯兰教的地位、伊斯兰教的传播与发展史、清真寺、拱北、清同治年间穆斯林反清起义的功绩、伊斯兰教教派门宦和经堂教育等进行了论述。马强的《乡村混合门宦宗教社区中的寺坊结构及变迁——关于宁夏黑虎沟村的宗教民族志研究》(《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一文,以宁夏西吉黑虎沟村这一较为典型的混合型宗教社区为个案,希望通过描述和分析,从中发现社区寺坊结构、宗教隶属与互动、派别意识、宗教实践等方面的变化,关注不同派别之间的交往、互动、融入、边界及变迁等内容,并以此作为乡村伊斯兰教研究的个案,与西北其他各省(区)选定的个案研究进行对比和分析,进而就改革开放以来乡村伊斯兰教的发展、变迁及困境等方面得出某些结论。
2.教派门宦研究。马通著《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史略》(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1995年、2000年三次出版)一书,叙述了伊斯兰教的创立、发展及其在我国的传入和中国伊斯兰教三大教派(格迪目、依赫瓦尼、西道堂)、四大苏非学派(虎夫耶、嘎德忍耶、哲赫忍耶、库不忍耶)及其数十个支系门宦的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和现状,以及宗教思想和宗教礼仪方面的特点,其中也涉及到了宁夏伊斯兰教派门宦问题。宁夏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勉维霖著《宁夏伊斯兰教派概要》一书,作者根据20世纪50年代末期对宁夏伊斯兰教所作的调查资料,简要叙述了世界伊斯兰教的教派分化运动及其主要派别,重点论述了宁夏伊斯兰教的格迪目、虎夫耶、哲赫林耶、尕德林耶、伊赫瓦尼五个教派及其门宦的产生时代、宗教修持和礼仪特点和发展演变的历史背景等。该书是国内首部研究中国伊斯兰教教派门宦的著作,对研究中西文化交流、中国思想史、中国伊斯兰教史、回族史,搞好民族宗教工作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是“当代中国伊斯兰教教派门宦研究的开山之作”[10]。何兆国编著《宁夏伊斯兰教教派资料汇编》(2002年内部印刷)一书,收集了有关宁夏伊斯兰教教派门宦的资料和研究文章,为我们研究宁夏伊斯兰教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丁克家等著《两世吉庆——中国伊斯兰教虎非耶洪门》(内部铅印,1998年)一书,通过实地调查,对中国伊斯兰教苏非学派虎夫耶分支洪门门宦的历史渊源、教理思想、社会文化习俗及其特点等,进行了较为全面地论述。杨桂萍的《宁夏吴忠市伊斯兰教教派、门宦关系调查研究》(《中国穆斯林》2008年第3期)一文,分析了宁夏吴忠市伊斯兰教教派门宦关系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对今后如何促进教派门宦和谐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对策建议。杨文笔的《宁夏伊赫瓦尼早期传播中的几点问题》(《青海民族研究》2011年第4期)一文,对宁夏伊赫瓦尼最早传播中的几个问题进行澄清,认为宁夏伊赫瓦尼的传播是典型的双线传播模式,而最终取得成功是其自身的调适与外在的军阀支持的“双力”因素的结果。王建新的《回族社会中的移民宗教组织与家族——灵明堂固原分堂考察》(《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一文,运用人类学亲属制度研究与伊斯兰文化研究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分析了嘎德忍耶灵明堂固原分堂设立及扩大过程中父系家族组织与灵明堂兰州总堂的互动关系,来揭示20世纪中国伊斯兰文化及回族社会发展中鲜为人知的社会组织机制及其运营原理。
3.清真寺、拱北研究。何兆国编著的《宁夏清真寺概况》(1992年内部铅印)一书,通过多年的实地调查,较全面、真实地介绍了截至1991年底宁夏开放的2500多座清真寺,包括寺名,寺址,始建年代,创建人,所属教派门宦,建筑格局,建筑面积,历史沿革,经堂教育,管理体制,阿洪、满拉人数,高目(清真寺所属穆斯林)户数、人口等[11],是一部宁夏的清真寺志。刘伟主编的《宁夏清真寺概观(上下册)》(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是一套全面介绍宁夏清真寺情况的大型工具书,反映了宁夏清真寺的修建、沿革、文物典藏、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建筑风貌。马平、马金宝、丁克家编著的《宁夏清真寺》(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一书,介绍了宁夏主要清真寺的建筑特点、位置及宁夏回族穆斯林民俗、文化,清真饮食等,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是一本实用的旅游指南。刘伟著《宁夏回族建筑艺术》(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对宁夏清真寺、拱北、道堂等建筑的建筑艺术进行了介绍,是一本展示宁夏回族伊斯兰教建筑艺术设计风格的力作,从全面认知宁夏回族建筑艺术与民族文化方面来说,是集资料性、参考性于一体的一本好书[12]。《纳家户清真寺历史调查》(载杨占武主编:《纳家户历史人文调查》,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一文,通过对宁夏永宁县纳家户清真大寺的实地考察,对其历史、建筑风格以及清真寺管理体制等进行了系统地介绍。马强、杨桂萍的《宗教社区的联合与分离——宁夏韦州哈乙寺组织的民族志研究》(《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第1期)一文,通过田野调查,认为宁夏同心县韦州地区是目前我国保存哈乙寺组织最为完好的地区之一,韦州哈乙寺组织经历了兴起、废除、重构三个阶段,其功能主要体现在组织聚礼、会礼、殡礼、念尼卡哈、决定封开斋时间、解释教法、代表穆斯林整体进行利益表达、与国家权力展开互动等方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教派的稳定性,提高民间的组织化程度。韩志刚《吴忠回族穆斯林和清真寺》(《中国穆斯林》1994年第1期)一文,简要地介绍了吴忠主要清真寺的情况。于泉鸣的《同心清真大寺的历史沿革》(《宁夏社会科学》1987年第1期),刘策、陶京天的《宁夏同心县城清真大寺的建筑艺术》(《宁夏大学学报》1981年第3期),马振幅的《同心县清真大寺的建筑艺术》(《固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3期)等文,对宁夏同心清真大寺的历史变迁史及建筑艺术进行了论述。杨文笔的《西海固回族乡村“分坊建寺”调查与研究》(《宁夏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一文,以宁夏西海固回族乡村“分坊建寺”为研究对象,通过人类学田野调查,梳理乡村回族分坊建寺的历史线索,分析当前回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分坊建寺存在的特殊类型与特征,及其产生的社会影响,并对如何解决乡村回族社会中的“分坊建寺”现象进行思考。薛正昌的《〈回教先仙碑〉与固原二十里铺拱北》(《宁夏社会科学》1993年第4期)一文,介绍了固原二十里铺拱北建筑布局和特点。周传斌的《回道对话与文化共享——宁夏固原二十里铺拱北的人类学解读》(《西北民族研究》2012年第4期)一文,通过对二十里铺拱北这一地区性个案的人类学解读,认为与拱北信仰相关的一整套文化设置都体现着回汉之间(回—道文化间)在草根层次上的文化对话与文化共享。毕敏、冀开运的《固原南古寺拱北的历史渊源及其功能分析》(商洛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一文,对固原二十里铺南古寺拱北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进行了追溯,并在此基础上对其纪念的功能、宗教传播功能等予以分析。马平的《“文化借壳”: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的手段——关于嘎德忍耶门宦九彩坪道堂的田野考察》(《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一文,对嘎德忍耶门宦九彩坪道堂及拱北的考察,认为嘎德忍耶门宦九彩坪道堂及其穆斯林教下在恪守伊斯兰教信仰根本的前提下对“主流文化”“国家文化”的认同,促进了西北地区多民族杂居中的文化交流,减少了文化冲突,有利于文化理解与民族团结。
4.经堂教育研究。胡迅雷的《民国时期宁夏回族宗教教育与研究》(《民族教育研究》1993年第4期)一文,认为民国时期宁夏回族伊斯兰教教育与研究活动以清真寺为中心广泛开展,培养并造就了众多有才学的阿洪,其形式多样,独具特色,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李仁的《虎嵩山与宁夏伊斯兰教的经堂教育》(《阿拉伯世界》1989年第2期)和《张禹川与固原回民新式教育》两文,就虎嵩山阿洪、张禹川先生对宁夏伊斯兰教经堂教育及回民新式教育的贡献进行了论述和介绍。金忠杰的《阿拉伯语教学在宁夏的历史沿革及其民间特点》(《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一文,论述了宁夏阿拉伯语教学的历史与发展历程以及经堂教育中阿拉伯语教学的特点,认为宁夏阿拉伯语教学除了在培养回族社会宗教职业者和传承民族文化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以外,对国家培养复合型、外向型、应用型高级阿拉伯语专业人才方面也意义重大。马燕的《从清真女学的兴起谈回族妇女的文化自觉——以宁夏同心县城区女学为个案》(《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一文,以同心县城区穆斯林女学为个案,就女学这一文化现象对伊斯兰文化传承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和分析。马燕的《回族经堂教育教材的当代变迁——以宁夏西吉、海原、同心为例》(《回族研究》2006年第3期)一文,以田野调查资料为依据,从宁夏伊斯兰教经堂教育教材的历史沿革与当代变迁的继承和变异中,探寻了伊斯兰教经学教材体制发展的足迹。金忠杰的《宁夏回族经堂教育——兼及中国伊斯兰经堂教育的若干特点》(丁世仁主编《伊斯兰文化:第三辑》,甘肃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一文,论述了宁夏回族经堂教育的发展史及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的若干特点,认为宁夏回族经堂教育的教育理念、教育资源、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材选用、语言发展等,都折射着强烈的时代特征和应用价值,反映着回回民族传承民族文化、适应社会发展的时代精神和现代风貌[13]。杨文笔的《宁南山区回族伊斯兰文化教育现状调查研究——以同心县韦州镇为例》(丁世仁主编:《伊斯兰文化:第三辑》,甘肃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一文,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对宁夏同心县韦州镇回族伊斯兰文化教育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思考。《纳家户回族经堂教育调查》(载杨占武主编:《纳家户历史人文调查》,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一文,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对纳家户经堂教育的历史沿革、现状和纳家户妇女伊斯兰教文化教育进行了系统、真实地论述,是一篇研究纳家户和宁夏伊斯兰教经堂教育的力作。
5.伊斯兰教与和谐社会研究。杨桂萍主编《回族伊斯兰教与西部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宁夏吴忠市为研究个案》(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版),通过对回族聚居的宁夏吴忠市的城市、城镇、农村三个回族社区的实地调查资料,分析回族伊斯兰教与当地社会经济、文化、教育之互动关系,揭示当代中国回族伊斯兰教的社会文化功能,进而探讨回族伊斯兰教与当代西部社会的良性互动关系。蔡明、陆志东的《构建和谐社会与宗教实践审视——宁夏伊斯兰教适应社会的考察》(《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6期)一文,就宁夏宗教管理部门如何发挥宁夏伊斯兰教界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马宗保、马宗正的《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的适应性——以宁夏西海固地区为例》(《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一文,在阐述“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理论的基础上,对西海固地区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当前适应程度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进一步引导该地区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提出了建议。王丽宏的《阿洪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世俗功能研究——以宁夏吴忠市为例》(《回族研究》2008年第1期)一文,阐述了阿洪作为伊斯兰教的教职人员,既在宗教领域发挥着功能,又在政治、经济、教育等世俗领域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功能。马慧兰的《宁夏穆斯林的公益实践及其思考》(《中国宗教》2009年第12期)一文,对宁夏穆斯林的公益事业的成绩、不足进行了论述,并对宁夏穆斯林公益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孙颖慧的《伊斯兰经济思想与中国西北地区穆斯林社会经济实践——宁夏同心县喊叫水乡杨庄子村调查》(《宁夏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一文,通过对西北地区的一个纯回族村——同心县喊叫水乡杨庄子村的有关伊斯兰教经济思想和行为的调查,并经过与伊斯兰教经典经济思想的比较分析,认为穆斯林地区人们的经济思想和行为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双重影响。
6.穆斯林反清起义和革命斗争史的研究。李范文、余振贵主编《西北回民起义研究资料汇编》(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吴万善著《清代西北回民起义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高文远著《清末西北回民之反清运动》(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丁焕章、刘钦斌著《中国西北回民起义斗争史》(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和张中复著《清代西北回民事变——社会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的省思》(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1年版)等著述中,都对宁夏穆斯林反清起义作了较全面、系统的论述。刘俊生的《谈同治年间宁夏回族起义的原因》(《宁夏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马寿千的《清朝同治年间的宁夏回民起义——兼论马化龙的评价》(《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0年第4期)、李楷顺的《金积堡的陷落与马化龙》(《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4期)和《同治年间宁夏回民的反清斗争与马化龙》(《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2期)等文章,对宁夏穆斯林反清起义的原因、经过、领袖人物的功过等进行了论述和作出了不同评价。1991年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海固回民起义与回民骑兵团》,是一部记述和研究海固地区回族穆斯林革命斗争历史的专题资料著述。谢生忠等《海固回民1938—1944年三次起义始末》(《宁夏大学学报》1981年第1、2期)、李荣珍的《试论抗日战争时期海固回民起义》(《甘肃民族研究》1982年第3期)等,对海固回民起义的起因、经过及意义等作了阐述。
7.虎嵩山阿洪研究。虎嵩山阿洪(1879—1955),中国伊斯兰教近代史上著名的阿洪,宁夏乃至西北地区回族伊斯兰教著名经学家,经堂教育改革家。为了缅怀虎嵩山阿洪的功绩,2005年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出版了《纪念虎嵩山大阿洪归真50周年专辑》,收录了舍库尔的《哲人归于永恒业绩留驻丹青——纪念虎嵩山大阿洪归真50周年》,冶正刚的《宁夏依赫瓦尼著名经学家虎嵩山》,李英夫的《缅怀虎嵩山哈吉》,虎隆、杨文炯的《一位伊斯兰经学大师的追求——纪念虎嵩山大阿洪归真50周年》,虎希柏的《虎嵩山与马鸿逵的三次合作办学》,努尔曼·马贤的《往事难忘音容犹存——回忆一代宗师虎嵩山大阿洪》和虎希柏整理的《虎嵩山年谱》等文章,对虎嵩山阿洪的生平事迹和功绩进行了论述,是人们了解和研究虎嵩山阿洪的重要资料集。敬军的《重教兴学弘正道 爱国爱教写春秋——纪念虎嵩山大阿洪归真50周年》(《中国穆斯林》2005年第5期)、王根明的《生命的华章——记经学大师虎嵩山阿洪》(《回族文学》2009年第2期)和王建平的《哈佛大学中国伊斯兰教资料拾遗(一)——虎嵩山阿洪》(《中国穆斯林》2005年第4期)等文章,也对虎嵩山阿洪的生平事迹和功绩进行了介绍和论述。
[1]白寿彝.绥宁行纪[A].白寿彝.白寿彝民族宗教论集[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李松茂.回族伊斯兰教研究[C].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381.
[3]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
[4]马福龙.伊斯兰教在宁夏[J].西北通讯,1948,2(8-9).西北民族宗教史料文摘·宁夏分册[C].兰州:甘肃省图书馆,1986:217—218.
[5]金绪尧.宁夏同心城穆民概况[J].月华,1933,5(24).
[6]宁夏省政府秘书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附录篇[M].宁夏省印刷局,1942.
[7]余振贵.揭示海固回族沧桑的重要材料——析《回回》一书[J].宁夏史志研究,1986(4):80.
[8]郝遇林.回回[M].天津:天津民国日报社,1946.
[9]民国固原县志:卷三·居民志[M].固原县志办公室,整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
[10]余振贵,杨怀中.中国伊斯兰文献著译提要[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178.
[11]何兆国.宁夏清真寺概况[M].内部铅印,1992.
[12]马金虎.宁夏回族建筑艺术·序[A].刘伟.宁夏回族建筑艺术[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
[13]金忠杰.宁夏回族经堂教育——兼及中国伊斯兰经堂教育的若干特点[A].丁世仁,主编.伊斯兰文化(第三辑)[C].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0.